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秸稈打包機和半自動秸稈打包機的區別
區別在於自動化程度、是否需要人工輔助、工作原理、結構不同。
一、安全性能
1、秸稈打包機的設備安裝完畢後, 電控箱內接地保護端子須用線徑不低於16平方毫米單線接於接地角鐵(接地保護角鐵由客戶自行安裝),未接接地保護禁止設備運行,定期檢查接地保護線連接是否良好。
2、半自動秸稈打包機的設備附近,應擺放滅火器等消防設備,操作人員應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現場或設備如果出現煙霧等異常情況,及時使用消防器材,並撥打火警電話; 設備運行時禁止兒童及無關人員在設備附近,以免引起事故。
二、人工輔助
1、秸稈打包機是全自動設備。
2、半自動秸稈打包機,在某些步驟需要人工輔助。
五、使用
1、秸稈打包機現廣泛運用於農業畜牧業產業,以及各類秸稈打包機廢紙廠、舊物回收公司等單位企業,對環境以及資源的保護發揮了巨大作用。
2、半自動秸稈打包機合用於對舊物廢紙、塑料秸稈等的打包回收,是進步勞動效率、減少勞動強度、節約人力、減少運輸用度的好設備。
B. 如何正確使用秸稈還田機
作業前仔細檢查各連接件是否可靠、各緊固件是否有松動、轉動部分是否靈活,有松動或卡滯現象要及時排除,檢查萬向節傳動軸夾角,工作時不得大於10°,地頭轉彎時不得大於30°。
完成以上檢查後先進行空負荷運轉3~5分鍾,確認各部件運轉狀況良好後方可進行作業。
將還田機降至工作狀態,調整拖拉機液壓懸掛系統,控制和調節機具的耕作深度和離地高度,懸掛機構的上拉桿用於提升機具,下拉桿用於調整機具耕深,也可上、下拉桿同時綜合調整。
機具的保養
作業後及時清除刀片護罩和內壁上的泥土,以防加大負荷和加劇刀片的磨損,更換變速箱齒輪油。新機工作30小時應更換齒輪油,清洗變速箱。
檢查刀片磨損情況。更換刀片時,要注意刀軸的平衡,個別更換時,要對稱更換;大量更換時,要將刀片按質量分級,同一質量的刀片裝在同一根軸上,以保持機具的動平衡。
作業結束後,清理、檢修整機,各軸承內要注滿黃油,各部件做好防銹處理,然後置室內乾燥處保存。
C. 醫用棉簽卷棉機設計,要有機構的運動方案.和總的設計圖(原動件 傳輸裝置,從動件一起連的)和尺寸計算
一、設計題目
醫用棉簽卷棉機的運動方案及機構設計
醫院應用的棉簽日耗量很大,以往均由醫護人員在值班間歇中用手工卷制,工作量很大,擬用機器代替手工卷制棉簽。
二、原始數據及設計要求
(1)棉花:條狀脫脂棉,寬25~30 mm,自然厚4~5mm。
(2)簽桿:醫院通用簽桿,直徑約3mm,桿長約70mm,卷棉部分長約20~25mm。
(3)生產率:每分鍾卷60支,每支卷取棉塊長約20~25mm。
(4)卷棉簽機體積要小,重量輕,工作可靠,外形美觀,成本低,卷出的棉簽松緊適度。
三、工藝分解與方案設計
按照醫院用棉簽的手工卷制方法,應有取棉、揪棉、取簽、卷棉四個動作。用機器卷制棉簽時,仿照手工方式進行動作分解,可粗分為:定量送棉、壓(夾)棉、揪棉、送簽和卷棉等工藝動作。下面就依此工藝動作為例,介紹構思機構方案的過程。
1.送棉
將條狀棉通過機構定時、適量送入壓(夾)棉、揪棉機構。輸送的對象是柔軟的棉花,如果採用直線送進方式,則送棉機構必須有持棉和直線、間歇、定長送進等功能。持棉的方式可用帶刺構件走直線軌跡段時把棉條拉向前進,定非直線段時從棉條中退出;也可如圖2.37所示用兩滾輪壓緊棉條、對滾送進等方式。前者在帶刺構件脫出時,要把棉條壓住;後者要實現間歇送進,需與間歇運動機構,如棘輪機構、槽輪機構或不完全齒輪機構等連接。實現間歇運動的機構還有不少圖例,見附錄三。
2.揪棉
用手工方式揪棉時,首先要用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在兩處捏緊,然後相對拉扯,揪下定長的條棉。用機器實現這個動作時,可將條狀棉的原料端壓緊在固定面上,然後在另一端既實現壓緊又實現拉扯動作,前者稱壓棉動作,後者稱揪棉動作。實現這些動作的機構必須有以下幾個功能:
圖2.37 滾輪送棉機構
(1)完成壓棉動作的機構,其壓頭對條棉有一定的壓力,並且要將壓力保持一定的時間,使
揪棉時,壓頭下的條棉不致滑移;
(2)完成揪棉動作的機構,其壓頭一方面有壓緊條棉的功能,又要使壓頭在保持壓緊力的狀態下有向某個方向運動的可能,以完成揪棉動作;
(3)採用適當的壓頭形式,使條棉容易揪斷;
(4)條棉厚薄不勻時,機構能自動調整壓緊力,或者揪棉時發現壓緊力不夠,要能加以調節。
圖2.38、2.39中介紹了幾種實現壓棉和揪棉動作的機構。圖2.38中的凸輪1是主動件,構件3由凸輪帶動實現壓棉動作,並依靠凸輪輪廓的圓弧段使壓緊狀態能保持一定時間。圖2.38隻實現壓棉動作,c、d中的構件5、 6同樣在凸輪帶動下將條棉4壓緊,並實現揪棉動作。圖c是靠5、6對滾揪斷條棉,圖d是5、6壓緊後一起下沉,將條棉揪斷。圖2.39所示為實現揪棉動作的機構。圖2.39a所示爪輪1上的爪2轉到與支承在彈簧5上的滾輪3壓緊條棉4後,爪輪繼續轉動並壓縮彈簧5,使條棉受到的壓緊力增大,當轉過一定角度時,條棉被揪斷。當輪爪與滾輪分離時,被揪下的棉塊落入下面的導棉槽中,待簽桿來卷,此時,滾輪在彈簧力作用下恢復原位,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導棉槽的形狀有圓弧形和直線形兩種,其作用是保證簽桿與揪下的棉塊相遇,並保證卷棉時棉簽頭部卷得圓滑,棉卷有適當的松緊度,即卷棉時導棉槽要給棉塊以適當的阻力。導棉槽由設計者自行設計。
圖2.39b中,嵌入兩爪輪1和3的兩塊橡膠塊2相遇時,將條棉4夾在其間,靠彈性壓緊,繼續轉動時,搞條棉揪斷。
圖2.39c是由兩條齒形帶1和帶輪3組成。當齒形帶緊邊的外凸部分相遇時,夾緊條棉,在繼續運動中揪斷。
(a) (b)
(c) (d)
圖2.38 實現壓棉和楸棉動作的機構
(a) (b) (c)
圖2.39 實現楸棉動作的機構
3.送簽
在揪下的棉塊落入導棉槽後,將簽桿送至導棉槽上方與棉塊接觸。要使一堆簽桿分成一根一根送至確定位置,有不少辦法,常見的方法是將一堆簽桿放入漏斗狀的簽箱1中,如圖2.40所示。由漏鬥口限制簽桿2隻能一根一根地通過,再由漏鬥口下的輸送構件3簽桿一根一根地送走。為防止斗內簽桿相互擠卡住,所以可設法使漏斗振動,或用其它方法使斗內簽桿獲得松動的機會,從而使簽桿能順利地漏出鬥口。
圖2.40 簽桿分送裝置
4.卷棉
將簽桿送至導棉槽中與棉塊相遇時,簽桿隨即作自轉,將棉塊卷上簽桿;或使簽桿一邊自轉、一邊沿導棉槽移動完成卷棉動作。圖2.40所示機構即是實現後一種動作形式的方案。圖2.40a為簽桿2由漏斗形簽箱漏入卷輪3的槽中以後,即被輪3帶離簽箱,進到與靜止摩擦片4接觸後,在摩擦力作用下簽桿一面前進,一面自轉,此時簽桿外露在卷輪外的頭部(約長25mm)與導棉槽中的棉花相遇,且有一定的壓緊力,從而完成卷棉動作。圖2.40 b是用有槽的帶3分取簽桿,5為靜止摩擦片,因為帶是撓性體,所以下面用托板7支承,使簽桿能與板5壓緊,產生摩擦而自轉。
5.方案總成——總體布置
實現各工藝動作的機構方案選定以後按照操作方便,運動鏈短,調整、維修方便,體積小,外形美觀等要求合理布置各機構的位置,稱為總體布置。
因2.41所示為一種布置方案。送棉機構(Ⅲ)採用槽輪機構1-2和輥輪3—4串聯;選自圖2.38b的凸輪機構(Ⅱ)實現壓棉動作;機構(Ⅰ)選自圖2.39a,它實現揪棉動作構件5為導棉槽,送簽和卷棉動作是由機構(V)(選自圖2.40a)和導棉槽5共同實現的;機構IV是由凸輪盤7和簽箱6組成的凸輪機構,使簽箱振動。各機構主動軸之間用齒輪或鏈條傳動連接,保證送棉一次,揪棉一次,卷簽一個。
圖2.41 卷棉簽機機構布置方案
機構的主要參數大致選取如下:槽輪機構用單銷四槽,中心距約50 mm;輥輪直徑根據送棉長度和輥輪轉角確定,約取直徑D=30 mm;凸輪機構的升程,根據條棉被壓緊後的厚度再加調壓結構裕量選取約10 mm,凸輪軸徑取d=12mm;機構I中爪輪的直徑根據楸棉動作的轉角和行程長度決定,建議取60 mm;取各機構主動軸間齒輪的傳動比i=1,m=1~1.5mm,中心距60mm。
四、設計步驟
1.方案設計和總體布置
大體思路已如上述,某些細節和機構的選擇尚需設計者深入構思,分析優缺點後確定。總體布置和大致尺寸確定後,也許尚有不合適的地方,需重作調整。選擇方案時要注意:
(1)傳動路線要簡短,機構要簡單。
(2)採用的運動副形式要適當。盡可能優先採用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效率較高的轉動副。
(3)傳力性能好。
(4)製造容易,裝配方便。
此外,特別要注意機構執行構件實現的工藝動作是否優質、可靠。
2.繪制機構總體布置簡圖和運動循環圖
為了使工藝動作協調配合,並盡可能選擇更合理的參數,必須在作機構具體設計前,合理地規定各機構執行構件開始運動、實際工作和終止運動的時間(或相應機構主動件的位置),即編制機構運動循環圖。
例如圖2.41所示方案,以凸輪軸轉一周為一個周期,即完成一次卷棉簽的全部動作。圖2.42即為其運動循環圖。圖2.42a中的線圖 為凸輪機構(Ⅱ)中推桿的運動線圖,其中約60º的區域是實際工作(壓棉、保壓)段。在 線圖下面的表中,僅列出了各機構執行構件實際工作區段的位置,稱為直線循環圖。圖2.42b所示為圓循環圖。
圖2.42 卷棉簽機運動循環圖
3.機構設計
根據運動循環圖確定各執行構件的運動規律,定出相應機構主動件的運動角,再根據總體布置允許的空間尺寸等條件確定某些必須由設計者確定的構件尺寸,並設計各機構。因為各機構型式的選擇取決於揪棉的方式,所以應首先確定揪棉機構,然後再設計送棉機構或送簽機構、導棉槽和卷棉機構。
4.運動和動力特性分析
根據設計結果,作必要的運動、動力特性分析和檢驗。
5.繪制機構系統的運動簡圖
6.整理說明書
設計說明書中應包括設計題目、原始數據及設計要求、方案設計和選擇的論證、機構運動循環圖、機構設計參數的選取和計算結果(用圖解法時保留作圖輔助線,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時要有機構運動簡圖、數學模型、標識符說明表、計算程序框圖、列印的程序及運行結果)以及對設計結果的評述。
51工作量建議
本題設計時間為2周。每人完成2號圖紙一張,內容為機構運動簡圖和運動循環圖;3號圖紙一張,內容為方案中某一機構的設計圖(保留作圖輔助線);某一機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程序框圖,列印程序及計算結果;說明書一份。
D. 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選擇器材後,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__
(1)由於滾動摩擦小於滑動摩擦,為排除摩擦力的干擾;應選小車做實驗,故乙組同學選擇的器材更加合理;
(2)小車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別等於水平桌面兩端所掛鉤碼的重力,可以通過調整鉤碼的個數來改變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與F2相等,用手將紙片扭轉到圖2中的位置,鬆手後,紙片將不能在此位置平衡;是採取控制變數法的思想來研究「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4)丙組同學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故答案為:(1)乙;滾動摩擦小於滑動摩擦;(2)鉤碼個數;(3)不能;兩個力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4)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E. 高分求人寫一份秸稈能源利用產業鏈的商業計劃書
玉米秸桿中主要含纖維
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營養豐富。據測算,每100g秸桿中,含
碳44.2g,氮0.62g,磷0.25g,鉀1.44g及鈣、鎂、鐵、硫、硅等微
量元素,有機物含量約為15%左右[2],所以焚燒秸桿燒掉的不僅
是大量的肥力資源,也燒掉了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基質。秸桿
焚燒後所殘留的養分以鉀為主,另有少量的微量元素,因而還
田增產效果很小,比堆肥還田小10倍,比過腹還田小100倍[3]。
因此,加強秸桿綜合開發利用,是農業綠色化有機化及走可持
續發展之路的必經途徑。
由於秸桿中纖維素類物質分解較慢,所以對下季的小麥產
量無明顯增產效應,但對下年度的玉米增產效果比較明顯。據
調查,上年度的秸桿還田,下一年度的玉米產量一般比沒有進
行還田的增產5%~10%。
2.1.2高溫堆肥
高溫堆肥是指將秸桿粉碎後灑水堆壓,利用堆壓產生的高
溫促進纖維素降解的生物轉化過程。高溫堆肥以前是秸稈利用
的重要方式,是增強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秸桿經高溫堆
壓處理後,秸桿內的粗纖維成分分解,產生小分子的糖、醇等
有一種特殊的肥香味,對土壤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改善土壤
理化性狀、增加有機質含量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溫堆肥時輔之以禽畜糞便或生物菌肥等,可以加速秸桿
的分解腐化,提高效率。這樣處理的秸桿,腐熟快,腐解充分完
全,外觀呈黑色,肥味濃,農民常稱之為「有勁」。在堆肥的同時
加進適量的殺蟲劑,可有效殺滅隱藏於秸桿內的蠐螬、金針蟲
等地下害蟲,作到一勞多得。
2.1.3過腹還田
指秸桿經過適當處理以飼料方式經過大牲畜消化降解、再
以糞肥方式還入田中。這在我市農業機械化不太發達的山區鄉
鎮,還是一種秸桿還田的主要方式。過腹秸稈在牲畜腸胃中經各
種體內酶及微生物的降解,大分子碳氮化合物變為小分子,不
能作為營養被吸收的剩餘物質以糞便形式排出,含氮量較大,
微生物數量也大,還田的增產效果明顯。特別是在改良土壤理
化性狀、增強土壤有機質方面,有著化學肥料不可替代的作用。
2.2秸桿飼料
玉米秸桿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有機酸、醇
類、脂類及無機礦物質等[4]。經適當方式處理後,其適口性大為
提高,營養價值也加大,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原料。作為飼料利
用後,其副產品糞便又是上好的肥田原料。
2.2.1青貯飼料
玉米收獲後將青綠的玉米秸桿經粉碎機粉碎,貯存於特定設
備中充分壓實密封在無氧條件下經發酵而成。青貯發酵後的飼料,
有機酸特別是乳酸含量較高,松軟可口,營養豐富,易於牲畜消化
吸收,是優良的冬季飼料,為飼養牛、馬、騾、驢等大牲畜之必備。
2.2.2氨化飼料
是為適應牲畜營養及適口需要而採取特殊加工而成的飼料。
將秸桿粉碎後加入按比例加入氨水或尿素,堆入氨化池進行氨
化。秸桿經氨化處理後,氣味微酸芳香,適口性好,牲畜喜食,食量
增大,消化率比普通秸桿飼料增加20%左右,是目前發展肉製品
及奶製品產業的一種重要的飼料來源方法。目前,採用氨化飼料
法,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奶牛飼養的發展方興未艾。
2.3生產食用菌
將玉米秸桿粉碎後按比例加入磷肥、氮肥、石灰及水,堆悶
發酵,保持料內溫度控制在60~65℃,每2到3天翻一次以保
證原料發酵均勻。發酵約半個月後,可用發酵好的熟料裝袋生
產食用菌如平菇、雞腿菇、蘑菇等,其生物轉化率可達70%
~100%。用後的廢料可作為農家肥還田。
2.4秸桿能源
據測定,每公頃玉米秸桿平均可產熱能1.26×107KJ,相
當於3.8噸煤產生的熱量[5],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可以在很大
程度上彌補能源的不足。秸桿可燃性好。但如果直接燃燒,不僅
利用效率低,還污染環境。傳統的直接以秸桿燃燒取暖或作飯
的利用方式已不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秸桿可以被
轉化為固態、液態、汽態燃料,美國等國家已研製成螺旋式秸桿
成型機械,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廣泛歡迎。將秸桿進行氣化以及
轉化為酒精燃料等是秸桿利用的新的方式。
2.4.1秸桿氣化
是將秸桿粉碎後進入氣化爐,通過高溫加熱進行熱解,產
生CO2、H2、CH4等可燃性氣體,經風機送入儲氣櫃,再分流到
用戶。另外,適合家庭使用的小型氣化爐技術業已成熟,實用性
較好,在有的地方已經普及。
將秸桿粉碎混入禽畜糞便有機垃圾等填入沼氣池,產出沼
氣可作飯、照明等,也是將秸桿作為能源利用的一種方式,並且
是一種比較經濟簡便干凈衛生的方式。
2.4.2燃料酒精
將高糖分秸桿直接粉碎進行發酵,生產乙醇,再進一步脫
水後與汽油混合成為乙醇汽油,可節約或替代汽油使用,是秸
桿利用一種環保的利用方法。李鳳華等試驗結果認為,津259、
津單2號等組合可以用來嘗試提取燃料乙醇[6]。
2.5秸桿造紙
秸桿是天然原料,纖維素含量高,是很好的造紙原料。用玉
米秸桿生產的包裝材料,體積小,重量輕,壓縮性好,可降解,無
污染,是一種可大力發展的工業化的利用方法。
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下,農民對秸桿利用的
認識有了質的飛躍,過去大量焚燒,目前轉變為大面積的粉碎
還田,秸桿飼料的利用方式正在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秸桿能
源也正在取得有效的進展,這都為我市的環境保護及秸桿能源
的再利用作出積極貢獻。相信隨著秸桿利用技術的進一步成熟
與完善,大量的秸桿必將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彰顯出它越來
越重要的地位。
秸稈蜂窩煤的優勢:
1.利用玉米稈,麥稈,棉花稈,各種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而製成的秸稈煤,每塊煤的成本價在1毛錢左右.
2.溫度高達1350度,一塊煤可保持90~~120分鍾的強勁火焰,封火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
3.每噸原料可產3000塊的蜂窩煤,熱值在4500達卡以上, 上火快,隨點隨著
玉米秸稈發酵酒精的相關資料,給的越全越好!
懸賞分:80 - 解決時間:2008-10-21 11:20
對於玉米秸稈發酵酒精的一些資料,論文,中英文無所謂,大家幫忙找找,我也在找了,我只是想的人多力量大,大家可能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地方可以查到!謝謝了!
提問者: beyond_all - 四級最佳答案檢舉 酒精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
醫葯等領域,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汽油,具有安全、清
潔、可再生等優點。傳統的酒精生產主要以糖蜜、薯類、穀物
為原料發酵而成。近年來,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以及
可利用耕地面積的減少使得酒精生產成本日趨增高,利用
豐富、廉價的玉米秸稈為原料生產酒精已成為必然趨勢。我
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各種纖維素原料資源非常豐富,僅玉米
秸稈年產量大約2億噸。目前,玉米秸稈除了少部分被利用
外,大部分以堆積、焚燒等形式直接傾入環境,極大地污染
了環境,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如果將玉米秸稈經過預處理後
水解,其所含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可分解成糖,經發酵可轉
化為酒精,轉熱效率可達30%以上。這樣不但緩解人類所面
臨的食物短缺,環境污染、資源危機等一系列問題,而且還
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而近年來玉米秸稈成為生物
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
1玉米秸稈簡介
玉米秸稈主要由植物細胞壁組成,基本成分為纖維素、
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木質素將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層層包
圍。纖維素是一種直鏈多糖,多個分子平行排列成絲狀不溶
性微小纖維,半纖維素主要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
甘露糖組成,木質素是以苯丙烷及衍生物為基本單位組成
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木質素是一種燃料,半纖維
素可水解為五碳糖,而纖維素水解為六碳糖比較困難。
2玉米秸稈預處理
由於玉米秸稈結構復雜,不僅纖維素、半纖維素被木質
素包裹,而且半纖維素部分共價和木質素結合,同時纖維素
具有高度有序晶體結構。因此必須經過預處理,使得纖維
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分離開,切斷它們的氫鍵,破壞晶體結
構,降低聚合度。常見預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
學法和微生物法等。
2.1擠壓膨化法
該方法屬於物理處理法,是將原料粉碎後調節至一定
水分,加入擠壓機內,物料在螺桿的旋轉推動下向前運動,
同時被剪切、擠壓。並且在摩擦熱的作用下溫度可接近
140℃;然後從擠壓機中噴出,物料的壓力突然降低、體積迅
速膨脹,纖維素晶體結構被破壞,從而為纖維素的酶解處理
創造條件。這種預處理方法生產過程連續,不需要消耗蒸
汽,而且具有滅菌效果。
2.2濕氧化法
濕氧化法屬於化學處理法,是指在加溫加壓條件下,水
和氧氣共同參加的反應。濕氧化法對玉米秸稈處理效果很
好,纖維素遇鹼,只引起纖維素膨脹,形成了鹼化纖維素,但
能保持原來骨架,加入Na2CO3後起緩和作用,能防止纖維
素被破壞,使木質素和半纖維素溶解於鹼液中而與纖維素
分離。這樣得到的纖維素純度較高,且副產物很少。匈牙利
Eniko等人採用濕氧化法在195℃,15min,1 200千帕O2,
Na2CO32g/L條件下,對60g/L玉米秸稈進行預處理。其中
60%半纖維素、30%木質素被溶解,90%纖維素呈固態分離出
來,纖維素酶解轉化率(ECC)達85%左右。
2.3酸處理法
酸處理法也是一種化學處理法,這種方法可追溯到
1980年,而在德國可能更早。該法是採用硫酸、硝酸、鹽酸、
磷酸等對纖維素原料進行預處理,其中以硫酸研究和應用
的最多。處理後,半纖維素首先水解得到無碳糖,纖維素的
結晶結構被破壞,原料疏鬆,可發酵性強。但水解前必須將
pH值調整到中性,還應該注意反應器的耐酸性。
2.4蒸汽爆破法
蒸汽爆破法屬於物理處理化學法,是用蒸汽將原料加
熱至180~200℃,維持5~30min,也可加熱到245℃,維持
0.5~2.0min。高溫高壓造成木質素的軟化,然後迅速使原料
減壓,造成纖維素晶體和纖維束的爆裂,使木質素和纖維素
分離。該法成本較高,在我國可採用北京林業大學賴文衡教
授研究的間歇蒸汽汽爆器對玉米秸稈進行爆破處理,經這
種爆破器爆破的玉米秸稈,纖維素水解轉化率(ECC)可達
70%以上。
2.5生物方法
生物處理方法具有節約化工原料、能源和減輕環境污
染等方面的優點。有許多微生物能產生木質素分解酶,如白
腐菌,其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強,但活性較低,而且微生物
處理周期長、菌體會破壞部分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降低纖維
素的水解率,因此難以得到利用。瑞典等北歐國家則利用無
纖維素酶的擔子菌突變株對纖維素材料進行脫木質素處
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玉米秸稈發酵生產燃料酒精研究現狀及前景
武秀琴1,2馬燦玲3
(1天津科技大學,中國天津300222;2河南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3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生物系)
摘要玉米秸稈是一種豐富的再生資源,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組成。經過預處理、水解、發酵可生產酒精。預處理方法主要
有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及生物處理法;水解主要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發酵主要有直接發酵法、間接發酵法、同步糖化發酵法等。
介紹了玉米秸稈生產乙醇的關鍵技術進展情況。
關鍵詞秸稈;酒精;預處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TS2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5739(2008)13-0240-02
收稿日期2008-05-07
240現代農業科技》2008年第13期
3水解工藝
玉米秸稈進行預處理後,纖維素水解只有在催化劑存
在的情況下才能顯著進行。常用催化劑是無機酸和酶,由此
分別形成了酸水解工藝和酶水解工藝,酸水解工藝又分為
稀酸水解和濃酸水解。水解主要是破壞纖維素、半纖維素的
氫鍵,使之轉化為發酵的單糖。
3.1濃酸水解
用70%的硫酸50℃下在反應器中反應2~6h,半纖維素
首先被降解,溶解在水裡的物質經過幾次濃縮瀝干後得到
糖,半纖維素水解後的固體殘渣經過脫水後,在30%~40%的
硫酸中浸泡1~4h。溶液再經脫水和乾燥後,在70%的硫酸下
反應1~4h,回收的糖和酸溶液經過離子交換,分離出的酸在
高效蒸發器中重新濃縮,剩餘的固體殘渣則再循環利用到
下一次的水解中。濃酸水解過程的主要優點是糖的回收率
高,大約有90%的半纖維素和纖維素轉化的糖被回收。但濃
硫酸腐蝕性強,而且從經濟方面考慮必須回收濃硫酸,增加
了工藝的復雜程度。
3.2稀酸水解
為了解決濃酸水解法存在的問題,一般採用稀硫酸
(0.2%~0.5%),在較溫和條件下進行。此時水解一般分2個
階段:第1階段為低溫操作,從半纖維素獲得最大糖產量;
第2階段採用高溫操作使纖維素水解為六碳糖,糖的轉化
率一般為50%左右。但稀酸水解容易產生大量副產物。
3.3酶水解
酶水解是利用產纖維素酶的微生物或者纖維素酶制
品,直接將半纖維素、纖維素水解成可發酵糖。與酸水解相
比,它可在常壓下進行,反應條件溫和、效率高、能耗低、選
擇性強、環保效果好,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價值和前景。水解
後可形成單一產物,產率較高(>95%)。匈牙利Eniko等人采
用NovoYm188等水解經濕氧化處理的玉米秸稈,酶解纖維
素轉化率(ECC)高達85%。
該法的關鍵在於纖維素酶的獲得和利用,同時要考慮
纖維素酶的成本。丹麥諾維信公司曾經宣布其纖維素酶生
產成本已比當初降低了12倍,現在該公司又取得了重大進
展,纖維素酶生產成本已比最初降低了20倍,生產lL燃料
級乙醇所需纖維素酶的成本已低於6.6美分。這極大地推進
了燃料乙醇的商業化進程。
4發酵工藝
由於農作物秸稈的相當部分由半纖維素構成,其水解
產物為以木糖為主的五碳糖,還有相當量的阿拉伯糖生成
(可佔五碳糖的10%~20%),故五碳糖的發酵效率是決定過
程經濟性的重要因素。木糖的存在對纖維素酶水解起抑制
作用,將木糖及時轉化為酒精對玉米秸稈的高效率酒精發
酵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人們研究最多且最有工業應用前景
的木糖發酵產乙醇的微生物有3種酵母菌種,即管囊酵母、
樹干畢赤酵母和體哈塔假絲酵母,主要的發酵方法有以下
幾種。
4.1直接發酵法
直接發酵法是基於纖維分解細菌直接發酵纖維素生產
乙醇,不需要經過酸水解或酶水解前處理過程。一般利用混
合菌直接發酵,例如熱纖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Uum)能
分解纖維素,但乙醇產率較低(50%),熱硫化氫梭菌(Col-
stridium thermohydz)不能利用纖維素,但乙醇產率相當高,
如果進行混合發酵,產率可達70%。呂福英介紹了熱纖梭菌
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發酵生產的研究進展,並對熱纖梭菌發
酵生產乙醇的因素以及乙醇等發酵產物對熱纖梭菌的抑制
作用作了概述。但熱纖梭菌產生乙醇也存在以下問題:發酵
不完全、發酵速度慢、終產物乙醇和有機酸對細胞有相當大
的毒性,需要進一步改進。
4.2間接發酵法
間接發酵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種方法。使用纖維素酶
水解纖維素,收集酶解後的糖液作為酵母發酵的碳源,先用
纖維素酶水解纖維素,酶解後的糖液作為發酵碳源。但是受
末端產物抑制,低細胞濃度以及底物基質抑製作用影響乙
醇產量。因此可採取的方法有:減壓發酵法和阿爾法—拉伐
公司的Bi-otile法,還可以通過篩選在高糖濃度下存活並能
利用高糖的微生物突變菌株來克服基質抑制。
4.3同步糖化發酵法(SSF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和間接發酵法相同,是為了克服反饋
抑製作用,由Gauss等提出的在同一反應器中糖化和發酵同
步進行。這樣纖維素酶對纖維素的酶水解和發酵糖化過程
在同一裝置內連續進行。水解產物葡萄糖由於菌體的不斷
發酵而被利用,消除了葡萄糖因基質濃度對纖維素酶的反
饋抑製作用。在工藝上採用一步發酵法,簡化了設備,節約
了總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當然也存在一些抑制因
素,如木糖的抑製作用,糖化和發酵溫度不協調。張繼泉在
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4.4固定化細胞發酵
固定化細胞發酵能使發酵罐內細胞濃度提高,細胞可
連續使用,使最終發酵液酒精濃度得以提高。常用的固定化
載體有海藻酸鈉、卡拉膠、多孔玻璃等。固定化細胞的新動
向是混合固定細胞發酵,如酵母與纖維二糖酶一起固定化。
將纖維二糖基質轉化成乙醇,被看作是玉米秸稈生產乙醇
的重要方法。
5結論與展望
今後,玉米秸稈生產酒精的研究方向將主要集中在以
下幾個方面。
5.1預處理方法
單純的物理法和化學法不足以破壞纖維素晶體結構以
及去除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應綜合運用物理法與化學法,一
步完成預處理和水解2個階段,有效提高纖維素的水解率。
5.2糖化工藝
發酵過程的酒精產率受許多因素影響,其中主要是水
解效率和單糖產量。比較而言,酶水解較酸水解有較大的優
越性,將成為今後糖化工藝的主要發展方向。
(下轉第243頁)
大田農藝
241現代農業科技》2008年第13期
區,在生產中培育優質高產栽培典型,將優良品種、生產技
術傳授給農民,提高生產水平,從而自覺地實行生產操作規
程。為此,課題組要求各縣(市)區狠抓園區建設工作,3年總
計建設20個千畝以上園區,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新品
種引進種植展示園和綠色有機雜糧規范化種植展示園方
面,通過實地技術操作和展示效果驗證,產生了較強的輻
射帶動作用。
2.7為確保實現標准化生產,在栽培管理上大力推選「九
改」集成技術
實現了從基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涌現出許多谷
物優質高產典型。如2005年北票市北四家子鄉南四家子村
集中連片種植朝新谷5號33hm2,平均產量7 740kg/hm2,最
高產量達到9 780kg/hm2。
2.8興建龍頭企業,培育綠色有機雜糧市場,延長產業鏈,
提高產品附加值
「遼西綠色有機雜糧生產基地建設與食品開發」項目實
施3年,累計建設雜糧生產基地5.33萬公頃以上,其中綠色
有機雜糧生產基地2.16萬公頃,從而形成了規模效應,為農
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可靠的優質原料保障。目前全市共有各
類雜糧加工企業743個,年生產加工銷售能力100萬噸,其
中綠色有機雜糧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同時,雜糧
基地規模化也帶動了當地的雜糧市場建設。東北最大的雜
糧集散地建平朱碌科,建起25 000m2的雜糧交易批發市場,
綠色有機雜糧收購、加工、銷售「十里長街」已初具規模,產
品主要銷往國內大中城市並出口日本、韓國、德國、紐西蘭
等國家。
3項目成效
3.1規模大、有特色
建設綠色有機雜糧生產基地與食品開發,認證標識累
計規模為2.16萬公頃,佔全省認證總面積的60%,具有先進
農業區域經濟與外向型經濟的特色。經國內同行專家驗收
一致認為:該項目產業化規模和技術水平在我國同類地區
具有領先地位。
3.2為旱作農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針對遼西乾旱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的特點,科學地開
發利用有限的耕地,實施綠色、有機雜糧標准認證,提高了
農產品的質量,創造了農業乾旱地區增產增收的新途徑。
3.3創出一條「科研+公司+農戶+生產基地」四位一體的新
模式
形成產、加、銷良性循環,拉動綠色有機雜糧加工業的
發展,實施農業名牌戰略,提高了綠色有機雜糧食品的市場
佔有率。3年累計出口創匯1.37億元,促進了外向型經濟的
迅猛發展。
3.4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3年中,綠色A級雜糧平均產值為1.92萬元/hm2,平均
效益為1.60萬元/hm2;有機食品產值2.79萬元/hm2,效益為
2.41萬元/hm2。綠色、有機雜糧平均效益為2.03萬元/hm2,比
項目區外雜糧對照平均效益增收1.03萬元/hm2。
3.5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
綠色、有機農業就是生態農業。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在
認證的區域范圍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業的耕作方式,保護
了生態體系及周圍環境生物的多樣性,有效地減少和治理
了環境污染,不僅提供了安全的食品,而且促進了人與自然
的和諧。
通過3年綠色有機雜糧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極
大地推進了科技產業化進程,推動了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
展,促進了第二、第三產業的繁榮,加速了雜糧新品種的更
新換代。由於推廣糧草兼用型朝新谷5號新品種糧草比為
1∶1.3,不僅促進了農業的二元結構向三元結構的轉移,而且
還帶動了遼西畜牧業的發展。實踐證明:乾旱地區建設綠色
有機雜糧生產基地,在科技產業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
有廣闊的前景。
!!!!!!!!!!!!!!!!!!!!!!!!!!!!!!!!!!!!!!!!!!!!!!!
(上接第241頁)
5.3發酵菌株
菌種是發酵工業的靈魂,在玉米稈原料生產酒精過程
中,運用現代的育種技術培育出高效的直接發酵菌株,在適
應特殊基質條件、簡化生產工藝等方面將會有所突破。若能
篩選到抗高濃度糖的基因突變菌株則可以克服纖維素原料
水解過程的抑制效應,提高發酵效率。
5.4發酵工藝
可以採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將發酵過程產生的乙醇不
斷抽出,使發酵罐中的乙醇濃度≤10%,減輕乙醇對菌株生
長及乙醇生成的抑製作用,降低生產成本。
以玉米秸稈等纖維素生產酒精技術是世界各國研究的
熱點,與其他生物能源、替代能技術相比,無論是在經濟合
理性、技術可行性方面,還是在資源可持續性和環境協調性
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且還可解決我國的石油資源短
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有利於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和社會協調
發展。
F. 秸稈用處
現在常用的就是,玉米秸稈青儲飼料。再就是秸稈煤炭,秸稈木炭。以上這些都是,投資少見效快的,政府還可以給予優惠條件。
向我們這樣的「聰明人」是很多的,以上可是大家爭搶的紅海,要想有發展。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有機會我們大家聯系一下,可能我們還會有合作的機會。
但以下這些就是,投資大。風險大,和不成熟的專利技術!!
1、 玉米秸保溫隔音門
2、 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酶
3、 特種玉米粉的加工方法
4、 用於降低輕質玉米漿中還原糖類含量
5、 玉米纖維的生產工藝流程
6、 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酶
7、 一種採用玉米芯製造的適用於洗滌用品的化工原材料
8、 用玉米粉直接生產生物可降解高吸水性樹脂的一步合成方法
9、 用玉米漿制備啤酒釀造糖漿的工藝方法
10、 玉米秸稈生物有機肥
11、 由玉米稈制備紙漿的方法
12、 玉米麵粉粘合劑
13、 一種用玉米苞葉生產木糖醇
14、 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生產泰樂菌素
15、 以玉米為主料的復合營養食品
16、 綠色環保型營養玉米粉的製作方法
17、 一種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生產方法
18、 速溶玉米胚芽粉及制備方法
19、 玉米黃色素及其催化萃取方法
20、 一種用玉米秸稈為主要原料製造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及其方法
21、 玉米增產新技術——玉米去雄
22、 高度玉米酒降度後產生苦味的脫除方法
23、 多功能玉米粉的生產工藝
24、 一種發酵玉米粉及其生產方法
25、 一種微胚乳超甜超高油兼用型玉米育種方法
26、 一種可溶可食玉米澱粉復合包裝膜及其制備方法
27、 玉米渣、米糠餅醬油的制備方法
28、 玉米胚芽製取胚芽活性肽聯產天然玉米油的工藝
29、 玉米澱粉生活包裝膜的制備方法
30、 一種以大豆粕、玉米胚粕為原料生產分離蛋白過程中提取核酸的方法
31、 嫩玉米穗、毛豆莢貯鮮常溫存放方法
32、 玉米粉發泡快餐盒的製作方法
33、 糯玉米食品的保鮮方法
34、 玉米營養米粉及其加工方法
35、 玉米片產率提高的爆花用玉米粒的制備方法
36、 利用玉米秸稈栽培杏鮑菇的方法
37、 玉米澱粉物料製造全降解包裝製品的方法及其設備
38、 高直鏈玉米澱粉生產中浸泡方法的改進
39、 玉米胚中連續提取玉米蛋白、低聚糖、皂甙、核酸的方法
40、 精製玉米營養高筋粉的生產工藝
41、 玉米黃色素天然抗氧劑的制備方法
42、 微膠囊玉米黃色素的制備方法
43、 防撞玉米秸桿支墊
44、 玉米黃色素的制備方法 2
45、 禾本植物(麥草、玉米稈、稻草、芒稈)機械制漿工藝
46、 玉米秸稈顆粒粕及其製作方法
47、 利用玉米秸無菌栽培雙孢菇技術
48、 一種嫩玉米的加工方法
49、 玉米秸稈方型防滑草把液壓製作機
50、 一種玉米秸稈製品的製造方法及設備
51、 玉米稈製造中密度纖維板的工藝方法
52、 玉米餐具包裝
53、 玉米乳漿及其生產工藝
54、 玉米種子丸粒化加工工藝
55、 從酒糟中提取玉米毛油的方法
56、 玉米黃色素的制備方法
57、 用玉米穀朊制備醇溶玉米蛋白膜
58、 玉米稈為原料製造紙漿的工藝
59、 全玉米可回收一次性食品包裝盒
60、 玉米芯密度板及其製作方法
61、 嫩玉米的綜合利用及加工方法 2
62、 嫩玉米蒸煮保鮮方法
63、 精製玉米渣的制備方法
64、 玉米澱粉原漿做糖進行發酵生產新工藝
65、 玉米粉生產葡萄糖製作工藝
66、 嫩玉米的綜合利用及加工方法
67、 利用去除半纖維素的玉米芯廢渣製造纖維素粉
68、 一種玉米桿的處理方法及裝置
69、 玉米原漿做糖工藝
70、 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復合酶大規模製造方法
71、 玉米粗澱粉製糖並進行谷氨酸發酵生產工藝
72、 玉米凈化方法
73、 一種利用玉米秸稈制備顆粒飼料的生產方法
74、 特製玉米精粉
75、 玉米乳酸菌發酵營養品及製造方法
76、 由玉米芯製取糠醛的生產方法
77、 一種粘玉米的凍貯技術
78、 達玉米營養水平秸稈生物轉化飼料及其工藝流程和設備
79、 玉米饅頭粉及其生產工藝
80、 冷水快速製取無色玉米膠的方法
81、 一種玉米酒精糟液的處理方法
82、 玉米葉涼(拖)鞋
83、 高效益玉米生產酒精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技術
84、 長效玉米專用肥及其製法
85、 玉米螺旋棒的制備方法
86、 玉米澱粉生產甘油工藝
87、 鹼泡脫皮法玉米濕磨澱粉製造工藝
88、 膨化玉米澱粉粘合劑的制備及應用
89、 利用玉米浸漬水同時製取菲汀及玉米漿生產工藝
90、 一種玉米花粉精及其制備新方法
91、 由玉米芯提取木糖的改進工藝
92、 連續水解玉米芯或蔗渣生產木糖法
93、 玉米澱粉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94、 玉米秸稈包裝製品及其製作方法
95、 脫水嫩玉米及其製作方法
96、 玉米蔬菜方便麵及其制備方法
97、 改性玉米澱粉印染糊料及其生產方法
98、 高效多穗玉米增產素及其制備方法
99、 用玉米澱粉製造粘合劑的方法
100、 高營養玉米珍及制備方法
101、 即食嫩玉米加工保鮮方法
102、 採收玉米花粉工藝方法
103、 真空軟包裝整穗熟玉米及其加工方法
104、 純天然嫩玉米羹及其生產工藝
105、 常溫快速製取優質玉米膠的方法
106、 玉米黃色素的生產方法
107、 玉米澱粉、蛋白分離工藝及設備
108、 玉米胚粕生產氨基酸的方法
109、 玉米稈製造農用地膜方法
110、 玉米雄穗加工利用的方法
111、 從玉米蛋白粉中提取β胡蘿卜素的工藝
112、 一種從玉米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
113、 從玉米籽粒製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114、 玉米皮纖維的製造方法
115、 一種生產玉米筍的方法
116、 紫玉米色素提取方法
117、 用旋流器分離玉米澱粉的新工藝
118、 用高粱稈、玉米稈生產人造板的方法
119、 玉米酶酸直接生產葡萄糖的方法
120、 玉米廢醪液製取乾粉飼料生產工藝
121、 玉米稈製造人造纖維漿粕、木醣醇方法
122、 從玉米里提取天然胡蘿卜素工藝
123、 從玉米黃粉中提取食用色素玉米黃
124、 一種用玉米秸、秫秸制畫的方法
125、 無污染玉米酵母生產方法
126、 玉米芯成型物及其製作方法和用途
127、 玉米芯膠板及其製作方法
128、 玉米、高梁、蘆葦秸稈火柴桿
129、 麥飯石促進棉花、玉米增長的方法
130、 玉米花葯製品及其制備方法
131、 用玉米芯生產植物炭的方法和裝置
132、 玉米芯夾心板及其製造方法
133、 玉米秸稈書畫工具及製作方法
134、 變性玉米澱粉製造方法
135、 無∴壓制玉米秸人造板生產工藝
136、 一種分離玉米澱粉的新工藝
137、 玉米發酵生產乳酸的精製方法
138、 無膠玉米秸、高粱秸制材工藝
139、 玉米芯糠醛渣製造顆粒活性炭
140、 玉米桿粉釀醋新方法
141、 玉米、豆餅等粗原料深層發酵精製水解酶新工藝
142、 玉米芯粉碎機
143、 一種用玉米秸稈製造板材的方法
144、擠壓法加工玉米片工藝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G. 我們畢業論文題目是:機械製造與機械設計的關系 誰能幫幫我 怎麼寫 小弟不勝感激!滿意的話加高分!
透析吉林大學劉誼賓、汪秀山、馬文星、呂景忠
之《振動清雪鏟靜動態強度分析》和最新除雪機械技術
王錫山
本人於2000年著重研發除雪設備,是「振動」除雪鏟的發明人。研究設計除雪機械設備首先要保證除冰雪機械設備的使用性和性能的實現,現就吉林大學劉誼賓、汪秀山、馬文星、呂景忠等教授之《振動清雪鏟靜動態強度分析》進行透析,並對除雪機械設備在設計中必須具備的結構加以簡要說明,本人盡量達到語言通俗易懂,已引導研發機械設備除雪領域的思維不入誤區,促進產品的發展。
吉林大學劉誼賓、汪秀山、馬文星、呂景忠之《振動清雪鏟靜動態強度分析》(簡稱:《分析》),來源於2011年春天吉林大學受白山市一家企業之託,為該企業改進振動除雪鏟的生產工藝的基礎之上,該《分析》和實際相差很遠。《分析》在【摘要】中提到的「振動」、「冰雪振碎」、「自動越障」以及【正文快照】中提到的「清雪鏟可對壓實的冰雪沖擊破碎並予以清除」實屬不切合實際。《分析》本身的概念和論述有誤,其內容固然偏離實際,本人就此加以透析,以便對研發除冰雪機械起到正確引導作用,充實研發中的理論和實際依據,更好的服務於人民群眾和社會。
一、除冰雪機械設備性能現狀 目前在國內外沒有一台真正意義上能夠除掉路面上積冰的機械設備,原因之一是除雪機械相對其他機械發展的比較晚,各國沒有對路面形成的冰必須清除等特別要求。原因二是冰的形成是典型的物質三態,即從液態水遇冷之後在路面上形成了固態,所以冰和路面的親和力非常強,冰和瀝青的硬度又基本相符,要想把兩者硬度相符的物體剝離且不損壞路面,是機械力難以實現的,本人正在對路面冰的有效去除進行研發並有突破性進展,不久產品將會面世。
世界各國對路面積雪的清除都根據國情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除雪機械設備,並有實際除雪效果。就我國冬季路面的積雪有一定的特殊性,碾壓過的壓實雪佔70%以上,碾壓過的壓實雪在路面上的附著力非常強且具有一定的親和力,目前國內外沒有性能穩定的除壓實雪機械設備。我國的城市路面和公路路面均有不同的凸出物體,這就迫使各種除雪機械設備必須要有很好的避讓性,在這方面的性能所有的除雪機械都不是很理想,就是有避讓性能的除雪機械設備其除雪效果也達不到要求。吉林捷盈研發生產的各種除雪機械設備經過市場驗證,其除壓實雪、冰雪混合物(雪沒有完全形成冰)、自然積雪的效果非常好,當遇到路面凸出物體時能夠自行越過,越過後伺服復位繼續作業,這方面值得業內研究借鑒並值得重組擴大生產服務於社會。
二、透析吉林大學劉誼賓、汪秀山、馬文星、呂景忠之《振動清雪鏟靜動態強度分析》(簡稱:《分析》)的概念 該《分析》在【摘要】中提到的「振動」、「冰雪振碎」、「自動越障」,的確不切合實際,除冰根本不能實現。
1、「振動」透析 除壓實雪機械設備具有震動性能確實有一定效果但絕不是「振動」,震動與「振動」不是一個概念。震動是指機械設備整體有源震動,除雪鏟作業執行結構部分是鏟刃,鏟刃具有震動頻率超過5000次/min以上的功能並且和路面形成一定角度,對除冰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人經過多年的研發已經完成這種震動鏟並很快問世,這種震動鏟能把冰雪震碎加以清除。「振動」是指機械設備有源往復運動的一種形式,「振動」對各種機械設備要有一定限制,「振動」的頻率不能過高否則機械設備產生共振使設備無法作業。在除雪機械設備中,如果鏟刃和路面形成的夾角適合除雪、「振動」連接部分結構的質量為300kg、「振動」往復8mm、頻率600次/min、除雪機械整體不產生共振在相對平衡值的情況下,按著這組數據計算則鏟刃單向「振動」線速度為4800mm/min,如果整體除雪機械設備作業速度設定50000 mm/min(3km/h),則鏟刃沒有實現往復「振動」,也就是「振動」在除雪作業中就沒有實現 「冰雪振碎」的性能,所以【正文快照】中提到的「清雪鏟可對壓實的冰雪沖擊破碎並予以清除」實屬不切合實際。論述本身性能概念有誤,其《分析》中的內容固然偏離實際。
2、「自動越障」描述不清 除雪鏟除雪作業越過路面凸出物體性能很關鍵,這個性能決定了該除雪鏟是否能夠進行除雪作業。吉林大學照搬吉林白山企業生產的除雪鏟結構、並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201220271647.4),所闡述的主要結構和他人早在2010年申請的國家專利(201020162151.4)完全一樣,該結構除雪鏟在慢速除雪作業時可自動越過路面凸出物體,越過後不能自動復位,需要作業人員伺服復位,其「自動越障」的描述極易誤導業內人士和使用者對性能的真實理解。本人設計的全自動越障復位除壓實雪鏟即將面向市場。
三、除雪機械設備在結構設計中的基本要求
1、除雪機械現狀 我國冬季降雪的城市基本是降雪的同時車輛在道路上不間斷行駛,這樣城市道路上都是以壓實雪為主,目前除了吉林捷盈生產的除雪鏟外,沒有性能穩定的除壓實雪機械設備。因為鏟刃和路面夾角的設計不合理、越障方面設計上的不足,導致各種除雪鏟在作業時基本都對向下壓力有限制,使除雪鏟達不到除雪性能。整機除雪行走機械更是因為消耗件消耗太快、結構設計上有欠缺等因素導致性能不穩定。由於除雪機械的市場需求很大、又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一般的製造手段就可以實現等因素,就促使了有一定條件單位或個人有一個想法就生產並銷售,使除雪機械設備市場魚目混珠。
2、除雪機械設備在結構設計中的基本要求 越障結構設計和鏟刃與路面夾角的設計直接影響除雪機械的性能。根據多年試驗和對各種積雪的研究,城市道路除雪以除雪鏟為最佳選擇,根據路況和雪情的不同鏟刃與路面的夾角30°—50°(形成的銳角)、鏟刃越障結構以後翻滾式為最佳設計。壓實雪的硬度和一般硬化路面的硬度差別很大,根據鐵鍬人工除雪的力學分析,除雪鏟刃必須具備三點受力,這樣鏟刃就像人工除雪一樣把壓實雪從路面上剝離,但鏟刃的材料要求很高,通過實驗其硬度應在HRC52—58且要具有一定的抗沖擊性,除雪鏟除雪作業速度適合在5Km/h-30Km/h。
公路或高速公路除雪速度相對要求高、除凈率比城市道路要相對低,因此鏟刃與路面的夾角適合75°—80°(形成的銳角)、除雪作業速度適合在15Km/h-60Km/h。由於除雪設備的作業環境比較惡劣,在設計中要使設備整體能夠承受各方面的承受力、材料的選擇要使設備受力後具有一定的彈性變形。吉林捷盈生產的城市道路除雪鏟和公路除雪鏟是比較成功的設計,相關結構可以參考,但因知識產權原因不能仿製。
3、除雪滾刷 除雪機械設備中滾刷是不可或缺的設備,滾刷最大的優點是除凈率高但只限於清除相對較少的降雪量的自然積雪。目前由於滾刷在結構設計上存在欠缺,在作業時滾刷對地面的壓力不等,導致於轉數或高或低甚至停車,刷絲的磨損也很大或從根部斷裂,這是因為路面的不平整和掛載車輛輪胎氣壓的變化所導致,因此滾刷在結構設計上要消除或補償這些因素帶來的不利作用。
城市道路兩側是人行道,高架橋也很多,滾刷或其他除雪機械設備清除的積雪不能向兩側拋送或堆放,更不能重復作業,因此除雪機械設備要具有把清除的積雪直接拋送到運輸車輛上的性能。
透析汪秀山之《多功能振動清雪鏟研究》
與最新除雪機械技術
王錫山
本人於2000年著重研發除雪設備,是「振動」除雪鏟的發明人。研究設計除雪機械設備首先要保證除冰雪機械設備的使用性和性能的實現,現就吉林大學汪秀山之《多功能振動清雪鏟研究》進行透析,並對除雪機械設備在今後設計中必須具備的結構加以簡要說明,本人盡量達到語言通俗易懂,已引導研發機械設備除雪領域的思維不入誤區,促進產品的發展。
吉林大學汪秀山之《多功能振動清雪鏟研究》(簡稱:《論文》)的論文,來源於2011年春天吉林大學受白山市一家企業之託,為該企業改進振動除雪鏟的生產工藝的基礎之上,該《論文》和實際相差很遠。《論文》在【摘要】中提到的「拋揚效果」、「振動」、「越障高度」等理論,與實際設計理論相差很大,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任何機械設備只有最新的設計沒有最好的設計,本人本著對技術負責、對產品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就此加以透析,以便對研發除冰雪機械起到正確引導作用,充實研發中的理論和實際依據,更好的服務於人民群眾和社會,同時本人也把最新研發設計的產品技術及性能加以介紹。
一、除冰雪機械設備性能現狀 目前在國內外沒有一台真正意義上能夠除掉路面上積冰的機械設備,原因之一是除雪機械相對其他機械發展的比較晚,各國沒有對路面形成的冰必須清除等特別要求。原因二是冰的形成是典型的物質三態,即從液態水遇冷之後在路面上形成了固態,所以冰和路面的親和力非常強,冰和瀝青的硬度又基本相符,要想把兩者硬度相符的物體剝離且不損壞路面,是機械力難以實現的,本人正在對路面冰的有效去除進行研發並有突破性進展,不久產品將會面世。
世界各國對路面積雪的清除都根據國情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除雪機械設備,並有實際除雪效果。就我國冬季路面的積雪有一定的特殊性,碾壓過的壓實雪佔70%以上,碾壓過的壓實雪在路面上的附著力非常強且具有一定的親和力,目前國內外沒有性能穩定的除壓實雪機械設備。我國的城市路面和公路路面均有不同的凸出物體,這就迫使各種除雪機械設備必須要有很好的避讓性,在這方面的性能所有的除雪機械都不是很理想,就是有避讓性能的除雪機械設備其除雪效果也達不到要求。吉林捷營研發生產的各種除雪機械設備經過市場驗證,其除壓實雪、冰雪混合物(雪沒有完全形成冰)、自然積雪的效果非常好,當遇到路面凸出物體時能夠自行越過,越過後伺服復位繼續作業,這方面值得業內研究借鑒並值得重組擴大生產服務於社會。
二、透析吉林大學汪秀山《多功能振動清雪鏟研究》(簡稱:《論文》)的概念 《論文》在【摘要】中提到的「拋揚效果」、「振動」、「越障高度」等理論,與實際設計概念相差很大,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1、「振動」透析 除壓實雪機械設備具有震動性能確實有一定效果但絕不是「振動」,震動與「振動」不是一個概念。清除壓實雪的鏟主要在於鏟刃和路面夾角的設計和越障結構的設計。震動是指機械設備整體有源震動,除雪鏟作業執行結構部分是鏟刃,鏟刃具有震動頻率超過5000次/min以上的功能並且和路面形成一定角度,對除冰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人經過多年的研發已經完成這種震動鏟並很快問世,這種震動鏟能把冰雪震碎加以清除)。「振動」是指機械設備有源往復運動的一種形式,「振動」對各種機械設備要有一定限制,「振動」的頻率不能過高否則機械設備產生共振使設備無法作業。在除雪機械設備中,如果鏟刃和路面形成的夾角適合除雪、「振動」連接部分結構的質量為300kg、「振動」往復8mm、頻率600次/min、除雪機械整體不產生共振在相對平衡值的情況下,按著這組數據計算則鏟刃單向「振動」線速度為4800mm/min,如果整體除雪機械設備作業速度設定50000 mm/min(3km/h),則鏟刃沒有實現往復「振動」,也就是「振動」在除雪作業中就沒有實現 「冰雪振碎」的性能,所以【摘要】中提到的「通過振動鏟破冰除雪試驗得出:對於不同的冰雪密度,振動鏟的除凈率均能達到95%,滿足現代清雪的要求」實屬虛構和想像。
2、「越障試驗」描述片面 除雪鏟除雪作業越過路面凸出物體性能很關鍵,這個性能決定了該除雪鏟是否能夠進行除雪作業。吉林大學照搬吉林白山企業生產的除雪鏟結構、並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201220271647.4)(汪秀山是參與人之一),所闡述的主要結構和他人早在2010年申請的國家專利(201020162151.4)完全一樣,鏟刃越障高度取決於其他相關結構件的尺寸,越障高度是以系列數據鏈的終端數據。隨著鏟刃不斷在作業中的磨損,其越障高度也隨之改變,除雪作業中任何時候都要隨時有越障現象,所以《論文》中闡述「通過鏟刃越障試驗驗證了清雪鏟能夠越過障礙物的最大高度為140mm」非常片面。能夠使鏟刃達到越障效果的機械結構很多種,本人設計的多種鏟刃後翻滾式越障、全自動越障復位、無震動或振動除壓實雪鏟以及公路快速除雪越障除雪鏟即將面向市場。
3、《論文》中的論述透析 除雪鏟把積雪剝離路面後會隨著除雪鏟主板的弧度、作業行走方向的夾角斜度向一側滑動排放。滑動排放的速度和高度和鏟刃的材料、鏟刃與地面的夾角、行走方向的夾角、主板弧度的大小、雪的粘度值、雪粒(塊)的大小、雪粒(塊)的密度、作業速度快與慢、天氣溫度高低等有直接關系,此類機械是以作業目的、作業效果、作業成本為終極目標的非標准機械設計,因此該《論文》中對該形式結構除雪鏟的數據不符合實際。
《論文》中的「清雪鏟拋揚效果良好」很片面。拋揚效果應由人行道、建築物等不受影響而確定,更不能把積雪拋向市內公路高架橋兩側或堆積。
三、除雪機械設備在結構設計中的基本要求
1、除雪機械現狀 我國冬季降雪的城市基本是降雪的同時車輛在道路上不間斷行駛,這樣城市道路上都是以壓實雪為主,目前除了吉林捷營生產的無震動除雪鏟外,沒有性能穩定的除壓實雪機械設備。因為鏟刃和路面夾角的設計不合理、越障方面設計上的不足,導致各種除雪鏟在作業時基本都對向下壓力有限制,使除雪鏟達不到除雪性能。整機除雪行走機械更是因為消耗件消耗太快、結構設計上有欠缺等因素導致性能不穩定。由於除雪機械的市場需求很大、又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一般的製造手段就可以實現等因素,就促使了有一定條件單位或個人有一個想法就生產並銷售,使除雪機械設備市場魚目混珠。
2、除雪機械設備在結構設計中的基本要求 越障結構設計和鏟刃與路面夾角的設計直接影響除雪機械的性能。根據多年試驗和對各種積雪的研究,城市道路除雪以除雪鏟為最佳選擇,根據路況和雪情的不同鏟刃與路面的夾角30°—50°(形成的銳角)、鏟刃越障結構以後翻滾式為最佳設計。壓實雪的硬度和一般硬化路面的硬度差別很大,根據鐵鍬人工除雪的力學分析,除雪鏟刃必須具備三點受力,這樣鏟刃就像人工除雪一樣把壓實雪從路面上剝離,但鏟刃的材料要求很高,通過實驗其硬度應在HRC52—58且要具有一定的抗沖擊性,除雪鏟除雪作業速度適合在5Km/h-30Km/h。
公路或高速公路除雪速度相對要求高、除凈率比城市道路要相對低,因此鏟刃與路面的夾角適合75°—80°(形成的銳角)、除雪作業速度適合在15Km/h-60Km/h。又於除雪設備的作業環境比較惡劣,在設計中要使設備整體能夠承受各方面的承受力、材料的選擇要使設備受力後具有一定的彈性變形。吉林捷營生產的城市道路除雪鏟和公路除雪鏟是比較成功的設計,相關結構可以參考,但因知識產權原因不能仿製。
3、除雪滾刷 除雪機械設備中滾刷是不可或缺的設備,滾刷最大的優點是除凈率高但只限於清除相對較少的降雪量的自然積雪。目前由於滾刷在結構設計上存在欠缺,在作業時滾刷對地面的壓力不等,導致於轉數或高或低甚至停車,刷絲的磨損也很大或從根部斷裂,這是因為路面的不平整和掛載車輛輪胎氣壓的變化所導致,因此滾刷在結構設計上要消除或補償這些因素帶來的不利作用。
城市道路兩側是人行道,高架橋也很多,滾刷或其他除雪機械設備清除的積雪不能向兩側拋送或堆放,更不能重復作業,因此除雪機械設備要具有把清除的積雪直接拋送到運輸車輛上的性能。
四、本人最新設計的各種除雪機械性能 除雪機械設備的應用,使冬季清雪得到了快捷,但是由於除雪設備的使用環境特別惡劣,使用人群又得不到很好的業務技術培訓,促使這個領域的產品要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和性能的穩定。除雪機械設備的研製,是一個非常復雜難度很大的技術工程,經多年研究生產實驗,各種路面除雪機械相繼研製成功並問世並得到了市場好評,這些產品技術的問世標志著我國道路除雪機械領域跨越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是一次質的飛躍,也標志著我國在除雪機械領域、路面清潔設備領域領先於國際水平。
根據我國道路建設的多樣化的格局和我國的雪情,設計研發了全新的各種除雪機械設備,這些系列除雪機械設備能清除各種道路的積雪、壓實雪並減少了清雪程序,降低了單位面積清雪成本,節約了清雪費用及降低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通過各種力學分析和對各種路面雪情的分析,使各種除雪機械結構設計合理化,確保了系列除雪機械設備的使用性能和性能的穩定性。
1、拋雪滾刷 清雪滾刷是道路及時清雪的應急清雪設備,該滾刷自帶動力,作業時掛載在各種運輸車輛上,清雪對象是自然積雪,適合城市道路、公路、機場清雪作業,作業速度20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4m—6m。該滾刷最大特點是路沿石以內的雪都能清除、清雪寬度大,不用人工或其他機械二次處理,節省大量人工和機械重復作業,適合各種工程車輛掛載,除凈率90%以上,在清雪的同時能把清除的雪直接拋送進掛載的運輸車輛,也可以向道路兩側拋送。當運輸車輛的雪滿載後,滾刷可掛在第二台運輸車輛繼續作業,更換掛載時間脫卦不超過一分鍾、掛載不超過三分鍾非常快捷。
2、重型拋雪滾刷 清雪滾刷是道路及時清雪的應急清雪設備,該重型滾刷自帶動力,作業時掛載在各種運輸車輛上,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或輕度壓實雪以及24小時以內的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作業,作業速度20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3.5m。該滾刷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輕度壓實雪和清除路沿石以內的雪,不用人工或其他機械二次處理,適合各種工程車輛的拖掛,除凈率90%以上,在清雪的同時能把清除的雪直接拋送進掛載的運輸車輛,也可以向道路兩側拋送。當運輸車輛的雪滿載後,滾刷可掛在第二台運輸車輛繼續作業,更換掛載時間脫卦不超過一分鍾、掛載不超過三分鍾非常快捷節省大量人工和機械重復作業。
3、公路除雪鏟 公路除雪鏟是道路及時清雪的應急清雪設備,能使公路的積雪快速清除,該型公路除雪鏟自帶動力,作業時掛載在各種運輸車輛上,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公路、高速公路作業,作業速度30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鏟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輕度壓實雪以內的雪並實現快速清雪,在清雪的同時能把清除的雪直接拋送進掛載的運輸車輛,也可以把雪向道路兩側拋送,適合各種工程車輛的掛載,越障性能好、除凈率90%以上。當運輸車輛的雪滿載後,除雪鏟可掛在第二台運輸車輛繼續作業,更換掛載時間脫卦不超過一分鍾、掛載不超過三分鍾非常快捷。
4、城市道路除雪鏟 城市道路除雪鏟是城市及時清雪的應急清雪設備,能使城市道路的各種積雪及時清除,該型道路除雪鏟自帶動力,作業時掛載在各種運輸車輛上,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24小時之內的重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作業,作業速度15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鏟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24小時之內的重度壓實雪以內的各種積雪,適合各種工程車輛的掛載,越障性能好、除凈率90%以上,在清雪的同時能把清除的雪直接拋送進掛載的運輸車輛,也可以向道路兩側拋送。當運輸車輛的雪滿載後,滾刷可掛在第二台運輸車輛繼續作業,更換掛載時間脫卦不超過一分鍾、掛載不超過三分鍾非常快捷,節省大量人工和機械重復作業。
5、壓力角除雪鏟 該型道路除雪鏟作業時掛載在各種裝載機上,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和重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作業,作業速度15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鏟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重度壓實雪以內的各種積雪,越障性能好、除凈率90%以上。
6、刮式清雪鏟 該型除雪鏟適合公路、高速公路快速清除積雪,掛載在各種裝載機上,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公路、高速公路作業,作業速度30km/h以上,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鏟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輕度壓實雪以內的雪並實現快速清雪,越障性能好、除凈率90%以上。
7、中置大、中型拋雪滾刷清雪機 該系列滾刷清雪機底盤為自行設計專用底盤,符合國家行走機械標准,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或輕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公路、機場清雪作業,非作業時速為40km/h,作業速度20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7m。該滾刷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輕度壓實雪和清除路沿石以內的雪、清雪寬度大速度快,不用人工或其他機械二次處理,除凈率90%以上,清除的雪可拋送到路基以外,拋送距離可根據要求進行調節,實現了實際意義的機械化作業。
8、中置輕型、重型除雪機 該系列除雪機底盤為自行設計專用底盤,符合國家行走機械標准,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重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公路作業,非作業時速為40km/h,作業速度20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機最大特點是能夠清除重度壓實雪以內的雪,除凈率90%以上,清除的雪可直接拋送到運輸車輛上或拋送在路基兩側,實現了實際意義的機械化作業。
9、前置公路除雪機 該系列除雪機底盤是採用汽車廠生產的二類底盤,符合國家相關標准,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適合各種公路、高速公路快速清雪作業,非作業時速為90km/h以上,作業速度30km/h以上,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機最大特點是能夠快速清除公路、高速公路上的積雪,除凈率90%以上,清除的雪可直接拋送到路基以外區域。
10、雙向駕駛道路聯合除雪機 該系列除雪機為前後雙向駕駛,不用更換作業單元總成操作方便,底盤為自行設計專用底盤,符合國家行走機械標准,清雪對象是各種自然積雪、輕度壓實雪、重度壓實雪,適合城市各種道路、公路、高速公路作業,非作業時速為40km/h以上,作業速度30km/h左右及以下,作業寬度2m—3.5m。該除雪機最大特點是前後雙向駕駛易操作,轉彎半徑小,攜帶清雪滾刷、重型除雪鏟以及拋雪機,根據路面雪情不同可選擇作業單元進行作業,也可聯合作業,能夠清除重度壓實雪以內的雪,除凈率90%以上,清除的雪可直接拋送在道路路基以外,也可把雪裝載在運輸車輛上,實現了實際意義的機械化作業並一機多用。
五、道路清潔車
1、無刷無污染清掃車 全新設計無刷無污染夏季道路清掃車,在設計方面採用了獨特而高端的結構設計,使道路污染物隨著空氣的流動被清除。由於結構方面創新,使路面重物體輕松的被收集到垃圾儲存倉里。由於是無刷清掃清潔路面,所以給環衛部門減少了很多成本,也給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
2、滾刷無污染通用清掃車 該滾刷是採用全新設計無污染一年四季通用道路清掃車,在設計方面採用了獨特而高端的結構設計,使道路各種污染物及積雪一次性被清除。由於結構方面創新,使路面重物體及積雪輕松的被收集到儲存倉里或道路兩側,實現一機多用給環衛部門減少了成本,也給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
3、回收污水道路路面清洗車 目前路面清洗車在清洗路面時不能實際回收污水,路面的污染物最終還存在路面上。該技術生產的路面清洗車,採用合理的特殊結構根據流體力學原理,能夠把清洗路面的污水回收到污水箱里,使污染路面的污染物能夠徹底從路面上清除,達到實際清洗路面的目的。
環衛機械技術是一個廣闊的技術領域,本人願意探討這方面的技術交流以便共同提高技術水平,製造出符合市場需求、價格低、性能穩定的產品,可通過郵箱[email protected]和本人聯系探討。
H. 平模秸稈壓塊機畢業設計
你可以找導師溝通一下,讓她給你推薦些資料什麼的
I.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說明書和裝配圖
圖沒法給你,下面是說明書,自己改吧。
一、設備用途
帶式輸送機是依靠摩擦傳動實現物料輸送的機械,廣泛用於冶金、礦山、煤炭、環保、建材、電力、化工、輕工、糧食等行業。適用於輸送鬆散密度為0.5-2.5t/m3的各種粒狀、粉狀等散體物料,也可以輸送成件物品。其工作環境溫度為-25-60℃,普通橡膠輸送帶適用的物料溫度不超過80℃。
二、技術參數
帶 寬: 1000 mm
頭尾滾筒中心距:60400 mm
帶 速: 1m/s
輸送帶型號:EP-150
輸送帶規格長度:1000X3(3+1.5)X128m(含硫化長度0.9m)
輸送能力:205m3/h
物料密度:0.6 t/m3
傾 角: 0°
電機功率: 7.5kW
三、工作原理
該設備主要由驅動裝置、傳動滾筒、輸送帶、槽型上托輥、下托輥、機架、清掃器、拉緊裝置、改向滾筒、導料槽、重錘張緊裝置及電器控制裝置等組成。
輸送帶繞經傳動滾筒和尾部改向滾筒形成環行封閉帶。托輥承載輸送帶及上面輸送的物料。張緊裝置使輸送帶具有足夠的張力,保證與傳動滾筒間產生摩擦力使輸送帶不打滑。工作時,減速電機帶動傳動滾筒,通過摩擦力驅動輸送帶運行,物料由進料裝置進入並隨輸送帶一起運動,經過一定的距離到達出料口轉入下一道工藝環節。
四、結構和控制特點
上托輥採用槽形托輥,利於承載鬆散物料。回程托輥採用V型托輥,有效防止皮帶機跑偏。在空段清掃器前後安裝下平托輥有利於清除物料。
輸送帶張緊採用螺旋張緊和重錘張緊兩套裝置。螺旋張緊裝置還可以調整皮帶機的跑偏。
在輸送帶的工作面兩側,沿輸送帶全長安裝有導料槽,導料槽由槽板和橡膠板組合而成,橡膠板與輸送帶接觸,形成槽形斷面,起到增加輸送量的作用,同時也防止物料灑落。導料槽板同橡膠板的固定方式採用螺栓和壓板壓緊的形式,橡膠板不需要鑽孔,同時可以根據橡膠板的磨損情況,方便的進行調整,保證橡膠板保持同輸送帶的密封狀態。
在輸送機頭部和尾部安裝有頭部及空段清掃器。頭部清掃器為重錘刮板式結構,安裝於傳動滾筒下方,用於清除輸送帶工作面的粘料。空段清掃器為刮板式結構,安裝於靠近尾部的輸送帶非工作面的上方,用於清除輸送帶非工作面上的物料。
輸送帶採用聚酯帆布帶,具有耐油、耐酸鹼的性質。接頭採用硫化接頭,接頭安全系數10-12。
輸送機一側安裝有拉繩開關,當發生緊急情況時拉動開關上的鋼絲繩啟動此開關,可以立即停機。故障排除後,拉動復位銷開關可復位。
輸送機頭尾部安裝有跑偏開關,當輸送帶發生跑偏時,輸送帶帶動開關上的立輥旋轉並傾斜,傾斜大於一級動作角度12°時,發出一組開關信號;如立輥繼續傾斜大於二級動作角度30°時,發出另一組開關信號。兩組信號分別用於報警和停機。當輸送機恢復正常運行後,立輥自動復位。
五、安裝調試
1.輸送機的各支腿、立柱或平台用化學錨栓牢固地固定於地面上。
2.機架上各個部件的安裝螺栓應全部緊固。各托輥應轉動靈活。托輥軸心線、傳動滾筒、改向滾筒的軸心線與機架縱向的中心線應垂直。
3.螺旋張緊行程為機長的1%~1.5%。
4.拉繩開關安裝於輸送機一側,兩開關間用覆塑鋼絲繩連接,松緊適度。
5.跑偏開關安裝於輸送機頭尾部兩側,成對安裝。開關的立輥與輸送帶帶邊垂直,且保證帶邊位於立輥高度的1/3處。立輥與輸送帶邊緣距離為50~70mm。
6.各清掃器、導料槽的橡膠刮板應與輸送帶完全接觸,否則,調節清掃器和導料槽的安裝螺栓使刮板與輸送帶接觸。
7.安裝無誤後空載試運行。試運行的時間不少於2小時。並進行如下檢查:
(1)各托輥應與輸送帶接觸,轉動靈活。
(2)各潤滑處無漏油現象。
(3)各緊固件無松動。
(4)軸承溫升不大於40°C,且最高溫度不超過80°C。
(5)正常運行時,輸送機應運行平穩,無跑偏,無異常噪音。
六、故障排除
1.輸送帶打滑
原因是輸送帶張力小或驅動滾筒表面粘有物料或水份。應旋緊張緊螺桿,增大張力。清理驅動滾筒並加大空段清掃器的清掃力度。
2.輸送帶在兩端跑偏
原因是滾筒裝配位置偏斜,應拉緊跑偏一側的張緊裝置的螺桿調整改向滾筒位置。通過調整軸承座調整傳動滾筒的位置。
3.輸送帶在中部跑偏
原因是托輥安裝位置不正。應檢查各托輥安裝位置是否與輸送帶垂直,否則松開安裝螺栓調整托輥位置。調整完畢後旋緊各螺栓。
此外,進料口落料點不在輸送帶中心也可能引起跑偏,應改善進料情況。
七、注意事項
輸送機應有專人負責操作。每班使用後進行日常檢修和維護工作:
1. 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松動。
2.各清掃器、導料槽的橡膠刮板磨損時應調整其伸出的尺寸。如果磨損嚴重,應進行更換。
3.多台輸送機或其它設備聯合運轉使用時,應注意啟動和停車順序:應保持空載啟動;進料口設備停機供料後本設備應運轉一段時間待卸空物料後再停車。
4.停車後,將輸送機上的污物清理干凈,並關閉電源。
5.若設備停止使用較長時間,在啟動前應檢查設備上是否有異物影響運動部件的運動。
八、維護保養
1.減速電機按其使用說明書定期更換潤滑油。
2.各滾筒的軸承座及軸承每半年清洗一次,並重新加註鋰基潤滑脂ZL-2。
3.張緊裝置的螺桿每3—6個月表面塗一次鋰基潤滑脂ZY-2。
4.根據設備使用情況,各部件和結構件應定期清理污物和除銹,並塗油或噴漆進行防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