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3分)下圖為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具支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小孔,
(1)  2Fe+3Br 2 ====2FeBr (2)除去HBr氣體中混有的溴蒸氣 D管中石蕊試液慢慢變紅,並在導管口有白霧產生,而後E管中出現淺黃色沉澱 (4)D、E、F
㈡ 如圖為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改進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具有支管的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個小
(1)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苯環上的氫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回溴苯,同時答有溴化氫生成:C 6 H 6 +Br 2 FeB r 3 |
㈢ 下圖為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改進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具支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小孔,塞好
(1)2Fe+3Br 2 =2FeBr 3 (2)除去HBr中混有的溴蒸氣;D中石蕊試液變紅,並在導管口有白霧;E中出現淺黃色沉澱,在導管口有白霧產生; (3)在溶液底部有無色油狀液體出現。 (4)DEF (5)還有一個優點是:尾氣吸收處理完全,防止污染空氣。
㈣ (12分)下圖為苯和溴取代反應的改進實驗裝置。其中A為帶支管的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個小
1)  3分 (2)除去HBr中混有的溴蒸氣(2分);石蕊試液變紅,並在導管口有白霧產生(2分) (3)DEF(3分)(4)對尾氣進行處理,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
㈤ (13分)下圖為苯和溴取代反應的改進實驗裝置。其中A為帶支管的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個
(3)DEF(4)B
㈥ (12分)下圖為苯和溴取代反應的改進實驗裝置。其中A為帶支管的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個
(12分)  2分)取代(1分) (2)和溴反應生成催化劑溴化鐵(1分)石蕊試液變紅,導管口有白霧產生(2分) ? E中有淡黃色沉澱生成或石蕊試液變紅(任寫一個)(2分) (3)DEF(2分) (4)對尾氣進行處理,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2分)
㈦ 如圖為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由具有支管的試管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個小孔,
(1)苯與液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溴易揮發,內易溶於有機溶劑,所以用C來吸收容吸收溴化氫中的溴和揮發的有機物蒸汽,防止對溴化氫的檢驗造成干擾;溴化氫溶於水電離產生氫離子和氯離子,所以溶液顯酸性,能使石蕊變紅色,硝酸銀中的銀離子與溴離子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沉澱; 故答案為:吸收溴化氫中的溴和揮發的有機物蒸汽;D中石蕊變紅色;E中產生淡黃色的沉澱; (3)苯與液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和溴化氫,溴苯是密度大於水,無色的油狀液體,溴化氫易揮發,能與水蒸氣結合成氫溴酸液滴,溴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澱, 故答案為:溶液中有紅褐色的絮狀物生成,底部有無色油狀物質生成,液面上有白霧; (4)裝置D和E導管口在液面上方,能防止倒吸,倒置漏斗增大了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接觸面積,有緩沖作用,能夠防止倒吸, 故答案為:DEF.
㈧ 下圖為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實驗裝置圖
這個實驗的抄苯可能有剩餘,剩餘的苯在C試管中被苯吸收。 如果C中的苯揮發,與溴化氫氣體一起分別進入D、E試管中,由於苯不與石蕊試液、硝酸銀溶液反應,所以不需要除去揮發的苯。 由於揮發出來的溴化氫氣體易溶於水,如果D、E中的長導管插入溶液中,溴化氫溶於水容器內壓強減小,所以會被倒吸,而此實驗因為沒有插入溶液中,因此具有防倒吸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㈨ (16分)右圖為探討苯和溴的反應改進 的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具支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
(2) D中管口有白霧出現、溶液變紅; E中出現淺黃色沉澱;取代 (3) (產生)催化劑;吸收揮發出的溴蒸汽 (4) EF
㈩ (10分)下圖是苯和溴的取代反應的實驗裝置圖,其中A為具有支管的試管改製成的反應容器,在其下端開了一
(方程式2分,沒有條件扣1分,寫成等號扣1分,物質寫錯扣2分) (1)  (2分)加成(1分)
與下圖為苯和溴取代反應的改進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暖排氣閥門
發布:2025-09-23 00:21:03
瀏覽:6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