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航天搭載實驗裝置

航天搭載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6-13 18:30:05

① 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 並寫出一例

2019年是中國航天的關鍵一年,這一年裡中國航天有兩件大事。其一就是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國家。另一件就是長征五號火箭發射成功,因為長征五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今後中國航天工程基本都會使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2019年中國航天發射的亮點有長五遙三火箭的發射成功、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北斗導航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建成、長征11號海上發射、「捷龍一號」發射成功,「快舟一號」在同一發射場間隔數小時連續發射成功以及民營火箭公司的「雙曲線一號」首次發射
查看全部4個回答
息泄露
中國國航_公告一出,股民們都驚呆了,此股有望成為本月績優股。中國國航_點擊查看診股布局,把握滿倉買進好時機。
盈亞科技發展有限公..廣告
航空專業招生 -初-高-中專-大專
空姐 空哥 地勤-簽就業協議
北京童學慧教育咨詢..廣告
評論
謝謝你這么好看還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中國國航_消息已出_或將利好來襲。
中國國航_今日三大利好消息,近期或有大行情,中國國航實時監控
廣告2019-11-08
寫出我國航天事業的最新成就。
總的說來,在航天器的研製和衛星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30多年來,我國共自行研製和發射了40多顆各種類型、不同功能的人造衛星。 1.1968年2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隸屬於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前身第七機械工業部,錢學森同志任院長。 2.1970年4月24日,由我院設計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而且其重量也超過美、蘇、法、日第一顆衛星之和。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蘇、法、日後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空間技術進入了新時代。 3.1971年3月3日,我院研製的實踐一號科學實驗衛星順利升空,此後在空間運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學數據。 4.從1975年開始迄今,我院研製的17顆返回式衛星先後發射並成功回收16顆,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我國空間事業實現了由科學實驗到應用的轉變,衛星研製技術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5.1981年,我們利用風暴一號運載火箭,一次把三顆衛星送入太空。從而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6.70年代末,研製發射靜止軌道通信衛星被列為國家重點工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先後攻克了姿態控制、通信轉發器、統一載波測控系統等關鍵技術。1984年4月8日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在此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又於1986年6月2日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歐空局之後,世界上第四個具有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能力的國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製的東方紅三號廣播通信衛星發射定點成功,此舉標志著我國通信衛星研製技術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7.80年代初,開始了開展氣象衛星的研究。於1988年9月7日,發射成功風雲一號氣象衛。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將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定點於東經105度地球同步軌道,從而使我國成為繼美、蘇後第三個能同時發射太陽同步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8.隨著衛星研製技術的已日臻成熟。在衛星回收技術,一箭多星技術,衛星姿控、溫控、地面指令與數據接收站研製技術等方面,進入了世界前列。並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信廣播衛星、返回式衛星、對地觀測衛星和現代小衛星等4個系列的衛星平台,這些衛星平台的建立和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僅將有效地提高衛星可靠性和壽命,同時還將大大加快研製速度,努力達到年均研製4到6顆衛星的能力。 9.至此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配套、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能力的衛星工程體系,不僅能夠研製各類應用衛星,而且能承擔更復雜空間飛行器的研製使命。 10.1984年4月8日,我國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迎來了中國衛星通信的新時代,其社會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11.我院研製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所獲得的高質量的衛星雲圖照片,已達到國際水平。利用衛星雲圖,進行天氣預報,為國民經濟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和與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製的指令與數據接收站投入運行,成功地保證了第八屆全運會的舉行,同時還為長江截流提供了可靠、優質的氣象服務。 12.返回式衛星在國土普查、地質調查、石油勘探、資源調查、環境監測、地震預報、鐵路選線、考古研究等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3.多項搭載試驗,使空間微重力試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新材料的研製生產、合成新的葯物、改善傳統的農作物栽培等,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用返回式衛星進行的空間育種試驗,取得了重大突破。經過空間育種選育的水稻衛-36株系,單株質量在50克以上,比對照組增產20%。經太空育種的青椒,已形成單果達350克的新品種,畝產增加20 %~30%,VC含量明顯增加。小麥、番茄等其他農作物種子經衛星搭載培育,也都獲得了新品系,在試種中取得豐收。14.1800項空間技術成果移植到國民經濟各部門,開發出了STD匯流排工業控制電腦、醫用X線電視診斷系統、新型鐵路車輛紅外線熱軸探測系統等多種高質量、高水平的民用產品。這些技術運用於電視轉播、紡織、石油、交通運輸、醫療等行業,推動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形成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5.VSAT衛星通信網利用航天高科技,實現了同時廣播、雙向數據傳輸、數話並舉的實時通信和異地報盤、成交回報和行情、公告播放一體化。該網於1994年8月正式開通,運行情況穩定。 16.國空間技術國際合作不斷擴大。早在1987年和1988年,我院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就為法國的馬特拉公司和原聯邦德國宇航公司搭載了微重力試驗裝置;已發射的巴基斯坦衛星在我院進行了環境試驗;我院還為發射瑞典衛星提供了旋轉火箭,現在和巴西共同研製的資源衛星已取得重大進展。

② 天宮一號搭載試驗方案徵集: 搭載實驗名稱、意義及目的、裝置及條件、實驗步驟、結果分析

暈,我正好也在別的論壇看到同樣的問題,我已經給他解答了,現在也一並告訴你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方案一:製造一個「中國房價走勢模擬系統」帶入太空,看看中國的房價能否在不久的將來「一飛沖天」。以此類推,像「三公消費」啦、醫療費用啦、教育費用啦之類的走勢都可以模擬一下帶入太空,以求博個好兆頭,為其不斷再攀新高造勢。

方案二:在「天宮一號」上安裝專門的照相機拍照,以發現中國有哪些偉大的「形象工程」能夠在太空中被肉眼看到。到底是「荒山刷漆」比較醒目,還是「平改坡」之後「凹凸有致」的廣州更招眼?到底是重慶渝宜高速路洛磧段「水田栽樹」的奇跡更好看,還是陝西武功縣強制商戶擺花創造的「花的海洋」更鮮艷?有了「天宮一號」拍回的照片,答案馬上就能揭曉!

最重要的,還是一定要帶幾位黨員幹部上去,實驗一下當「天宮一號」高速運動的時候,官員們能否憑借高超的「維穩」技巧令其超越科學極限實現靜止不動。當然,如果能讓全宇宙都能以「天宮一號」為核心圍著它轉那就更成功!
以下附上我精心為你找到的資料!~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探夢「天宮」——青少年科學實驗搭載方案徵集活動25日在南京三中啟動。
今年寒假,全國在校中小學生均可參加實驗項目徵集,獲獎方案有望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目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進行試驗。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於2011年升空,壽命為兩年。按計劃,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後,中國將重點突破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為建立空間實驗室做准備。「天宮一號」重八噸,實際上就是一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

發射「天宮一號」後兩年內,中國將相繼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使我國突破和掌握交會對接技術,開展空間實驗研究,推動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為激發廣大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興趣,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探索實踐能力,推動青少年科普更快發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同組織了「開啟天宮的夢想」——全國青少年載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動,並首先啟動探夢「天宮」——青少年科學實驗搭載方案徵集活動。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初步建立能夠短期載人、長期無人獨立可靠運行的空間試驗平台,並專為全國青少年預留了實驗項目。此次活動將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徵集適合目標飛行器有效載荷約束條件的任何有創意的科學實驗設想方案,活動截止時間是2月28日。

此次徵集活動將按小學、初中、高中分成三組,每組各設一等獎10個、二等獎20個、三等獎30個。最後組委會還將評出3-5個搭載方案獎,這些方案將在「天宮一號」上進行試驗,獲獎學生也將有機會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暑期航天科技體驗營活動,親身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據悉,在探夢「天宮」——青少年科學實驗搭載方案徵集活動後,尋夢「天宮」——全國青少年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競賽、追夢「天宮」——全國青少年載人航天科技知識徵文、圓夢「天宮」——青少年航天科技體驗營活動等也將陸續啟動。

③ 神舟系列飛船,每次飛天都搭載了物體進行太空實驗嗎

這個太空實驗主要是針對飛船自身的,神五以前沒有載人上去過,主要是針對飛船本身進行測試,實驗。有載設備,植物,動物等。直到神五載人飛船成功返航。一個是完善飛船本身設計,另一個是運送航天員前往空間站。除針對飛船本身的實驗外,其他實驗很少甚至沒有在飛船中進行過。

④ 天舟一號搭了這么多生命科學實驗,為什麼不做空間育種實驗

「空間微流控晶元生物培養與分析載荷」搭乘「天舟」升空,開啟了為期兩周的在軌實驗,高度集成化、自動化的創新載荷裝置將在地面飛控干預下自主完成多細胞多腔室細胞共培養和在軌在線分析檢測任務。

人嘗到了轉基因的危害,現在是預防、嚴防地球基因突變給人帶來不確定的危害,你說誰還做育種實驗?上帝所造的都各從其類,打亂物種原始基因形態並不是一件好事,現在世界還是有一些科學家不信這些,想動人的基因是最危險的,特別是克隆。

⑤ 中國發射了哪些宇宙探測器

發射序號 運載火箭 發射日期 衛星 任務 發射基地 結果 備 注
1 CZ-1 F-01 1970.04.24 東方紅一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播送東方紅樂曲
2 CZ-1 F-02 1971.03.03 實踐一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運行8年多
3 CZ-2 F-01 1974.11.05 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失敗 光學偵察衛星
4 CZ-2C F-01 1975.11.26 第1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3天後返回
5 CZ-2C F-02 1976.12.07 第2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3天後返回
6 CZ-2C F-03 1978.01.26 第3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3天後返回
7 CZ-2C F-04 1982.09.09 第4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5天後返回
8 CZ-2C F-05 1983.08.19 第5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5天後返回
9 CZ-3 F-01 1984.01.29 東方紅二號實驗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敗 發射成功,星未入軌
10 CZ-3 F-02 1984.04.08 東方紅二號實驗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點東徑125°上空
11 CZ-2C F-06 1984.09.12 第6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5天後返回
12 CZ-2C F-07 1985.10.21 第7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5天後返回
13 CZ-3 F-03 1986.02.01 東方紅二號甲實驗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點東徑103°上空
14 CZ-2C F-08 1986.10.06 第8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5天後返回
15 CZ-2C F-09 1987.08.05 返回式衛星(搭載法國微重力實驗裝置)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5天後返回
16 CZ-2C F-10 1987.09.09 第10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A)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8天後返回
17 CZ-3 F-04 1988.03.07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中星1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點東徑87.5°上空
18 CZ-2C F-11 1988.08.05 返回式衛星(搭載德國微重力實驗裝置)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8天後返回
19 CZ-4 F-01 1988.09.07 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20 CZ-3 F-05 1988.12.22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中星2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點東徑110.5°上空
21 CZ-3 F-06 1990.02.04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中星3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定點東徑98°上空
22 CZ-3 F-07 1990.04.07 亞洲1號通信衛星(美國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
23 CZ-2E F-01 1990.07.16 巴基斯坦科學實驗衛星/澳星模擬星 LE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2,外星3
24 CZ-4 F-02 1990.09.03 風雲一號B/大氣1號甲/乙(氣球衛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三星
25 CZ-2C F-12 1990.10.05 第12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A)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8天後返回
26 CZ-3 F-08 1991.12.28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中星4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敗 發射成功,星未入軌
27 CZ-2D F-01 1992.08.09 第13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B)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15天後返回
28 CZ-2E F-02 1992.08.14 澳塞特星B1通信衛星(澳大利亞)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4
29 CZ-2C F-13 1992.10.05 瑞典弗利亞科學衛星/返回式衛星一號甲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一箭雙星.運行7天後返回成功,外星5
30 CZ-2E F-03 1992.12.21 澳星B2通信衛星(澳大利亞)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敗 衛星爆炸
31 CZ-2C F-14 1993.10.08 第15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A)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衛星未返回
32 CZ-3A F-01 1994.02.08 實踐四號小衛星/誇父一號模擬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雙星
33 CZ-2D F-02 1994.07.03 第16顆返回式衛星(尖兵1號B)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15天後返回
34 CZ-3 F-09 1994.07.21 亞太一號通信衛星(亞太衛星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6
35 CZ-2E F-04 1994.08.28 澳塞特星B3通信衛星(澳大利亞)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7
36 CZ-3A F-02 1994.11.30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中星5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衛星未能定點
37 CZ-2E F-05 1995.01.26 亞太二號通信衛星(亞太衛星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敗 爆炸
38 CZ-2E F-06 1995.11.28 亞洲二號通信衛星(美國休斯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8
39 CZ-2E F-07 1995.12.28 艾科斯達一號通信衛星(美國)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9
40 CZ-3B F-01 1996.02.15 國際通信衛星708號(國際通信衛星組織)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敗
41 CZ-3 F-10 1996.07.03 亞太一號甲通信衛星(亞太衛星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0
42 CZ-3 F-11 1996.08.18 中星7號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失敗
43 CZ-2D F-03 1996.10.20 返回式衛星(搭載日本微重力實驗裝置)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光學偵察衛星,運行15天後返回
44 CZ-3A F-03 1997.05.12 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中星6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45 CZ-3 F-12 1997.06.10 風雲二號A靜止氣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46 CZ-3B F-02 1997.08.20 馬部海衛星(菲律賓)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1
47 CZ-2C F-15 1997.09.01 銥星模擬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12,外星13
48 CZ-3B F-03 1997.10.17 亞太二號R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14
49 CZ-2C F-16 1997.12.08 銥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15,外星16
50 CZ-2C F-17 1998.03.26 銥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17,外星18
51 CZ-2C F-18 1998.05.02 銥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19,外星20
52 CZ-3B F-04 1998.05.30 中衛一號通信衛星(購自美洛-馬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21
53 CZ-3B F-05 1998.07.18 鑫諾一號通信衛星(購自法國)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22
54 CZ-2C F-19 1998.08.20 銥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23,外星24
55 CZ-2C F-20 1998.12.19 銥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25,外星26
56 CZ-4 F-03 1999.05.10 風雲一號/實踐五號小衛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300公斤的CAST968小衛星公用平台
57 CZ-2C F-21 1999.06.12 銥星(美國摩托羅拉)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27,外星28
58 CZ-4B F-01 1999.10.14 中巴資源一號/巴西小衛星SCAI-1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29
59 CZ-2F F-01 1999.11.20 神舟一號飛船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60 CZ-3A F-04 2000.01.26 中星22號(烽火一號軍用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1 CZ-3 F-13 2000.06.25 風雲二號B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2 CZ-4B F-02 2000.09.01 中國資源二號A(尖兵3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實時圖像傳輸衛星
63 CZ-3A F-05 2000.10.31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4 CZ-3A F-06 2000.12.21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65 CZ-2F F-02 2001.01.10 神舟二號飛船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66 CZ-2F F-03 2002.03.25 神舟三號飛船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67 CZ-4B F-03 2002.05.15 風雲一號/海洋1號小衛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CAST968小衛星公用平台
68 CZ-4B F-04 2002.10.27 中國資源二號B(尖兵3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實時圖像傳輸衛星
69 CZ-2F F-04 2002.12.30 神舟四號飛船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70 CZ-3A F-07 2003.05.25 北斗一號試驗備份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71 CZ-2F F-05 2003.10.15 神舟五號飛船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楊利偉,19小時
72 CZ-4B F-05 2003.10.21 中巴資源一號02星/創新一號微小衛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外星30
73 CZ-2D F-04 2003.11.03 第18顆返回式衛星(尖兵4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新一代返回式衛星,運行18天後返回
74 CZ-3A F-08 2003.11.15 中星20號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75 CZ-2C/SM 2003.12.30 探測一號小衛星 SS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中歐「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
76 CZ-2C F-23 2004.04.18 試驗一號小衛星/納星一號納衛星 SS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一箭雙星.第1顆質量小於30kg的納衛星
77 CZ-2C/SM 2004.07.25 探測二號小衛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78 CZ-2C F-25 2004.08.29 第19顆返回式衛星(尖兵2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運行27天後返回
79 CZ-4B F-06 2004.09.09 實踐六號A星/B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
80 CZ-2D F-05 2004.09.27 第20顆返回式衛星(尖兵4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運行18天後返回
81 CZ-3A F-09 2004.10.19 風雲二號C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82 CZ-4B F-07 2004.11.06 中國資源二號C(尖兵3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實時數據型遙感衛星
83 CZ-2C F-26 2004.11.18 試驗二號小衛星 SS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替代亞太一號甲衛星
84 CZ-3B F-06 2005.04.12 亞太六號(法國阿爾卡特空間公司)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31
85 CZ-2D F-06 2005.07.06 實踐七號衛星 SS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86 CZ-2C F-27 2005.08.02 第21顆返回式衛星(尖兵2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運行27天後返回
87 CZ-2D F-07 2005.08.29 第22顆返回式衛星(尖兵4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運行18天後返回
88 CZ-2F F-06 2005.10.12 神舟六號飛船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費俊龍 聶海勝,5天
89 CZ-4B F-08 2006.04.27 遙感衛星一號(尖兵5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合成孔徑雷達偵查衛星
90 CZ-2C F-28 2006.09.09 實踐八號衛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航天育種研究返回式科學技術試驗衛星
91 CZ-3A F-10 2006.09.13 中星22號A(烽火一號A軍用通信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2 CZ-4B F-10 2006.10.24 實踐六號02組衛星A星/B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93 CZ-3B F-07 2006.10.29 鑫諾二號通信直播衛星(DFH-3平台)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衛星天線、太陽能帆板未能打開
94 CZ-3A F-11 2006.12.08 風雲二號D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5 CZ-3A F-12 2007.02.03 北斗導航試驗衛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6 CZ-2C F-29 2007.04.11 海洋一號B衛星 GT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97 CZ-3A F-13 2007.04.14 北斗導航衛星01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98 CZ-3B F-08 2007.05.14 奈及利亞通信衛星一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中國首次衛星整星出口.外星32
99 CZ-2D F-08 2007.05.25 遙感衛星二號(尖兵6號)/浙大皮星一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一箭雙星,數字成像光學偵察衛星
100 CZ-3A F-14 2007.05.31 鑫諾三號衛星(DFH-4平台)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101 CZ-3B F-09 2007.07.05 中星6B(購自法國)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33
102 CZ-4C F-01 2007.09.19 中巴(巴西)資源一號02B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三級發動機具有二次點火功能。合成孔徑
103 CZ-3A F-15 2007.10.24 嫦娥一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月球探測器
104 CZ-4C F-02 2007.11.12 遙感衛星三號(尖兵7號)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105 CZ-3C F-01 2008.04.25 天鏈一號01星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中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
106 CZ-4C F-03 2008.05.27 風雲三號A SS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中國首顆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
107 CZ-3B F-10 2008.06.09 中星9號電視直播衛星(購自法國) GTO 四川西昌(XSLC) 成功 外星34
108 CZ-2C F-30 2008.09.06 環境減災A/B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 LEO 山西太原(TSLC) 成功 一箭雙星,兩顆光學衛星
109 CZ-2F F-07 2008.09.25 神舟七號飛船/伴飛微小衛星 LEO 甘肅酒泉(JSLC) 成功 翟志剛(出艙)、劉伯明、景海鵬, 3天

⑥ 神舟1號到13號,我國航天技術有了哪些飛躍

就在今天歷時半年之久的神舟十三號太空之旅,圓滿成功。歡迎我們的【太空出差三人組】三位航天英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回歸地球!無數網友朋友們都是早早蹲守在了直播間,想要見證這載譽而歸的激動時刻,以注目和熱淚的方式迎接英雄歸來。

【宇宙級浪漫】、【世界級驚艷】

正如這次神舟十三號的圓滿返航,更是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刻,無論是飛船本身的設計和技術,還是太空停留時長,它都是註定載入史冊的一次壯舉。是一次【宇宙級浪漫】和【世界級驚艷】,【8小時返回地球】、【令專家驚嘆的機械臂技術】、【實現了歷史上多個「首次」】......可以說見證了我國的航天技術,達到了歷史性的新高度。

【飛天夢圓,英雄凱旋。】這是二十多年來每每見證,都會讓每一位中華兒女熱淚盈眶的輝煌時刻。這是國家實力提升的見證,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祝咱們的國家永遠繁榮昌盛,永遠努力,永遠進步!

⑦ 中國神舟七號飛船搭載了哪些物品上天

神舟七號: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

發射火箭:長征二號F型火箭,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9次飛行;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分39秒;

返回時間:9月28日17時37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四子王旗;

飛行時間/圈數:2天20小時27分鍾/45圈;

搭載物品:神舟七號首次攜帶了中葯上天。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珙桐和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鵝掌楸的種子各100克。搭載物中首次歷史性地出現陶瓷製品。一批深圳太空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包括蝴蝶蘭、瓜葉菊、球根海棠、灰毛豆、類蘆和結縷草等品種。伴飛衛星,五星紅旗,特製太空筆。

試驗項目:實施我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進行「天鏈一號」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飛船運行期間,1名航天員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出艙進行艙外活動,回收在艙外裝載的試驗樣品裝置。

新技術應用:成功突破飛船氣閘艙、艙外航天服、航天測控中繼衛星、伴飛小衛星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神七載人航天應用方面的一項新技術試驗———伴隨飛行的試驗。航天員由艙內活動轉向艙外活動,這是載人航天技術的一個重大跨越。為實現出艙活動,必須突破艙外航天服的微機電、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地面模擬訓練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需要完成艙外航天服和飛船氣閘艙的研製。這在技術層面上要求很高。火箭系統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採用了新技術抑制火箭飛行初期的振動,大大提高了航天員的飛行舒適性,這從三名航天員在飛船發射中招手的細節里得到了證實。在整個出艙活動中,供氧、供電、空氣流通、話音支持等一切功能都成功實現,從直播中,可以清晰地聽到翟志剛從宇宙發向地面的聲音。這充分說明中國已經掌握了艙外航天服的技術。為了這一次的一些新的測控要求,我們國家利用一些新技術研製了一些新的測控雷達和測控裝備。採用海上的新技術(新型「遠望號」航天測量船的使用)和空中的技術(數據中繼衛星的使用),「神七」的測控覆蓋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⑧ 中國航天史大事件有哪些

中國航天史大事件有: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神舟五號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神舟五號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神舟六號「多人多天」任務、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衛星、神舟七號首次太空行走、嫦娥二號探月任務、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月球。

1、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

1970年4月24日21時31分,中國「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2、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中國打入世界航天市場的首次嘗試。

3、神舟五號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神舟五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其返回艙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其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

7、嫦娥二號探月任務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嫦娥二號完成了一系列工程與科學目標,獲得了解析度優於10米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布圖等資料。2011年4月1日嫦娥二號拓展試驗展開,完成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等試驗。此後嫦娥二號飛越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成功進行再拓展試驗,嫦娥二號工程隨之收官。

嫦娥二號已經成為太陽系的小行星,圍繞太陽做橢圓軌道運行,預計會在2020年前後回到地球附近。

8、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月球

嫦娥三號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著陸器巡視器分離,並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國官方宣布嫦娥三號任務獲得成功。 2016年8月4日,玉兔號月球車正式退役。

⑨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航天史的成就有哪些

1986年2月1日
我國發射一顆實用通信廣播衛星。20日,衛星定點成功。這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信由試驗階段進入實用階段。
1988年9月7日
我國發射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和發射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
12.25
海南探空火箭發射場成功地發射了1枚"織女一號"火箭,至此,中國低緯度區第一次火箭探空試驗圓滿結束。這次為期兩周的試驗共發射了4枚火箭。
1990年
4.7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征3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把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首次取得了為國外用戶發射衛星的圓滿成功。
1990年7.16
9時40分,中國新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將模擬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枚火箭是由中國新建的大型航天發射設施發射升空的,同時還為巴基斯坦搭載發射了一顆小型科學試驗衛星。
1991年
1.22
下午18時23分,中國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緯度探空火箭--"織女三號"在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發射場發射試驗成功。
1994年
2.22
中國第一座海事衛星地面站通過驗收。它的建成填補了中國高科技的一項空白。
1998年
5.2
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長二丙"改進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具有參與國際中低軌道商業發射市場競爭力。
1999年11月20日
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起飛,21
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
2001年1月10日
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升空.
中國航天科技發展大事年表
日期
中國航天科技發展大事
2002年3月25日
載有「模擬太空人」的「神舟三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
功升空.2002年4月1日,飛船降落內蒙古中部.
2002年12月30日
「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
中國第一艘自行研製的載人太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把
中國首名升空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並環繞地球飛行14圈.中
國成為全球第3個國家成功發展載人太空科技.

2004年1月
中國正式啟動嫦娥工程,是中國第一個探月工程.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號」順利升空,太空人費俊龍和聶海勝在太空逗留了115.5
個小時,完成多項太空實驗.
2007年10月24日
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升空.

閱讀全文

與航天搭載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庭轎車輪子軸承是什麼型號 瀏覽:103
機床控制電壓怎麼樣 瀏覽:405
鑄造廠的爐渣和爐灰怎麼處置 瀏覽:674
各種測溫設備怎麼安裝 瀏覽:375
實驗室模擬硫酸的工業製法的裝置 瀏覽:498
儀表盤外循環是什麼 瀏覽:789
怎麼取消qq我的設備 瀏覽:525
滑動軸承是什麼學科 瀏覽:552
軸承壞了和軸承跑位有什麼區別 瀏覽:299
氣體為什麼會出現超聲波 瀏覽:801
徐州市五金機電城 瀏覽:543
二次設備室預留多少屏櫃 瀏覽:41
生產汽車尿素設備哪個品牌好啊 瀏覽:956
魅工具箱像素 瀏覽:425
戶外跑步器材里程是什麼單位 瀏覽:386
如何成為合格的機械設計師 瀏覽:630
燃電大米加工設備哪個牌子好 瀏覽:320
河北隆堯做什麼機械多 瀏覽:370
軸承如何提取貨源 瀏覽:985
閥門井中的管道需加裝套管嗎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