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湖南地下工程專用模型實驗裝置采購

湖南地下工程專用模型實驗裝置采購

發布時間:2022-06-12 01:42:21

Ⅰ 關於大底盤地下室上塔樓建模型的幾個問題

1。地下室頂板能不能作為嵌固端,完全取決與剛度比(算剛度比的時候地下室可取3跨20米),與人工設置的地下室層數和嵌固端位置,土層水平抗力系數沒有關系。如果你這里指的是試算嵌固端,那麼是可以的;2、如果試算滿足地下室頂板嵌固要求,那麼塔樓模型可以不建地下室,塔樓的豎向構件直接落到地下室就可以(注意軸壓比),地下室一層相關范圍抗震與相鄰上一層抗震等級相同,一層一下抗震構造可以降低一級,地下一層牆肢約束邊緣構件縱筋面積不應少於上一層,地下室梁配筋基本是構造;3、剛度比是結構自身的性質與你怎麼計算沒有關系,結果在WMASS.OUT裡面查看。

Ⅱ 中學化學實驗室的道具一般都需要采購什麼,還有要注意那些!

初級中1學化7學實驗室裝備標准 化2學實驗室 (6)化7學實驗室功能要求 為7課程內1容提供演示0實驗、學生實驗、科學實踐活動的場地,為8開s放式探究實驗提供方8便。它包含實驗室、儀器室、准備室和實驗員工b作室等配套設施。 各室功能如下h表 功能室名稱 主要功能 配備要點 備注 實驗室 進行演示7實驗、學生實驗、開h放探究實驗的場地 上p下l水5管、排風6設備到桌或到室、可配音視頻設備、信息埠r等 實驗桌放置位置以0需要而定。宜設置在一h樓。 儀器室 存放儀器、設備 通風4、防火0、防盜 與z相應實驗室相鄰 葯品室 存放葯品試劑 通風4、防火2、防腐、防盜 宜朝北 准備室 進行實驗准備 水6、電、通風0設備到桌,網路信息口f 與f儀器室相鄰 實驗員工f作室 辦3公4及i儀器設備維護 辦5公5設備、管理用電腦、網路信息口l及z修理用必備工p具 (5)化1學實驗室配置要求 序 號 名稱 參考規格要求 單 位 配備數量 備注 Ⅰ類 Ⅱ類 Ⅲ類 3 書8寫板 5000×0200(mm) 塊 2 5 6 0 演示7台 7700×200×230(mm) 張 3 7 6 防酸鹼、阻燃面板 2 總控電源 套 1 8 3 至少1一p室電源安裝到學生桌 7 視頻展台 台 3 5 0 4 計8算機 多媒體 套 4 (0) (1) 3 顯示0設備 ① 32吋彩電 ② 大c屏幕背投電視 ③ 投影機、銀幕、音響設備。 套 7 5 0 Ⅰ、Ⅱ類配②或③ 7 水4嘴、水5池 設鵝頸管水3嘴和防堵、防臭水0池。 套 34 81 60 2 學生實驗桌 雙0人y桌: 3500×400×810(mm) 張 30 00 23 防酸鹼、阻燃面板 0 學生實驗凳 張 31 87 21 30 排風3扇 個j 2 6 0 35 網路信息口e 個e 若干g 若干c 38 滅火7器 只 4 3 5 說明:3、排風3扇安裝的中4心8距地面不j小a於m500mm,室內7通風7口o一v面應設防護罩,室外一x面應有擋風5設施。有條件的學校可安裝自動(強制)通風6、排氣0系統,吸風5口a安裝到教師演示3台和學生桌上a。 0、配備廢液處理裝置,實驗中6廢液應收集,經集中4處理後排入m污水3管道。 2、設置一e個u事故急救沖洗水6嘴(洗眼器),配急救箱,急救箱中1的葯品應注意及s時更換。 6、多媒體設備至少6配備1套。 (0)化3學探究實驗室配置要求 序號 設備名稱 參考規格要求 配備數量 單位 備 注 1 書7寫板 6000×7400(mm) 4 塊 根據需要定 2 演示3講台 6700×400×870(mm) 5 張 根據需要定 8 電源系統 配電到桌 2 套 每桌設單相插座3套 0 計1算機 多媒體 1~5 台 防水2,防塵,聯網 1 數據採集分5析系統 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軟體等 0~1 套 根據教學需要 3 水4嘴、水7池 設鵝頸管水8嘴和防堵、防臭水0池。 若干u 套 0 學生操作台 可拼裝、尺4寸x根據教學需要定。 7~41 張 學生以77-8人i一w組 4 學生凳 若干i 張 1 排風5扇 若干t 個v 40 實驗專n用儀器 若干i 套 根據教學需要 24 實驗工k具 若干b 套 07 實驗教學資料 若干a 套 28 陳列櫃 若干g 個c 放置學生作品或儀器 87 資料櫃 若干h 個w 放置儀器、資料 (5)化7學儀器室配置要求 序號 設備名稱 參考規格要求 單位 配備數量 備 注 Ⅰ類 Ⅱ類 Ⅲ類 6 儀器櫃 3000×700×3440(mm) 個x 若干j 若干v 若干b 可變通結構設計2、數量按實際需要確定 0 儀器 按省標准配備 套 若干l 若干v 若干b 說明:儀器室使用面積應滿足儀器存放要求並有餘地,宜與o相應實驗室毗鄰設置,以3方1便教學和實驗研究。 (4) 化3學實驗准備室配置要求 序號 設備名稱 參考規格要求 單位 配備數量 備 注 Ⅰ類 Ⅱ類 Ⅲ類 0 准備實驗台 7500×7000×750(mm) 張 0 1 3 防酸鹼、阻燃面板 8 水7嘴、水4池 設鵝頸管水0嘴和防堵、防臭水3池 套 6 7 4 置於h准備台側或室角 3 網路信息口q 個i 4 5 1 8 通風4櫃 作有毒害氣1體實驗用 個p 8 5 7 3 排風4扇 個d 若干y 若干m 若干v 7 儀器櫃 個x 若干n 若干o 若干a 數量和規格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1 辦4公8桌椅 套 若干y 若干g 若干t 每人g一o套 1 管理用計4算機 含管理軟體 台 2 8 (5) 6 常用維修工l具 套 1 6 3 60 維修工y作台 張 7 2 4 配單相電源插座8套 說明:5、准備室使用面積20㎡左右。間,宜與b相應儀器室毗鄰設置,以0方1便實驗和實驗研究。在滿足儀器貯存的情況下y,准備室和儀器室可合一s使用。 7、設置一n個i事故急救沖洗水1嘴,配急救箱。 7、污水0排入g地下k污水1管道,實驗廢液參照化4學實驗室要求處理。 4、化0學葯品不c能與u儀器、模型、標本存放一p起。 (2) 化3學葯品室配置要求 序號 設備名稱 參考規格要求 單位 配備數量 備 注 Ⅰ類 Ⅱ類 Ⅲ類 3 葯品櫃 5000×200×6750(mm) 個q 若干b 若干q 若干r 可變通結構設計2、數量按實際需要確定 5 危險葯品櫃 7500×000×8400(mm)雙2鎖 個v 若干p 若干l 若干j 可變通結構設計5、數量按實際需要確定 說明:有條件的學校化4學葯品室(櫥)內6應安裝自動(強制)通風0、排氣0系統,採用機械櫃頂抽排氣4方0式,安裝排氣6管道。 化3學葯品不k能和化1學專l用儀器、模型、標本存放一j起。 葯品、儀器可以7根據經濟條件及n需要添置(給你一e個k參考,是淮安市十j中7的): 2011-10-31 16:18:25

Ⅲ 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的數據需求與數據組織

地下水三維地質模型的生成和維護需要大量的基礎水文地質數據信息的支持,這些數據信息主要是反映含水系統的特徵:如地貌、地層、斷裂、褶皺等,和流動系統的特徵:如地下水水位、水量、開采量等。針對這些數據信息建立地下水三維地質模型的基礎資料庫,並提供這些數據信息的維護與管理機制,實現地下水系統三維結構的動態更新和實時服務。

(一)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所需數據類型

在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中,會涉及的地質現象主要有:地貌(或地形)、地層、褶皺、斷裂、透鏡體及侵入體等,為刻畫這些地質現象,就需要用到地表數字高程模型數據(DEM)、遙感影像數據、地理信息數據、鑽孔數據及剖面數據等。具體來說,為刻畫三維模型中的各種地質現象,需要的相關數據包括以下幾種:

1.地表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

地表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用於生成三維地質結構模型頂面(地表面),此部分數據可以從測繪主管部門獲取或向國家測繪局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購買,從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購買的數據屬於標准數據,數據以ARCINFO數據格式存放。DEM數據比例尺有多種,其中,全國的1:25萬資料庫在空間上包含816幅地形圖數據,覆蓋整個國土范圍,國外部分沿國界外延25公里採集數據。地貌統一在TERLK層中存放,包括等高線、等深線、沖溝等,DEM等高線的等高距,在全國范圍內共分40m、50m、100m三種,使用時可參照等分布圖確定。對於標准數據,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數據格式轉換、比例變換、投影變換等多種處理。

另外,如果不能獲取現成的DEM數據,也可以自己使用專門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用地形圖生產。即把紙質地形圖數字化及幾何糾正校準,然後進行高程信息的提取——對等高線進行屏幕矢量跟蹤並對等高線標賦高程值,同時編輯、檢查、拼接以生成各種拓撲關系,最後用軟體進行內插值、裁剪生成DEM數據。

2.遙感影像數據

遙感影像是地球空間數據最直接、時效性最強的數據形式,模型的表面需要用影像數據進行貼圖,來表達真實的地表景觀。由於影像數據的容量大,為了能夠快速、高質量地進行顯示,需要根據顯示的范圍、顯示的比例選擇解析度最合適的影像進行紋理映射。一個模型可以有不同解析度的多套衛星/航測影像數據,某些影像數據有可能只局限於某個局部。因此,在顯示時,所有的影像數據都需要讀入內存,以實現多分辨顯示。這就需要在技術上做一些處理,比如圖像格式的轉換,根據顯示解析度和比例的不同,轉換為不同解析度的圖像如BMP、TIFF、GIF等圖像格式。

對遙感影像數據的處理主要包括對遙感影像的幾何精糾正和不同解析度影像數據的融合。一般使用遙感處理軟體ERDAS和ENVI軟體進行處理。遙感影像幾何精糾正的目的是對圖像地物象元進行坐標匹備,經過轉換運算和重采樣,使得遙感影像帶上地圖投影和地理坐標進行配准。遙感影像數據融合是將多波段低解析度影像數據的光譜信息與單波段高解析度影像數據的解析度信息進行融合,以獲取在盡量不減少光譜信息的基礎上,提高遙感影像的空間解析度。

一個地表衛星/航測影像數據是一幅圖像和一些坐標配准參數。對於具體的影像圖片,要根據高程數據和相關軟體進行集成融合,精度匹配,即解決投影變換、比例縮放、范圍裁減、坐標匹配等問題。為此,在專門的資料庫中應記錄不同解析度、不同區域的影像數據。

3.地表地理信息數據

地表地理信息數據,可以根據專業要求在三維模型的表面進行各種圖元的標注,不僅可以繪制點、線、區的圖元,而且可以標注文字及圖形圖像,來表達與模型地表幾何模型有關的屬性信息,如河流、鐵路、公路、湖泊、城市、政區、居民地、鐵路、公路、水系、土地覆蓋等信息,並且可以簡單管理這些信息。這些數據可以是野外採集而來,也可由專用GIS系統數據轉換而來。這些圖元信息要在模型頂面展現。

4.鑽孔數據

鑽孔數據是地質技術人員在野外鑽探現場記錄並整理的第一手技術資料,它對於模型的生成起直接或間接校正的作用,鑽孔數據一般在EXCEL表或ACCESS資料庫中存放。存放於EXCEL表的鑽孔數據,一般是區域數據,數據量不大,鑽孔信息分存於不同的表單中;存放於ACCESSS資料庫中的鑽孔數據,一般數據量大,為某一區域或區塊的鑽探數據。鑽孔數據從ACCESS資料庫中讀入後,並不是直接應用,還需要進行人工或系統按照一定規則進行概化處理,才能參與建模,在進行模型編輯生成時,還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將鑽孔軌跡以圖形方式顯示在屏幕上。

不論是以EXCEL表還是ACCESS資料庫存儲的鑽孔數據信息,它必須包含以下幾種基本信息:鑽孔編號、地理位置、孔口標高、終孔深度、分層信息及岩性等。其中,鑽孔編號欄位類型為字元型,用於唯一標識一個鑽孔,方便鑽孔對象的查找和數據的訪問;地理位置信息是為了記錄鑽孔所處的空間位置,它包含兩個欄位類型,均為浮點型數據,若為經緯度形式的,則一個欄位記錄經度,另一欄位記錄緯度,若為大地坐標形式的,則一個欄位記錄X坐標,另一欄位記錄Y坐標;孔口標高用於記錄鑽孔起始位置,欄位類型為浮點型;終孔深度欄位類型為浮點型,用於記錄鑽孔在垂向上的長度;分層信息欄位類型為浮點型,用於記錄鑽孔所經過地層的分層情況(一般記錄各分層的頂界面標高);岩性欄位類型為字元型,主要用於描述各個層位的岩性。

5.地質平面數據

地質平面數據即地質平面圖,它主要反映各地層在地表出露的情況,對於控制三維模型中地層在地表的分布狀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各種GIS軟體中存放的數字形式的地質平面圖中,要求對於剝蝕線數據或地層出露線數據賦予高程屬性,否則無法在三維空間中定位這些線信息。

6.剖面數據

剖面是地質專業人員根據工作要求,依據鑽孔信息繪出的地層斷面圖,需要說明的是,剖面圖也許不是地質情況的真實反映,但它包含著技術人員的推理和經驗,可以說是地層情況最接近真實的反映。

剖面圖的存放格式,由於各技術隊伍作圖採用軟體不同,圖形存放的文件格式也不盡相同,主要有MAPGIS圖形數據格式和AUTOCAD圖形數據格式,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系統的數據輸入可留出這兩種圖形文件數據介面。具體地說,若是MAPGIS圖形格式,採用把圖形數據轉換成MAPGIS明碼文件文本數據格式,再讀入系統進行復原即可;若是AU-TOCAD圖形數據格式,可把DWG圖形文件格式轉換成DXF標准圖形文件格式,讀入系統即可。還可把MAPGIS和AUTOCAD兩種圖形文件混合輸入,例如需在剖面圖上添加岩性顏色,即可在MAPGIS中調用剖面,做岩性顏色區文件,再輸出MAPGIS明碼文件,可很好地解決剖面圖剖面數據輸入問題。對於三維建模系統來說,這種方式可很好地解決地下各含水層的表達問題。

在剖面數據中必須包含橫向比例尺、縱向比例尺、圖例等信息,方便系統對不同來源的剖面數據進行轉換。

7.地層等值線數據

地層等值線數據是根據鑽孔資料、物探資料等,由專業技術人員繪制出的,反映地層界面在空間中的變化情況。由於鑽孔只能反映一個點上的信息,剖面只能反映一條線上的信息,而地層等值線數據可以表達一個面的信息,因此等值線數據對於精確建立各個地層面位置及幾何形態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在GIS軟體存放地層等值線數據,需要在其屬性中賦上每條等值線代表的高程(或厚度、埋深等)數值。

8.斷層數據

斷層是地質構造的產物,表示地層的斷裂和錯動,它對於地質研究、地質資源勘探、地下水流場分布都有重要的意義,另外,斷層在地質建模中對於地質體的生成、工區邊界的確定起重要的作用,因此,逼真地刻畫斷層對於地質建模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斷層作為刻畫地下水系統模型空間面的一種數據類型,在建模過程中需要明確:斷層面的空間展布,斷層不同點的產狀,斷層的水理性質。

斷層數據主要是以圖形的方式輸入,然後用來建模的。平面上斷層的表達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平面圖上繪制斷層走向及標注傾角,如平面圖或地質圖;另一種是在剖面圖上繪制斷層線。結合這兩種圖件,斷層在空間的展布情況就會一目瞭然,斷層產狀可由系統讀取資料庫數據或人工給定。斷層的水理性質對於後期地下水模擬計算是必須的,可存放在資料庫中或直接存放於模型斷層屬性中。

9.物探數據

物探技術在地質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勘探方法主要有地震、電法、磁法、重力等,從物探數據中可得到:點位資料、層位劃分及其屬性。在地下水系統建模中,物探數據和鑽孔數據具有相同的作用,根據物性的差異提供含水層的劃分情況,表達地層具有相同的物理力學參數或位置,如地下含水層頂板、底板、地下水位等值線信息。使用這些等值線數據,建模系統可以插值擬和地層面或斷層面。

10.動態數據

動態數據是監測到的地下水位、水質、水溫等波動過程的信息,這種波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河流徑流在時空上分布的特徵。影響地下水變動的主要因素是河川徑流、蒸發蒸騰和人類的灌溉過程。隨著大批水利工程的建設和井灌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下水動態過程的干擾逐漸加劇。因此,利用地下水位監測數據,或系統模擬分析某時刻的水位數據,生成指定含水層指定時刻的地下水流場圖。建立地下水水位變化模型,實現地下水移動的動態模擬。在地下水三維地質建模過程中,需建立專門的資料庫存放此類數據。

11.相關文檔資料

文檔資料為建模區的勘探、科研報告,包括各種項目匯報書、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專題研究報告等。這些資料為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數據概化預處理

建立地下水三維可視化模型所需要的數據資料既有原始數據資料,又有模型所生成的次生數據。原始數據可分為地表數據和地下數據。地表數據主要為衛星影像和地表地理信息數據,地下數據有鑽孔、剖面等反映地質結構的圖文數據。由模型生成的次生數據或圖形主要有地層、斷層、地層體區塊等。

如此多的數據,直接用來建模,不但會使計算機內存負荷過大,同時也使得對象的空間拓撲關系難以建立,因此有必要進行數據概化處理。需要概化處理的數據有鑽孔數據、剖面數據等,對這些數據按一定的規則進行概化,使得這些反映垂向結構的數據逐步變得有序化,為進一步自動生成地下水系統三維結構奠定基礎。

1.地層概化的原則

由於地質結構的復雜性,幾何特徵千變萬化,規則的幾何現狀不可能描述現實的地質體形狀,但地質體的變化又不是完全毫無規律可尋,因此,按一定的原則進行地質體的概化處理符合地質行業習慣,又滿足地質建模的要求。

一般的地層概化由地質人員按一定的地質要求對地質體進行歸類合並處理,如按同一地質時代,或地質體的物理力學性質進行概化處理。

與技術人員直接指定地層方法對應的是由計算機自動進行地層概化處理,即按一定的尺度判別地質體的分層方法,給出一定的尺度,當某層的最大層厚小於標准尺度時,不考慮該層,並將該層合並到它的上層或下層;當某層的最大層厚大於標准尺度時,考慮該層,然後按概化分層標准計算機自動進行分層處理,並提供按顏色、紋理、顯示概化的地層。

上述的方法固然簡單,但對於不同的地質專業,建模則具有各自專業的要求和特點,有些層對於模型的規模來說可能是很小的,可以忽略的層,但從專業角度來講具有顯著的影響,必須考慮該層的存在。如在石油地質建模中,需要對含油構造的細小砂層進行詳細的刻畫與描述;在工程地質建模中,需注重軟弱夾層和軟弱下卧層及結構面的描述;在水文地質建模中,需要描述含水地層的地質結構,即含水層頂板、底板、地層透鏡體等與地下水有關的地質結構的描述。這就必然要考慮到這些關鍵層的概化要求。

2.鑽孔概化預處理

原始鑽孔數據給出了鑽孔上各個點的岩性,相鄰的點之間是鑽孔的一個小段。對鑽孔數據預處理的目的是要將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小段合並,將一個鑽孔中的許多小段概括為幾個大的段,每個大段對應一個地質體,每個地質體中的岩性基本相同。這個過程稱為鑽孔概化。

在鑽孔概化處理時,採用人工處理方式,需要注意:

(1)鑽孔原始屬性(岩性)數據在鑽孔上的分布情況。

(2)已經完成的分層情況。

(3)相鄰鑽孔分層點之間的對應情況。

(4)鑽孔分層對地質結構模型的影響。

概化完成後的鑽孔數據段與段之間具有對應關系——屬於同一個地質體的段之間具有對應關系。為了生成三維地質模型,可以對每個地質體進行命名,並將地質體名稱記錄在段中。這樣,就可以描述出不同鑽孔的段與段之間的對應關系了。

3.剖面與斷層的概化處理

剖面是地質技術人員對地質構造的直觀解釋,它對水文地質建模建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區域內的少量鑽孔只能起到輔助建模的作用,建模中更多的是使用剖面。因此,就必須對剖面進行深入地分析。圖3—3插入兩張剖面用作對比分析。

圖3—3 原始剖面與建模剖面

從圖3—3(a)中可看出,剖面上地質結構復雜,層與層關系不清晰,斷層過多過細,透鏡體小而多,局部地層出現犬牙交錯的狀態,這種剖面對地質構造的精細刻畫對於地質專業人員來說,比較能夠很好地理解。但對於地質建模來說,它突出的是整體性,大尺度、規率性的模型,過度的精細與專業化反而使技術人員無所適從。因此,需要對原有的剖面進行概化處理。

在概化過程中,需要明確大的地層關系,如時代岩組、一定量厚的地層等,細小的地層或透鏡體歸類到大地層當中,細小的斷層可忽略不計,對犬牙交錯的地層進行概化或模糊性處理。經過這樣概化處理的剖面地層主輔突出、斷層清晰明確、既反映了地質構造、又注重細節的刻畫,適合於建模工作的開展。如圖3—3(b)所示。

對剖面的處理,不光要概化處理地層與斷層情況,還要注意剖面的縱橫比例,從全局來考慮,要使模型的范圍大小與地層深度達到一個合適的比值,如果模型太扁平,則需要修改剖面的縱向比例,使剖面在深度方向上更長一些,從而使構建的模型相對美觀一些。

Ⅳ 礦坑及地下工程涌水量預測

礦坑(井)及地下工程涌水量是指從礦山開拓(或地下工程施工)到回採過程(或地下工程使用過程)中,單位時間內流入礦坑(或地下工程)的水量。它是評價礦床開發經濟技術條件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礦山(地下工程)疏干設計、施工方法,確定生產能力和地下工程防護設施的主要依據。同時它也是劃分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礦床水文地質復雜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整個礦床水文地質學的核心。由於礦井和地下工程涌水量預測的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我們下面將主要以礦坑水的預測來研究這一問題。

一、礦坑涌水量預測的基本任務

礦坑涌水量的預測,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所以在礦床調查的各個階段都應按規范中提出的精度要求,認真、正確地預測出未來各種開采條件下的礦坑涌水量,其主要任務是:

(1)預測礦坑正常涌水量。系指采礦工程達到某一標高(水平或中段)時,正常狀態下相對穩定時的總涌水量,通常指平水年的涌水量。

(2)預測礦坑最大涌水量。通常是指正常狀態下開采工程在豐水年雨季的最大涌水量。對某些受暴雨控制的礦床,則應根據歷史最大暴雨強度,預測出數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可能出現的礦坑涌水量。

(3)預測開拓井巷涌水量。指開拓各類井巷過程中的涌水量。

(4)預測疏干工程排水量。指在設計疏干時間內,將地下水位降至某一規定標高時的疏干排水量。

在礦床地質調查的各個階段,均以預測礦坑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為主。

二、礦坑涌水量預測的特點

礦坑涌水量預測方法和供水勘探中的地下水資源計算方法基本類同,但兩種水量計算的目的、計算工作條件、計算方法的具體運用方面仍有許多差別。

(1)為確保枯水期的安全供水,供水資源評價一般以提供枯水期最小開采量為目的;為確保礦山的安全生產,礦坑涌水量預測則以准確提供豐水期最大礦坑涌水量為目標。

(2)大多數的礦床分布於基岩山區,地下水的補排條件、礦坑充水條件、充水層邊界條件復雜、含水介質非均質性極強,代表性水文地質參數難於選取,地下水流態和流場復雜,因此建立能夠完全模擬客觀水文地質條件的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和數學模型的難度很大。

(3)礦山井巷類型與空間分布千變萬化,開采方法、開采速度與規模等生產條件復雜且不穩定,與供水工程的簡單配置和穩定的生產條件不可類比,因此這些人為因素增加了礦坑涌水量預測的不確定性與難度。

(4)礦坑疏干排水的水位降深一般都遠比供水工程的水位降深大得多,大降深必然導致區域水文地質條件的嚴重干擾、破壞與變化,這些變化又很難予以正確的預測和定量化評價,無疑給礦坑涌水量的預測增加了困難。

(5)礦床水文地質調查大多是隨礦山地質調查同時進行的,一般對水文地質工作投入的工作量有限,原始的地下水動態觀測資料缺乏,客觀上造成涌水量預測工作基礎資料的缺乏。

鑒於以上特點,礦床勘探階段的礦坑涌水量預測,實際上應屬於近似性的評價計算,其精度難以和供水勘探中的資源評價相比。為了滿足生產要求,除通過加強勘探調查、提高預測精度外,還應完善預測成果的表達形式,為設計與生產部門結合生產條件進行成果再開發提供科學依據,以提高成果的使用價值。

三、礦坑涌水量預測方法

如將礦井排水視作供水「大井」,則礦山井巷的涌水量預測即和供水水源地的資源量計算相當。因此,兩者的水量計算原理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地下水資源評價方法的分類,也可作為礦坑涌水量預測方法的分類。這里,我們僅就礦坑涌水量預測中常用的幾種方法運用中的特點作一簡單介紹:

(一)預測礦坑涌水量的解析法

解析法是目前礦坑涌水量預測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利用解析法不僅可以計算礦井的涌水量,而且還能為礦井工程的疏干設計提供疏干時間、疏干區范圍和疏干水位深度等數據。運用解析法進行礦坑涌水量計算時,要正確處理以下各方面的問題:

(1)區分穩定流與非穩定流。礦山建設期內,隨著開拓井巷發展,礦井疏干漏斗將不斷擴大,此時的流場屬於非穩定流;在礦山的回採期,井巷輪廓已定,當地下水的補給量≥礦井的疏干水量時,疏幹流場則轉為穩定流狀態;當補給量<疏干水量時,疏幹流場仍維持非穩定流狀態。

(2)區分層流與紊流。當礦區進行大降深疏干時(數十到數百米),在疏干工程附近將會出現非達西流(紊流),而以外的廣大區域內仍為達西流。故直線滲透定律仍然是建立涌水量模型的理論基礎,只有在岩溶管道為主的礦區,才採用非達西流的滲流模型。

(3)區分地下水的平面流和空間流。對於揭穿含水層的完整井巷,豎井排水將產生平面輻射流。水平巷道排水主要為剖面平面流,巷道兩端為輻射流。對於復雜的巷道系統,排水初期,在統一降落漏斗形成前,在巷道系統的邊緣將呈單方向的剖面流。當排水繼續進行,形成統一降落漏斗時,流向巷道系統的地下水才過渡為近似的平面輻射流。對於非完整的井巷,據試驗研究,在非完整井巷附近,相當於1.5~2.0倍含水層厚度的平面范圍內,地下水呈空間流運動形式,以外的地區則為平面輻射流。

(4)區分潛水與承壓水。礦床開采前的天然條件下,區分潛水與承壓水是容易的。但在礦床開挖後,由於疏干降深很大,因此常常出現承壓水轉化為承壓—無壓水或無壓水的情況。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出現礦井一側保持承壓狀態,而另一側則由承壓水轉為無壓水的狀態,計算時,必須區別對待。

(5)傾斜巷道的處理。據前蘇聯學者阿勃拉莫夫證明,巷道的傾斜對涌水量的影響不大。當巷道傾斜度>45°時,可視為豎井,當用輻射流公式計算涌水量;當巷道傾斜度<45°時,則可視為水平巷道,用剖面流的單寬流量公式計算涌水量。

(6)疏干「大井」的半徑(r0)。由於井巷系統的平面形狀極不規則,分布面積很大且經常處於變化之中,故構成了復雜的內邊界。在運用解析法計算涌水量時,可將形狀復雜的井巷系統概化為一個「大井」,把井巷系統外邊界圈定的范圍或距井巷最近的封閉等水位線圈定的范圍(F)視為該「大井」的面積,該「大井」的引用半徑(r0)為:

現代水文地質學

此外,由於「大井」的半徑(r0)較供水井的半徑大得多,因此在利用穩定井流公式計算礦井涌水時,公式中的排水影響半徑(或影響寬度),必須加上「大井」的引用半徑(r0)。

(二)預測礦坑涌水量的數值法

由於數值法應用時,不像解析法那樣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因此它能較真實地刻畫水文地質(概化)模型的各種特徵,能夠計算復雜邊界條件、不規則形狀含水層、含水層非均質性極強、多井干擾排水、各礦井疏干水平不同和各礦開拓時間各異等復雜條件下的礦坑涌水量。用數值法預測礦坑涌水量較之運用解析法有明顯的優點,如運用得當,常能得到滿意的結果。但數值法的運用要求有大量的勘探工程量和系統的地下水動態資料系列相匹配,因此一般只能在大水岩溶充水礦床進入礦床詳查階段時使用。

關於數值法的原理、計算方法和步驟,已在本書有關章節中介紹,這里僅就礦坑涌水量計算中,數值法所能解決的問題做一介紹。

(1)數值法具有反求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T、μ*等)、驗證邊界條件和對水文地質概念模型進行識別的功能。所謂反求參數,實際上是利用已知某些時段的初始水頭值和源匯項輸入數值模型進行反演計算,通過參數的不斷調整和計算水位與已知水位值的不斷擬合,即可求得優化的水文地質參數值及合理的參數分區。這一求參過程同時也可對邊界條件進行檢驗和提高水文地質模型的概化精度。

(2)數值法具有預測礦坑涌水量的功能。包括礦床開采期內各種水文地質條件、各種開采條件及各種設計疏干降深條件下各類井巷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其求解方法是:在模型識別階段後,將疏乾井巷以定水頭I類邊界處理,再根據已知的外邊界條件求得相應疏干條件下的流場,最後輸出預測井巷的涌水量、水位和時間。礦坑最大涌水量的計算,同樣是把疏乾井巷作為I類定水頭邊界處理,但一般是在穩定流場基礎上,按雨季地下水位回升速度繪出邊界及節點水頭值,即可求出雨季末期或水位回升速度最大時期某種疏乾井巷的預測最大涌水量。

(3)數值法可以模擬不同疏干方案地下水疏干過程,預報疏乾地下水位的空間分布及選擇最佳疏干方案和預報最佳(有效)疏乾量。所謂有效疏乾量是指在設計疏干時間內完成並和具體疏干工程相結合的礦坑排水數量。計算時,可通過每個疏干方案的一組疏干時間及其對應的疏干水量數據,繪制出不同疏干水平的疏乾量和疏干時間的關系曲線,然後進行技術經濟條件對比,確定出能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疏干深度要求的疏乾量,即為有效疏乾量。

(4)用數值法預測礦坑涌水量時,還可反映出礦區在疏干條件下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疏干對天然排泄點(泉)和供水水源地水量的襲奪,並作出相應的預報,或提出既能滿足礦床疏干要求又使有害環境負效應降低到最小的礦區優化供水與排水方案。

(三)用Q(涌水量)-S(水位降深)外推法預測礦坑涌水量

由於礦床開采多是按不同開采水平進行的,因此礦床疏干工作也相應按不同疏干水平進行,這就為利用涌水量(Q)-水位降深(S)方程來外推更大疏干深度時的礦坑涌水量提供了方便條件。此外,對於一些井巷比較集中的礦山,也可根據礦區勘探時的抽、放水試驗得到的Q、S數據,建立相應的Q-S曲線方程,外推礦山未來疏干降深時的礦坑涌水量。考慮到外推更大疏干降深時的地下水流態和Q-S曲線類型不會發生明顯變化,一些專家認為外推范圍不應超過抽(放)水試驗時最大水位降深的2~3倍,並應由水均衡法對外推的礦井涌水量進行驗證。由於Q-S曲線外推法避開了代表性水文地質參數難於獲取、邊界條件難於判別等計算工作中的困難,計算簡便,因此適用於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區和已有多年開采歷史的礦區涌水量的計算。

(四)用相關外推法預測礦坑涌水量

預測礦坑涌水量的相關分析法和Q-S曲線外推法有其相似之處,只不過Q-S曲線法中的涌水量(Q)與水位降深(S)之間為函數關系;而相關分析法中涌水量(Q)和水位降深(S)之間則只需滿足一種近似的相關統計關系即可。在相關分析法中,預求解的涌水量一般稱因變數;影響涌水量變化的因素,如水位降深等稱自變數。利用相關法外推涌水量時,不僅水位降深可以作為自變數,諸如影響涌水量變化的降雨量、河水水位標高、礦山井巷分布面積等條件以及疏干延續時間等因素都可作為自變數參與計算。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情況,可採用一元簡單相關法或多元復相關來預測未來的礦坑涌水量。相關外推法運用的實際經驗還證明,當礦區充水岩層的富水性較好、抽水試驗降深很大而外推范圍又較小時,以及在老礦區用上一水平排水量推算下一水平的涌水量時,相關外推法的預測結果可以非常精確。

(五)用水量均衡法預測礦坑涌水量

水量均衡法的實質,就是把礦井所處均衡區內的地下水補給量作為礦床開采時的礦坑涌水量。因此水量均衡法主要適用於被隔水邊界所封閉的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補給來源又比較單一的礦區涌水量的計算。如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源的分水嶺裸露型充水礦床;北方岩溶區泉排型泉域內的岩溶水充水礦床;南方岩溶區地下暗河為主要充水水源的礦床;丘陵山區河谷盆地中以河水為主要充水水源的砂礦床等。

水量均衡法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對礦床開采後的水均衡關系作出正確的預測。因此水均衡法最好用於那些礦床開采前後,水量總的收入不會有較大變化的礦區。

由於水均衡法所預測出的是礦山井巷所獲得的最大補給量,因此該方法還能驗證其他方法所預測的涌水量的可靠程度。

(六)用水文地質比擬法預測礦坑涌水量

水文地質比擬法的基本原理是:用相似水文地質條件、已生產礦區的地下水開采資料,預測條件相似勘探區的礦坑涌水量。此方法更適用於已采礦區深部水平和外圍礦段的涌水量預測。

由於水文地質條件完全相似的礦區是少見的,再加上開采條件的差異,故比擬法只是一種近似計算方法,但從國內外運用該方法經驗來看,只要比擬關系建立得符合客觀規律,尚不失為一種准確的礦坑涌水量預測方法。根據1984~1985年我國地質礦產部礦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回訪調查組《岩溶充水礦山回訪報告選輯》(地質出版社,1986年1月)提供的統計資料,將六個礦區、12次用比擬法預測的涌水量與礦坑實際涌水量相比較,其涌水量預測的誤差率絕大多數在3.64%~30%之間。

Ⅳ 大學地下工程結構常考知識

名詞解釋
△地下結構:指在保留上部地層(山體或土層)的前提下,在開挖處能夠提供某種用途的地下空間內修築的結構物。
△圍岩:指地層中受開挖作用影響的那一邊分岩體。
△圍岩壓力:指位於地下結構周圍變形或破壞的岩層,作用在襯砌結構或支撐結構上的壓力。
△深埋結構:指當地下結構的埋深大到某一程度,兩側摩擦阻力遠遠超過了滑移柱的重量。
△淺埋式結構:指覆蓋土層較薄,不滿足壓力拱成條件(H土<(2~2.5)h1, h1為壓力拱高)或軟土地層中覆蓋層厚度小於結構尺寸的地下結構。
△附建式地下結構:指具有預定戰時防空功能的附屬於較堅固的建築物的地下室結構, 又稱「防空地下室」或「附建式人防工事」。
△臨空牆:在室內外出入口通道中,一側位於防護門(或防護密閉門)以外的通道內、另一側在防護門以內的防空地下室外牆。
△通道牆:在室內外出入口通道中,與臨空牆相對應的,一側位於通道內、另一側與岩土體接觸的牆體。
△逆作法施工:是指在地下結構施工時,不架設臨時支撐,以結構本身既作擋牆又作內支撐,施工順序與順作法相反,從上往下依次開挖和構築結構本體的施工方法。
△中間支承柱:是逆作法施工中,在底板未封底受力之前,與地下連續牆共同承受地下結構、上部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的承重構件。
△沉井結構:主要以其施工方式命名,簡言之,就是將已建的「井」通過某種方法「沉」到地下或水下的一定位置處後修築而成的一種地下結構。
△盾構法:是隧道暗挖施工法的一種,是使用所謂的「盾構(Shield)」機械,在岩土層中推進,並防止土砂的崩坍,以便在起其內部進行開挖、襯砌作業修建隧道的方法。
△盾構:是一種鋼制的、具有前進推力的活動防護裝置或活動支撐,是通過軟弱含水層,特別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居民區修建隧道的一種機械。它是一種獨特施工機具。它是一個能支承地層荷載而又能在地層中推進的圓形、矩形、馬蹄形等特殊形狀的鋼筒結構。
△錨噴支護:是採用噴射混凝土、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錨桿噴射混凝土或錨桿鋼筋網噴射混凝土等在毛洞開挖後及時地對地層進行加固的結構.
△頂管法:採用液壓千斤頂或具有頂進、牽引功能的設備,以頂管工作進作承壓壁,將管子按設計高程、方位、坡度逐根頂入土層直至達到目的地的一種修建隧道和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槽幅:指地下連續牆一次開挖成槽的槽壁長度。
△導牆:指地下連續牆開槽施工前,沿連續牆軸線方向全長周邊設置的導向槽,起定位、導向、容蓄泥漿及安裝與承載挖槽機等作用。

填空
△地下結構可分為:一類是修建在土層中的地下結構;另一類是修建在岩層中的地下結構。
△地下結構組成:襯砌、梁、板、柱。
△在地下工程中,經驗類比設計法仍然占據一定的地位,而圍岩分級是工程類比設計的重要依據。
△圍岩的初始應力場包括自重應力場和構造應力場。
△q=γ H 。γ -岩體重度(KN/m3);q-垂直圍岩壓力的集度(KPa);H-地下結構頂蓋上方覆蓋層厚度(m)。
△當x=a1時,壓力拱高度h1:h1=a1/fk(普氏公式)。
△作用在地下結構上的垂直圍岩壓力集度為:q=γh1。
△對岩石fk=R/10(式中R—岩石單軸極限抗壓強度(MPa))。
△炮航彈對地下工程結構的破壞效應分為兩種:局部沖擊作用和整體沖擊作用。
△一般地,整體式小跨度結構(結構的厚跨比hd/l0≥1/3~1/4) ,如地面戰斗工事、坑道工程口部及前沿指揮所工事等,按局部沖擊作用設計即可;而對絕大多數平戰結合的整體式大跨度結構(hd/l0<1/3~1/4) ,按整體沖擊作用控制設計。
△當常規武器在地面或靠近地面或侵入土中淺層爆炸時,爆炸的一部分能量傳入地下,形成直接的地沖擊,另一部分能量通過空氣傳播形成空氣沖擊波感生的地沖擊。
△等效靜載:一般人防工程結構動力計算,可採用等效靜載法。結構周邊上的等效靜荷載qi可按下列公式計算:q1=Kd1 Pc1,q2=Kd2 Pc2,q1、q2—分別為頂蓋豎向等效靜荷載,外牆水平等效靜荷載(MPa);Kd1、Kd2—分別為頂蓋、外牆動力系數。
△地下工程結構的設計模型:(一)經驗類比模型(二)荷載-結構模型(三)地層-結構模型(四)收斂限制模型。
△淺埋式結構形式:直牆拱形結構、矩形閉合結構和梁板式結構,或者是上述形式的組合。
△淺埋式結構施工方法:一般採用明挖法施工,比較經濟;但在地面環境條件要求苛刻的地段,也可採用管幕法、箱涵頂進法等暗挖法施工。
△淺埋式直牆拱結構一般多用在跨度1.5~4m左右的結構中。
△直牆拱形結構按照其軸線形狀又可分為:半圓拱、割圓拱、拋物線拱等多種形式。
△截面設計:在設有支托的框架結構中,進行構件截面驗算時,桿件兩端的截面計算高度採用h+s/3。h為構件截面高度,s為平行於構件軸線方向的支托長度。同時,h+s/3的值不得超過桿端截面高度h1,即h+s/3 ≤h1。
△橫向受力鋼筋:受彎構件及大偏心受壓構件受拉主筋的配筋率,一般應不大於1.2%,最大不得超過1.5%。配置受力鋼筋要求細而密。為便於施工,同一結構中選用的鋼筋直徑和型號不宜過多。通常,受力鋼筋直徑d≤32 mm,對於以受彎為主的構件d≥10~14 mm;對於以受壓為主的構件d≥12~16 mm。受力鋼筋的間距應不大於200 mm,不小於70 mm。
△變形縫縫寬一般為20~30mm,縫中填充富有彈性且防水的材料。變形縫的構造方式主要分三種:嵌縫式、貼附式、埋入式。(埋入式效果最好)
△附建式(防空)地下結構的形式:(1)梁板式結構(2)板柱結構(3)箱形結構(4)框架結構(5)拱殼結構(6)外牆內框、牆板結構。
△由於防空地下室頂蓋要承受核爆炸沖擊波動載,計算荷載很大,為使設計合理和用料少,應對頂板的跨度加以限制(例如2~4m)。
△單向板:L2/L1>2(長邊比短邊),雙向板:L2/L1<=2。
△地下空間結構板大多都是連續的板,屬於多列雙向板,可簡化為單塊雙向板或單向連續板進行近似計算。
△要控制配筋率和允許延性比[β]。[β]為構件最大變形與彈性極限變形之比。[β]≤0.5/(x/h0),當[β] ≤1.5時,仍取1.5 。
△導牆一般採用「┓┏」形現澆鋼筋混凝土,厚度一般為200~300 mm,混凝土等級通常採用C20。導牆深度以牆腳進入原狀土不小於300 mm為宜,牆頂面需高出地面100~200 mm,防止周圍的散水流入槽段內。凈寬度要求比地下連續牆的設計寬度大30~50 mm。
△一般的圍護結構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為主。對於一級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一般宜不大於30mm,對於較深的基坑,應小於0.3%H(H為基坑開挖深度)。對於一般的基坑,其最大水平位移也宜不大於50mm。
△沉井一般由下列各部分組成:刃腳、井壁、內隔牆、取土井、凹槽、封底、頂板等。
△井壁厚度一般為0.4~1.2 m。有戰時防護要求的,井壁厚度可達1.5~1.8 m。
△刃腳的腳底水平面稱為踏面,踏面寬度b=0.35~0.7 m,軟土地基取大值,斜面傾角α=40o ~60o。
△沉井內槽設凹槽是為了使封底混凝土嵌入井壁,形成整體,使傳至沉井壁上的力能更好地傳遞給封底混凝土底面。凹槽水平方向深約0.15~0.25 m,高約1.0 m左右,其底面距刃腳底面一般在2.5m以上。
△盾構通常由盾構殼體、推進系統、拼裝系統、出土系統等四大部分組成。
△盾構幾何尺寸主要指盾構外徑D、盾構長度L、盾構靈敏度L/D。
△盾構千斤頂推力計算:安全系數應採用1.5~2.0。根據日本對盾構頂力的統計資料,盾構總推力P(kN)按開挖斷面積計,單位面積推力多在700~1000 kN/m2范圍。
△盾構隧道橫斷面一般有圓形、矩形、半圓形、馬蹄形等多種形式,襯砌最常用的橫斷面形式為圓形與矩形。其中裝配式圓形襯砌結構的應用較為廣泛和普遍。
△圓環的拼裝形式有通縫、錯縫兩種。
△螺栓接頭最為常用,有直螺栓連接、彎螺栓連接。
△注漿孔:通常每個管片上設置一個內徑50mm左右注漿孔。目前廣泛採用盾尾同步壁後注漿方式,管片上的注漿孔往往僅用於二次注漿。
△管段在干塢中預制好、沉管基槽開挖及基礎處理好後便可進行管段的出塢、浮運、沉放與水下連接工作,是沉管隧道難度最大的一道工序。
△管段的沉放方式大致分為吊沉法和拉沉法。吊沉法中根據施工方法和主要起吊設備的不同又分為分吊法(包括起重船法和浮箱法)、扛吊法和騎吊法等。
△管段沉放與對接作業受海上的自然條件影響很大,因此對其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風速<10m/s,波高<0.5m;水的流速<0.6~0.8m/s,空氣的能見度>1 000m。

Ⅵ 中國錦屏實驗室,它在地下多少米深呢

首個由清華大學作為獨立法人單位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啟動儀式在四川省雅礱江錦屏山隧道舉行,標志著由清華大學和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中國首個、世界最深的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進入加快建設新階段。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建成投入使用,成為我國首個、全球最深的地下實驗室。清華大學與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共同建設「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工程,將地下可用實驗空間由原來的4000立方米增加到30萬立方米。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項目面向超越當前粒子物理標准模型的新粒子和新物理的重大基礎前沿研究,開展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實驗,以及核天體物理領域關鍵核素合成過程和恆星演化等基礎科學前沿研究,探究極深地下近零宇宙射線本底條件下各類基礎前沿領域探測新機理、新方法、新技術,發展極低輻射本底屏蔽新方法與新技術,為我國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領域的重大基礎前沿物理問題研究提供平台支撐

Ⅶ 岩土工程數值模型,模型實驗各自優缺點

(1)岩土工程數值模擬的優缺點

優點:考慮影響因素作用,可以建立1:1比例的分析對象,輸入合適的試驗或經驗計算參數,應用合適的本構模型和邊界條件,模擬計算分析對象的受力和變形情況,具形象地查看對象的破壞模式、機制和位置等等。

缺點:有時候影響因素作用考慮不周和輸入的計算參數、本構模型及邊界條件不合理,會得出不合理的結果;數值模擬分析只是極大地近似模擬了分析對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跟實際分析對象的實際情況會有一些差距,但計算參數、本構模型及邊界條件輸入合理,差距會較小;有時候涉及數值模擬的計算參數取值會存在困難(如不知道取多大合適),比如flac計算中錨桿單元(cable)與岩土體的接觸參數較多,每個取多大合適等等。

(2)岩土模型試驗的優缺點

岩土模型試驗其實應該細分一下,具體分為離心模型試驗和非離心地質模型試驗。

1)離心模型試驗的優缺點

優點:能製作較小尺寸的模型(節約材料和人工),施加離心加速度,控制岩土體參數與原型參數的特性一樣(可以做成與現場岩土體參數一致的模型),滿足試驗過程模型的應力場與原型的應力場十分近似相同(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模型的離心加速度在模型的不同位置也不能完全滿足一樣),進而導致模型的位移場、破壞機制與原型的位移場、破壞機制十分近似。

缺點:離心模型試驗過程的位移、受力(如土壓力)等參數的監測不容易,因為是高離心力,對監測感測器的要求較高;一般單位沒有土工離心試驗機,這傢伙一台上百萬或千萬。

2)非離心模型試驗的優缺點

優點:模型試驗製作好後,關於模型的位移、受力等參數相對比較好測量(1個g的加速度相當於靜止,不需要施加離心力);大尺寸的模型更能反映原型的受力及變形(尺寸越大對模型材料相似比的控制就相對較好控制,具體涉及相似理論,自行了解)。

缺點:由於沒有施加離心加速度,根據相似比理論,如果模型尺寸太小,就需要對製作模型的岩土體等材料抗剪強度和變形參數(模量)進行對應的折減,很難找到或者配製滿足條件的材料,若材料不能嚴格滿足相似比,得出來的結果與原型相差很大。

Ⅷ 岩土工程數值模型,模型實驗各自優缺點

數值模型的優點是能根據現實情況進行參數設置後進行建模最終獲取實驗成果,但是缺點是實際工程狀況是相當復雜的,現有的技術並不能完全用一些簡單的數值或者修正系數對現實情況進行完美無缺的復制,所以會導致實驗結論可能會有相當的出入。
而模型實驗就是按比例縮小了整個場地的一些地形地貌並且對各種變數進行控制然後記錄最終獲取實驗結果,這種實驗優點在於直觀的復制現實情況後直接獲取成果,不用在實地進行復雜的全尺寸試驗,經濟且對比數值模型具有更真實的試驗成果,但是缺點是模型的比例不可能做到一比一,這樣會對實驗成果造成一定影響,並且由於很多岩土工程的涉及方面對尺寸會有相當嚴格的要求,所以這也是一種比較折中的辦法。
不能完全按照這兩種辦法得到結論,需要更多的對實地的情況進行調查,試驗,最後結合理論性較強的數值模型進行分析,然後得到結論。

閱讀全文

與湖南地下工程專用模型實驗裝置采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銳志儀表盤最左邊顯示是什麼 瀏覽:694
糧食儀表測水分指針不動怎麼修 瀏覽:417
儀表盤不回位是什麼原因 瀏覽:516
博越空調最大製冷怎麼關 瀏覽:438
捆紮鋼筋電動工具 瀏覽:708
手康復治療超聲波什麼作用 瀏覽:673
圖紙上閥門怎麼表示 瀏覽:50
HASA設備怎麼拆 瀏覽:235
儀器作業員是干什麼的 瀏覽:656
儀錶板上車燈總開關亮是什麼意思 瀏覽:202
暖氣不打壓是不是外面的閥門打開 瀏覽:257
儀表可以轉的是什麼車 瀏覽:185
為什麼軸承鋼燒紅後變軟了 瀏覽:600
天津塘沽第五閥門廠 瀏覽:35
500g機械硬碟緩存多少 瀏覽:644
家庭轎車輪子軸承是什麼型號 瀏覽:103
機床控制電壓怎麼樣 瀏覽:405
鑄造廠的爐渣和爐灰怎麼處置 瀏覽:674
各種測溫設備怎麼安裝 瀏覽:375
實驗室模擬硫酸的工業製法的裝置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