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產工藝過程安全技術要求包括哪幾部分
一、 公司各級領導和全體職工,必須熟悉國家頒發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並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管理工作作為本職工作中重要內容來抓,決不允許生產幹部以管生產為由,單純考慮產量而忽視安全管理工作。
二、必須認真搞好職工技術培訓和安全技術教育,做到「三懂」、「四會」。上崗工人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和專業培訓,熟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救援方法,經過考核合格後,方能憑上崗證獨立上崗操作。
三、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按規定配備,並參加專門的培訓,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具備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四、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操作,並按規定參加定期年審。
五、健全安全生產指揮系統。各級生產人員在工作期間,必須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巡迴檢查制和交接班制。指揮人員的職責要明確,指揮要正確有效,杜絕違章指揮和盲目指揮。生產工人要堅守崗位,精心操作,服從調度,聽從指揮,有權拒絕違章指揮。禁止脫崗、串崗、睡崗和做與崗位無關的事。
六、 必須嚴格執行生產廠區嚴禁吸煙的規定,禁止將煙火帶入生產區。生產廠區內不設吸煙室,加強對倉庫及生產車間的火源管理,嚴禁使用明火和不防爆的電、熱源。
七、嚴格執行工藝規程,禁止超溫超壓,禁止超負荷運行。工藝指標不得擅自更改,更不能在系統上進行試驗性的操作。
八、生產中凡遇到危及人身、設備安全,或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等緊急情況,操作人員有權先停車後報告。
九、生產設備、管道、建(構)築物及一切設施,必須定期進行維修,保養,並作好記錄,保證其可靠性、堅固性,不準帶病運行。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檢修、檢測、校驗等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十、在廠區行走時,要注意防止運轉設備、尖銳物、地溝和陰井傷人。禁止在下列場所逗留:
1、在運轉的起重設備下面;
2、有毒氣體、酸類管道、容器下面;
3、易發生碎片和粉塵的工作場所;
4、正在進行電、氣焊的工作場所;
5、 正在進行金屬物件探傷的附近。
十一、廠區內嚴禁安排住戶。家屬、兒童及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職工進入生產崗位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工作服等勞動保護用品。
十二、凡有各種酸、鹼等強腐蝕物料的崗位,應設有事故處理的水源和備有一定數量的急救葯物。
十三、為防止突然停電、停水、停氣而造成事故,各崗位應有緊急停車處理的具體措施和根據需要設事故電源。
十四、非自己負責的機械和物品,禁止亂動。
十五、要熟悉掌握預防中毒和事故狀態下急救方法,對防護器材和消防器材要做到懂性能、會使用,會保管。
十六、禁止在車間的操作現場堆放沾有溶劑的棉紗、破布、廢油等易燃物品。現場嚴禁烘烤衣物和食品。
十七、易燃或可燃液體浸過的工作服,嚴禁穿著到有明火作業的現場。
十八、對於規格性能不明的材料,禁止使用。不明重量的物件嚴禁起吊。
十九、廠內的各種用水,在未辨明前,禁止飲用或洗手。
二十、新車間、新設備投產前,新技術、新工藝使用前,必須制定工藝規程、操作方法、安全技術規程和其他有關制度,對投產的裝置應進行認真檢查,不符合安全技術規程、防火規程、工業衛生和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準試車。
二十一、設備、管道及閥門的漆色應符合《化工廠設備管道的保溫油漆規程》的規定。
二十二、各級生產指揮人員,對安全生產負有領導的責任。在指揮生產的同時,切實關心、注意安全生產情況,特別要及時糾正違章現象。
B. 河北省安全生產檢測檢驗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以下簡稱檢測檢驗)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規定。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的檢測檢驗,是指具有檢測檢驗資質的機構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生產經營單位在用的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設備和用於保障安全的設備、設施,以及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等進行檢測檢驗,並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活動。第四條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省檢測檢驗的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檢測檢驗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下列設備、設施、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應當按規定進行檢測檢驗:
(一)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設備和用於保障安全的設備、設施;
(二)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的物理、化學、生物、粉塵等職業危害因素;
(三)國家規定的其他應當檢測檢驗的設備、設施和職業危害因素。第六條檢測檢驗的范圍、目錄、周期及方法,依據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執行;沒有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依據國家或者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執行。第七條對列入檢測檢驗目錄的設備、設施及產品,在投入使用前,以及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在試生產期間,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委託檢測檢驗機構或者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檢測檢驗,未經檢測檢驗或者經檢測檢驗不符合標準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檢測檢驗有效期到期日前,依法委託檢測檢驗機構完成檢測檢驗。未經檢測檢驗或者檢測檢驗不符合標準的不得繼續使用。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重新進行檢測檢驗:
(一)設備、設施經過大修及改造的;
(二)因設備原因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
(三)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
(四)設備、設施閑置時間超過1年的;
(五)設備、設施經受了可能影響設備構件強度、剛度、穩定性和設備電氣性能等自然災害的;
(六)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發生變動的;
(七)按國家或者本省有關規定需要重新進行檢測檢驗的其他情形。第十條生產經營單位對檢測檢驗活動應當積極配合,並按檢測檢驗機構的要求提供下列資料:
(一)設備、設施的使用說明書、出廠合格證明及有關資料;
(二)設備、設施的安裝、調試記錄;
(三)設備、設施的操作規程;
(四)設備、設施的檢修、事故記錄;
(五)作業場所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的情況;
(六)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分布和管理情況;
(七)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維護情況;
(八)其他應當提供的材料。第十一條對經檢測檢驗的設備、設施或者作業場所,檢測檢驗機構應當出具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報告作為安全評價和職業健康評價的依據之一。第十二條從事檢測檢驗的機構必須依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取得相應的檢測檢驗資質。
檢測檢驗人員應當取得檢測檢驗人員資格證書後,方可從事檢測檢驗工作。第十三條檢測檢驗機構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執業准則和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科學、公正、誠信地開展檢測檢驗工作,不得泄露被檢測檢驗單位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加強安全設備、設施的管理,對安全設備、設施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安全設備、設施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應當做好記錄,並由有關人員簽字。第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第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據國家標准或者有關規定對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自檢,積極向從業人員推廣行之有效的檢測檢驗方法。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自檢代替有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的檢測檢驗。
C. 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查思想:檢查企業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是否有正確認識,是否真正關心職工的安全、健康,是否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以及各項勞動保護政策法令;檢查職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否建立。
2、查管理、查制度:檢查企業安全生產各級組織機構和個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否落實;各車間和危險工種崗位的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實;安全組織機構和職工安全員網是建立和發揮應有的作用;「三同時」、「五同時」以及「管理生產必須管理安全」的原則是否得予執行,等等。
3、查現場、查隱患:深入生產現場,檢查勞動條件、生產設備,操作情況等是否符合有關安全要求及操作規程;檢查生產裝置和生產工藝是否存在的事故隱患等。
4、查紀律:檢查生產領導、技術人員、企業職工是否違反了安全生產紀律。
5、查措施:檢查各項安全生產措施是否落實。
6、教育:檢查對企業領導的安全法規教育和安全生產管理的資格教育(持證)是否達到要求;檢查職工的安全生產思想教育、安全生產知識教育,以及特殊作業的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是否達標。
(3)生產裝置安全檢測技術擴展閱讀:
安全檢查的目的:
安全檢查是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安全措施、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是發動群眾共同搞好安全生產的一種有效形式。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安全檢查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檢查是檢驗和考查之意,安全檢查就是要對生產過程中影響正常生產的各種因素,如機械、電氣、工藝、儀表、設備等物的因素與人的因素進行深人細致的調查研究,發現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隱患。也就是把可能發生事故的各種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於未然。
D. 安全生產檢查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 軟體系統:查思想、查意識、查制度、管理、查事故處理、查隱患、查整改。
(2) 硬體系統:查生產設備、查輔助設施、查安全設施、 查作業環境。
E. 安全生產檢測檢驗制度怎麼寫
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1、目 建立安全檢查內容形式整改程序及發現問題效進行改進 2、范圍 公司各單位及全體員工 3、責任者 公司各部門、車間及崗位 4、工作程序 4.1 任務與要求 (1)安全檢查搞產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務:發現查明各種危險隱患督促整改落實防範措施監督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實施制止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2)安全檢查應貫徹領導與員工相結合原則查思想查紀律查制度查領導查隱患基礎每應進行群眾性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檢查 (3)安全檢查必須明確目、要求具體計劃必須建立領導負責關單位員參加安全檢查組織並制訂安全檢查細則 (4)檢查單位員權要求檢查單位匯報安全產、勞保護情況及提供關資料;權調查、詢問及召座談;權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重隱患問題權提限期整改要求並向級報告;拒絕或抗檢查者權提處理意見 (5)各單位安全檢查組織必須做邊檢查邊整改及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4.2 安全檢查形式與內容 (1)公司綜合安全檢查由公司主管安全副總經理或安全技術科組織各車間及相關科室負責每月進行檢查安全隱患由安全技術科負責匯總落實防範措施別提交關部門、車間限期整改整改情況進行跟蹤解決採取安全措施情況報設備科列入修計劃進行解決 (2)車間級安全自查由車間主任負責組織專業員工段(班組)進行檢查每月至少二查隱患要落實整改措施並落實確實解決問題報關科室解決 (3)工段(班組)級安全自查由工段(班組)負責組織進行每周進行查隱患要落實整改措施並落實確實解決問題報車間領導解決 (4)安全文明產考核檢查由安全文明檢查考核組負責進行每周檢查情況及通知關部門、車間進行整改並整改情況進行跟蹤並按關規定進行考核 (5)專業檢查別由各專業職能部門主要負責組織本系統員參加每至少檢查二主要內容鍋爐及壓力容器、危險品、電氣裝置、起重設備、廠房建築、運輸車輛等進行專業檢查 (6)季節性檢查由管職能部門領導根據理氣候特點組織系統員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防靜電、防風、防暑降溫及防凍保暖等進行預防性季節檢查檢查情況由安全技術科進行匯總報 (7)檢查各級領導幹部職能員都必須結合自業務深入產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指每班組必須嚴格進行安全交接班檢查馬虎走場面講清交接班記錄完整 (8)臨性檢查緊中國情況搶修修項目工、期用設備車、新工藝、新產品、新設備投產都應進行臨性安全檢查該項檢查由主管職能部門、車間、工段(班組)別負責進行 (9)停產修安全檢查由修領導組負責組織關施工單位、管理單位及停產車間領導施工技術員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 4.3 隱患整改 (1)查事故隱患都要逐項析研究並由職能部門隱患所單位落實整改措施案、做四定即:定項目、定間、定責任、定實施監督復核 (2)隱患整改做三推即:凡工段(班組)能整改准推給車間;凡車間能整改准推給公司;今能整改准推明整改 (3)嚴重威脅安全產基層條件整改項目要立即簽發事故隱患通知書限期整改故拖延整改者要追究責任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經濟處罰行政處 (4)資金或技術條件暫具備整改重隱患各關單位必須採取應中國防範措施並納入計劃限期解決 (5)公司級綜合性檢查專業檢查查事故隱患要及通知受檢單位並限期整改按期整改者要予經濟處罰 (6)事故隱患單位難按期整改應及匯報安全科協調處理並採取效安全防範措施 (7)查事故隱患應及報關部門重事故隱患及整改情況由安全科匯總並存檔 (8)企業力解決重事故隱患除採取效防範措施外應書面報告政府主管部門協助解決 5、附則 本制度由公司安委負責解
F. 安全檢查的內容有哪些
(1)查現場、查隱患
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主要以查現場、查隱患為主,深入生產現場工地,檢查企業的勞動條件、生產設備、以及相應的安全衛生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查思想
在查隱患,努力發現不安全因素的同時,應注意檢查企業領導的思想路線,檢查他們對安全生產是否認識正確;是否把員工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特別對各項安全生產法規以及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執行情況,更應嚴格檢查。
(3)查管理、查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也是對企業安全管理上的大檢查。檢查企業領導是否把安全生產工作擺上議事日程;「五同時」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實;企業各職能部門在各自業務范圍內是否對安全生產負責;安全專職機構是否健全;工人群眾是否參與安全生產的管理活動;改善勞動條件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是否按年度編制和執行;安全技術措施費用是否按規定提取和使用;「三同時」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實等。
此外,還要檢查企業的安全教育制度,如新工人入廠的「三級教育」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和調換工種工人的培訓教育制度,以及各工種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等。
(4)查事故處理
檢查企業對工傷事故是否及時報告、認真調查、嚴肅處理;在檢查中,發現未按「四不放過」的要求草率處理的事故,要重新處理,從中找出原因,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G. 安全檢測技術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有:
1.
安全設備設施裝置檢測;
2.
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檢測;
3.
工作環境安全檢測。
目前快檢技術的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准確度、檢出限、精密度、重復性、再現性、抗干擾性等。由於現在的檢測多是微量或痕量檢測,對儀器和人員的要求都很高,檢測的前處理要求也高,但是快速檢測技術作為准確定量檢測的前期輔助篩查,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檢測,為後期定量檢測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檢測速度。
H. 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什麼標准
一、本條所稱的安全設備,是要是指為了保護從業人員安全、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以及在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用於救援而安裝使用的設備和器械,如礦山使用的自救器、滅火設備以及各種安全檢測儀器,包括安全檢測系統、瓦斯檢測器、測風表、氧氣檢測儀、頂板壓力監測儀等。
安全設備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繫到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性以及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否及時進行救援、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實踐中,因為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不符合有關標准而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或者損失擴大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於安全設備對於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有必要對安全設備進行自始至終的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因此,本條規定,安全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都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這是一條概括性規定,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安全設備的各個環節要求。現行有關法律對安全設備的標准問題也有相關規定。如,煤炭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煤礦企業使用的設備、器材、火工產品和安全食品,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
二、為了保證安全設備在安裝使用後處於正常運轉的狀態,真正起到保證安全生產的作用,本條第二款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有關法律法規對安全設備的使用,也有相關規定,與本法相銜接。如礦山安全法第十五條規定,礦山企業應當對機電設備及其防護裝置、安全檢測儀器定期檢查、維修,並建立技術檔案,保證使用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六條也規定,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各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高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並按照國家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
為了明確對安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檢測的責任,增強生產經營單位有關人員的責任心,促使其認真按照要求對安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檢測,本條還規定對維護、保養、檢測的有關情況應當作好記錄,並由有關人員簽字。記錄的內容,一般應當包括維護、保養、檢測的時間、地點、人員、安全設備的名稱、結果,發現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處理情況等。需要在記錄上簽字的有關人員,包括直接從事維護、保養、檢測的技術人員以及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要時,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也要簽字。
I. 企業安全生產檢查應注意什麼20
企業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
一是查物的狀況是否安全
檢查生產設備、工具、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生產作業場所以及生產物料的存儲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重點檢查危險化學品生產與存儲的設備、設施和危險化學品專用運輸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的檢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防爆、泄壓、防
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和隔離操作的安全設施是否正常適用狀態,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是否安全可靠,生產裝置與存儲設施的周邊的防護距離是否符合國家規定,事故救援器材、設備是否齊全、完好。
二是查人的行為是否安全
檢查有否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行為。
重點檢查危險性大的生產崗位是否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危險作業有否執行審批程序等。
三是檢查安全管理是否完善
檢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是否健全,安全生產目標和工作計劃是否落實到各部門,各崗位,安全教育是否經常開展是職工安全素質得到提高、安全生產檢查是否制度化、規范化,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是否及時整改、實施安全技術與措施計劃的經費是否落實,是否按「四不放過」原則做好事故管理工作。
重點檢查所生產的危險化學品是否進行了注冊登記和取得生產許可證,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存儲、運輸、廢氣處置的人員和裝卸管理員是否都經過安全培訓並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生產、存儲危險化學品裝置是否按要求定期進行安全評價並對評價報告提出的整改方案予以落實。危險化學品的銷售、運輸、裝載、出入庫核查等級和劇毒化學品產量、流向、存量與銷售記錄,以及倉儲保管與收發是否符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是否制定了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演練。
J. 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般安全檢查的方法有如下四種:
1經常性檢查:是指安全技術人員、車間和班級干專部及職工對屬安全工作所進行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其目的是辨別生產過程中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並通過檢查加以控制和整改,以防止事故發生。
2定期安全檢查:是企業或主管部門根據生產活動情況組織的全面安全檢查,如季節性檢查、季度檢查、年中或全年檢查等。
3專業性安全檢查:是根據設備和工藝特點進行的專業檢查,如電氣、鍋爐、防火、防爆檢查等。
4群眾性檢查:是指發動群眾普遍進行的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