A. 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硫的裝置圖解
用品:圓底燒瓶(250ml)、玻璃導管、滴液漏斗、雙孔塞、集氣瓶、玻璃片、量筒、玻璃棒專.亞硫酸鈉、濃硫酸、屬氨水、大燒杯、品紅溶液、紅色鮮花、藍色石蕊試
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最常見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於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二氧化硫進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劑存在下,便會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這就是對使用這些燃料作為能源的環境效果的擔心的原因之一。
B. 二氧化硫的實驗室製法是什麼
在實驗室中SO2可利用亞硫酸鈉和濃硫酸進行制備,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在亞硫酸鈉和濃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硫的反應中,需要控制硫酸的濃度,主要是因為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採用稀硫酸不利用二氧化硫的產生,98.3%的濃硫酸缺少水,硫酸未完全電離,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Na2SO3固體與H2SO4的反應是在H2SO4電離成離子的狀態下才能順利進行,因此不採用98.3%的濃硫酸。
將SO2氣體通入CuCl2溶液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其產物為CuCl沉澱、HCl和H2SO4。因此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2CuCl2+H2O=2CuCl↓+2HCl+H2SO4。
二氧化硫實驗禁忌
需要注意實驗中,在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後,可觀察到未反應完的銅表面有黑色的不溶物,而試管底部出現少量的灰黑色的沉澱物,如果將試管內的溶液倒入另一支盛有水的試管中則很難觀察到溶液變藍。出現這種異常現象的原因是,附在銅表面黑色的物質是 CuS、Cu2S等硫化物,而灰黑色的沉澱是CuS、Cu2S等與CuSO4的混合物。
整個反應是在非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過程中生成的少量的水以水蒸氣釋放出,生成的CuSO4幾乎沒有被水溶解而以白色沉澱出現在試管中。反應後試管中的溶液幾乎都是濃H2SO4,被倒出稀釋的是H2SO4而不是CuSO4溶液,故很難觀察到溶液變藍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氧化硫
C. 為驗證木炭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選用如圖儀器(含所盛物質),組裝成套實驗裝置,
(1)實驗目的是驗證木炭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由於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檢驗二氧化碳之前應該向檢驗二氧化硫,然後再除去二氧化硫,最後檢驗二氧化碳,所以裝置連接順序為:ADCB;裝置C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洗氣裝置中的導管應該採用長進短出方式,所以導管連接順序為:①⑥⑤④③②,
故答案為:ADCB;①⑥⑤④③②;
(2)試管B檢驗二氧化碳,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C的目的為:先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是否除盡,所以現象為:第二支試管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第一支試管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試管D裝有品紅溶液,由於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現象為品紅溶液褪色,
故答案為:變渾濁;第二支試管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第一支試管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先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是否除盡;品紅溶液褪色.
(3)碳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