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化學實驗帶大圖
主要實驗 1、氧氣(O2)製法 (一) 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 (二) 實驗室製法: 葯品:○1KCIO3和MnO2(催化劑)或○2KMnO4(紫色) 儀器:鐵架台、酒精燈、試管、單孔塞、導管、集氣瓶、水槽步驟:(1)檢查氣密性(2)裝葯品 (3)加熱 (4)收集 (5)移去水中導氣管(6)熄滅酒精燈 實驗中常注意問題:(1)酒精燈加熱用外焰加熱(2)試管夾夾持試管位置於離試管口1/3處(3)試管口略向下斜(4)導氣管伸進橡皮塞2—3厘米(5)先移去導管、再移去酒精燈。 2、氫氣(H2)製法 (1) 工業制氫氣的原料:天然氣(主要成分CH4)或水煤氣(主要成分CO和H2) (2) 實驗實制氫氣: 葯品:鋅粒(Zn)和稀鹽酸或稀硫酸 反應原理:Zn+2HCI==ZnCI2+H2↑ 或Zn+H2SO4==ZnSO4+H2↑ 儀器: 同氧氣 3、二氧化碳(CO2)製法: 葯品: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硫酸 反應原理:CaCO3+2HCI==CaCI2+CO2↑+H2O 儀器:其儀器與氫氣的儀器大致相同、不同為在CO2收集中不用排水法收集。(所以CO2的製取裝置可用來製取H2) 步驟:略 4、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葯品:H2和黑色CuO △ 反應原理:H2+CuO===Cu+H2O 儀器: 步驟:(1)先通H2一段時間(以防止通入 的H2與試管內空氣混合遇火發生爆炸 (2)加熱 (3)移去酒精燈 (4)再通氫氣一段時間(以防止還原出的Cu在高溫下又被氧化為CuO) 注意:(1)實驗中的「兩通」的目的 (2)導氣管位置:不用橡皮塞;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3)看到實驗現象:A、試管壁有水珠生成B、黑色物質變成紅色物質 5、Cu(OH)2CO3的加熱實驗: A、反應原理:Cu(OH)2CO3==2CuO+H2O+CO2↑ B、儀器: Cu(OH)2CO3 石灰水 C、實驗現象:綠色物質變成黑色物質:在試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將產生氣體通入澄清石水,石灰水變渾濁。 6、電解水實驗: 所需物質及儀器:水、直流電、電解儀器 電解 反應原理:2H2O==2H2↑+2O2↑ 現象:在陽極和陰極分別有氣體產生且有V陽:V陰=2:1 (即VH2:VO2=2:1) 注意: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得出結論是:(略)
㈡ 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圖化學
(1)根據所畫的圖象,橫坐標軸是時間軸,那麼就得需要秒錶來記錄時間;
(2)水沸騰時是劇烈的汽化現象,有氣泡生成,氣泡由小變大,從而判斷圖丙正確;
(3)根據圖象我們可以判斷,水在第三分鍾開始沸騰,故沸點為98℃,此時水溫不變,而水在一標准大氣壓下沸點為100℃,此時98℃說明大氣壓強小於一標准大氣壓;
(4)做實驗要講究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能隨意改動數據,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故答案為 (1)秒錶;(2)丙;(3)不變,98,<;(4)不對,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㈢ 高一化學實驗問題
第一個是防堵塞,那根長導管伸入水中的,所以不能使錐形瓶內的壓強始終與大氣壓版相等,但如果裡面氣權壓大了(堵塞了),那長導管中液面會上升,通過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堵塞了。另外兩個是防阻式,是用棉花擋在細的導管口,防止氣流把一些粉末或泡沫直接沖入細導管,造成阻塞。
苯或甘油都是油狀的液體,可以溶解溴又不會快速滲入人體,用酒精可能會快速進入人體,造成很大危害。
㈣ 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一所有實驗器材
這問題太籠統了
需要的試驗講出來采知道要用什麼例如:(萃取需要:分液漏斗,燒杯,鐵架台;蒸餾需要:鐵架台,酒精燈,石棉網,鐵圈,鐵夾,蒸餾頭,橡皮管,溫度計,直行冷凝管,錐形瓶,牛角管;分液包涵在萃取中)
㈤ 高中化學各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和裝置圖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㈥ 求化學的實驗容器的全部圖以及它的介紹
1:常用的儀器(儀器名稱不能寫錯別字)
A:不能加熱:量筒、集氣瓶、漏斗、溫度計、滴瓶、表面皿、廣口瓶、細口瓶等
B:能直接加熱:試管、蒸發皿、坩堝、燃燒匙
C: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1)試管 常用做①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③或用於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生器
(2)燒杯 主要用於①溶解固體物質、配製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②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
(3)燒瓶----有圓底燒瓶,平底燒瓶
①常用做較大量的液體間的反應②也可用做裝置氣體發生器
(4)錐形瓶 常用於①加熱液體,②也可用於裝置氣體發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於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發皿 通常用於溶液的濃縮或蒸干。
(6)膠頭滴管 用於移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注意: ①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將膠頭里的雜質帶進試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用過後應立即洗滌干凈並插在潔凈的試管內,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於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不能①在量筒內稀釋或配製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注意: 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並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盤天平 是一種稱量儀器,一般精確到0.1克。注意: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稱量熱的物體, 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先放上等質量的紙, 易潮解的葯品或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9)集 氣 瓶 ①用於收集或貯存少量的氣體 ②也可用於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的反應。
(瓶口是磨毛的)
(10)廣 口 瓶 (內壁是磨毛的) 常用於盛放固體試劑,也可用做洗氣瓶
(11)細 口 瓶 用於盛放液體試劑 ,棕色的細口瓶用於盛裝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質,存放鹼溶液時試劑瓶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於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於過濾裝置。
(13)長頸漏斗 用於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製取氣體,則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於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15)試管夾 用於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使用時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16)鐵架台 用於固定和支持多種儀器, 常用於加熱、過濾等操作。
(17)酒精燈 ①使用前先檢查燈心,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酒精燈(以免失火)
③酒精燈的外焰最高, 應在外焰部分加熱 先預熱後集中加熱。
④要防止燈芯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⑤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決不能用嘴吹滅(否則可能引起燈內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⑥萬一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18)玻璃棒 用做攪拌(加速溶解)轉移如PH的測定等。
(19)燃燒匙
(20)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1)葯匙 用於取用粉末或小粒狀的固體葯品,每次用前要將葯匙用干凈的濾紙揩凈。
2:基本操作
(1) 葯品的取用:「三不準」①不準用手接觸葯品 ②不準用口嘗葯品的味道 ③不準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
注意:已經取出或用剩後的葯品不能再倒回原試劑瓶,應交回實驗室。
A:固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具體操作: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豎立起來);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葯品時要用葯匙或紙槽(具體操作:先將試管橫放,把盛葯品的葯匙或紙槽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再使試管直立)
B:液體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時可用膠頭滴管,取用較多量時可直接從試劑瓶中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標簽向著手心,防止試劑污染或腐蝕標簽,斜持試管,使瓶口緊挨著試管口)
(2)物質的加熱 給液體加熱可使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
給固體加熱可使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坩堝
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 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先預熱後集中試管底部加熱,加熱時切不可對著任何人
B: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試管口應略向下(防止產生的水倒流到試管底,使試管破裂)先預熱後集中葯品加熱
注意點: 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熱前擦乾,以免容器炸裂;加熱時玻璃儀器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燒的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3) 過濾 是分離不溶性固體與液體的一種方法(即一種溶,一種不溶,一定用過濾方法)如粗鹽提純、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分離。
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 指用水潤濕後的濾紙應緊貼漏斗壁;
「二紙」指①濾紙邊緣稍低於漏斗邊緣②濾液液面稍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指①燒杯緊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邊 ③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
(4)儀器的裝配 裝配時, 一般按從低到高,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先將導管浸入水中,後用手掌緊物捂器壁(現象:管口有氣泡冒出,當手離開後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6)玻璃儀器的洗滌 如儀器內附有不溶性的鹼、碳酸鹽、鹼性氧化物等,可加稀鹽酸洗滌,再用水沖洗。如儀器內附有油脂等可用熱的純鹼溶液洗滌,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
(7)常用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A:使用酒精燈時,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燒,應立即用濕抹布。
B:酸液不慎灑在桌上或皮膚上應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C:鹼溶液不慎灑在桌上應用醋酸沖洗,不慎灑在皮膚上應用硼酸溶液沖洗。
D:若濃硫酸不慎灑在皮膚上千萬不能先用大量水沖洗。
3、氣體的製取、收集
(1)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
A:固體之間反應且需要加熱,用制O2裝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燈。
(2)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適用於難或不溶於水且與水不反應的氣體,導管稍稍伸進瓶內,(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氣法 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C:向下排空氣法 適用於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排氣法:導管應伸入瓶底
4、氣體的驗滿:
O2的驗滿:用帶余燼的木條放在瓶口。
CO2的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證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9、(1)試管夾應夾在的中上部,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4處。
(2)加熱時試管內的液體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1/3,反應時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3)使用燒瓶或錐形瓶時容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1/2,蒸發溶液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酒精燈內的酒精不得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其容積的1/4。
(4)在洗滌試管時試管內的水為試管的1/2(半試管水);在洗氣瓶內的液體為瓶的1/2;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時應取少量,液體取用1——2毫升,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加熱試管內液體時,試管一般與桌面成45°角,加熱試管內的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㈦ 高一化學必修一的所有實驗的主要內容
知識點1: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有什麼不同?
分離——把混合物中幾種物質分開,每一組分都要保留下來,若原來是固體,最後還是固體。
提純——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組分,把其餘雜質通過一定方法都除去。
分離提純思想:用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八個字「不增、不減、易分、復原」
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質
不減:不消耗被提純的物質
易分:雜質轉換為沉澱、氣體等易分離除去。如:將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Na2SO4,轉換為沉澱BaSO4
分離的方法:
根據混合物中各物質溶解性、沸點、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選用過濾和結晶、蒸餾(或分餾)、紙上層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進行分離和提純。
注意:不同的分離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要根據不同混合物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分離,且有時需要多種方法配合使用。
1. 過濾(注意點:一貼二低三靠)
原理: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於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
實驗用品:漏斗、濾紙、鐵架台(鐵圈)、燒杯、玻璃棒。 通常用來分離液體和不溶的固體。
2. 蒸發
原理:利用加熱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劑不斷揮發的過程。
實驗用品: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鐵架台(鐵圈)
注意事項:
a、蒸發皿中的溶液不超過容積的2/3;
b、加熱時要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溶液濺出;
c、當析出大量晶體時就應熄滅酒精燈,利用余熱蒸發至干。
d、不能把熱的蒸發皿直接放在實驗台上,應墊上石棉網。
3. 結晶
原理:使溶液過飽和,析出晶體,分離和提純混合物的一種方法。
方法:減少溶劑,降溫改變溶解度
通常適用於溶解度不同的固體混合物的分離: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而另一種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4. 萃取
原理:利用溶質在不同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原來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
如:溴易溶於CCl4,溴難溶於H2O,所以CCl4可以把溴從溴和H2O組成的溶液中萃取出來
萃取劑選擇條件:
1)萃取劑與原溶劑不混溶、不反應
2)溶質在萃取劑中有較大的溶解度
3)溶質不與萃取劑發生任何反應
操作注意:充分振盪,適當放氣,充分靜止,然後分液;
分液時保持漏斗內與大氣壓一致;下層溶液下口出,上層溶液上口出
5. 分液:用於互不相溶的液體的分離
實驗用品:燒杯、分液漏斗
帶鐵圈的鐵架台
6. 蒸餾
原理:利用各組分沸點不同,將液態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實驗用品:蒸餾燒瓶、酒精燈、溫度計、冷凝管、石棉網、接液管、錐形瓶
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操作注意:
1)先通水,再加熱
2)剛開始收集到的餾分應棄去
3)全程嚴格控制好溫度
7. 層析
原理:據混合物中各物質被吸附性能的不同,把它們溶解在某溶劑中,以層析的方法進行分離
㈧ 簡單化學實驗裝置圖,淚崩跪謝了,!!!!
正確答案是抄C。A中制硝基苯,苯是極易揮發的,課本上的裝置用的是一個燒瓶,上接一個長導管,起冷凝迴流作用;B製取氫氧化亞鐵,這個是課本上的重要實驗,膠頭滴管應該進入液面,氫氧化亞鐵極易發生氧化,這個是特殊裝置;C製取乙烯正確,是液體溫度控制在170℃;D既然是蒸餾,要根據餾分的沸點不同來做。況且應該用蒸餾燒瓶,溫度計要放在支管口稍下處。
㈨ 高一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各實驗裝置圖,有選項,求解釋,謝謝
①NH4Cl固體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而當溫度降低時,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體NH4Cl,氣體進入干專燥管的機會不多,故①錯誤;②氨屬氣極易溶於水按照裝置圖水會發生倒吸,故②錯誤;③向CaO中滴加濃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時放出大量熱量,使濃氨水中的氨氣逸出,故③正確;④裝置中試管口處應塞一團棉花,氨氣易溶於水防止與空氣對流,得不到純凈的氨氣,故④錯誤;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