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兔動脈血壓試驗中,暫時夾閉雙側頸總動脈可使
正確答案:E
解析: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存在頸動脈竇,其管壁的外膜下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一般稱為壓力感受器,與血壓調節功能有關
。壓力感受器的適宜刺激是管壁的機械牽張
。在夾閉頸總動脈時,相應的頸總動脈末端的頸動脈竇內的壓力降低,感覺神經傳人的降低血壓的神經沖動減少,使交感緊張和交感縮血管活動增強,血壓升高
。因此全身動脈血壓上升
。故選E
。
2. bl420e生物技能學實驗系統做家兔失血性休克時應選中哪一個實驗選項
家兔失血性休克
【實驗目的】
1、了解失血性休克動物模型的復制方法並復制失血性休克的動物模型; 2、觀察失血性休克時和搶救休克時動物的功能代謝變化及微循環改變; 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療,探討失血性休克的發病機理及救治措施。
【實驗原理】
休克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以機體急性微循環障礙為主要特徵,並可導致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的全身性病理過程。失血導致血容量減少,是休克常見的病因。
休克的發生與否取決於失血量和失血速度,當血量銳減(如外傷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或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超過總血量的20%以上時,極易導致急性循環障礙,組織有效血液灌流量不足,即休克的發生。
根據休克過程中微循環的改變,將休克分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環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剋期(微循環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環衰竭期或DIC期)。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續時間、病理生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均有所不同。
對失血性休克的治療,首先強調的是止血和補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環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組織灌流;其次根據休克的不同發展階段合理應用血管活性葯物,改善微循環狀態。
【實驗對象】
家兔
【實驗器材】
BL-42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 手術器械、輸液裝置、尿量測定裝置、量筒、注射器、針頭、20%烏拉坦、1%肝素、1%NA、生理鹽水。
【觀察指標】
動脈血壓(BP) mmHg 中心靜脈壓(CVP) cmH2O 呼吸(R) 頻率、幅度 尿量(U) ml/10min
【實驗步驟】
1、 稱重麻醉:(烏拉坦5ml/kg);
2、 固定備皮: 仰卧固定,頸部和腹部剪毛備皮;
3、 血管分離: 頸部正中切口,分離右側頸外V和左側頸總A ,穿雙線備用; 4、 荷包縫合: 切口部位:下腹部恥骨聯合上方3-5cm內,正中切口; 5、 肝素抗凝:(耳緣V,1ml/kg)排凈空氣,盡量靠近遠心端,回抽有血;了 6、 血管插管: 結扎遠心端,夾閉近心端,僅先後順序不同;
7、 呼吸裝置: 胸腹部正中皮膚呼吸最明顯處,穿單線固定,並連於張力感測器; 8、 0.01%AD(0.2ml) 第一次記錄 9、 復制休克(40mmHg,30min) 第二次記錄 10、注射NA(耳緣注射,1ml/kg) 第三次記錄 11、靜脈補液(40~60滴/分) 第四次記錄
【注意事項】
1、麻醉深淺要適度,麻醉過淺,動物疼痛,可致神經源性休克;過深則抑制呼吸。 2、牽拉腸袢要輕,以免引起創傷性休克。
3、動、靜脈導管,事先用肝素充盈,排除空氣。導管插入後,再推入少量的肝素抗凝,防止導管前端堵塞;靜脈導管插入後可緩慢滴注生理鹽水保持管道通暢。放血後也應及時往動脈導管內推注肝素。
4、血管插管時,結扎遠心端,夾閉近心端,僅先後順序不同:頸外V:先夾閉近心端,後結扎遠心端,插入4-5cm;頸總A:先結扎遠心端,後夾閉近心端,插入2-4cm。剪口部位盡量靠近遠心端,成45度角朝向近心端剪開小口,約為管徑的1/3-2/3,插管方向朝向近心端。
5、輸液時應注意三通管的使用,輸液裝置只能單向與靜脈導管相通,不能在輸液的同時測中心靜脈壓。要觀察中心靜脈壓時,需關閉輸液通道,使換能器與靜脈導管單向相通。
6、第一次實驗記錄:動物穩定10min後,記錄正常狀態下;
7、第二次實驗記錄:頸總A插管的三通開關處斷續放血, 血壓維持於40mmHg 左右20-30min,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每放血10ml即關閉開關,監測BP變化;血壓維持於40mmHg時, 觀察並記錄上述指標變化(重點記錄BP上升的最高值及變化時間)。
8、第三次實驗記錄:休克動物的搶救措施一:耳緣V緩注1% NA(1ml/kg),觀察並記錄上述指標變化(重點記錄BP上升的最高值及變化時間)
9、第四次實驗記錄:休克動物的搶救二:靜脈輸入生理鹽水,輸液速度---40-60滴/分,輸液總量---約為失血量的2-3倍,每輸液50ml即觀察並記錄各項指標的變化。
【實驗記錄】
結果一:
結果二:
【理想結果】
【注】實驗並沒有很成功:其中沒有進行搶救措施一,所以注射NA後的變化沒有記錄;搶
救措施二中的生理鹽水錯誤地沿著耳緣靜脈輸入了,BP,CVP變化不明
3. 家兔動靜脈插管結扎與夾閉的方向一樣嗎
一樣,動脈夾夾住的都是近心端,遠心端用線扎住
4. 葯理學實驗,觀察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及葯物對血壓的影響。先觀察正常血壓曲線,然後依次注射生理鹽水,腎
能夠避免細胞破裂,它的滲透壓和細胞外的一樣,所以不會讓細胞脫水或者過度吸水,所以各種醫療操作中需要用液體的地方很多都用它,人體細胞生活中所處液體環境的濃度。為糾正脫水、酸中毒,臨床常將不同液體按比例配成混合液應用。
因為嚴重的嬰幼兒腹瀉,除丟失碳酸氫鈉而產生代謝性酸中毒外,還存在著營養失調性(即所謂「飢餓性」)酮中毒及大量電解質和水分的丟失。所以就需要有既能補充電解質、糾正酸中毒、克服酮中毒,又能補充水分及熱卡的混合液。
(4)實驗中直接記錄家兔動脈血壓的裝置是擴展閱讀:
每搏輸出量: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每搏輸出量增加,收縮壓上升較舒張壓明顯。反之,每搏輸出量減少,主要使收縮壓降低。
心率:心率增加時,舒張壓升高大於收縮壓升高。反之,心率減慢時,舒張壓降低大於收縮壓降低。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時,舒張壓升高大於收縮壓升高。反之,外周阻力減小時,舒張壓的降低大於收縮壓的降低。
大動脈彈性:大動脈管的彈性貯器作用主要起緩沖血壓的作用。當大動脈硬變時,其緩沖作用減弱,收縮壓會升高,但舒張壓降低。
循環血量和血管系統容量的比例:當血管系統容積不變,血量減小時(失血)則體循環平均壓下降,動脈血壓下降。血量不變而血管系統容積加大時,動脈血壓也將下降。
5. 家兔動脈血壓的神經體液調節
家兔動脈血壓的神經和體液調節
【目的】
本實驗採用直接測量和記錄動脈血壓的急性實驗方法,觀察神經和體液因素對動脈血壓的調節作用。
【原理】
在生理情況下,人和其它哺乳動物的血壓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這種相對穩定是通過神經和體液因素的調節而實現的,其中以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尤為重要。此反射既可在血壓升高時降壓,又可在血壓降低時升壓,反射的傳入神經為主動脈神經與竇神經。家兔的主動脈神經為獨立的一條神經,也稱減壓神經,易於分離和觀察其作用。在人、犬等動物,主動脈神經與迷走神經混為一條,不能分離。反射的傳出神經為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纖維,心交感神經興奮,其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心肌細胞膜上的b受體結合,引起心臟正性的變時變力變傳導作用,心迷走神經興奮,其末梢釋放乙醯膽鹼,乙醯膽鹼與心肌細胞膜上的M受體結合,引起心臟負性的變時變力變傳導作用,交感縮血管纖維興奮時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後者與血管平滑肌細胞的a-受體結合引起阻力血管的收縮。
本實驗應用液壓傳遞系統直接測定動脈血壓。即由動脈插管、測壓管道及壓力換能器相互連通,其內充滿抗凝液體,構成液壓傳遞系統。將動脈套管插入動脈內,動脈內的壓力及其變化,可通過密閉的液壓傳遞系統傳遞壓力,通過壓力換能器將壓力變化轉換為電信號,用微機生物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記錄動脈血壓變化曲線。
【預習要求】
1.儀器設備知識 參見第二章第三節 RM6240微機生物信號採集處理系統(或第四節PcLab和MedLab微機生物信號採集處理系統)。
2.實驗理論 實驗動物知識參見第三章第一節 生理科學實驗常用實驗動物的種類;第四章第一節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第四節 實驗動物手術;統計學知識參見第5章第四節 常用統計指標和方法;生理學教材有關動脈血壓的調節。檢索全文資料庫中的相關研究論文,檢索方法參見第五章第五節。
3.預繪制實驗原始數據記錄表格和統計表格。
【材料】
家兔,動脈插管,血壓換能器,生物信號採集處理系統,200g/L氨基甲酸乙酯,1000U/ml的肝素,0.1g/L去甲腎上腺素,10-2g/L乙醯膽鹼。
【方法】
1.實驗系統連接及參數設置
(1)頸動脈血壓測量記錄裝置。將血壓換能器固定於鐵支柱上,其位置應與心臟在同一平面。
(2)壓力換能器輸出線接微機生物信號處理系統第4通道(亦可選擇其它通道)。微機生物信號處理系統參數設置:
① RM6240系統:點擊「實驗」菜單,選擇「循環」或「自定義實驗項目」菜單中的「兔動脈血壓調節」。系統進入該實驗信號記錄狀態。儀器參數:4通道時間常數為直流,濾波頻率100Hz,靈敏度12Kpa,采樣頻率800Hz,掃描速度 500ms/div。連續單刺激方式,刺激強度5~10V,刺激波寬2ms,刺激頻率30 Hz。
② PcLab和MedLab系統:點擊「文件」菜單「打開配置」中的「動脈血壓記錄」項目。系統進入該實驗信號記錄狀態。儀器參數:1通道放大倍數200、直流(DC)耦合,采樣間隔1ms;串刺激方式,波寬2ms,刺激強度5~10V,時程1s,頻率30 Hz。
(3)血壓換能器定標 為定量記錄血壓及血壓變化的幅度,測量系統需在記錄之前定標。定標方法:在見圖7-16-1中,三通連接水銀檢壓計和充以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打開彈簧夾使與大氣相通,儀器開始記錄,並將通道基線調至與零線重合。注射器緩慢注水,排盡空氣,夾上彈簧夾。繼續注水,使水銀檢壓計壓力達到24.0Kpa(180mmHg)。保持采樣一段時間,打開微機生物信號處理系統定標(單位修正)對話框,輸入水銀檢壓計指示的壓力值。實驗過程中不能改變定標數值。
實驗室一般情況下已將儀器和血壓換能器系統進行了定標,無須再定標。
2.手術准備(參見第四章第一節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第四節 實驗動物手術)
(1)家兔稱重後,氨基甲酸乙酯按1g/kg體重的劑量於耳緣靜脈注射麻醉。注意麻醉劑不能過量,注射速度不宜過快。
(2)動物仰卧固定縛於手術台上,固定四肢,前肢交叉固定,用棉繩鉤住兔門齒,將繩拉緊並縛於兔台鐵柱上。
(3)暴露頸部氣管、頸總動脈、頸靜脈、迷走神經和減壓神經。用玻璃分針仔細分離右側上述神經,穿細絲線。分離兩側頸總動脈和兩側頸靜脈,各穿一線備用。
(4)給動物靜脈注射肝素,劑量為1000u/kg體重。等1分鍾後再進行下一步驟,以使肝素在體內血液中混合均勻。
(5)頸總動脈插管 左頸總動脈遠心端結扎,近心端用動脈夾夾住,並在動脈下面預先穿一絲線備用。用眼科剪在靠近結扎處動脈壁剪一「V」字形切口,將動脈套管向心方向插入頸總動脈內,扎緊固定。打開動脈夾。
【模擬實驗操作方法】
1.模擬實驗窗口(圖6-2-7) 家兔頸部動脈插管用三通壓力換能器與水銀檢壓計相連,水銀檢壓計指示動脈血壓,家兔呼吸運動用其腹部動畫展現,並與模擬記錄儀記錄的血壓曲線二級波同步。
2.手術刀 滑鼠點擊手術刀並拖動至家兔頸部釋放,啟動動脈插管錄像,動脈插管錄像結束,記錄儀描記動脈血壓曲線。滑鼠點擊手術刀並拖動至家兔頸部手術放大圖的神經上方釋放,切斷神經。
3.模擬三道記錄儀 第一道記錄動脈血壓曲線,第二道記錄心率,第三道記錄實驗項目標記。模擬記錄儀面板設靈敏度、位移、紙速調節按鈕,面板設數字顯示框,分別顯示記錄儀第一道靈敏度、動脈血壓、心率、實驗項目。
4.刺激器 打開電源開關後,滑鼠器點擊刺激電極拖動至家兔頸部手術放大圖的神經上方釋放,釋放位置不同、可分別產生刺激迷走神經中樞端、迷走神經末梢端、主動脈神經中樞端、主動脈神經末梢端引起的動脈血壓變化。
5.注射器 滑鼠器點擊注射器拖動至家兔耳部上方釋放,向輸入框輸入葯品劑量,點擊確定,葯品從家兔耳緣靜脈注入。動脈血壓因葯物作用而發生變化,葯品劑量1:10000 去甲腎上腺素 0.3ml。
6.測量按鈕 按測量按鈕,模擬記錄儀顯示所做實驗項目的實驗曲線,模擬記錄儀面板按鈕變為圖標按鈕,有放大、縮小、壓縮、擴展、定點陣圖標按鈕,分別可使模擬記錄儀內的實驗曲線縱向放大或縮小,橫向壓縮或擴展,定點陣圖標按鈕可使所選記錄曲線處的位置移到模擬記錄儀左邊框。
7.測量狀態 在測量狀態下,滑鼠器在模擬記錄儀內移動,可對實驗曲線進行測量,並從模擬記錄儀的面板數字顯示框「血壓」和「Time」中讀出血壓值和心動周期時間。在曲線上點擊,可測量相對值。拖動模擬記錄儀面板上的滾動條,可使實驗曲線左右滾動,顯示前後實驗數據曲線。
6. 關於測量家兔血壓實驗的問題
異丙是非選擇β激動葯,小劑量可使舒張壓下降,壓差增大,大劑量使血壓明顯下降。
心得安適用於臨床上疑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同時伴有竇性心動過速、心悸、氣短、多汗、失眠等,心電圖T波低平或輕度倒置、ST段輕度壓低者。
7. 傳出神經系統葯物對兔動脈血壓的影響實驗討論怎麼寫
1.實驗裝置 計算機Biolap98軟體系統的使用:打開計算機,顯示windows桌面.點擊圖標「biolap98」,進入BL-310智能型生物信號顯示與處理系統.點擊「可進行生理、葯理、毒理、病理等實驗」,進入主畫面.點擊菜單「輸入信號」欄,選擇通道1及標Ⅱ導聯顯示動物心電,通道2顯示壓力曲線;點擊菜單「顯示方式」欄,選擇雙通道顯示方式.調節增益至100左右,時間常數為「DC」,濾波用「1kHz」.
如用多道生理記錄儀,則打開電源後,校正兩個通道的掃描電壓,並調節增益至適當位置.打開記錄儀,調節描筆的位置,校正描筆的擺動幅度.
電子刺激器的准備 打開電源,選擇「連續」刺激方式,波寬為0.5ms,電壓為2~3V,頻率為16Hz.將刺激電極連接於刺激器.
檢查血壓換能器,用石蠟油將其充滿,將換能器三通管與動脈插管的導管相連,將換能器導線與計算機或多道生理記錄儀相連.
2.准備動物 秤重後,用20%氨基甲酸乙酯按每公斤體重1克的劑量從耳緣靜脈緩慢注入,動物麻醉的標志為四肢松軟,角膜反射消失.麻醉後用繩子將動物背位固定於手術台上,打開手術台底部的電燈保溫.剪去頸部手術野的毛以便施行手術.
3.手術 沿頸部正中線切開皮膚6~7厘米,用止血鉗沿正中線分離皮下組織及肌肉(胸舌骨肌),暴露出氣管.用兩把組織鉗分別夾住氣管兩側的皮膚和肌肉的邊緣,並將其拉向兩側,即可見到氣管兩側與氣管平行的左、右頸總動脈及與其相伴而行的一束神經,這束神經中包括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和減壓神經.由於神經被包繞於動脈鞘中,所以應小心分離頸動脈鞘,仔細辨認三條神經.迷走神經最粗,交感神經較細,減壓神經最細且常與交感神經緊貼再一起.一般先分離頸總動脈與迷走神經,然後分離減壓神經與交感神經.每條神經各分離出2~3厘米,並在各神經下穿一條不同顏色的絲線以便區別和使用.右側頸總動脈下穿一條線備用,左側頸總動脈用於血壓測量,在其遠心端(頭端)和近心端各穿一條線備用.
8. 兔動脈血壓實驗中,夾閉一側頸總動脈,血壓發生什麼變
實驗中夾閉家兔一側的頸總動脈,家兔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原因是:實驗中夾閉家兔一側的頸總動脈後,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感知的血壓降低,感覺傳入延髓心血管中樞,引起心血管中樞興奮,經交感神經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縮力增強,引起家兔的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
頸動脈竇是一個壓力感受器,適宜刺激是血液對動脈血管壁的機械牽張,通過感受動脈血壓的改變而調節循環。頸動脈體是一個化學感受器,適宜刺激是血液中化學成分的變化,比如:血氧、二氧化碳、血液PH值等,從而對循環和呼吸系統產生調節作用。
(8)實驗中直接記錄家兔動脈血壓的裝置是擴展閱讀:
夾閉頸總動脈,此時的頸動脈小球流經的血流減少,反射性的引起升壓反應,尼可剎米可直接興奮延髓呼吸中樞,並通過刺激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興奮呼吸中樞,提高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夾閉一側頸總動脈,該側頸總動脈血流中斷,局部血壓明顯下降,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提示血壓下降,又通過神經體液一系列機制升高血壓,主要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