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初三化學14題制co2實驗裝置

初三化學14題制co2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6-10 23:52:23

『壹』 誰有初三化學關於二氧化碳製取的習題,要包括答案的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應該用 ( )
A.煅燒石灰石 B.碳在空氣中充分燃燒
C.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
答案:C
2.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二氧化碳可採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B.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C.加入石灰水 D.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內
答案:B
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個步驟:①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②按要求裝配好儀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廣口瓶中放入小塊大理石;⑤收集氣體.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答案:B
4.實驗室常用_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起反應來製取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_______________排空氣法收集;又由於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且與水反應,所以通常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
答案:稀鹽酸 大理石 石灰石
CaCO3+2HCl=CaCl2+ H2O+CO2↑ 向上 不
5.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需要使用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酒精燈;b.大試管;c. 水槽;d.玻璃片;e.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f.長頸漏斗; g.鐵架台 (帶鐵圈);h.量筒;i.集氣瓶.
答案:a d e f i
6.圖6-5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CO 裝置圖,請指出圖6-5中的錯誤,並在表6-2中加以改正 表6-2
錯誤 改正
(1) (1)
(2) (2)
(3) (3)

圖6-5
答案:錯誤;(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上;(2)發生裝置中導管太長;(3)集氣瓶中導管伸入太短 改正:(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2)發生裝置中導管伸入瓶內只需露出橡皮塞少許;(3)導管伸入集氣瓶中接近瓶底
能力提高
7.實驗室製取O2、CO2兩種氣體時,可能需要加熱的是 ( )
A.制CO2 B.制O2 C.制O2和CO2
答案:B
8.某氣體在標准狀況下密度為1.98g/L,該氣體易溶於水,在實驗室收集此氣體時可用( )
A.排水集氣法 B.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C.向下排空氣集氣法 D.以上方法均可以
答案:B
9.下列物質中能跟鹽酸反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是 ( )
A.CaCO3 B.C C.Na2CO3 D.Zn
答案:AC
10.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反應物最好是 ( )
A.碳酸鈉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鹽酸 D.大理石和濃鹽酸
答案:C 實驗室製取氣體選擇試劑必須考慮以下幾點:(1)能否產生該氣體;(2)原料易得,價格便宜:(3)操作簡便,易於收集;(4)產生的氣體中盡量少混入雜質.碳酸鈉粉末和稀硫酸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反應速率太大,難以控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時,會生成微溶於水的硫酸鈣,覆蓋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繼續進行.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且小塊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速率適中,來源方便,價格便宜,故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常用它與稀鹽酸;但濃鹽酸易揮發,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氯化氫氣體.因此本題答案不得而知.
11.鐵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氯化亞鐵(FeCl )和氫氣.在天平兩邊的托盤上各放有一個盛足量稀鹽酸的燒杯,把天平調節平衡.然後向其中一個燒杯中加入5.3g碳酸鈉,向另一個燒杯中加入鐵片,若要使反應後天平保持平衡,加入鐵片的質量是 ( )
A.5.6 g B.5.3 g C.3.215 g D.3.1 g
答案:C 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的Na2CO3和Fe都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加人物質的質量與放出氣體的質量之差為燒杯中溶液增加的質量.若兩個燒杯中溶液增加的質量相等,則反應後天平平衡.本題可利用這一思路進行計算求出結果.
12.寫出以石灰石為原料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生成CO2的化學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CO3+2HCl= CaCl2+ H2O+CO2 ↑
(2) CaCO3 CaO+CO2↑.

圖6—6
13.文文同學收集了一些家庭裝修時廢棄的大理石碎片,並查閱資料得知銅與稀硫酸、鹽酸不反應,鐵絲可以與稀硫酸和鹽酸反應.於是他設計了如圖6-6所示裝置來製取二氧化碳,該裝置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請回答問題:
(1)大理石應放在______________中;
(2)裝置甲中的粗銅絲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粗鐵絲代替;
(3)用裝置乙收集CO2,驗滿時應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選填字母)____________處.
答案:(1)小葯瓶 (2)不能 (3)a
14.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適量的炭粉、碳酸鈣、氧化銅、氧化鐵中的一種或幾種,現進行下列實驗:①取樣,加熱至高溫,產生一種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②把足量的稀鹽酸滴入冷卻後的固體殘渣中,殘渣全部溶解,並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問:
(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實驗過程中肯定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為證明它是否存在,你認為可採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銅 (2)氧化鐵、炭粉 3C+2Fe2O3 4Fe+3CO2 ↑ (3)碳酸鈣取少量的樣品於試管中加稀鹽酸,並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4)取樣滴加足量稀鹽酸,檢驗其中是否含碳酸根離子.
15.小明在實驗室里學習製取CO2(見圖6-7),他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組裝儀器後進行裝置的氣密性檢查,見圖(a).請你幫助他判斷,該裝置是否漏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從稀硫酸和稀鹽酸中選擇一種酸,與石灰石反應製取CO2想一想他不用另外一種酸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圖(b)裝置製取二氧化碳,你認為是否理想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告訴他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應該___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
(5)小明將氣體發生裝置稍作改動如圖(c),該裝置與(a)中發生裝置相比,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小試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幫助小明檢驗c裝置的氣密性(簡述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漏氣 (2)反應中產生微溶於水的硫酸鈣附著在大理石的周圍,阻止反應繼續進行,得到的二氧化碳很少 (3)不理想 因為二氧化碳溶於水 (4)正 (5)可以控制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液封
(6)將止水夾夾緊,從長頸漏斗中注入水浸沒漏斗下端管口後,若漏斗內液面不再下降,則裝置不漏氣.
在圖c中,由於長頸漏斗使錐形瓶內外相通.因此,不能按常規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操作,操作時應形成密封氣壓.小試管的作用可從防止CO2氣體散逸上考慮.
16.已知氫氣是最輕的氣體單質,難溶於水.圖6—8所示的裝置(正立放置),既用作排水法收集氧氣或氫氣,又能用作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或二氧化碳,試分別簡要加以說明,並指明氣體流入和流出的方向.
(1)排水法收集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氫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空氣法收集氫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6—7
(4)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集氣瓶應先裝滿水,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故氣體應從b通入,水從a排出 (2)集氣瓶應先裝滿水,因為氫氣難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故氣體應從b通入,水從a排出 (3)因為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故氣體應從b通入,空氣從a排出
(4)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故氣體應從a通入,空氣從b排出

圖6—8
17.托盤天平兩邊各放一隻裝有稀鹽酸的燒杯(鹽酸足量)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邊燒杯中加入5g碳酸鈣,使其充分反應.應向右邊燒杯中投入多少克鎂粉,充分反應後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已知:Mg+2HCl=MgCl2+ H2
答案:3.05克
18.在Na2S、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氧的質量分數為22%,則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28.4% 從Na2S、Na2SO3和Na2SO4的組成上找出Na和S的原子個數比相同,亦即三種物質中Na與S元素的質量比相同,因而三種物質的化合物中Na與S元素的質量比為23×2:32,再根據混合物中O的質量分數求出Na和S的質量分數,從而求得Na的質量分數.
中考鏈接
19.(2010,黃岡)在實驗室開放日里,我與小娜、小佳、小華、小麗等同學來到實驗室,看到實驗桌上擺放著四瓶無標簽的試劑,分別是兩瓶固體和兩瓶液體,我們決定對「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反應」進行一系列探究.
(1)小娜同學從一瓶固體和一瓶液體中各取少量試劑於試管中進行混合,立即產生了一種五色氣體.對氣體是何物質,同學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小佳同學的猜想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小佳同學猜想①是正確的,實驗設計如表6-3(請填寫).
表6-3
實驗步驟 現象及結論

圖6-9
(3)小華想用圖6-9給定的收集裝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學猜想②中的氣體,則氣體由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進入.
(4)小麗同學從另外兩瓶試劑中各取少量試劑於試管中,發現混合後,固體發生了變化,但無氣泡放出.同學們對加入試管中的固體和液體從不同的反應類型、物質類別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①CO2 ②H2 [或O2等]
(2)如①是CO2 [或H2,或O2等],填表如表D6-1
表D6-1
實驗步驟 現象及結論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將試管口堵一會兒,點燃此氣體,或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中等] 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是二氧化碳.[或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或聽到爆鳴聲,則證明是氫氣,或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等]
(3)②中如果是氫氣填a(如是氧氣或二氧化碳填b)
(4)猜想一:金屑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猜想二:金屬氧化物與酸溶液反應,猜想三:喊與酸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猜想四,氧化物(如CaO)與水發生化合反應;猜想五:可溶於水的固體物質;猜想六:……
執行標准:GBl413—99
主要成分:碳酸鈣
含鈣量:每片含鈣0.75g,每瓶50片,重40g(中外合資××公司出品)
20.(2010,廈門)某鈣片的標簽如表6-4,且知此鈣成 表6-4
分中只有碳酸鈣含有鈣元素.
(1)請通過計算說明此標簽中的含鈣量是錯誤的.
(2)為測定其真實的含鈣量,小東每次取10片鈣片放入已稱量的含足量鹽酸的燒杯中,發生化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充分反應後再稱取燒杯和剩餘物的總質量,小東做了三次實驗,數據如表6-5所示:
表6-5
物質的質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反應前:燒杯+鹽酸/g 22 22 22 22
10片鈣片/g 8 8 8 8
反應後:燒懷+剩餘物/g 26.7 26.5 26.5 26.7
①請列式計算每片此鈣片含碳酸鈣的質量.
②請列式計算每片此鈣片的含鈣量,並建議廠家如何修改標簽.
答案: (1)本品若為純碳酸鈣,其含鈣量為碳酸鈣含鈣質量分數40%,每片含鈣量為0.32g,因此本品每片不可能含鈣0.75g.
(2)①設:10片鈣片含碳酸鈣的質量為x,x=7.5g,每片此鈣片含碳酸鈣0.75g
②每片此鈣片的含鈣量:0.75g×40%=0.3g建議:將含鈣量「每片含鈣0.75g」改為「每片含鈣0.3 g」.

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75142.htm

『貳』 實驗室製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1)寫出標有

(1)熟記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a為鐵架台,b為錐形瓶.
(2)實驗室通常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固態和液態,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固-液不加熱型的發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A D
(3)實驗室制氧氣的三種方法中加熱氯酸鉀或加熱高錳酸鉀這兩種方法選用固-固加熱型的發生裝置,氯酸鉀以二氧化錳為催化劑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集氣瓶要裝滿水,否則集氣瓶中有殘余的空氣,收集的氣體不純,剛開始冒氣泡時不能收集,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氣體中有裝置中的空氣,應等到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故答案為:2KClO3

MnO2
.

『叄』 為了探究CO2的性質,需要製取並收集乾燥的CO2.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1)實驗室製取CO2的化學方

(1)實驗室中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用來乾燥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夠溶於水,所以應該選擇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即B裝置;
(3)【進行猜想】根據題干中信息可知,鎂與二氧化碳中發生了反應生成一種黑色物質和一種白色物質;其中由於反應物含有鎂元素、碳元素、氧元素,那麼生成的物質也必須是含有這幾種元素,反應物中沒有氫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氫氧化鎂,白色固體只能為氧化鎂或碳酸鎂,而黑色固體物質只能是碳;
【實驗方案】取該樣品少量於試管里,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振盪,沒有產生氣泡,且樣品全部溶解,所以可以判斷白色物質是氧化鎂;
【反思評價】根據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可以知道生成物和反應物的元素種類相同,結合實驗現象可以判斷上述結論正確;
【得出結論】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和鎂反應生成了碳和氧化鎂,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

點燃
.

『肆』 為探究CO2的化學性質,需要製取並收集乾燥的CO2,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此實驗裝置.(1)實驗製取CO2的化學

(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用濃硫酸乾燥,所以製取並收集一瓶乾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裝置代號連接順序為:B→E→F;
②如果鹽酸的濃度過大,生成的二氧化碳會帶出一部分氯化氫氣體,導致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
③氫氧化鈉易溶於水,可以得到較濃的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微溶於水,所以用氫氧化鈉溶液有利於二氧化碳的吸收;
(2)【進行猜想】:因為是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根據元素守恆,黑色顆粒是炭黑;根據元素守恆,反應前沒有氫元素,因此不可能是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通過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澱,然後過濾,再向溶液里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無明顯現象出現,得出結論白色固體為碳酸鈉;
【得出結論】:鈉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單質碳,要注意配平,化學方程式為4Na+3CO2

點燃
.

『伍』 今年初三學生參加了化學實驗技能考查,下列是某校為「二氧化碳製法和性質」准備的常用儀器和葯品.儀器:

(1)實驗室常用固體大理石與液體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所以我們可選②③④組裝發生裝置;石灰石、碳酸鈉相比,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速度快,所以加入的固體葯品是碳酸鈉;此實驗加入固體葯品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②③④、碳酸鈉、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收集不到葯品的原因可能是用了濃鹽酸,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鹽酸與石灰石反應使製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因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並且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濃鹽酸、石灰石,稀鹽酸、向上排空氣法;
(3)①氧氣有助燃的作用,所以我們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②D中變渾濁,可能的原因是CO2在裝置C中沒有被完全吸收;③CO2和水蒸氣均能與固體物質超氧化鉀(KO2)反應產生O2,所以必須排除水蒸氣的干擾,在B和C之間應該增加一個乾燥裝置時正確的.
故答案為:①在用帶火星的木條、②CO2在裝置C中沒有被完全吸收、③正確;因為H2O和KO2也能反應產生O2

『陸』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組合是什麼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實驗室製取CO2一般用碳酸鈣加稀鹽酸.
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CO2↑+H2O
裝置為固液——不需加熱型.即用一個燒瓶加一個分液漏斗,燒瓶內裝碳酸鈣,分液漏斗裝稀鹽酸.
收集裝置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柒』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是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條件:內容常溫。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製取CO2不能用稀硫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因為反應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於水,在溶液中析出後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礙了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2)製取CO2一般不選用濃鹽酸,因其揮發出HCl氣體,使收集到的CO2不純。
(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物質還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從反應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快慢適中,Na2CO3與稀鹽酸反應較快。
4、收集方法:
根據CO2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製得的氣體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5、裝置:
根據稀鹽酸是液體,石灰石是塊狀固體及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等情況,可以使用和實驗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裝置。
6、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已集滿。

『捌』 初三化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水槽 集氣瓶
CaCO3+HCl==CO2↑+CaCl2+H2O
試管 錐形瓶
向上排空氣法
錐形瓶 長頸漏斗 膠塞
要生成的氣體難溶於反應液才可
不需要加熱,液體參與反應

『玖』 如圖裝置(Ⅰ)是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圖,請你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儀器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答此題,①長頸漏斗,②分液漏斗;
(2)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氣體,不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作反應原料的原因:反應速率太快,不利氣體收集;
(3)裝置Ⅰ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是:關閉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若存在上下固定液面差,說明氣密性好.
(4)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原理,裝置Ⅱ與裝置Ⅰ比較,Ⅱ更好一些,理由是: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
(5)探究二氧化碳性質時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有白色沉澱生成,繼續通入氣體卻發現白色沉澱又消失了,推測原因可能是:繼續通入的CO2與沉澱發生了反應產生可溶性的新物質了.
故答案為:
(1)①長頸漏斗,②分液漏斗;
(2)稀鹽酸,反應速率太快,不利氣體收集;
(3)關閉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若存在上下固定液面差,說明氣密性好;
(4)Ⅱ,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
(5)繼續通入的CO2與沉澱發生了反應產生可溶性的新物質

與初三化學14題制co2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軸承座怎麼選 瀏覽:431
螺旋閥門銹死了怎麼辦 瀏覽:423
市婦保超聲檢查哪個設備好 瀏覽:944
叉車儀表盤上有什麼表 瀏覽:841
工具箱殺手2中文迅雷 瀏覽:108
水暖排氣閥門 瀏覽:690
打針用的器材分別叫什麼 瀏覽:1000
大眾甲殼蟲儀表盤時間怎麼調 瀏覽:15
承德亞博五金機電商城 瀏覽:856
廣州達升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00
車子etc設備怎麼拿下來 瀏覽:273
超瞬態實驗裝置重慶大學 瀏覽:854
暖氣管閥門的開啟方向 瀏覽:968
軸承尾數01是什麼軸 瀏覽:535
怎麼找回微信常用設備 瀏覽:648
超聲波震盪器怎麼檢查好壞 瀏覽:281
21新款邁騰儀表台怎麼拆 瀏覽:742
小區健身器材怎麼畫 瀏覽:825
氟利昂為什麼要製冷劑 瀏覽:808
銳志儀表盤最左邊顯示是什麼 瀏覽:69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