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目的:(1)用高錳酸鉀製取一瓶氧氣,做細鐵絲燃燒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①是酒精燈,②是試管,③是鐵架台,④是量筒,
故答案為:酒精燈;試管;鐵架台;量筒;
(2)鐵絲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方程式是3Fe+2O2
點燃 | .
㈡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研究(圖中a、b、c表示止水夾).請對其方案進行完善或
(1)B、C、E相連後,應選擇固體和液體不加熱的方法製取氯氣,如可以用次氯酸鈣和濃鹽酸,故答案為:次氯酸鈣、濃鹽酸(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2)實驗室製得的氯氣中有雜質氣體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要進行乾燥的氯氣不具備漂白性的驗證試驗,再進行實驗Ⅰ才能得到結論;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形成鹽酸,鹽酸也能和碳酸氫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不一定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的酸性,故答案為:不合理;沒有事先證明乾燥的氯氣無漂白性;不合理;製取的氯氣中含有HCl氣體,HCl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3)氯氣的製取原理方程式為:MnO2+4H++2Cl- 加熱 | .
㈢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 請按要求填空:(1)
(1)該裝置的最大特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葯品一般是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能反應,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Zn+H 2 SO 4 =ZnSO 4 +H 2 ↑,鋅難溶於水,氫氣難溶於水,當將裝置中的導氣管關閉後,生成的H 2 使裝置中的氣壓增大,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使反應停止,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製取氫氣;金屬銅能稀硝酸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 3 =3Cu(NO 3 ) 2 +2NO↑+4H 2 O,屬於固體和液體混合反應不需要加熱的反應,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制備, 故答案為:H 2 、NO; (2)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生成鹽酸,鹽酸和品紅溶液不反應,但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將氯氣滴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實驗Ⅰ結論合理;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氣和水反應也生成鹽酸,所以實驗Ⅱ無法判斷是哪部分的鹽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為:實驗Ⅰ結論合理,實驗Ⅱ結論不合理,因為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不能說明酸性是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產物造成的; (3)①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為: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 故答案為: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應,則燒杯內氣體的壓強會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燒杯中的溶液會倒流於試管丁,所以先關閉止水夾 ab,再打開止水夾 c,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丁, 故答案為:ab;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二氧化氮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到試管丁中. |
㈣ 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鐵跟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並繼續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質. 已知:
(1)鐵在高溫下與水反應,鐵表現為還原性,水表現出氧化性,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3Fe+4H 2 O(g) Fe 3 O 4 +4H 2 , 故答案為:3Fe+4H 2 O(g) Fe 3 O 4 +4H 2 ; (2)鐵和水蒸氣反應,產物為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待硬質試管冷卻後,取少許其中的固體物質溶於稀硫酸得溶液B,一定發生Fe 3 O 4 +8H + =Fe 2+ +2Fe 3+ +4H 2 O,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色Fe 3+ +3SCN - ?Fe(SCN) 3 ,則說明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是一定有Fe 3+ ,一定有Fe 3 O 4 ,可能有過量的鐵;若溶液未變紅色,可能含有過量的鐵,將三價鐵離子全部轉化成二價鐵離子,Fe+2Fe 3+ ═3Fe 2+ ,故答案為:A;C; (3)鐵和水蒸氣反應,產物為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可能有過量的鐵,固體物質溶於稀硫酸得溶液B,溶液中過量的鐵可能將三價鐵離子全部轉化成二價鐵離子,Fe+2Fe 3+ ═3Fe 2+ ,Fe 2+ 與KSCN溶液不反應,所以,該同學按上述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結果溶液未變紅色, 故答案為:Fe+2Fe 3+ =3Fe 2+ ; (4)可觀察到生成白色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的現象,說明含有Fe 2+ 離子,綜上分析可知,白色沉澱為氫氧化亞鐵,紅褐色沉澱為氫氧化鐵,所以反應為:FeSO 4 +2NaOH=Fe(OH) 2 ↓+Na 2 SO 4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故答案為:FeSO 4 +2NaOH=Fe(OH) 2 ↓+Na 2 SO 4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5)Fe 2+ 溶液因為水解和還原性而不易保存,可以加入酸抑制其水解,加入還原性鐵(鐵釘)防止其被氧化,故答案為:還原;Fe 2+ 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鐵粉; (6)加熱時氣體的溶解度降低,所以,除去蒸餾水中溶解的O 2 常採用加熱煮沸的方法;利用鐵粉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排出試管A、B中的空氣,使A、B充滿還原性氣體氫氣,可排除試管中的氧氣,防止Fe(OH) 2 被空氣中氧氣氧化,一段時間後,關閉止水夾,試管A中生成的FeSO 4 溶液壓到試管B,與試管B中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Fe(OH) 2 沉澱,在試管B中觀察到白色的Fe(OH) 2 , 故答案為:把蒸餾水煮沸;利用鐵粉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排出試管A、B中的空氣,防止Fe(OH) 2 被空氣中氧氣氧化;B. |
㈤ 某同學利用下列裝置進行O2、CO2的實驗室製法和有關性質的研究.(1)寫出用A裝置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1)如果用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氣體的製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故答案為:2KClO3 MnO2 | .
㈥ 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鐵跟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並繼續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質.請回答下列
(1)鐵與水蒸氣反應會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H 2 O(g)=Fe 3 O 4 +4H 2 ,故答案為:3Fe+4H 2 O(g)=Fe 3 O 4 +4H 2 ; (2)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有三價鐵離子,說明硬質試管中固體一定有Fe 3 O 4 ,可能有Fe;KSCN溶液未變紅色,說明無三價鐵離子,一定有Fe 3 O 4 和Fe, 故答案為:一定有Fe 3 O 4 ,可能有Fe;Fe 3 O 4 和Fe; (3)鐵單質能將三價鐵離子還原成三價鐵離子離子方程式,Fe+2Fe 3+ =3Fe 2+ ,故答案為:Fe+2Fe 3+ =3Fe 2+ ; (4)滴入NaOH溶液時,生成的白色沉澱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該反應為FeSO 4 +2NaOH=Fe(OH) 2 ↓+Na 2 SO 4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故答案為:4Fe(OH) 2 +O 2 +2H 2 O═4Fe(OH) 2 ,故答案為:FeSO 4 +2NaOH=Fe(OH) 2 ↓+Na 2 SO 4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5)鐵單質能將三價鐵離子還原成二價鐵離子,Fe 2+ 具有還原性,Fe 2+ 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故答案為:還原;Fe 2+ 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而變質. |
㈦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回答問題:(1)指出圖中較明顯的錯誤:①______
(1)圖中較明顯的錯誤有:試管口向上傾斜,導管伸入試管太長,試管口沒有一團棉花,沒有對准葯品加熱. 故填:試管口向上傾斜;導管伸入試管太長;試管口沒有一團棉花;沒有對准葯品加熱. (2)實驗開始時,應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故填: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圖中收集氣體的方法叫排水集氣法,這是利用氧氣不易溶於水的性質;此外,還可根據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填:排水集氣;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 (4)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這時排出的氣體是空氣,當氣泡均勻、連續地冒出時,說明已經是純凈的氧氣,開始收集. 故填:這時排出的氣體是空氣;均勻、連續地冒出. (5)實驗完畢後,應先把導管移出說明,再熄滅酒精燈,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試管,把試管炸裂. 故填:把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入試管,把試管炸裂. (6)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 | .
㈧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探究.(濃硫酸能乾燥氣體)請你參與探究並回答下
(1)氯酸鉀固體和二氧化錳都是固體需要加熱,高錳酸鉀也是固體需要加熱,氧氣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或向上排空氣法,又因為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比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氣體純;所以得到純凈的氧氣要用排水法收集;氯酸鉀製取氧氣的反應物是氯酸鉀,生成物是氯化鉀和氧氣,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即可,反應條件是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氧氣後面標上上升符號;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反應物的狀態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如果固體與固體反應製取氣體需要加熱,氧氣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或向上排空氣法,要想得到乾燥的氧氣需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物為過氧化氫生成物為水和氧氣,利用觀察法配平即可,氧氣後面標上上升符號; (2)由於NO是一種難溶於水的氣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為密度比空氣略大所以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所以應先在Ⅰ中放上水,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必須從短管進入,所以b端連接c. 故答案為:(1) 氣體 | 葯品 | 裝置組合 | 化學方程式 | 氧氣 (純凈) | 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 B、C | 2KClO3MnO2 | .
㈨ 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鐵跟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並繼續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質。 請回答下
(1)+4H 2 O(g)  Fe 3 O 4 +4H 2 (2分)(2)Fe 3 O 4 和Fe (2分) (3)FeSO 4 +2NaOH==Na 2 SO 4 +2Fe(OH) 2 ↓(2分) 4Fe(OH) 2 + O 2 +2H 2 O==4Fe(OH) 3 (2分) (4)還原(2分)、2Fe 3+ + Fe==3Fe 2+ (2分)
㈩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請回答問題:(1)指出圖中比較明顯的錯誤:①___
(1)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所以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加熱時要先預熱,再集中對著葯品所在部位加熱,且用外焰加熱;伸入試管的導管不能太長,否則不利於導出氣體;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隨氣流進入水槽. (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反應開始前,應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圖中收集氣體的方法叫排水集氣法,這是利用氧氣不易溶於水的性質;此外,還可根據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4)給大試管加熱的方法為先將試管預熱,然後對著葯品所在部位加熱; (5)實驗完畢後,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試管,炸裂試管,應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故答案為: (1)①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②酒精燈火焰沒對著葯品所在部位加熱;③導管伸入試管過長;④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 (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不易溶於水;向上排空氣; (4)先將試管預熱,然後對著葯品所在部位加熱; (5)將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試管,炸裂試管. |
與某同學利用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暖排氣閥門
發布:2025-09-23 00:21:03
瀏覽:690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