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燃機車的輔助裝置
用來保證柴油機、傳動裝置、走行部、制動裝置和控制調節設備等正常工作的裝置。主要設備包括:燃油系統——保證給柴油機供應燃油的設備及管路系統;冷卻系統——保證柴油機和液力傳動裝置能夠正常工作的冷卻設備和管路系統;機油管路系統——給柴油機正常潤滑的設備及管路系統;空氣濾清器——過濾空氣中灰塵等贓物的裝置;壓縮空氣系統——供給列車的空氣制動裝置、砂箱、空氣笛及其他設備壓縮空氣的系統;輔助電氣設備——蓄電池組、直流輔助發電機、柴油機起動電機等。
2. 內燃機車的基本結構
內燃機車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輔助裝置、車體走行部(包括車架、車體、轉向架等)、制動裝置和控制設備等組成。
3. 內燃機車走行部常見故障分析
內燃機車走行部常見故障及救援方法
內燃機車走行部的輪對、軸箱、牽引電動機等部位發生故障,乘務員往往無法自行處理,必須請求救援,由救援隊進行現場搶修。但由於場地、設備、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對所出現的機車走行部故障常常不能按照正常的機車檢修工藝進行維修,而必須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讓機車迅速恢復基本的走行功能,使機車自行返段或附掛回段。而作為機車乘務員,對內燃機車走行部發生的常見故障及其救援方法則必須有一定的了解。
機車走行部發生故障進行現場救援時,所需的主要設備和工具有:電焊機、氧乙炔切割設備、30t千斤頂、大錘、扳手、刮刀、油石、撬棍、鋼絲繩、手電筒及專用用具(輪對內距尺,輪對吊掛圓銷,反正扣繩索,護繩墊鐵,調高度墊鐵,尼龍閘瓦,直徑30~50mm、長約500mm的鐵棒,軸箱彈簧卡環和串銷)等。這些設備和工具,由救援隊日常准備齊全、專人保管,確保隨時能使用。
內燃機車走行部常見故障主要有以下7種:抱軸瓦碾燒、軸箱軸承燒損、牽引電動機軸承燒損、輪箍弛緩、輪箍崩裂、齒輪弛緩和軸箱彈簧出槽或飛出等。
1.抱軸瓦碾燒
抱軸瓦碾燒後,容易拉傷抱軸頸,使輪對報廢。若得不到及時處理,輪軸因干摩擦而發熱,熱量傳至齒輪和軸箱使油脂受熱失效甚至燃燒,進一步發展成齒輪弛緩和輪軸熱切的惡性事故,因此必須及時處理。具體步驟如下:
(1)將機車慢慢移至站(段)內有地溝的位置,並做好機車防溜工作。
(2)拆下齒輪箱,卸下抱軸油盒,取出下瓦和吸油器。
(3)緩慢動車,檢查抱軸頸一周表面是否嚴重拉傷。若拉傷嚴重且表面上粘有鎢金時,應當用油石打磨光滑。
(4)在電動機下方,將一枕木擔在鋼軌內側的地溝沿上,用千斤頂頂起牽引電動機,卸下上瓦。
(5)檢查抱軸瓦、吸油器的狀態,調查燒損原因。若抱軸瓦僅僅碾片、沒有燒損,用刮刀刮瓦處理即可;若燒損嚴重,則更換抱軸瓦。
(6)清洗抱軸油盒。
(7)組裝抱軸瓦、抱軸油盒和齒輪箱。將抱軸瓦油潤間隙適當調大至1.0mm左右(上瓦裝好後,需撤掉千斤頂,再組裝下瓦)。
(8)在抱軸油盒內安裝上新吸油器,注人清潔軸油;在齒輪箱內按規定注入齒輪潤滑油(脂)。
將故障輪對所對應的牽引電動機甩掉,機車限速50km/h回段再作徹底處理。
2.軸箱軸承燒損
軸箱軸承常見故障是外列軸承燒損,偶爾也有內外兩列軸承同時燒損、塌架的,嚴重的造成軸箱與輪對固死在一起,不能運行。如果只是外列軸承塌架,可以打開軸箱蓋,清除燒損的軸承碎片,對卡死在軸箱內不易取出的部分,可以用氧乙炔切割設備割掉;如果軸承內圈弛緩外躥,也要割掉。機車不能繼續牽引列車,需單機限速回段處理。如果軸承燒損嚴重,必須將輪對和軸箱懸空,限速回段處理。現場處理方法如下:
(1)軸箱止擋無承吊銷孔的機車,需作如下處理:
①卸掉故障輪對的兩個油壓減振器(1、3位輪對),將輪對左右軸箱端蓋最下面的兩個螺栓卸掉,換上專用救援承吊長螺栓;
②用30t千斤頂將輪對左右軸箱頂起,將軸箱彈簧用專用卡具卡緊;
③把反正扣繩索套在承吊螺栓上,並吊掛在構架的油壓減振器吊掛座上(在吊掛座上放一專用護繩墊鐵)或吊掛在穿人機車承吊孔中的專用大圓銷上(2位輪對),上緊正反扣繩索螺母;
④在同一轉向架的其它軸箱與構架之間的空檔處打入專用調高度墊鐵(注意左右墊鐵厚度要一致);撤掉千斤頂後,檢查故障輪對踏面應高出軌面約50~l00mm。
(2)對軸箱止擋上有承吊銷孔的故障輪對,應先用30t千斤頂(2或4個)將構架或故障輪對軸箱頂起,使軸箱止擋銷孔與構架止擋銷孔對齊,然後將承吊圓銷直接插入銷孔中,穿入防脫小銷子,再在同一轉向架的其它輪對軸箱與構架之間的空檔處打人調高度墊鐵。撤掉千斤頂後,檢查故障輪對踏面應高出軌面約50~l00mm。
最後,甩掉故障輪對的牽引電動機,將閘瓦間隙調至最大,卸掉閘瓦,機車限速30km/h回段處理。運行時,首先要在機車兩側查看是否有異常現象,確保行車安全。
3.輪箍崩裂
輪箍崩裂後,需要將故障輪對懸空,其救援處理方法與軸箱軸承燒損的處理方法相同。
4.輪箍弛緩
輪箍弛緩故障,往往是在機車進入站內停車或到達折返段後司機進行檢查時發現的。如果運行中發現,司機應甩掉對應的牽引電動機,慢速進入站內側線停車,請求救援。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首先由技術人員調查故障原因,然後按以下步驟處理。
(1)測量輪對輪箍內側距,確認其是否在1350~1353mm規定范圍之內。
(2)如果輪箍弛緩輕微,內側距沒有超過1353mm,可以不作處理,也可以在輪箍外側,分3處將輪箍和輪芯燒焊在一起,但必須甩掉故障輪對的牽引電動機,將閘瓦間隙調至最大。
(3)如果輪箍外躥,內側距超限,需將左1軸箱用4個30t千斤頂頂起,使輪對輪箍踏面高出鋼軌10mm左右,換上尼龍閘瓦,甩掉其它5台牽引電動機,並打好止輪器。起機打滿風後,閉合機車走車電路開關,將司控器手柄(或手輪)提至1位,讓故障輪對空轉。確認輪對旋轉正常、千斤頂支撐穩定後,將司控器手柄提至2或3位,提高輪對空轉轉速,再實施制動。使制動缸壓力逐步達到並保持在100~150kPa之間,讓輪箍受熱膨脹而鬆弛。將司機控制器手柄回至零位,緩解制動。用直徑30~50mm的鐵棒頂在輪箍外側面上,用大錘擊打鐵棒,注意上下左右均勻擊打,防止輪箍卡住。輪箍打入後,再測量內側距須在規定值范圍內,否則繼續按上述方法處理,直至合格。為保證絕對安全,最後將輪箍與輪芯焊在一起,將閘瓦間隙調至最大,拆掉閘瓦,撤下千斤頂,甩掉故障輪對的牽引電動機,恢復其它牽引電動機的工作狀態,機車單機回段,再作處理。
5.齒輪弛緩
輪對齒輪或牽引電動機齒輪弛緩後,牽引電動機電流異常波動,司機應當首先將牽引電動機甩掉,維持到站(段)內,再請求救援。一般牽引電動機齒輪弛緩較常見,輪對齒輪弛緩較少。救援隊接到救援命令後,要隨車攜帶氧乙炔切割設備。現場處理較簡單,卸掉齒輪箱後,將牽引電動機齒輪割成2至3塊,砸掉後再裝上齒輪箱。切割牽引電動機齒輪時,要備好滅火器,防止油脂燃燒引發火災。最後,甩掉牽引電動機,回段徹底處理。如果所停站(段)沒有地溝,就必須將故障輪對懸吊起來,限速回送,其處理方法與軸箱軸承燒損處理方法相同。
6.牽引電動機軸承燒損
牽引電動機軸承燒損故障發生後,司機應維持機車運行,不要停車,並迅速與前方車站聯系,進入站內側線停車,防止堵塞正線,然後請求救援。其現場處理方法與齒輪弛緩處理方法相同,如果站(段)內有檢修用的地溝,就將牽引電動機齒輪切割掉;如果沒有地溝,就把故障輪對懸吊起來,限速回送。回送時,注意一定要將故障電機甩掉。
7.軸箱彈簧出槽或飛出
軸箱彈簧出槽後,先將軸箱彈簧用專用卡具(拉環或串銷)卡緊,再用30t千斤頂頂起構架,將軸箱彈簧扶正,然後緩緩降落轉向架,使軸箱彈簧上座定位柱銷進入構架的定位槽內。最後放下千斤頂、拿下專用卡具即可。軸箱彈簧飛出後,必須先准備好用專用卡具卡好的彈簧組,然後按照上述方法處理即可。
以上7種走行部故障救援方法,是一些簡單、有效的救援措施,但不是唯一的現場處理方案。進行救援時,一定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需要強調的是,現場救援時一定要仔細、慎重,防止事故擴大或二次事故的發生。如有必要,技術人員須隨車檢查、指導。
4. 東風4B內燃機車的介紹!
DF4B客運型內燃機車
用 途 客運
生產廠商 大連機車車輛廠
生產年份 1984年-1998年
裝車功率 3300馬力/2430千瓦
標稱功率 2700馬力/1990千瓦
傳動方式 交直傳動
軸 式 C0-C0
外形尺寸 21100 X 3309 X 4755
懸掛方式 軸懸
軸 距 2 X 1800mm
中心距 12000mm
整備重量 138t
軸 重 23t
最高速度 120km/h
持續速度 28.5km/h
啟動牽引力 327.5kN
持續牽引力 243kN
裝載燃油 9000L
裝載水 1200kg
裝載機油 1200kg
裝載砂 800kg
柴油機型號 16V240ZJB
5. 內燃機車東風4B學習司機下部檢查項目 要具體包括地溝 一步一步該說什麼 步法
二端司機室左側下車,下車注意安全。進行機車上部檢查:頭燈,玻璃,雨刷器,扶手路徽近照燈.標志牌.裝飾帶.裙板,群部排障器.腳踏板檢查.車鉤外部檢查(有無裂紋),提鉤注意安全,鉤舌自由開放無抗勁,鉤提桿無彎曲,鉤提桿支架滑動面欠油清掃點式給油.車鉤明見不低頭,上渡板注意安全,車鉤左右擺動靈活不得少於40度,車鉤吊桿上下滑動面檢查,欠油清掃點式給油(8處),吊桿無裂紋,托板滑動面檢查,欠油清掃線式給油.車鉤開度220--250mm燈檢(從鉤舌底部開始內部有無裂紋)鉤舌尾部與鉤鎖滑動面欠油清掃線式給油.閉鎖開度110--130mm.鉤鎖鐵浮動量5--15mm.測動量3mm,鉤舌銷徑向間隙1--4mm,鉤耳鉤舌間隙4--10mm,鉤舌銷開口銷開度適宜。鉤舌銷欠油清掃旋轉弧形給油。車鉤中心線距輪面間隙815--890mm下渡板注意安全,制動軟管檢查,折角塞門關閉位,安全鏈,防塵堵無丟失。排風試驗,注意安全,折角塞門動作靈活。制動軟管下,下卡箍檢查,安裝牢固,兩卡耳間隙5mm,水壓試驗牌檢查,(有無超期)制動軟管檢查,制動軟管無老化,龜裂,剝離。連接器檢查,止檔無彎曲,卡鐵無磨損,膠墊無倒置,閥口與地面垂直,制動軟管與車體中心線成45度角。下渡板注意安全。右側走行部檢查,右側標志燈DFXXXXX,進入車底,注意安全,裙板內部檢查,均衡風缸排水閥檢查,無漏泄,止閥在鎖閉位,接續管無丟失,地面信號感測器牢固,支架與接線狀態良好。右六基礎制動裝置檢查,制動臂內,中銷,制動杠桿立銷檢查,墊鐵無丟失,開口銷開度適宜,欠油清掃弧形給油,右六閘瓦間隙調節器檢查,手輪,防塵罩無丟失,防塵蓋應在鎖閉位,棘爪,棘輪安裝牢固,檢查名部欠油清掃點式給油,出車體注意安全,右六制動缸檢查,來風管接母安裝牢固,右四砂箱檢查,砂箱蓋鎖閉器在鎖閉位,砂箱內無異物,砂質乾燥,均勻,存砂量不得少於100千克,(下俯身)撒砂管檢查,無泄漏。右六制動缸制動臂外銷檢查,墊鐵無丟失,開口銷開度適宜,欠油清掃弧形給油,勾貝桿檢查,行程74--123mm,欠油清掃線式給油,右六閘瓦托吊桿上下銷,制動杠桿中下銷檢查,墊鐵無丟失,開口銷開度適宜,欠油清掃弧形給油。輪緣噴油器檢查,開品銷上下連接是否牢固,右四油壓減振器檢查,上下防護帽無丟失,膠墊有無老化,減振器體安裝牢固,無偏磨,標志牌字跡清晰,右六軸箱檢查,軸溫70度油封無漏油,∮5mm通氣孔無堵塞,止檔間隙8mm定期壓入鋰基脂,右四旁承檢查,帆布罩卡子有無丟失,放油堵有無松漏。右後牽引桿裝置檢查。連接桿銷,拐臂銷。牽引桿銷檢查油膜均勻,定期抹入鋰基脂,3個油堵無丟失,無松動,牽引桿叉部,後焊波,牽引桿,前焊波檢查,應無裂紋。牽引桿銷油堵無丟失,無松動,右五軸箱檢查,軸溫70度油封無漏油,∮5mm通氣孔無堵塞,止檔間隙8mm定期抹入鋰基脂,速度表電機檢查,防塵罩卡子無丟失,放油堵有無松漏,右五制動缸檢查,右四制動缸檢查,入車底注意安全。總風缸排水閥在關閉位,標志牌無丟失,接續管無丟失,油水分離器排水閥機油上油管截止閥應在關閉位,防塵堵是否松動,安全鏈有無丟失。蓄電池檢查,鎖閉卡子二系保險作用良好,蓄電池箱內無異物,箱體檢查無裂紋,跨線板無
丟失,無裂紋,無錯接,極柱無腐蝕,無松動,注水孔無堵塞,膠墊無丟失,電解液比重 夏1.24--1.25 冬1.26--1.27鎖閉品二系保險通風孔檢查。燃油箱吊桿無裂紋,下銷開口銷開度適宜,墊鐵無丟失,欠油清掃弧形給油,燃油加入口檢查,安全鏈丟失,二系保險齊全,安裝緊固,應在鎖閉位,燃油表檢查,玻璃無破損,刻度線清晰,遠心集塵器檢查,排水閥關閉位,接續管丟失,總風遮斷閥在開放位。 地溝:鉤提桿肘銷檢查無松動欠油清掃點式給油,下地溝注意安全,車鉤尾銷止退銷有無松動,裂紋,開口銷開度適宜,弧形給油,前後從板與導框,前後從板與彈簧箱12處反射給油,前後從板與鉤尾框,鉤尾框與鉤尾框托板滑動面4處線式給油,右六基礎制動裝置檢查,撒砂管卡子安裝牢固,制動缸杠桿中,下銷,閘瓦托吊桿的上,下銷檢查,墊鐵無丟失,開口銷開度適宜,欠油清掃弧形給油,閘瓦拉桿銷檢查,開口銷開度適宜,欠油清掃點式給油,左六軸箱內油封檢查,無漏油,左六基礎制動裝置檢查,(五軸)手制動機連接各銷反射給油,托板兩邊摩擦面線式給油,油繩滑輪接觸面點式給油 排污管檢查,無堵塞,油箱端面無裂紋,油箱放油堵,安裝牢固,無漏油 (二軸)二軸軸箱內油封檢查,無漏油,牽引電機部檢查給油,外部:油封無漏油,通風網良好,油管及加油堵檢查,油管安裝牢固,無破損,油堵無丟失,無松動,破損,定期抹入鋰基脂,軸承應無過熱燒損。進行電機內部檢查:電機蓋鎖閉作用良好,電機箱內清潔,乾燥,無異物,軸承內油封無甩油,換向器表面無燒損,劃傷,氧化,換向器母糟深度不少於0.5mm。刷架螺栓防緩標記無位移,電刷裝置應安裝牢固,瓷瓶安裝牢固,瓷瓶應清潔乾燥無裂紋,電刷應無破損,磨耗不超過原形尺寸的1/3、無卡滯,與換向器接觸面不少於80%,接線端子無松動,刷辨無破損,松脫。各大線繞組無燒損,擊穿,甩線,漆包無破裂,升高線漆包無破損。電機吊桿檢查,上銷開口銷開度適宜,膠墩有無老化,變形,齒輪箱檢查有無裂紋,過電機,注意安全,車軸齒輪箱檢查,箱體無變化,無裂紋,無漏泄,油封無甩油,車軸齒輪箱油尺,油位檢查,加油口蓋完好嚴密,(拔出油尺)油尺應平直無彎曲,無裂紋,無斷裂,兩刻線清晰,(放回油尺至閉鎖位)(拔出後目視)所加油不稀釋,油位在兩刻線間。放油堵無松漏。抱軸油盒檢查,抱軸油盒上蓋嚴密,無漏油,抱軸油盒各部無裂紋,漏泄,抱軸油盒油尺,及油位檢查,加油口完好嚴密,拔出油尺,油尺應平直,無彎曲,無折損,無斷裂,兩刻線清晰,放回加油口內至閉鎖位,拔出後目視所加油不稀釋,油位在兩刻線間。抱軸瓦及防塵罩檢查,完好嚴密,開關靈活,抱軸瓦應無錯口,裂紋,燒損,輾片。抱軸瓦與軸徑的徑向問隙應在0.2--1mm。放油堵無松動,漏泄。
6. 內燃機車柴油機結構示意圖以及各部位的名稱請專家給我詳細的圖紙
長度一般有兩種,26.4和24.4m 寬度大概是3.1m 高度大概是3.8m 機車供電與列車的車廂供電分別獨立.車廂也分集中供電空調車(電壓為220V)與非集中供電(電壓為非穩壓的48V-65V). 客車車體為高強度耐大氣腐蝕鋼製造的整體承載結構,客車使用壽命為三十年。 走形裝置採用CW-2C型轉向架,裝有迷宮式軸箱,轉臂式無磨耗軸箱定位裝置,二系彈簧為空氣彈簧。 各車種採用整體鋁合金車窗。 車內設施齊全,裝有單元式空調機組,自動電茶爐、整體玻璃鋼洗面室、廁所、可躺式座椅、卡拉OK音樂系統等。 各車種內部設計新穎,色調柔和,為廣大旅客提供乘座舒適的旅行環境。 各車種大量採用了經過運用考驗的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增強了防腐、隔熱、阻燃、密封、隔音、減震性能,提高了客車的綜合技術指標。 性能參數: 軌距:1435 mm 自重:約 46.4 噸 構造速度:160 km/h(最高試驗速度:180-200 km/h) 平穩性指標:W ≤ 2.5 車體長度:25500 mm 車體寬度:3104 mm 車鉤中心線距軌面高度:880 mm 車體高度:4050 mm 轉向架:CW-2C型轉向架 制 動 裝 置:自動式電控制動裝置.盤型制動.電子防滑器 空氣調節裝置:(車頂)單元式空調機組(40kw) 給水裝置:上水箱 電氣裝置:發電車集中供電,供電電壓為 AC 380V 50Hz 早期的火車車廂內燃點油燈,後改用煤油氣燈,20世紀初逐漸使用白熾燈。1910年以後,機車車頭裝上白熾燈的前照燈,照射距離為300m。1950年以後,車廂內開始採用熒光燈,使車廂內照度達到100~300lx。隨後,逐步採用了高頻供電技術和三基色熒光燈,照明質量明顯提高。現在,除在特殊場所、輔助照明場所和高級客車的豪華型裝飾燈中使用白熾燈照明外,熒光燈已成為客車照明的主要光源。1965年後,機車的前照燈採用超高壓球形汞氙燈作為光源,這種光源的照射距離達到1000m以上。照射距離的增加,促進了現代長途和高速列車的發展。 火車燈分機車燈和車廂燈兩大類。 機車燈 包括前照燈、標志燈和車內照明燈。①前照燈,又名車頭燈。機車前、後上方各裝一盞,其形狀和功能與探照燈相似,光源採用超高壓球形汞氙燈,功率有500W和1000W兩種,供電電壓為直流50~110V,工作時須用觸發器啟動。②標志燈。用於表示機車運行方向和運行線路的類別。分前標燈和後標燈,前者裝在機車前端面的兩側,後者裝於機車後方兩側(指非對稱車型),光源採用60~200W的白熾燈。 車廂燈 包括車廂內使用的各種燈具,如棚頂燈、壁燈、鏡前燈和尾側燈等。①棚頂燈。裝於車廂內部客室、通道和走廊等處的棚頂上,是車廂照明的主要燈種。②尾側燈。裝於列車尾部車輛的外側,表示列車運行方向。各國車廂都採用均勻柔和無眩光的照明方式,選用漫射式的燈具,使車廂內有足夠的照度和均勻度。卧車內按室布置,座車內則採用單光帶或雙光帶兩種照明方式。光源使用15、20或40W的熒光燈,有的還使用110W直管形熒光燈或環形、 U形熒光燈。車廂內的燈具須具有靈活方便的開啟結構和良好的密閉性,外形分矩形和圓形兩種。 內燃機車簡述 內燃機車是以內燃機作為原動力,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車輪的機車。根據機車所用內燃機的種類,可分為柴油機車和燃氣輪機車。在中國,內燃機車由於使用柴油機,所以在介紹內燃機車時一般都是指柴油機車(圖4.3_01電傳動內燃機車結構示意圖)。 當柴油機的燃料在汽缸內燃燒時,所產生的高壓高溫氣體在汽缸內膨脹,推動活塞往復運動,並通過曲軸將往復運動變為旋轉運動,這樣燃料的熱能就轉化為機械功。柴油機發出的動力傳輸給傳動裝置,通過對柴油機、傳動裝置的控制和調節,將適應機車運行工況的輸出轉速和轉矩再送到每個車軸齒輪箱驅動機車動輪,使機車運行,動輪產生的輪周牽引力傳送到車架,由車架端部的車鉤變為挽鉤牽引力來拖動或推送車輛。 從內燃機車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內燃機車的基本構造是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車體走行部、輔助裝置、制動設備、控制設備等部分組成的。 柴油機是內燃機車的動力裝置,現代內燃機車一般採用四沖程高速或中速柴油機。為滿足各種功率的需要,在製造柴油機時,便生產相同汽缸直徑和活塞沖程,不同汽缸數的系列產品。小功率的多為直列型,大功率的一般都是V型等。所謂直
7. 內燃機車的車體走行部
包括車架、車體、轉向架等基礎部件。
①車架是機車的骨幹,安裝動力機、車體、彈簧裝置的基礎。車架為一矩形鋼結構,由中梁、側梁、枕梁、橫梁等主要部分組成,上面安裝有柴油機、傳動裝置、輔助裝置和車體(包括司機室),下面由兩個轉向架支撐並與車架相連,車架中梁前後兩端的中下部裝設車鉤、緩沖裝置。車架承受荷載最大,並傳遞牽引力使列車運行,因此,車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②車體是車架上部的外殼,起保護機車上的人員和機器設備不受風、沙、雨雪的侵襲和防寒作用。按其承受載荷情況,分為整體承載式和非整體承車體;按其外形分為罩式和棚式車體。
③轉向架是機車的走行裝置,又稱台車。由構架、旁承、軸箱、輪對、車軸齒輪箱(電力傳動時包括牽引電機)、彈簧、減振器、均衡梁,以及同車架的連結裝置、基礎制動裝置等主要部件組成。其作用是承載車架及其上面裝置的重量,傳遞牽引力,幫助機車平衡運行和順利通過曲線。內燃機車一般為具有兩個2 軸或3 軸的轉向架。
8. 內燃機車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燃料在汽缸內燃燒,所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在汽缸內膨脹,推動活塞往復運動專,連桿帶屬動曲軸旋轉對外做功,燃料的熱能轉化為機械功。
柴油機發出的動力傳輸給傳動裝置,通過對柴油機、傳動裝置的控制和調節,將適應機車運行工況的輸出轉速和轉矩送到每個車軸齒輪箱驅動動輪,動輪產生的輪周牽引力傳遞到車架,由車架端部的車鉤變為挽鉤牽引力來拖動或推送車輛。
輔助裝置主要設備包括:
燃油系統——保證給柴油機供應燃油的設備及管路系統;冷卻系統——保證柴油機和液力傳動裝置能夠正常工作的冷卻設備和管路系統;機油管路系統——給柴油機正常潤滑的設備及管路系統;
空氣濾清器——過濾空氣中灰塵等贓物的裝置;壓縮空氣系統——供給列車的空氣制動裝置、砂箱、空氣笛及其他設備壓縮空氣的系統;輔助電氣設備——蓄電池組、直流輔助發電機、柴油機起動電機等。
9. 內燃機車一般由什麼組成
內燃機車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輔助裝置、車體走行部(包括車架、車體、轉向架等)、制動裝置和控制設備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