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柱層析分離實驗裝置圖

柱層析分離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6-09 11:09:17

① 做柱層析時,裝柱子的過程,是怎樣的

加填料的時候要輕輕敲打柱子 這樣柱子能裝的比較實 柱子裝不實的話 可能就白過了

② 柱層析法的原理

柱層析原理:
柱層析法的分離原理是根據物質在硅膠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組分分離。一般情況下極性較大的物質易被硅膠吸附,極性較弱的物質不易被硅膠吸附。當採用溶劑洗脫時,發生一系列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過程,吸附力較強的組分,移動的距離小,後出柱;吸附力較弱的組分,移動的距離大,先出柱。
硅膠柱層析流動相:
極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統;極性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統;極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統;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一般都是利用極性相似相容原理,看流動相與固定相的極性,大部分是固定相的極性小於流動相,然後流動相的極性與所要洗脫的物質極性比較接近,從而將物質洗脫下來。

③ 柱層析分離有機化合物的原理是什麼

柱色譜法是通過色譜柱(如圖 l)來實現分離的。色譜柱內裝有固體吸附劑(固定相),如氧化鋁或硅膠。液體樣品從柱頂加入,在柱的頂部被吸附劑吸附。然後,從柱的頂部加入有機溶劑(作洗提劑)。 由於吸附劑對各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各組分以不同的速率下移,被吸附較弱的組分在流動相(洗提劑)里的百分含量比被吸附較強的組分要高,以較快的速率向下移動。

④ 胡蘿卜素柱層析分離實驗結果中只出現了一條色帶,什麼原因

胡蘿卜素柱層析分離實驗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分子結構互不相同,理化性質(溶解度、吸附力、分子大小形狀及分子極性等)各異,因而在支持物(吸附劑)上分布於不同的區帶,以達到分離的目的。
胡蘿卜素層析柱分離實驗結果只出現一條色帶原因:

1、樣品-石油醚提取液中的乙醇未洗凈,導致吸附不好,色素彌散不清;
2、展層劑中的丙酮可增強洗脫效果,含量過高導致洗脫過快使色帶分離不清晰。

⑤ 舉例說明三種柱層析的原理

問問
5.舉例說明三種柱層析的原理
5.舉例說明三種柱層析的原理 3. 試述細胞融合技術在細胞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最佳答案
在分離分析特別是蛋白質分離分析中,層析是相當重要、且相當常見的一種技術,其原理較為復雜,對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這里只能做一個相對簡單的介紹。 一、 吸附層析 1、 吸附柱層析 吸附柱層析是以固體吸附劑為固定相,以有機溶劑或緩沖液為流動相構成柱的一種層析方法。 2、 薄層層析 薄層層析是以塗布於玻板或滌綸片等載體上的基質為固定相,以液體為流動相的一種層析方法。這種層析方法是把吸附劑等物質塗布於載體上形成薄層,然後按紙層析操作進行展層。 3、 聚醯胺薄膜層析 聚醯胺對極性物質的吸附作用是由於它能和被分離物之間形成氫鍵。這種氫鍵的強弱就決定了被分離物與聚醯胺薄膜之間吸附能力的大小。層析時,展層劑與被分離物在聚醯胺膜表面競爭形成氫鍵。因此選擇適當的展層劑使分離在聚醯胺膜表面發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連續過程,就能導致分離物質達到分離目的。 二、 離子交換層析 離子交換層析是在以離子交換劑為固定相,液體為流動相的系統中進行的。離子交換劑是由基質、電荷基團和反離子構成的。離子交換劑與水溶液中離子或離子化合物的反應主要以離子交換方式進行,或藉助離子交換劑上電荷基團對溶液中離子或離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進行。` 三、 凝膠過濾 凝膠過濾又叫分子篩層析,其原因是凝膠具有網狀結構,小分子物質能進入其內部,而大分子物質卻被排除在外部。當一混合溶液通過凝膠過濾層析柱時,溶液中的物質就按不同分子量篩分開了。 四、 親和層析 親和層析的原理與眾所周知的抗原一抗體、激素一受體和酶一底物等特異性反應的機理相類似,每對反應物之間都有一定的親和力。正如在酶與底物的反應中,特異的廢物(S')才能和一定的酶(E)結合,產生復合物(E-S')一樣。在親和層析中是特異的配體才能和一定的生命大分子之間具有親和力,並產生復合物。而親和層析與酶一底物反應不同的是,前者進行反應時,配體(類似底物)是固相存在;後者進行反應時,底物呈液相存在。實質上親和層析是把具有識別能力的配體L(對酶的配體可以是類似底物、抑制劑或輔基等)以共價鍵的方式固化到含有活化基團的基質M(如活化瓊脂糖等)上,製成親和吸附劑M-L,或者叫做固相載體。而固化後的配體仍保持束縛特異物質的能力。因此,當把圍相載體裝人小層析

⑥ 離子交換柱層析法分離氨基酸實驗裝柱有哪些注意事項

氨基酸的分離鑒定——紙層析法
一,實驗目的
掌握氨基酸紙層析的方法和原理,學會分析待
測樣品的氨基酸成分.
二,實驗原理
紙層析是以濾紙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層析.濾紙纖維上的羥基具有親水性,吸附一層水作為固定相,有機溶劑為流動相.當有機相流經固定相時,物質在兩相間不斷分配而得到分離.
溶質在濾紙上的移動速度用Rf值表示:
Rf=原點到層析斑點中心的距離/原點到溶劑前沿的距離
在一定的條件下某種物質的Rf值是常數.Rf值的大小與物質的結構,性質,溶劑系統,層析濾紙的質量和層析溫度等因素有關.本實驗利用紙層析法分離氨基酸.
三,實驗器材
(1)大燒杯(5000mL):1隻/組
(2)微量注射器(100 L):1隻/ 組.
(3)噴霧器:公用.
(4)培養皿:1隻/組.
(5)層析濾紙(長22cm,寬14cm的新華一號濾紙):1張/組.
(6)直尺,鉛筆:自備.
(7)電吹風:1隻/組.
(8)托盤,針,白線:1套/組.
(9)手套:1雙/組.
(10)塑料薄膜:公用.
(11)小燒杯:50mL,1隻/組.
四,實驗試劑
(1)擴展劑:將4體積正丁醇和1體積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與5體積水混合,充分振盪,靜置後分層,棄去下層水層.
(2)氨基酸溶液:0.5%的已知氨基酸溶液3種(賴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0.5%的待測氨基酸液1種.
(3)顯色劑: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實驗試劑
五,實驗操作
檢查培養皿是否乾燥,潔凈;若否,將其洗凈並置於乾燥箱內120℃烘乾.
(1)平衡:剪一大塊塑料薄膜鋪在桌面上,將層析缸或大燒杯到置於塑料薄膜上,再把盛有約20mL展層溶液的小燒杯置於倒置的層析缸或大燒杯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起來,平衡20min.
(2)規劃:帶上手套,取寬約14cm,高約22cm的層析濾紙一張.在紙的下端距邊緣2cm處輕輕用鉛筆劃一條平行於底邊的直線A,在直線上做4個記號,記號之間間隔2cm,這就是原點的位置.另在距左邊緣1cm處畫一條平行於左邊緣的直線B,在B線上以A,B兩線的交點為原點標明刻度(以厘米為單位),參見左圖.
(3)點樣:用微量注射器分別取10mL左右的氨基酸樣品(每取一個樣之前都要用蒸餾水洗滌微量注射器,以免交叉污染),點在這四個位置上.擠一滴點一次,同一位置上需點2~3次,2~3mL/次,每點完一點,立刻用電吹風熱風吹乾後再點,以保證每點在紙上擴散的直徑最大不超過3mm.每人須點4個樣,其中3個是已知樣,1個是待測樣品.
(4)層析:用針,線將濾紙縫成筒狀,紙的兩側
邊緣不能接觸且要保持平行,參見圖3-3.向培養皿中加入擴展劑,使其液面高度達到1cm左右,將點好樣的濾紙筒直立於培養皿中(點樣的一端在下,擴展劑的液面在A線下約1cm),罩上大燒杯,仍用塑料薄膜密封.當擴展劑上升到A線時開始計時,每隔一定時間測定一下擴展劑上升的高度,填入表3-1中.當上升到15~18cm,取出濾紙,剪斷連線,立即用鉛筆描出溶劑前沿線,迅速用電吹風熱風吹乾.
(5)顯色:用噴霧器在通風廚中向濾紙上均勻噴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後立即用熱風吹乾,即可顯出各層析斑點,參見左圖.
(6)計算各種氨基酸的Rf值,並判斷混合樣品中都有哪些氨基酸,各人將自己的實驗結果貼在實驗報告上,見表3-2.
(7)以層析時間為橫坐標,擴展劑上升高度為縱坐標畫圖,求出擴展劑上升到18cm時所需要的時間.
(8)將微量注射器內外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倒掉用過的展層液和平衡液,將培養皿洗凈,整理好桌面上的儀器和試劑

⑦ 請問做柱層析的硅膠怎麼做預處理啊,怎麼裝柱

硅膠的預處理:以濃鹽酸浸泡硅膠,然後用蒸餾水洗滌硅膠後,將起進行減壓抽濾,後不斷加蒸餾水沖洗。使得抽濾液中基本不含氯離子。晾乾一周後,在110℃烘箱中活化2小時。

第二、活化後的硅膠加石油醚浸泡並攪拌均勻。在裝柱時,宜使用口徑較大的玻璃漏斗置於 層析柱上部,注入1/2高的石油醚,打開下部活塞,然後盡量均勻地將硅膠傾入漏斗,這樣可以防止層析柱中形成斷層(這一步是實驗的關鍵步驟)。
裝柱子(添硅膠)時,有兩種方法:即濕法裝柱和干法裝柱,二者各有優劣。不論干法還是濕法,硅膠(固定相)的上表面一定要平整,並且硅膠(固定相)的高度一般為15cm左右,太短了可能分離效果不好,太長了也會由於擴散或拖尾導致分離效果不好。
濕法裝柱是先把硅膠用適當的溶劑拌勻後,再填入柱子中,然後再加壓用淋洗劑"走柱子",本法最大的優點是一般柱子裝的比較結實,沒有氣泡。
干法裝柱則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膠,然後再輕輕敲打柱子兩側,至硅膠界面不再下降為止,然後再填入硅膠至合適高度,最後再用油泵直接抽,這樣就會使得柱子裝的很結實。接著是用淋洗劑"走柱子",一般淋洗劑是採用TLC分析得到的展開劑的比例再稀釋一倍後的溶劑。通常上面加壓,下面再用油泵抽,這樣可以加快速度。干法裝柱較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於"走柱子"時,由於溶劑和硅膠之間的吸附放熱(可以用手摸柱子明顯感覺到),容易產生氣泡,這一點在使用低沸點的淋洗劑時如乙醚,二氯甲烷更為明顯。雖然產生的氣泡在加壓的情況下不易察覺,但是,一旦撤去壓力,如在上樣、加溶劑等操作的時候,氣泡就會釋放出來,嚴重時,整個柱子變花,樣品不可能平整地通過,當然也就談不上分離了。解決的辦法是:第一、硅膠一定要天結實;第二、 一定要用較多的溶劑"走柱子",一定要到柱子的下端不再發燙,恢復到室溫後再撤去壓力。
也有介紹在硅膠的最上層填上一小層石英砂,防止添加溶劑的時候,使得樣品層不再整齊。但我的感覺是如果小心上樣,添加溶劑,則沒有這個必要。
上樣也有干法和濕法之分:干法就是把待分離的樣品用少量溶劑溶解後,在加入少量硅膠,拌勻後再旋去溶劑。如此得到的粉末再小心加到柱子的頂層。干法上樣較麻煩,但可以保證樣品層很平整。濕法上樣就是用少量溶劑(最好就是展開劑,如果展開劑的溶解度不好,則可以用一極性較大的溶劑,但必須少量)將樣品溶解後,再用膠頭滴管轉移得到的溶液,沿著層析柱內壁均勻加入。然後用少量 薌 洗滌後,再加入。濕法較方便,熟手一般採用此法 關於TLC和柱層析之我的體會(轉)
柱層析和TLC是有機化學工作者必須下苦功夫的兩項實驗技術。這兩項技術掌握與否,對於提高實驗的效率至關重要。常見的例子是:在柱層析時,由於層析柱中的硅膠填料裝得不均勻(沒有填嚴實),使得柱子在淋洗過程中就因為出現太多氣泡變花,導致分離效果不好。更常見的例子是:層析柱雖然裝得不錯,但是由於淋洗劑選擇不恰當,結果導致幾十毫克產品,用了幾百毫升淋洗劑都還沒有完全分離。分離同樣的東西,熟手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而一個層析技術不過關的人可能半天都不能得到純品。由此可見,這兩項技術掌握與否,對於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量,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從而對身心健康和環境保護都有明顯的作用。
柱層析關鍵在於柱子是否裝好和淋洗劑是否選擇恰當。而淋洗劑的選擇則是通過TLC確定。這里要指出的一點是:TLC的作用除了跟蹤反應進程,檢測試劑和原料純度外,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為柱層析選擇適當的淋洗劑。
上樣完畢後,接著即用淋洗劑淋洗。淋洗劑一般採用TLC分析得到的展開劑的比例再稀釋一倍後的溶劑。由於層析柱和薄板的不同,即使兩者使用的硅膠都相同,但是在把TLC分析得到的展開劑用在柱層析時,也顯得極性偏大,所以要稀釋一倍,但又不能稀 釋太多,否則成了靠擴散作用來分離,效果也不會好。
接下來談TLC,需要切記的是:
第一、某種樣品在這種展開劑中只顯示一個點,並不等於在別的展開劑中也只顯示一個點。因此在尋找展開劑時,多嘗試幾種比例不同,成分不同的展開劑。展開劑的極性太小,點分不開,極性太大,也分不開.一般以目標產物的Rf值在0.3左右為最佳。
第二、點不能點得太濃,否則容易重疊,不易判斷,因為如果兩個點相近的話,一濃就變成一個點了。 第三、板上點的展開的清晰程度和溶劑的極性和物質在該溶劑中的溶解性有關,只有兩者比較合適才能有一個交好的分離效果。
選擇適當的展開劑是首要任務.一般常用溶劑按照極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大概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 展開劑的比例要靠嘗試.一般根據文獻中報道的該類化合物用什麼樣的展開劑,就首先嘗試使用該類展開劑,然後不斷嘗試比例,直到找到一個分離效果好的展開劑。很多時候,展開劑的選擇要靠自己不斷變換展開劑的組成來達到最佳效果。我在實驗中,為了實現一個配體與其他雜質有效分離,曾經嘗試了所有的溶劑用來兩兩組合後,最後才找到petroleum ether/THF這類不常見的混合溶劑。
一般把兩種溶劑混合時,採用高極性/低極性的體積比為1/3的混合溶劑,如果有分開的跡象,再調整比例,達到最佳效果,如果沒有分開的跡象,最好是換溶劑。
對於在硅膠中這種酸性物質上易分解的物質,在展開劑里 在利用TLC跟蹤反應時,在點板的時候往往是反應體系的混和溶液點一個點A,每種 難揮發的原料各點一個點B,C, D等等,然後所有的原料和反應體系的混合溶劑再共同點 一個混合點X,這些點在板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A X B C D
這樣的好處是展開後可以清楚地看見每個點的位置,把A這個點展開後的各個層份的 點與B,C,等原料比較,從而判斷原料消失沒有,點混合點X的目的在於,方便觀察,因為 有時候,板展開後,各點的位置有些變形,或者由於邊緣效應等等,使得判斷不易。
利用TLC判斷物質的純度時,往往要和NMR相結合,因為某種樣品在這種展開劑中只 顯示一個點,並不等於在別的展開劑中也只顯示一個點。但有趣的是,由於H NMR可鑒別 的純度也就在95%左右,有時候H NMR現示較純的東西,一點板就會發現有幾個點。所以,兩者要結合使用。但是自己以前的樣品,則可以只通過點板來判斷純度。

⑧ 21.下圖表示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裝置或操作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透析(粗分離) 分子量較小 增加緩沖液的量或及時更換緩沖液 (2)②③④① 完全進入凝膠層 關閉 ⑶aa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無法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膠外部移動,路程較短,移動速度較快

⑨ 柱層析與點板

一般3個點(原料點,產物點(比如說產物是2,,2-聯吡啶,那麼就用實驗室的分析純2,2-聯吡啶來點板,),待測液點(實驗獲得的),其中原料點和產物點都是參照點,必要時可以省略。)如果你要分析離待測樣的話 可以用極性不同的層析液來實驗,直至你的待測液的點中的原料與產物分離較開時,用該現象下的層析液進行層析柱分離,可得較好效果。

⑩ 層析柱的中壓分離層析柱操作方法

以中壓柱層析法提取分離冬凌草甲素為例 以一定比例的石油醚一丙酮為洗脫液,60ML/MIN的流速進行梯度洗脫,柱的使用壓力為2~ 3KG/C 。按每份500ML收集,TLC檢識展開劑丙酮一氯仿(2:8),顯色劑5%香草醛濃硫酸乙醇液
至洗脫完全,相同流份合並,回收溶劑。將冬凌草甲素流份合並蒸干。加人適量甲醇熱溶後自然放置,析出結晶,為冬凌草甲素。 取適量冬凌草甲素對照品及由上述方法得到的冬凌草甲素樣品甲醇溶解後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一丙酮(8:2)為展開劑進行展開,5% 香草醛濃硫酸乙醇液顯色,於105。C烘至斑點清晰。表明在該展開系統下,冬凌草甲素樣品和對照品都具有相同的RF值,並呈現出同樣的藍綠色斑點,在制備的冬凌草甲素樣品中,沒有雜質斑痕。 注冊號 國食葯監械(進)字2009第1400388號 生產廠商名稱(中文) 產品性能結構及組成 產品主要組成:層析柱由層析柱體、填充劑和密封栓組成。柱體為不銹鋼材質;填充劑為異丁烯酸酯合成物形成的親水聚合物約0.6mL;密封栓由聚醚醚酮樹脂(PEEK)組成。 產品適用范圍 該產品用於對血液中不同的糖化血紅蛋白進行分離。 注冊代理 希米科醫葯技術發展(北京)有限公司 售後服務機構 愛科來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批准日期 2009.02.26 有效期截止日 2013.02.25 生產廠商名稱(英文) ARKRAY Factory, Inc. 生產廠地址(中文) 1480 Koji, Konan-cho, Koka, Shiga, JAPAN 生產場所 1480 Koji, Konan-cho, Koka, Shiga, JAPAN 生產國(中文) 日本 產品名稱(中文) 層析柱 產品名稱(英文) COLUMN UNIT 規格型號 HS-VII 產品標准 進口產品注冊標准YZB/JAP 0057-2009《層析柱》

閱讀全文

與柱層析分離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軸承座怎麼選 瀏覽:431
螺旋閥門銹死了怎麼辦 瀏覽:423
市婦保超聲檢查哪個設備好 瀏覽:944
叉車儀表盤上有什麼表 瀏覽:841
工具箱殺手2中文迅雷 瀏覽:108
水暖排氣閥門 瀏覽:690
打針用的器材分別叫什麼 瀏覽:1000
大眾甲殼蟲儀表盤時間怎麼調 瀏覽:15
承德亞博五金機電商城 瀏覽:856
廣州達升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00
車子etc設備怎麼拿下來 瀏覽:273
超瞬態實驗裝置重慶大學 瀏覽:854
暖氣管閥門的開啟方向 瀏覽:968
軸承尾數01是什麼軸 瀏覽:535
怎麼找回微信常用設備 瀏覽:648
超聲波震盪器怎麼檢查好壞 瀏覽:281
21新款邁騰儀表台怎麼拆 瀏覽:742
小區健身器材怎麼畫 瀏覽:825
氟利昂為什麼要製冷劑 瀏覽:808
銳志儀表盤最左邊顯示是什麼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