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配製緩沖液實驗裝置

配製緩沖液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6-10 14:33:30

『壹』 怎樣配置緩沖液

首先大致計算出所需的酸和對應的鹽的質量;
然後用天平稱量出相應的質量;
然後將酸和鹽混合至燒杯,用玻璃棒攪拌均勻,靜置,最後移入到容量瓶定容,貼上標簽。

計算公式
一、用液體試劑配製:
根據稀釋前後溶質質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釋濃度ρ1 :密度V1:欲配溶液體積
ω2:濃溶液濃度ρ2:密度V2:需用濃溶液體積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1、根據稀釋前後溶質的量相等原則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釋前的濃度 V1:稀釋前體積
C2:稀釋後的濃度 V2:稀釋後體積
2、用固體試劑配製
公式:m=C×V×M/1000
m:需稱取的質量 C:欲配溶液濃度
V:欲配溶液體積 M:摩爾質量
3、用液體試劑配製
公式:V1×d×a%=C×V2×M/1000
V1:原溶液體積 V2:欲配置溶液體積
d:比重 a:原溶液百分濃度
c:物質的量濃度 M:相對分子質量

操作步驟
1.計算:n=m/M , c=n/v ,p=m/v
例:實驗室用密度為1.18g/mL,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配製250ml,0.3mol/L的鹽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稱量或量取:固體試劑用分析天平或電子天平(為了與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稱量,液體試劑用量筒。
3.溶解:將稱好的固體放入燒杯,用適量(20~30mL)蒸餾水溶解。
4.復溫:待溶液冷卻後移入容量瓶。
5.轉移(移液):由於容量瓶的頸較細,為了避免液體灑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緊貼容量瓶瓶口,棒底應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線下。
6.洗滌: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全部轉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液面離容量瓶頸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9.搖勻,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於容量瓶不能長時間盛裝溶液,故將配得的溶液轉移至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注意事項:
1.氫氧化鈉為鹼性化學物質,濃鹽酸為酸性化學物質,注意不要濺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蝕,實驗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一旦不慎將氫氧化鈉濺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稱量時,使用燒杯放置。
2.要注意計算的准確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釋濃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配好的溶液要及時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並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葯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摩爾分數)),放到相應的試劑櫃中。

『貳』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實驗報告...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是高中現行生物學課本中的一個實驗內容,也是第1個探究性實驗。但是,教材中所介紹的實驗葯品(α-澱粉酶)價格較貴,實驗設計思路為定性實驗。能否改進實驗設計方案,使其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驗設計能力,通過實驗過程理解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識內容,而且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科學探究精神呢?為此,筆者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1 實驗設計

1.1 選用過氧化氫酶作為實驗探究對象 過氧化氫是細胞中某些化學反應的副產物,具有強氧化性,如果不及時除去或分解,就會殺死細胞。在動物的肝細胞和血細胞中含有較多的過氧化氫酶,它可以促進過氧化氫分解。由於過氧化氫酶容易獲得且催化反應的現象明顯,所以選用過氧化氫酶作為實驗探究對象。

1.2 設備准備 實驗用具有:細胞培養瓶(代替反應小室)、刻度吸管、鑷子、水槽、25 mL量筒;反應底物為30%H2O2,也可以用原包裝雙氧水配製的3%H2O2,但反應速度慢,現象不太明顯,反應時間長。

實驗中需要 H2O2酶濾紙片,製作方法是:將 10 g鮮肝剪碎,置於研缽中充分研磨,加入200 mL蒸餾水製成鮮肝液。然後,將濾紙剪成1 cm2的小片,平展在表面皿中,用鮮肝液浸泡l min後使用。

配製緩沖液,方法是:將17.96 g Na2HPO4·7H2O在 1 000 mL容量瓶內溶於蒸餾水中,加水至刻度,配製成0.067 mol/L Na2HPO4溶液。將9.07 g KH2PO4在1 000 mL容量瓶內溶於蒸餾水中,加水至刻度,配製成0.067 mol/L KH2PO4溶液。用上述兩種溶液配製pH5、pH6、pH7、pH8緩沖液如下:

單位:mL

pH
5
6
7
8

0.067 mol/L KH2PO4
0.067 mol/L KH2PO4
1
99
20
80
60
40
95
5

1.3 實驗方案 參照美國BSCS教材中的實驗方案,經過1個多月的摸索,改進原有實驗裝置,制定出簡單易行且定量效果好的實驗步驟如下:

l)向水槽中加水至將滿為止。

2)將大小相同的8片濾紙片在鮮肝液中浸泡l min,然後用鑷子夾起濾紙片,靠在培養皿壁上,使多餘的酶液流盡。

3)用鑷子將2片酶濾紙片小心地放入細胞培養瓶(用作反應小室)的一側內壁上,使酶濾紙片粘在內壁上。注意濾紙片不要碰到反應小室的瓶口。

4)將細胞培養瓶立起,貼有酶濾紙片的一側壁沖上,小心加入 pH=5的緩沖液 2 mL,然後再加入 2 mL 30%的H2O2溶液,切勿使上述混合液接觸貼在內壁上的濾紙片。將小室塞緊。

5)將25 mL量筒橫放於水槽中使之灌滿水,若有氣泡,將其輕輕傾斜,小心趕出氣泡。將量筒倒立,使筒口一直處於水中。

6)小心將細胞培養瓶平放在水槽中的水裡,注意反應小室貼有濾紙片的內壁應在上面,將量筒移至細胞培養瓶口上伸出的玻璃管上方,實驗過程中要一直扶著量筒,保證量筒的位置不動。

7)將細胞培養瓶小心旋轉180度,使H2O2溶液接觸酶濾紙片。同時開始計時,在 30 S時,讀取量筒水平面刻度並作出標記後記錄。

8)反復沖洗反應小室後,重復上述實驗過程,測量在 pH6、pH7、pH8時過氧化氫在酶的催化下所釋放的氣體量。注意:所有的實驗中都要嚴格保證於凈,不應該有上一次反應後的剩餘溶液,每次試驗完後,應充分沖洗,然後用相應的緩沖液再沖洗一遍。

2 教學過程

2.1 引入新課 由上節課的實驗操作引出本節課的實驗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實驗操作要達到的目的,為減少學生實驗操作過程的盲目性做好鋪墊。

學生作出溫度和pH影響酶的活性的假設後,教師介紹本節課所用的酶和底物,以及過氧化氫酶在生物體內的分布情況。然後播放自製錄像《pH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邊看錄像邊講解實驗用具,但是不強調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意在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問題的敏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如果某一學生只是在被動地看錄像而不是邊看邊思考,在自己具體實驗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使實驗進程不順利。而在看錄像過程中積極思考的學生,實驗每一步的操作應該注意的問題都會關注到,實驗速度快且實驗結果准確。

2.2 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模仿錄像中的操作進行自主實驗,既需要分工合作,更需要在操作中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視學生的操作情況並適時地參與討論,針對不同組的情況,提出一些小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實驗中教師巡視,既可以了解學生實驗的速度、實驗過程中出現哪些不可預計的問題,使自己很好地駕馭課堂教學,又作為學習者參與討論過程,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2.3 交流和討論 實驗結束後,教師請各組學生代表匯報實驗結果,確定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會發現不同組得出的實驗結論可能有所不同。綜合全班的實驗結果,還是可以看出過氧化酶的最適宜pH是7。然後教師告訴學生,科學家研究得出:肝臟中過氧化酶的最適pH是6.8,接近於7。但是大家的實驗結果各不相同,由此引出實驗討論的問題:實驗過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實驗誤差?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進行充分的討論,總結出影響實驗結果的一些因素。這是學生回憶實驗操作進行自我反省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但是很少有學生對教師提供的實驗方案表示質疑,為此教師又提出另外一個討論題:你認為該實驗設計中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應如何改進實驗裝置或方案,使實驗結果更准確?一個小小的問題點燃了學生質疑的火花,大家各抒己見,提出改進實驗方案的建議,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因為實驗步驟中只設計了pH為5-8的實驗,所以教師又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想得出不同的pH與酶活性關系的變化曲線,應該如何設計?由此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目的不同,實驗設計的步驟和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實驗設計需要有針對性。

2.4 實驗設計思路的遷移──設計並交流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方案 進行充分的討論後,教師又提出問題:知道了不同的pH與酶活性的關系,現在請同學們設計「探究溫度如何影響酶的活性」的實驗方案。提醒學生注意底物和相應的實驗裝置的選擇。給學生一段時間思考後,教師請學生交流實驗方案。有的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實驗用具的基礎上設計,有的學生利用化學中制備氫氣的啟普發生器作為反應體系,這樣實驗結果更加准確。但有的學生考慮得更加全面,想到H2O2在高溫的情況下也會加速分解,用過氧化氫酶和H2O2探究溫度的影響不太適合,所以改用澱粉作底物,唾液澱粉酶作催化劑。在這個交流過程中,學生相互評價實驗的可行性,並且給予每組學生一些合理的建議。該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深入研究問題的能力。

3 教學小結和反思

生物科學實驗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探究過程的訓練。包括觀察、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方案並進行實施、收集分析解讀數據、得出合理結論、表達結果等。是學習者運用判斷思維、邏輯思維進行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很好地把握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優質。避免出現盲目而無序,熱鬧而無獲的情況。探究教學對教師駕馭課堂和教學內容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授課前教師必須精心准備,要預見到可能發生的所有情況,尤其是實驗安全性問題。

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和自主設計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分析綜合的思維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的能力、創新能力等。但是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該滲透到每堂課的教學中.滲透到教學的點點滴滴,朱意曾說過「讀書無疑,需教有疑,有疑者無疑,至此方是長進」,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問,周密安排,每堂課要給學生提供施展自己才華的舞台,長此以往,學生的各種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乃至升華。

探究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自己扮演的是和學生平等的學習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共同探討,可能從學生那裡會獲得更多的靈感和信息,反過來促進自己的教學。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用2節課的時間,給學生提供必需的實驗器材和用品,分組實施自己設計的「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方案,檢驗自己方案的可行性。這是一個自我價值的實現過程,相信在這一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熱情,是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不可多得的契機。

『叄』 緩沖液配製

有這個公式的
無機化學上有

緩沖溶液buffer solution

緩沖液是一種能在加入少量酸或鹼時抵抗pH改變的溶液。PH緩沖系統對維持生物的正常pH值,正常生理環境起重要作用。多數細胞僅能在很窄的pH范圍內進行活動,而且需要有緩沖體系來抵抗在代謝過程中出現的pH變化。在生物體中有三種主要的pH緩沖體系,它們時蛋白質、重碳酸鹽緩沖體系。每種緩沖體系所佔的分量在各類細胞和器官中是不同的。

在生化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用到緩沖溶液來維持實驗體系的酸鹼度。研究工作的溶液體系pH值的變化往往直接影響到我們工作的成效。如果提取酶實驗體系的pH值變化或變化過大,會使酶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活。所以我們要學會配製緩沖溶液。

由弱酸及其鹽組合一起使具有緩沖作用。生化實驗室常常用的緩沖系主要有磷酸、檸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iris(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統,在生化實驗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選擇緩沖體系,因為有時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並不是緩沖液的pH值,而是緩沖液中的某種離子。如硼酸鹽、檸檬酸鹽、磷酸鹽和三羥甲基甲烷等緩沖劑都可能產生不需要的反應。

硼酸鹽:硼酸鹽與許多化合物形成復鹽、如蔗糖。

檸檬酸鹽:檸檬酸鹽離子容易與鈣結合,所以存在有鈣離子的情況下不能使用。

磷酸鹽:在有些實驗,它是酶的抑止劑或甚至是一個代謝物,重金屬易以磷酸鹽的形式從溶液中沉澱出來。而且它在pH7.5以上時緩沖能力很小。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屬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統中也起抑止的作用。其主要缺點時溫度效應。這點往往被忽視,在室溫pH是7.8的Tris一緩沖液,在4℃時是8.4,在37℃時是7.4,因此,4℃配製的緩沖液拿到37℃測量時,其氫離子濃度就增加了10倍。而且它在pH7.5以下,緩沖能力很差。

緩沖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決定?

設緩沖系統的弱酸的電離常數為K(平衡常數),平衡時弱酸的濃度為[酸],弱酸鹽的濃度為[鹽],則由弱酸的電離平衡式可得下式:

根據此式可得出下列幾點結論:

(1)緩沖液的pH值與該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及鹽和酸的濃度有關。弱酸一定,但酸和鹽的比例不同時,可以得到不同的pH值。當酸和鹽濃度相等時,溶液的pH值與PK值相同。

(2)酸和鹽濃度等比例也增減時,溶液的pH值不便。

(3)酸和鹽濃度相等時,緩沖液的緩沖效率為最高,比例相差越大,緩沖效率越低,一般地說緩沖液有效緩沖范圍為PK±1pH。

從上述可知,只要知道緩沖對的PK值,和要配製的緩沖液的pH值(及要求的緩沖液總濃度)時,可按公式計算出[鹽]和[酸]的量。這樣算涉及到對數的換算,較麻煩,前人為減少後人的計算麻煩,經計算已為我們總結出pH值與緩沖液對離子用量的關系列出了表格。講義附錄部分節錄有磷酸緩沖液的配製表。只要我們知道要配製的緩沖液的pH,經查表便可計算處所用緩沖劑的比例和用量。例如配製500nmpH5.8濃度為0.1M磷酸緩沖液。

經查表知pH5.8濃度為0.2M Na2HPO48.0毫升,而0.2M Na2HPO492.0毫升。依此可推論出配製100ml0.1M的磷酸緩沖液需要0.1M Na2HPO48.0毫升,而0.1M Na2HPO4需要92.0毫升。

計算好後,按計算結果稱好葯品,放於燒杯中,加少量蒸餾水溶解,轉移入50ml容量瓶,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便得所需的緩沖液。

各種緩沖溶液的配製,均按下表按比例混合,某些試劑,必須標定配成准確的濃度才能進行,如醋酸、NaOH等。

『肆』 緩沖溶液的配製與性質的實驗報告內容是什麼

包含如下內容:

(1).實驗報告名稱。

(2).配製溶液的目的與要求。

(3).配製所用溶質、溶劑的名稱、質量規格、產地、批號。

(4).配製所用儀器的名稱、規格。

(5).配製所需溶質、溶劑的用量(質量、體積)及計算過程。

(6).簡述具體的操作過程(包括裝瓶及貼標簽)。

(7).配製溶液所在地的操作環境條件,如溫度。

緩沖溶液的作用

緩沖溶液對維持著人體正常的血液p H范圍。其中碳酸-碳酸氫鈉是血漿中最主要的緩沖對,此對緩沖機制與肺的呼吸功能及腎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密切相關。

正常人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後與水結合成碳酸,碳酸與血漿中的碳酸氫根離子—組成共軛酸鹼對,所以緩沖溶液在醫學檢驗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採用電位滴定法測定緩沖溶液的滴定曲線,選擇 了常見的氨水-氯化銨緩沖溶液,分別按照不同的配比得到4種緩沖溶液,實驗測定了強酸、強鹼對緩沖 溶液的滴定曲線,滴定結果直觀清晰,對理解緩沖容 量的概念及實踐中緩沖溶液的選擇有積極的意義。

『伍』 怎麼配製標准緩沖溶液

1、只要知道緩沖對的PH值,和要配製的緩沖液的pH值(及要求的緩沖液總濃度),就能按公式計算鹽和酸的量。總結出pH值與緩沖液對離子用量的關系並列出了表格。只要知道要配製的緩沖液的pH,經查表便可計算出所用緩沖劑的比例和用量。

2、例如配製pH5.8濃度為0.1摩爾/升的磷酸緩沖液。

3、經查表知pH5.8濃度為0.2摩爾的Na2HPO48.0毫升,而92.0毫升的0.2摩爾Na2HPO4。依此可推論出配製100ml0.1摩爾的磷酸緩沖液需要8.0毫升0.1摩爾的Na2HPO4,而0.1摩爾的Na2HPO4需要92.0毫升。

4、計算好後,按計算結果准確稱好固態化學成分,放於燒杯中,加少量蒸餾水溶解,轉移入50ml容量瓶,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就能得到所需的緩沖液。

5、各種緩沖溶液的配製,均按表格按比例混合,某些試劑,必須標定配成准確濃度才能進行,如醋酸、氫氧化鈉等。另外,所有緩沖溶劑的配製計量都能從以上的算式准確獲得。

(5)配製緩沖液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緩沖體系:

一、常用作緩沖溶液的酸類由弱酸及其共軛酸鹽組合成的溶液具有緩沖作用。

二、常見的緩沖體系有:

1、弱酸和它的鹽(如H2CO3---Na2CO3)

2、弱鹼和它的鹽(NH3·H2O---NH4Cl)

3、多元弱酸的酸式鹽及其對應的次級鹽(如NaH2PO4---Na2HPO4)的水溶液組成。

三、生化實驗室常用的緩沖系主要有磷酸、檸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ris(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統,生化實驗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選擇緩沖體系,因為有時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並不是緩沖液的pH值,而是緩沖液中的某種離子。

1、硼酸鹽:硼酸鹽與許多化合物形成復鹽、如蔗糖。

2、檸檬酸鹽:檸檬酸鹽離子容易與鈣結合,所以存在有鈣離子的情況下不能使用。

3、磷酸鹽:在有些實驗,它是酶的抑止劑或甚至是一個代謝物,重金屬易以磷酸鹽的形式從溶液中沉澱出來。而且它在pH7.5以上時緩沖能力很小。

4、三羥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屬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統中也起抑製作用。其主要缺點時溫度效應。在室溫pH是7.8的Tris緩沖液,4℃時是8.4,37℃時是7.4,因此,4℃配製的緩沖液在37℃進行測量時,其氫離子濃度就增加了10倍。在pH7.5以下,其緩沖能力極為不理想。

『陸』 Tris-HCl緩沖液的配製方法

Tris-HCl緩沖液的配製方法:
Tris:三羥甲基氨基甲烷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一般簡稱為Tris)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其分子式為(HOCH2)3CNH2。Tris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的緩沖液的制備。例如,在生物化學實驗中常用的TAE和TBE緩沖液(用於核酸的溶解)都需要用到Tris。由於它含有氨基因此可以與醛發生縮合反應
Tris為弱鹼,在室溫(25℃下,它的pKa為8.1;根據緩沖理論,Tris緩沖液的有效緩沖范圍在pH7.0到9.2之間。
Tris鹼的水溶液pH在10.5左右,一般加入鹽酸以調節pH值至所需值,即可獲得該pH值的緩沖液。但同時應注意溫度對於Tris的pKa的影響。
由於Tris緩沖液為弱鹼性溶液,DNA在這樣的溶液中會被去質子化,從而提高其溶解性。人們常常在Tris鹽酸緩沖液中加入EDTA製成「TE緩沖液」,TE緩沖液被用於DNA的穩定和儲存。如果將調節pH值的酸溶液換成乙酸,則獲得「TAE緩沖液」(Tris/Acetate/EDTA),而換成硼酸則獲得「TBE緩沖液」(Tris/Borate/EDTA)。這兩種緩沖液通常用於核酸電泳實驗中。
用途:有機合成中間體。在電泳緩沖液中同甘氨酸構成緩沖體系,穩定電泳過程中的PH值。在凝膠中也起到穩定PH的作用,只不過是Tris-HCl緩沖體系。
Tris緩沖液不僅被廣泛用作核酸和蛋白質的溶劑,還有許多重要用途。Tris被用於不同pH條件下的蛋白質晶體生長。Tris緩沖液的低離子強度特點可用於線蟲(C.
elegans核纖層蛋白lamin)的中間纖維的形成。Tris也是蛋白質電泳緩沖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此外,Tris還是制備表面活性劑、硫化促進劑和一些葯物的中間物。Tris也被用作滴定標准物。
1
M
Tris-HCl
(pH7.4,7.6,8.0)
組份濃度
1
M
Tris-HCl
配製量
1L
配製方法:
1.稱量121.1
g
Tris置於l
L燒杯中。
2.加入約800
ml的去離子水,充分攪拌溶解。
3.按下表加入濃HCl量調節所需要的pH值。
pH值
濃HCl
7.4
約70
ml
7.6
約60
ml
8.0
約42ml
4.將溶液定容至1
L。
5.高溫高壓滅菌後,室溫保存。
注意:應使溶液冷卻至室溫後再調定pH值,因為Tris溶液的pH值隨溫度的變化差異很大,溫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約降低0.03個單位。
1.5
M
Tris-HCl
(pH8.8)
組份濃度
1.5
MTris-HCl
配製量
1
L
配製方法
1.稱量181.7
g
Tris置於1
L燒杯中。
2.加入約800
ml的去離子水,充分攪拌溶解。
3.用濃HCl調節pH值至8.8。
4.將溶液定容至1
L。
5.高溫高壓滅菌後,室溫保存。
注意:應使溶液冷卻至室溫後再調定pH值,因為Tris溶液的pH值隨溫度的變化差異很大,溫度每升高1℃,溶液的pH值大約降低0.03個單位。
TE即Tris-EDTA
buffer(10mM
Tris,1mM
EDTA,pH7.4
pH7.6
pH8.0)。
常用分子生物學試劑,用於DNA的溶解等。
配製1
0×TE
Buffer
(pH7.4,
7.6,8.0)
組份濃度:
100
mM
Tris-HCl,10
mM
EDTA
配製量:
1
L
配製方法:
1.
量取下列溶液,置於l
L燒杯中。
1
M
Tris-HCl
Buffer(pH7.4,7.6,8.0)
100
ml
500
mM
EDTA(pH8.0)
20
ml
2.向燒杯中加入約800
ml的去離子水,均勻混合。
3.將溶液定容至1
L後,高溫高壓滅菌。
4.室溫保存。

『柒』 氨-氯化銨緩沖液配製的具體實驗步驟

氨—氯化銨緩仲液 pH8.0:取氯化銨1. 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再加稀氨溶液1→30調節pH值至8.0,即得。

氨—氯化銨緩沖液 pH10.0:取氯化銨5. 4g,加水20ml溶解後,加濃氯溶液35ml,再加水稀釋至100ml, 即得。

當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鹼時,有阻礙溶液pH變化的作用,稱為緩沖作用,這樣的溶液叫做緩沖溶液。

(7)配製緩沖液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原理

由弱酸HA及其鹽NaA所組成的緩沖溶液對酸的緩沖作用,是由於溶液中存在足夠量的鹼A-的緣故。當向這種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強酸時,H+離子基本上被A-離子消耗:

所以溶液的pH值幾乎不變;當加入一定量強鹼時,溶液中存在的弱酸HA消耗OH-離子而阻礙pH的變化。

在緩沖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或強鹼,其溶液pH值變化不大,但若加入酸,鹼的量多時,緩沖溶液就失去了它的緩沖作用。這說明它的緩沖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捌』 請用流程圖闡述緩沖溶液配製實驗是如何設計實驗步驟

實驗七:緩沖溶液的配製與性能
一 實驗目的
(1)學習緩沖溶液的配製方法,加深對緩沖溶液性質的理解
(2)了解緩沖容量與緩沖劑濃度和緩沖組分的比值關系:
(3)練習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二 實驗原理
能抵抗外來少量強酸、強鹼或適當稀釋而保持pH值基本不變的溶液叫緩沖溶液。緩沖溶液一般是由弱酸及其鹽、弱鹼及其鹽、多元弱酸的酸式鹽及其次級鹽組成。緩沖溶液的pH值可用下式計算:
pH?pKa?lgCsC 或 pOH?pKB?LGs CaCb
緩沖溶液pH值除主要決定於pKb(pKb)外,還與鹽和酸(或鹼)的濃度比值有關,若配製緩沖溶液所用的鹽和酸(或鹼)的原始濃度相同均為C,酸(鹼)的體積為Va(Vb),鹽的體積為Vs總體積為V,混合後酸(或鹼)的濃度為
C?VsC?Va?C?Vb?,則 ??,鹽的濃度為VV?V?
CsCVsVVsCV??或s?s CaCVAVVaCbVb
所以緩沖溶液pH值可寫為
pH?pKa?lgVsV 或 pOH?pKb?lgs VaVb
配製緩沖溶液時,只要按計算值量取鹽和酸〔或鹼)溶液的體積,混合後即可得到一定pH值的緩沖溶液。

『玖』 如何配製mes緩沖液

配製方法:計算MES用量至終濃度 30mmol/L;稱重,用 Tris鹼溶液(飽和或不飽和,其濃度都沒關系)調節pH至6.5;加水定量就可以了。

在化學上用,化學物品和溶劑(一般是水)配製成實驗需要濃度的溶液的過程就叫做配製溶液。配製溶液前需要計算所需物品的多少並清理儀器。

配製溶液注意事項:

1、氫氧化鈉為鹼性化學物質,濃鹽酸為酸性化學物質,注意不要濺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蝕,實驗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一旦不慎將氫氧化鈉濺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稱量時,使用燒杯放置。

2、要注意計算的准確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釋濃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配好的溶液要及時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並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葯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摩爾分數)),放到相應的試劑櫃中。

閱讀全文

與配製緩沖液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軸承座怎麼選 瀏覽:431
螺旋閥門銹死了怎麼辦 瀏覽:423
市婦保超聲檢查哪個設備好 瀏覽:944
叉車儀表盤上有什麼表 瀏覽:841
工具箱殺手2中文迅雷 瀏覽:108
水暖排氣閥門 瀏覽:690
打針用的器材分別叫什麼 瀏覽:1000
大眾甲殼蟲儀表盤時間怎麼調 瀏覽:15
承德亞博五金機電商城 瀏覽:856
廣州達升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00
車子etc設備怎麼拿下來 瀏覽:273
超瞬態實驗裝置重慶大學 瀏覽:854
暖氣管閥門的開啟方向 瀏覽:968
軸承尾數01是什麼軸 瀏覽:535
怎麼找回微信常用設備 瀏覽:648
超聲波震盪器怎麼檢查好壞 瀏覽:281
21新款邁騰儀表台怎麼拆 瀏覽:742
小區健身器材怎麼畫 瀏覽:825
氟利昂為什麼要製冷劑 瀏覽:808
銳志儀表盤最左邊顯示是什麼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