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世界頂級跑車資料 一定要有標志圖
搭載梅塞德斯-賓士AMG--V12引擎的帕加尼,動力澎湃,驚人的速度就連蘭博基尼都望而生畏!
參數:
長/寬/高:4435 毫米/2055 毫米/1141 毫米
輪距:2730 毫米
自重:1230 公斤
發動機:梅塞德斯-賓士 AMG V12
排量:7291 毫升
功率:443/6150 Kw/rpm
扭力:760/4000 Nm/rpm
功率比重:2.04 公斤/馬力
變速箱:mechanical 6 speed (+ reverse)
前輪胎:米其林 Pilot Sport 2 255/35/19
後輪胎:米其林 Pilot Sport 2 255/35/20
重力分配:前46% ,後54%
加速時間:0-100 公里/小時 用時 3.6 秒 ,0-200 公里/小時 用時 9.8 秒
極速:345 公里/小時
制動時間:200-0 公里/小時 用時 4.4 秒
售價:44.7萬英磅
㈡ 奧迪有哪些跑車
㈢ 跑車的十大頂級超跑
註:排名僅供參考。
No.1 柯尼塞格One:1
在2014年日內瓦車展上,柯尼塞格One:1超級跑車正式首發亮相。 據悉,這款車全球僅限量生產6台,售價遠超同門Agera系列,高達數百萬歐元。柯尼塞格One:1的命名表示車輛的整備質量與動力的比值為1:1。柯尼塞格One:1外觀極富運動感,而出於極速駕駛的考慮,新車採用輕量化設計,車身質量僅為1341kg,大尺寸後擾流板也相當拉風。前後配重比為44:56,過彎時的過載可達到兩個重力加速度。新車採用前19後20英寸的碳纖維輪圈配米其林輪胎。此外該車的後懸架也有所提升,加入碳纖維組件的同時採用了主動減震器。動力方面,柯尼塞格One:1搭載5.0L V8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輸出1341馬力(986kW),峰值扭矩達到1371N·m,傳動系統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柯尼塞格One:1車型0-400km/h的加速時間在20秒左右,而400km/h-0的剎車時間在10秒內,100km/h-0的剎車距離僅28米。官方表示,新車的最高時速在440km/h之上。此外新車不僅可以使用傳統的汽油,還可以使用E85以及賽車用燃料。
No.2SSC Tuatara
2011年8月5日,來自美國的超級跑車製造商西爾貝(Shelby Super Cars,SSC)攜旗下新一代超級跑車Tuatara亮相於上海恆隆廣場的展示活動。
Tuatara的含義是一種源自紐西蘭的大型蜥蜴,SSC Tuatara的外觀部分充分借鑒了這種動物的身體特徵,盡可能降低車輛的風阻系數。此外,Tuatara在毛利語中的本意為「背上的尖峰」,而SSCTuatara的尾部就擁有鋒利的翼尖,因此以這個看似古怪的詞彙作為這款超跑的名稱,可謂恰如其分。輪胎方面,SSC Tuatara採用米其林專為其打造的高性能胎,尺寸達到了345/30 R20。值得一提的是,SSC Tuatara是世界上首款採用單片式碳纖維輪圈的車型。輪輻的設計成了渦輪式,每個輪圈的重量僅有5.9kg。
內飾部分,SSC Tuatara契合了其桀驁不馴的外觀,風格理念前衛且時尚,並採用了函數式的設計語言。車內配有數碼儀表盤,功能近似於HUD(即平視顯示器,此技術廣泛應用於航空器,其利用光學反射的原理,將重要的飛行相關資訊投射在飛行員面前的一片玻璃上面)。此外,中控台配有特大尺寸的顯示屏,配有的紅色按鍵極具視覺沖擊力。Tuatara搭載了一台由SSC自主研發的7.0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可達到1350匹馬力,通過一款7速SMG序列式變速器或7速手動H型換檔變速器傳輸給後輪。這一動力系統使得Tuatara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2.78秒,最高時速可達443km/h,令布加迪威航也難以企及。在最高時速狀態下,Tuatara的油箱僅夠支撐車輛跑上7分鍾。不過這款車型對油品的要求並不苛刻,據說95號汽油足以滿足它的運作。
No.3布加迪威航Grand Sport Vitesse
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布加迪推出了一款威航特別版——威航16.4 Grand Sport Vitesse。其外表華貴而不失雍容,全黑車身配以紅色包圍的設計,給人十分鮮明的視覺沖擊。前臉部分,特別版威航延續了布加迪家族的風格傳統,通過復制布加迪百年限量版車型上帶有LED日間行車燈的大燈燈組,令其科技感十足。車身側面則將空氣動力學的原理發揮得淋漓盡致:威航的線條圓潤而光滑,行駛在強風之中也不會有何閃失;座椅上方等處的進氣口則完全是為了滿足威航W16中置發動機的超級需求。紅色噴塗的20英寸輪輻為飽受高負荷的碳纖陶瓷剎車系統提供更多散熱輔助。此外,布加迪的工程師還特意為威航Vitesse配備了一款由米其林量身打造的能夠適應超過400km/h時速的防爆胎,該車前後輪尺寸分別為265/30 R20和365/30 R20的規格。
內飾部分,威航Vitesse特別版所採用的翻毛皮質和啞光材質透露出低調的奢華,並且給予了充足的駕乘空間;由翻毛皮革包裹而成的三輻方向盤手感一流,還附加了換擋撥片和喇叭控制鍵。中控部分大面積碳纖維飾板的裝飾及大量啞光部件的應用時刻提醒著駕駛者威航Grand Sport Vitesse的高貴血統。
布加迪威航Grand Sport Vitesse所搭載的8.0L W16四渦輪發動機擁有1200馬力和1500牛·米的極限動力,而431km/h的極速和2.5秒的百公里加速使其成為敞篷跑車無可匹敵的速度之王。傳動方面,該車配備了大眾旗下最頂級的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不過,在極速狀態下,即便容量100升的油箱完全裝滿,也只能維持發動機工作12分鍾。
No.4 柯尼塞格CCXR
CCXR是瑞典柯尼塞格汽車公司旗下的頂級超跑,整車以CCX為平台打造,目的是打破CCX在挑戰極速時所遇到的瓶頸。CCXR的誕生同樣是為了和勁旅品牌布加迪一爭高下。
外觀部分,CCXR承襲了CCX兇悍且極具侵略性的風格。車身部分所採用其獨創的「碳纖維鑽石編織技術」在陽光的照射下可使整車發光,如閃耀的鑽石一樣熠熠生輝。柯尼塞格的外形兼顧了空氣力學和提升發動機散熱效果,車身內外則大量採用碳纖維打造,整車質量僅為1280千克。內裝部分,柯尼塞格CCXR顯得簡約而低調,除了應有的方向盤、儀表版、排檔桿、踏板等配置外,就是兩張Sparco的碳纖維座椅能奪人眼球了。賽車的內飾該有的東西並不少,高檔皮革的痕跡隨處可見;恆溫空調、懸掛調整按鍵、倒車影像、藍牙音響系統一應俱全;筒形座椅、中控台、方向盤則完全以碳纖維製成。此外,柯尼塞格CCXR延續了CCX的剎車性能,前輪382mm的大尺寸底盤與八點式卡鉗搭配上後輪362mm底盤與六點式卡鉗。CCXR的百公里制動距離僅為32米。
柯尼塞格CCXR是一款以CCR為基礎開發的生物燃料跑車,搭載了一款鑄鋁4.8L V8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備了連續多點燃油噴射裝置和Rotrex增壓器,可使用E85、E100生物燃油、98號(或以上型號)汽油或者將三種混合起來使用。傳動配備的是帶換擋撥片的6速變速器,能將換擋行程降低15%。 當單獨採用汽油發動機時,CCXR的最大功率達到888bhp;當採用E85生物燃料時,最大功率能達到1010馬力(1018bhp)/7000rpm,在5600rpm時輸出最大扭矩1080Nm。強勁的動力輸出可以令其在僅僅2.9秒的時間內加速至100km/h,最高時速則高達400km/h以上。
No.5 蘭博基尼Veneno Roadster
2013年8月,蘭博基尼首席行政官史蒂芬·溫科爾曼(Stephan Winkelmann)證實,在該年三月的日內瓦車展上發布的Veneno限量超級跑車將會迎來其敞篷版本,全球限量九輛,每輛 售價預計高達33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690萬元),相比其硬頂版還高出了一成。此後不久,蘭博基尼Veneno Roadster敞篷版的官方宣傳圖得以公之於眾。該款車型是蘭博基尼為慶祝其成立50周年而特別打造的,融入了設計師們大量的心血與汗水。
外觀方面,蘭博基尼Veneno Roadster基於硬頂版改進而來,兩者在造型方面有著很高的相似度,不過敞篷版整車的前臉設計更顯前衛與激進。Veneno Roadster的外觀設計極具未來感:向後延伸的匕首形前大燈、寬大的U形進氣格柵、血盆大口般的後輪進氣口以及尾部狹長的LED燈組,都為車型平添了幾分奇幻的色彩與攻擊性。有消息稱Roadster雙座敞篷版將採用拆裝式碳纖維車頂板。Veneno的車身也選擇了碳纖維材質,前後副車架使用鋁合金以控制整備質量。動力方面,蘭博基尼Veneno Roadster搭載的是一台源自Aventador LP700-4的6.5L V12發動機,經過了完善的系統調校,該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可達750馬力,傳動部分與之相匹配的是7速ISR變速箱。藉助四驅系統將動力分配到四個車輪,這台V12發動機能夠令Veneno Roadster的極速為354km/h,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則能控制在3秒以內。
No.6 法拉利La Ferrari
2013年3月5日,日內瓦車展,作為Enzo車型的換代產品,法拉利La Ferrari正式亮相,這款高性能公路跑車僅限量生產499輛。「我們決定將這款車型命名為LaFerrari。」法拉利總裁盧卡·迪·蒙特澤莫羅宣稱,「這款為法拉利收藏家們量身打造的超級跑車,絕對是公司又一非凡力作。La Ferrari充分體現了品牌獨一無二的特性,無與倫比的工藝以及大膽創新的設計理念,包括我們在F1領域獲得的寶貴經驗。」 La Ferrari的車身架構在設計初期就給法拉利的設計團隊帶來了挑戰。當時的目標是在採用體積龐大的混合動力系統的前提下,實現理想的重量分布以及緊湊的軸距。最終結果正是所有重量集中於車輛前後軸之間並盡量降低車身重心(降低了35毫米),從而保證了前所未有的空氣動力效率及緊湊而舒適的空間,它採用了剪刀式的車門。
駕駛艙的布局在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給人以強烈的賽道感受,潛藏極速狂飆的霸氣。駕駛位置類似於單座賽車,在設計時參考了法拉利F1車隊車手費爾南多·阿隆索和菲利普·馬薩的建議。車內配備了功用齊全的方向盤,換擋撥片更長,更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排擋座上面分布有各種F1變速箱的控制功能。
法拉利La Ferrari的底盤運用了四種以上不同類型的碳纖維,由賽車部門採用與F1賽車一致的生產工藝鑄造而成,動力上的成就在於一套幾乎直接從F1賽車移植過來的HY-KERS系統,不過其更多是為性能服務,降低油耗倒不是首要目的。La Ferrari的核心動力源於一台6.3L V12自然吸氣發動機,可達到800Ps的最大功率和700Nm的最大扭矩。得益於法拉利控制所有車載系統的專利邏輯晶元,La Ferrari展現出超凡極致的性能表現和操控性。法拉利LaFerrari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低於3秒,極速在350km/h以上。
No.7 阿斯頓·馬丁one-77
在2009年6月的巴黎車展上,英國豪華汽車品牌阿斯頓·馬丁推出了旗下首款超級跑車——one-77。其名稱含義為全球限量77台,每一款車型又都是獨一無二的。該車於2011年4月的上海車展進入國內,中國地區的配額僅為5台。盡管四千多萬的售價非常龐大,但5台車型早在正式展出前夕便迅速售罄。
與大多數超跑不盡相同的是,one-77的外形有著更為強烈的親和力,整體柔美華麗。作為一款體現古典美學的GT型跑車,阿斯頓·馬丁one-77的線條又表現出了一種猛獸般的力量感:側面錯綜復雜的線條則完全依靠工匠的手工打造,凸顯了車型至高無上的身份;光滑的車尾渾然一體,除去可升降的尾翼外,甚至連道接縫都看不到。但別為了該車沒有行李箱而懊惱,因為對one-77而言它就是個累贅。為了讓氣流均勻地引向格柵後面的散熱器,工匠們對其每一條金屬隔斷都進行了單獨的銑削。修長的車頭比例是採用前中置發動機的因素,使總重370千克的動力總成可由前後軸共同承擔。
阿斯頓·馬丁one-77的內飾布置極為奢華,手工縫制的座椅採用最高級別的真皮,精緻的金屬裝飾帶有手工拋光的痕跡。造型獨特的跑車型碳纖維座椅由名廠Sparco製作,半苯胺皮革則是由經驗老道的技師手工縫制,舒適性不言而喻。阿斯頓·馬丁one-77搭載的是世界頂級的7.3L V12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750馬力,百公里加速僅需3.5秒便可以完成。在義大利納多高速環路對阿斯頓·馬丁one-77的路試表明,要想將其開到350km/h的極速,並非難事。
No.8 帕加尼Huayra
在2011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帕加尼發布了旗下頂級超跑——Huayra。據悉,Huayra將代替Zonda,成為帕加尼品牌的主力車型。在西班牙語中,Huayra為「風神」之意,也延續了Zonda(風之子)的命名規則,顯示出帕加尼對這款超級跑車性能的信心。帕加尼Huayra的中國市場價為2300萬起。
外觀方面,Huayra採用了復古的鷗翼門構造,為車型增添了幾分時尚元素;固定在前翼子板上的外後視鏡柔美而典雅,這樣的設計是不會妨礙低矮車門的順利開啟。帕加尼Huayra整體造型相比Zonda變化明顯,加寬了的前臉部分大氣飽滿。在帕加尼Huayra的車身上運用了大量的碳纖維材料,車架等部件則以碳鈦合金進行打造。這種合金產品既有碳纖維材料的輕量化特性,同時也具備鈦合金的高強度,整車質量控制在3000磅(1350千克)左右。內飾方面,帕加尼Huayra延續了Zonda的布局和奢華感,選擇以不同顏色的皮質、鋁質和碳纖維材質對車內空間進行布置。中控台上藍色的觸摸式顯示屏能夠實現導航、播放音樂等功能。Huayra的內部空間也比Zonda寬敞許多,既增加了乘坐舒適性也不會讓乘坐者感到很壓抑。此外,帕加尼Huayra還裝備了藍牙接駁功能,為駕乘者帶來高品質的尊貴服務。
帕加尼Huayra搭載的是由賓士AMG公司所提供的代號為M158的6.0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輸出超過700匹,最大扭矩高達1000Nm。經過賓士工程師的調校,這台發動機的油耗得以降低且完全符合歐洲最嚴格的排放標准,85升的大油箱設計保證了Huayra的續航里程。
No.9 帕加尼Zonda R
義大利超跑製造商帕加尼(Pagani),早在2007年便做出了其首款超跑Pagani Zonda R的發布預告。Zonda意為風之子,以此作為車型命名自然是暗示帕加尼的跑車有著風一般的速度。而作為Zonda高性能賽車版本的Zonda R,動力性能更是不容小視。
盡管Zonda R和Zonda F的外形極為相似,不過Zonda R的部件中僅有10%是繼承自 Zonda F。帕加尼公司為Zonda R打造了全新調校的懸架系統、六前速順序式變速箱、碳纖維車身以及源自航空技術的供油系統。Zonda R軸距較Zonda F加長了47毫米,全長增加了394毫米,輪距加寬50毫米。經過風洞試驗反復改進的車身在高速巡航和低速急彎中能夠提供更大下壓力,穩定性更高。車尾配有可調式擾流翼和車底氣流擴散器;鎂合金超輕輪轂採用賽車式的單螺母鎖緊,換上氣壓懸架系統。帕加尼Zonda R的內飾工藝精湛。雖然是賽車版,但是駕駛員與乘客座椅均是定製的座椅,以提供最佳的支撐。數字化的儀表組能提供所需的一切重要駕駛信息,可以監測每一時刻車子的單獨某組件的工作情況。車內的高性能氛圍強烈,中控台上的儀表組讓油料、速度、轉速、發動機等信息一目瞭然。而在超跑車款上極少見的Hi-Fi音響系統,則使了車主在體驗駕駛樂趣的同時,還能享受音樂的盛宴。
帕加尼Zonda R搭載德國AMG的6.0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在7500rpm時可輸出551kw/750hp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可達到710N·m。這樣的資本令Zonda R的百公里加速僅需要2.7秒,最高時速在350km以上。操控方面,除了車身以碳纖維打造外,底盤也採用碳纖維做為主要材質,四油箱設計的概念則來自於GT賽事。而在軸距延長之後,Zonda R的路行能力則更顯平穩。
No.10 柯尼塞格Agera R
在2012年的日內瓦車展上,瑞典柯尼塞格汽車公司推出了Agera 超級跑車的升級版本——Agera R。相較於原型車Agera,柯尼塞格在Agera R身上做了一系列的優化工作。Agera R的外觀造型繼承了柯尼塞格的家族式特徵,整體線條極致優雅,其長寬高分別為4293/1996/1120毫米,軸距為2662毫米。柯尼塞格Agera R的單體地盤為70千克,凈車重僅為1330千克,使其超群的性能得以發揮。它採用前後雙叉臂的懸掛、雙向可調節VPS空氣液壓減震器以及柯尼賽格自主研發的Z-style防翻滾桿。Agera R後懸上還採用了一種Triplex 的減震結構。
盡管Agera R定位為超級跑車,但在豪華配置的裝備上卻毫不吝惜。車子的標准裝備還包括了:雙安全氣囊,可分離可收納的帶有玻璃車頂的硬頂篷,電動玻璃窗,適應性後風翼,可調節的踏板、方向盤及座椅,碳纖維陶瓷剎車碟,運動型防鎖死剎車系統,液壓提升系統,四點式賽道用安全帶,衛星無線電導航裝置,智能LifePo4電池組,空調裝置,數字示警以及信息系統,輪胎壓力示警裝置,真皮地毯,車頂儲存裝置等等。選配裝備則包括了特製的真皮,鉻鎳鐵合金的排氣尾管,前部的小風翼,前座椅加熱功能,車頂滑雪板承載裝置,冬季輪轂套裝等等。
動力方面,柯尼塞格Agera R搭載的是一台5.0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1115匹,最大扭矩為1200牛米。匹配一款7速雙離合變速器。扭矩峰值則為885磅·英尺/4100轉每分。發電機轉速在2,700 到6,170轉每分之間就可以輸出737磅·英尺的扭矩,如果採用E85的生物燃油,那麼發電機轉速在1099 到6900轉每分之間的超寬范圍之內就可以輸出超過737磅·英尺的扭矩。盡管柯尼塞格Agera R的理論最高時速可達443km/h,不過全款Agera車型均被限速為375km/h。
㈣ 露天礦觸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礦井發生人身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一、作業人員違反《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進行帶電作業、帶電安裝、帶電檢查、帶電修理、帶電處理故障等。
二、停電作業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忘停電、停錯電,忘記驗電、沒放電等;
三、未執行停、送電制度,總開關斷開後無專人看管,未上鎖,未掛標志牌,不認真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制度,結果造成誤送電。
四、保護功能失效或沒有保護,有保護甩掉不用,接觸網斷線,接地電阻大,檢漏保護裝置出故障等,或操作人員在未利用絕緣工具的情況下,人身觸及已經破皮漏電的導線或由於漏電而帶電的電氣設備金屬外殼上。導線漏電的原因:一是有不合格的接頭;二是導線被砸、埋、擠壓受損;三是導線受潮絕緣降低。
五、觸及已停電但未放電的高壓電纜。
防止人身觸電的預防措施:
一、 防止人身觸及或接近帶電導體。
二、 將電氣設備的裸露導體安裝在一定高度。按《煤礦安全規
程》規定,電機車架空線的懸掛高度,自軌面算起不得小於下列規定:在行人的巷道內、車場內及人行道同運輸巷道交叉的地方為2m;在不行人的巷道內為1.9m;在井底車場內,從井底到乘車場為2.2m;在地面或工業廣場內,不同其它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於2.2m。
三、 對導電部分裸露的高壓電氣設備無法用外殼封閉的,必須圍以遮欄,防止人員靠近,同時,在遮欄門上裝設開門即停電的閉鎖開關。確保工作人員開門進入高壓電氣室時,電氣設備電源斷開。
四、 井下電氣設備的帶電部件和電纜接頭全部封閉在外殼內部,即製成封閉型,並在操作手柄與蓋子之間設有機械閉鎖裝型,以保證不合上蓋子,便不能接通電源;合上電源後,便不能打開蓋子。
五、 各變配電所(硐室)的入口處或門口,都要懸掛「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牌子。無人值班的變配電所(硐室)必須關門加鎖。
六、 井下硐室內有高壓電氣設備時,入口處和室內都應在明顯地點加掛「高壓危險」標志牌。
七、 對手持式或人員經常接觸的電氣設備採用降低的工作電壓。照明、手持式電氣設備的額定電壓和電話、信號裝置的額定供電電壓都不應超過127V,遠距離控制的額定電壓不應超過36V。
八、 採取技術措施,防止人身觸電。嚴禁井下配電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在中性點不接地的高、低壓系統中,設置漏電保護裝置和保護接地裝置。
九、 加強職工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素質, 嚴格執行安全用電的各項制度,杜絕違章操作。如工作票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停送電制度、倒閘操作制度等。
井下電機車傷人事故預防管理措施
1、井下電機車必須配有前後紅燈,要求司機開車前亮紅燈。
2、井下電機車有合格的警鈴,運行時必須首先敲響警鈴,轉彎時應提前敲響警鈴。
3、嚴格司機上崗制度。任何一名司機都要嚴格訓練,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上崗。
4、電機車司機在操作時,嚴禁將頭探出機倉外。
5、為嚴格執行各項保險制度,開車前電機車的閘、燈、警鈴、連接器和撒砂裝置,任何一項不正常,不得使用該機車。
6、為防止制動系統失控,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機車電源,將控制手把取下管好,扳緊車閘。
7、需要緊急剎車時,必須手閘與電閘同時使用。
8、機車運行時,除尾部掛紅燈外,還應掛上「嚴禁蹬鉤爬車」的木牌。
9、電機車正常運行速度不大於4m/s。
10、井下電機車安裝信號閉鎖裝置,有效防止機車相撞。
11、嚴格機車運行制度,同一區段軌道上,禁止行駛非機動車輛。
12、兩機車在同一軌道上行駛,必須保證不少於100m的距離。
13、井下機車設有用礦燈發送緊急停車信號的規定。
14、電機車須採用合格的保險,銷子、環子須用正規的。
井下安全用電基本措施
為了保證煤礦電氣設備安全運行,除不允許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外,對用電安全還提出了「七無、七有、兩齊、七全、三堅持、十不準」等有關要求。
「七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可延燃電纜;無電纜與易燃物接觸;無電纜盤圈和「8」字型,無電纜埋壓和泡在水中;無明接頭。
「七有」:有過流、過負荷和斷相保護;有漏電保護、漏電閉鎖和接地選擇保護;有螺釘和彈簧圈;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有兩回電源線路;有中和電液的溶液。
「兩齊」: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
「七全」:防護裝置全(指防護罩及柵欄等);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防火用具全;防火門全;信號照明全;記錄全。
「三堅持」:堅持使用漏電繼電器;堅持使用煤電鑽綜合保護;堅持使用局部通風機風電閉鎖裝置。
「十不準內容」:
1、不準甩掉無壓釋放和過流保護裝置。
2、不準甩掉漏電繼電器。
3、不準甩掉煤電鑽綜合保護裝置。
4、不準甩掉局部通風機風、電、瓦斯閉鎖裝置。
5、不準明火操作,明火打點,明火放炮。
6、不準用銅、鋁、鐵絲等代替熔斷絲。
7、停風、停電的工作面,沒有檢查瓦斯前不準送電。
8、失爆的電氣設備不準使用。
9、不準在井下敲打、撞擊、拆卸礦燈。
10、不準帶電檢修和搬遷電氣設備。
礦山供電安全規定
1、 水電部現行的有關規程均適用於礦山各種電氣設備或電力系統的設計、安裝、驗收、運行、檢修和安全檢查等工作,應參照執行。
2、 電氣人員進行操作時,應穿戴和使用防護用具。修理電氣設備和線路作業,應由電氣工作人員進行。維修低壓普通線路,允許經過電氣作業訓練的崗位操作人員進行。
3、 電氣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方法,搶救時禁止注射強心針。
4、 電氣設備可能被人所觸及的裸露帶電部分,必須設置保護罩或遮欄及警示標志等安全裝置。
5、 供電設備和線路的停電和送電,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
6、 在斷電的線路上作業時,該線路的電源開關把手,必須加鎖或設專人看護,並懸掛「有人作業,不準送電」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警示牌和送電。
7、 在帶電設備周圍不得使用鋼捲尺和帶金屬絲的線尺。
8、 井下各級配電電壓應遵守下列規定:
(1)高壓網路的配電電壓,一般採用6kV,現行的3kV 可繼續使用;
(2)低壓網路的配電電壓,一般採用380V 或660V;
(3)照明所需的電壓,運輸巷道採用220V 或127V,採掘工作面、天井和天井至回採工作面之間應採用36V,礦燈電壓不大於36V;
(4)攜帶式電動工具的電壓應不大於127V。
9、井下電氣設備禁止接零,井下應採用礦用變壓器,若用普通變壓器時,禁止中性點直接接地。不得由地面中性點直接接地的變壓器或發電機向井下供電。
10、 每一礦井應備有地面、井下配電系統圖,井下電力設備布置圖和電力、電話信號等線路平面圖。
有關電氣設備的變動,應由礦山電氣負責人及時地在圖中作出相應的改變。
絞車運輸事故的預防措施
1、 預防過卷
因絞車操作工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誤或自動減速裝置失靈,使串車或其他提升容器提升到上部終點停車位置0.5—1.5M 以上,稱為過卷。為了防止過卷造成的危害,在上部終點停車位置以上0.5—1.5M處,裝設過卷保護開關。當串車或提升容器觸及該開關後,絞車自動斷電,保險閘施閘。由於從過卷開關動作到保險閘閘塊接觸到絞車滾筒閘輪有一段空動時間,因而串車或提升容器在高速運行慣性力的作用下將仍可上行一段距離,即使保險閘閘塊與閘輪接觸施閘後,還會出現串車或提升容器繼續上行一段距離。所謂留有足夠的過卷距離,就是指串車或提升容器在正常運行速度情況下,觸及過卷開關後繼續上行可能到達的一段距離,並乘1.5倍的備用系數。應在這段距離內鋪好軌道,不許有任何障礙物。當發生過卷時,串車或提升容器能在過卷距離內平穩停車,避免發生事故。
2、預防放飛車
放飛車有下列害處:
(1)運行速度不能控制。相當於自由落體或自由滑行,下放速度越來越快。如果突然施閘,將產生較大的沖擊負荷,甚至制動不住,造成斷繩(或帶繩)跑車事故;
(2)遇有事故需要停車時,則不能保證准確停住,加大閘輪和閘帶的磨損;
(3)運行速度超過正常速度後,使絞車滾筒、齒輪、電動機轉子都將產生很高轉速,產生極大的離心力,因機械強度和偏重等原因,可能造成電動機掃膛或燒毀,加快齒輪、軸承等的損壞;
(4)當某些絞車安裝不牢固時,飛車中緊急制動,特別是當提升容器運行速度較高時制動,則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可能拉壞絞車的基礎螺栓、地錨、壓柱、頂柱等,使絞車發生跳動或傾覆事故,對司機及其他人員的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和傷害。放飛車是絞車操作工的嚴重違章行為。
3、 預防松繩沖擊
松繩沖擊產生的原因有:
(1)把鉤工操作不精心。明知絞車松繩很多,仍把提升容器(礦車)強行推過斜巷上部平車場的變坡點,產生松繩沖擊,造成斷繩跑車事故;
(2)司機操作時不主動觀察松繩情況,不與把鉤工、信號工密切配合,沒有在松繩情況下先緊一下繩後,再進行下放運行操作;
(3)絞車司機精力不集中,沒有注意松繩保護裝置發出的松繩信號,結果造成松繩沖擊;
(4)斜井或立井箕斗提升時,在上部卸載處常用卸載曲軌來進行卸載。當箕斗暫時卡阻在卸載架上時,司機沒有及時發現,按常規反放車,這樣鋼絲繩就會鬆弛。當外加卡阻力突然消失時,即發生松繩沖擊;
(5)斜巷絞車向上提升時,因絞車制動力矩過大,造成絞車的減速度大於提升容器的自然減速度,即絞車先停止,而提升容器仍按自己慣性向上運行,直至自然停止,造成松繩;然後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反向運行,造成松繩沖擊。
松繩沖擊產生下列嚴重危害:
(1)松繩沖擊產生的沖擊力與松繩長度、滾筒外鋼絲繩長度、鋼絲繩粗細、斜巷傾角、提升容器質量等有關,比正常計算的靜拉力超過幾倍或十幾倍,因此會拉斷鋼絲繩或連接裝置,造成斷繩跑車墜井事故;
(2)鋼絲繩拉斷後,因其自身的彈力,會傷害司機和周圍的工作人員;
(3)跑車後的提升容器或鋼絲繩將與巷道軌道棚柱產生劇烈摩擦和碰撞,若產生金屬火花,則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塵爆炸事故。
4、預防斜巷串車提升運輸中發生跑車事故
斜巷串車提升運輸中發生跑車事故的原因有:
(1)鋼絲繩斷裂。鋼絲繩斷裂的主要原因有:
①磨損或斷絲嚴重,超過規定要求;
②銹蝕嚴重,使鋼絲繩的強度和韌性降低;
③鋼絲繩使用中出現扭曲、打扣、折繩等嚴重損傷;
④運行中受到過大的沖擊負荷。
(2)連接裝置斷裂。連接裝置和礦車檢查、檢修不及時,使用多年沒有做過拉力試驗,連接件出現裂紋沒有及時發現,或用其他不合格的物件代替插銷,造成連接裝置斷裂;
(3)竄銷脫鉤。礦車插銷沒有防止脫落裝置或防止脫落裝置失效,插銷沒有放到位,軌道鋪設質量差、行車中車輛在軌道介面處跳動(或脫軌)引起插銷跳動而竄出;
(4)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沒有或失靈。斜巷上部平車場沒有設阻車器,變坡點處沒有設擋車裝置,變坡點下方約一列車長處沒有設擋車裝置,斜巷中間沒有設跑車防護裝置,以及上述裝置失靈,發生跑車事故;
(5)把鉤工違章操作或麻痹大意。把鉤工沒有掛鉤或沒有認真掛好就將礦車從平巷推下斜巷;提升車輛未全部上安全平坡道就提前摘鉤;沒有將常閉的擋車裝置處於常閉擋車位置;沒有對常開的跑車防護裝置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試驗;在斜巷上部平車場鋼絲繩松繩較多的情況下,沒有與司機配合先緊繩,而把礦車直接推過變坡點,造成松繩沖擊而發生斷繩跑車事故;
(6)絞車制動力矩過小,沒有保證滾筒上留有! 圈鋼絲繩,司機操作不當。絞車制動裝置出現故障、閘瓦磨損超限、閘瓦間隙過大、操作手把調節不正確、制動系統杠桿及重錘運動受阻擋等使制動力矩減小;司機操作不當,下放重物時電動機送電不及時又沒施閘,超速運行後,停不住車;鋼絲繩進行倒繩頭作業時,沒有保證滾筒上留有! 圈鋼絲繩,造成滾筒上繩頭抽出等而發生帶繩跑車事故。
預防斜井跑車事故的措施有:
(1)按規定設置可靠的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實現一坡三擋,加強檢查、維護、試驗,健全責任制。
(2)對鋼絲繩和連接裝置必須加強管理,設專人定期檢查和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礦車要設專人檢查,至少每2年進行一次2倍於最大靜荷重的拉力試驗。礦車的連接鉤環、插銷的安全系數不得小於6;
(4)礦車之間的連接、礦車和鋼絲繩之間的連接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裝置;
(5)把鉤工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開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各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的安全功能,檢查各礦車的連接情況、裝載情況、牽引車數,如不符合要求不準發出開車信號。嚴禁先打開擋車裝置後進行掛鉤操作,嚴禁礦車在沒有運行到安全停車位置就提前摘鉤,嚴禁在松繩較多的情況下把礦車強行推過變坡點,嚴禁用不合格的物件代替有保險作用的插銷;
(6)絞車操作工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開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制動裝置及其他安全裝置,操作時要准、穩、快,特別注意防止松繩沖擊現象;
(7)保證斜井軌道和道岔的質量合格;
(8)保持斜井完好的頂、幫支護,並保持運行軌道干凈、無雜物。
5、 斜巷串車提升運輸必須設置安全裝置
(1)安全裝置有:
①在井巷內安設能夠將運行中斷繩、脫鉤的車輛阻止住的跑車防護裝置;
②在各車場安設能夠防止帶繩車輛誤入非運行車場或區段的擋車裝置;
③在上部平車場入口安設能夠控制車輛進入摘掛鉤地點的阻車器;
④在變坡點處安設能夠阻止未連掛的車輛滑入斜巷的擋車裝置;
⑤在變坡點下方略大於一列車長度的地點,應設置能夠防止未連掛的車輛繼續往下跑的擋車裝置;
⑥在各車場安設甩車時能報警的信號裝置。
上述阻車器和擋車裝置必須經常關閉,放車時方准打開。
(2)安全設施有:
①鋼軌的敷設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 條有關規定,並裝設軌枕防滑裝置;
②托繩輪(輥)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並經常保持轉動靈活;
③在傾斜井巷上端,必須留有足夠的過卷距離(從上部過卷開關算起)。過卷距離應根據巷道的傾角、設計載荷、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等參量計算確定,並有1.5倍的備用系數;
④串車提升的各車場應設有信號硐室及躲避硐;運人斜井各車場應設有信號和候車硐室,候車硐室應具有足夠的空間。
6、 斜巷提升運輸跑車防護裝置
全國煤礦傾斜井巷提升運輸跑車防護裝置多種多樣,現選擇18 種其技術特徵見
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裝置技術標准
一、技術內容及要求:
1、電壓在36V以上和由於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源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細帶(或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必須有保護接地。
2、所有必須接地的設備和局部接地裝置,都要有總接地網相連。
3、主接地極應浸入水倉中,主、副水倉必須各設一塊,礦井有幾個水平時,每個水平總接地網都要與主、副水倉中的主接地極連接。
4、主接地極應用耐腐蝕的鋼板製成,其面積不得小於0.75m2、厚度不得小於5mm。
5、下列地點必須裝設局部接地極:
1) 、每個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
2)、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銅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
3)、每個低壓配電點或裝有三台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
4)、無低壓配電點的採煤工作面的機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以及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要分別裝設一個局部接地極。
5)、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每個接線盒以及變壓器電纜連接裝置。
6、局部接地極可設置於巷道水溝內或其他就近的潮濕處。
7、嚴禁井下配電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
8、每台設備均必須用獨立的連接導線與接地網相連,禁止將幾台設備串聯接地。
9、設置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用面積不小於0.6M2,厚度不小於3mm的鋼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積的鋼管製成,並應平放於水溝深處。
10、設置在其他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用直徑不小於35mm長度不小於1.5m的鋼管製成,管上至少鑽2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孔,並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徑不小於22mm長度為1m的2根鋼管製成,每根管上應鑽1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孔,2根鋼管相距不得小於5m,並聯後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小於0.75m。
11、接地線及變電所的輔助接地母線,應採用斷面,不小於50mm2的裸銅線,斷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mm、斷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扁鋼。
12、采區配電點及其它機電峒室的輔助接地母線,應採用斷面不小於25mm2的銅線,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mm、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扁鋼。
13、連接導線,接地導線應採用截面不小於25mm2的裸銅線,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mm、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扁鋼。
14、額定電壓低於或等於127V的電氣設備的接地導線,連接導線,可採用斷面不小於6mm2的銅線。
15、嚴禁採用鋁導體作為接地極,接地母線,輔助接地母線,連接導線和接地導線。
16、未鍍鋅的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要定期進行防腐處理,1—2年應塗刷一次。
17、從任意一個局部接地裝置處所測得的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歐。
18、保護接地的接地極安裝應遵守下列規定:
1)、安裝主接地極時,應保證接地母線和主接地極連接處不承受較大的拉力,並應設有便於取出主接地極進行檢查的牽引裝置。
2)、局部接地極 安裝在巷道水溝和潮濕的地方,局部接地極與連接導線的焊接長度不小於50mm。
19、固定電氣設備的接地應遵守下列規定:
1)、變壓器的接地,應將高低壓側的鎧裝電纜的鋼帶、鉛皮用連接導線分別接到變壓器外殼上專供接地的螺釘上,如用橡套電纜時,將電纜的接地芯線接到進出線裝置的內接地端子上,然後將變壓器外殼的接地螺釘用連接導線接到接地母線上。
2)、電動機的接地,可直接將其外殼的接地螺釘接到接地母線上。橡套電纜應將專用接地芯線與接線箱(盒)內接地螺釘連接。如用鎧裝電纜時,應將端頭的鎧裝鋼帶鉛皮同外殼的接地螺釘連接。
3)、高壓配電裝置的接地,應將各進、出口的電纜接地部分分別用獨立的連接線連接到配電裝置的接地螺釘上,然後用連接導線將進口電纜頭接地螺釘與底架接地螺釘相連接,最後連接到接地母線上。
4)、井下各機電峒室、各采區變電所及各配電點的電氣設備的接地,除通過電纜的鎧裝層、屏蔽套或接地芯線與總接地網相連外,還必須設置輔助接地母線,所有設備的外殼都要用獨立的連接導線接到輔助接地母線上。
5)、井下中央變電所所有設備的接地,應將接線盒上的接地螺釘直接用接地導線與局部接地極相連接。
20、移動電氣設備的接地極安裝應遵守下列規定:
1)、移動電氣設備的接地芯線應比主芯線長一些,並且與電氣設備進線裝置內的接地端子相連。
2)、移動變電站的接地,應先將高、低壓側橡套電纜的接地芯線分別接到進線裝置的內接地端子上,用連接導線將高壓側電纜引入裝置上的外接地端子與高壓開關箱的外接地端子連接牢固,再將高、低壓側開關箱和乾式變壓器上的外接地螺釘分別用獨立的連接導線接到接地母線上。
21、接地線的連接和加固應遵守下列規定:
1)、接地母線與主接地極的連接要用焊接。接地導線和接地母線的連接最好也用焊接,無條件時,可用直徑不小於100mm的鍍鋅螺栓裝置擰緊連接處。
2)、在混凝土或用料石砌碹的機電峒室里,接地線應用鐵鉤或卡子固定在地面碹牆上,
3)、在木支架的巷道中,可用U形鐵釘固定接地母線。
22、接地電阻的測定應遵守下列規定:
1)、井下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測定,要有專人負責,每季度至少一次,新安裝的接地裝置,在投入運行前,應測其接地電阻值,並必須將測定數據匯入記錄表內。
2)、在有瓦斯和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內進行接地電阻測定時,應採用本質安全型接地搖表;如採用普通型儀器時,只准在瓦斯濃度小於1%的地方使用,並採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報有關部門審批。
二、井下保護接地的檢查:
1、有值班人員的機電硐室和有專職司機的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必須進行一次表面檢查。其它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由維修人員進行每周不少於一次的表面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記入記錄表內,並向有關領導匯報。
2、電氣設備在每次安裝或移動後,應詳細檢查電氣設備的接地情況,對那些震動較大及經常移動的電氣設備,應特別注意隨時加強檢查。
3、檢查發現接地裝置有損壞時,應立即修復。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未修復前禁止受電。
4、每年至少對主接地極和局部接地極詳細檢查一次。
1)、主接地極和浸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提出水面檢查,如發現接觸不良或嚴重銹蝕等缺陷應立即處理或更換,檢查同時要對其接地電阻值進行測量。
2)、主、副水倉中的主接地極不得同時提出檢查,必須保證一個正常工作。
3)、當礦井水含酸性較大時,應適當增加檢查次數。
5、礦機電隊及其相關隊組應加強保護接地的檢查,按規定測定接地電阻。
6、對集團公司查出的井下接地保護接地系統中的存在的問題,應立即組織處理,保證接地系統的完好可靠。
7、對礦安全檢查中查出的井下保護接地系統存在的問題,相關隊組應立即整改。
電氣設備檢修操作規程
一、電氣操作人員的資格和要求:
(一)電氣作業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持有電工作業操作證的人員擔任。
(二)電氣作業人員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六個月以上者,必須重新考試合格,方能工作。
(三)電氣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的安全作業規定。
(四)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嚴格熟悉有關消防知識,能正確使用消防用具和設備,熟知人身觸電緊急救護方法。
(五)變、配電所及電工班要根據本崗位的實際情況和季節特點,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做好預防工作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六)現場要備有安全用具、防護用具和消防器材等。並定期進行檢查試驗。
(七)、易燃、易爆場所的電氣設備和線路的運行及檢修,必須按
照國家有關標准執行。
(八)電氣設備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接零),防雷和防靜電設施必須完好,並定期檢測。
二、高壓電氣安全操作規程:
(一)凡是高壓設備停電或檢修、及主要電器設備大、中檢修,高低壓架空線路,都必須按照《電業局電氣安全工作規定》及有關規定辦理工作票及各種票證。
(二)工作票簽發人必須按工作票內容一項不漏地填寫清楚,若發現缺項漏填,字跡了草難辨或有塗改者,該工作票視為無效,由主管礦長審批,機電礦長負責組織實施。
(三)檢修工作人員,接到工作票以後,要認真進行查看,認為沒有差錯後,按要求嚴格執行,若不按工作票操作,造成事故,由檢修人員負責。
(四)檢修人員發現工作票有問題,可當面提出,請求更改,如不更正造成事故由最後指令人負責。
(五)在緊急、特殊情況(如危害人身安全或重大損失)來不及辦理工作票,可由業務主管礦長口頭命令或電話命令進行倒閘操作,操作人員必須做好記錄備查。
三、電氣設備檢修操作規程:
(一)凡檢修的電氣設備停電後,必須進行驗電,驗電器應符合電壓等級,高壓部分必須戴絕緣手套,確認無電後,打好接地線,手持紅外線絕緣棒進行對地放電。
(二)在停電線路的刀閘手柄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在不停電部位的安全圍欄外應懸掛「高壓有電,禁止入內」的標志牌。
(三)對停電超過4小時有保險器裝置的關鍵設備應將保險拔掉。
(四)、檢修工作結束後,拆除接地線,人員撤離現場,交回工作票,摘掉警告牌後方准恢復送電。
(五)嚴禁帶電檢修各種電氣設備。
四、礦區架空線路操作規程:
(一)礦區架空線及線桿在檢修之前,必須由帶班長或負責人全面檢查,確實無缺陷,不危及人身安全和作業安全方可進行作業。
(二)架空線路登高作業,必須按照登高作業規定,對登桿器具,要有專人認真檢查,是否完好可靠,上下傳遞物品要用小繩,桿下應設監護人,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作業區,監護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並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操作人員掉下物品工具,造成傷亡事故。
(三)在高低壓同桿線路上作業,在一條線路帶電的情況下,由車間採取安全措施,報主管廠長批准後,才能進行作業。
(四)兩條或兩條以上同桿低壓線路在生產搶修時,因停電影響重要崗位生產的情況下進行搶修,必須專業礦長在現場進行監護,才能進行此項作業。
(五)線路巡視每季至少一次,每年登桿檢查一次(包括擦拭瓷瓶,巡視檢查單位要有記錄,以備查)其導線的弧度和線間平行度應符合規定要求。
(六)五級以上大風時,嚴禁在架空線上作業。
㈤ 煤礦機電維修工考核制度
去國有大礦,出高薪聘請,我們這里的高手都去小煤窯了,一年十多萬。要是當機電礦長得20-30萬
zb616129617
㈥ 汽車的車身有哪些的分類各有什麼作用
汽車有四大組成部分,還有「兩大機構」、「五大系統」:
四大組成部分: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
一.汽車發動機: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機構5大系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
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
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3.燃料系:汽油機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排氣歧管等組成。
二.汽車的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1.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
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換檔等操作。
變速器: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齒輪、軸承、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用於汽車變速、變輸出扭矩。/ z& K1 w w$ L
2.行駛系: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
a.接受傳動系的動力,通過驅動輪與路面的作用產生牽引力,使汽車正常行駛;
b.承受汽車的總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緩和不平路面對車身造成的沖擊,衰減汽車行駛中的振動,保持行駛的平順性;
d.與轉向系配合,保證汽車操縱穩定性。
3.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
a.轉向操縱機構 主要由轉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
b.轉向器 將轉向盤的轉動變為轉向搖臂的擺動或齒條軸的直線往復運動,並對轉向操縱力進行放大的機構。轉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車車架或車身上,轉向操縱力通過轉向器後一般還會改變傳動方向。
c.轉向傳動機構 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給車輪(轉向節),並使左右車輪按一定關系進行偏轉的機構。
4.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制動系分類:
a.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b.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 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 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三.汽車車身: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
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 。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鈑等。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杠、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錶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復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復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
5.車身附件有: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 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小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
7.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
四.電氣設備: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1.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起動機用電,在發動機起動或低速運轉時向發動機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設備供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發電機發電充足,蓄電池可以儲存多餘的電能。蓄電池上每個單電池都有正、負極柱。
2.起動機: 其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帶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起動機使用時,應注意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5秒,每次使用間隔不小於10-15秒,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次。若連續起動時間過長,將造成蓄電池大量放電和起動機線圈過熱冒煙
兩大機構:
1 曲柄連桿機構,由曲軸和連桿組成,作用是把混合氣的能量轉換成機械能實現傳遞;
2 配氣機構,作用是根據汽車所需的實際情況,調節進去汽缸內的混合氣。
五大系統:
1 起動系,主要由啟動機組成,連接發動機飛輪;
2 冷卻系,主要由水泵、水箱及冷卻管道組成,作用是使冷卻水循環,不致使發動機溫度過高而損壞;
3 潤滑系,主要是發動機油底殼、機油濾清器、集濾器組成,主要作用是將機油過濾潤滑發動機曲軸、連桿、活塞等,不至於摩擦過熱而燒壞發動機;同時降低摩擦增強損耗;
4 點火系,主要由高壓線圈、火花塞組成,作用是將蓄電池低壓電流轉換成高壓電,然後使火花塞觸點打火點燃混合氣;(對汽油車而言是這樣,柴油車沒點火系,是靠壓縮柴油的)
5 供給系,主要由油箱、油管、管道、化油器(電噴車沒有化油器)組成,作用就是供給燃油。
㈦ 世界十大頂級跑車以及品牌
世界十大名車包括勞斯萊斯(Rolls-Royce)、賓利(Bentley)、邁巴赫(maybach)、法拉利(Ferrari)、蘭博基尼(Lamborghini)、邁凱輪(邁凱輪)、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布加迪(Bugatti)BUGATTI、帕加尼(Pagani)pagani zonda、柯尼賽格(Koenigsegg)Koenigsegg。
1、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Rolls-Royce)是世界頂級豪華轎車,以豪華而享譽全球。除了製造汽車,勞斯萊斯還涉足飛機發動機製造領域,它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發動機製造者,著名的波音客機用的就是勞斯萊斯的發動機。
2、賓利
賓利(Bentley)是舉世聞名的豪華汽車製造商,賓利品牌依然熠熠生輝,不斷給世人呈現出尊貴、典雅與精工細做的高品質座駕。
3、法拉利
法拉利(Ferrari)推出的一款旗艦級超級跑車,於2013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首次亮相,LaFerrari擁有超凡極致的性能表現、空氣動力效率以及操控性,為超級跑車樹立了新的標桿。
4、蘭博基尼
蘭博基尼(Lamborghini)是一家坐落於義大利聖亞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的跑車製造商,公司由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在1963年創立。蘭博基尼的標志是一頭充滿力量、正向對方攻擊的鬥牛,與大馬力高性能跑車的特性相契合,同時彰顯了創始人鬥牛般不甘示弱的個性。
5、邁巴赫
邁巴赫是汽車歷史上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品牌,巧奪天工的設計和無與倫比的精湛的製造技術使它在上個世紀初成為代表德國汽車工業最高水平的傑作。如果不是60年前的那場戰爭,邁巴赫恐怕早已成為與勞斯萊斯齊名的世界頂級豪華車。
今天,德國人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藝使這一古老品牌迅速恢復昔日的光輝,重新詮釋了「Maybach(邁巴赫)」這一傳奇品牌——一個象徵著完美和奢華的轎車
6、阿斯頓馬丁
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公司設在英國蓋頓,生產敞篷旅行車、賽車和限量生產的跑車。阿斯頓·馬丁汽車標志為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鵬,喻示該公司像大鵬鳥一樣,具有從天而降的沖刺速度和遠大的志向。分別注有阿斯頓、馬丁英文字樣表明是一家「三結義」汽車公司。
7、布加迪
布加迪(Bugatti)BUGATTI,這個創立至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的義大利跑車品牌 ,起源於義大利北部。布加迪以生產世界上最好的及最快的車聞名於世。最原始的布加迪品牌已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消失。
8、邁凱輪
邁凱倫集團總部位於英國沃金 ( Woking) ,聚集了先進的高科技公司,每個公司都最大化地為邁凱輪在一級方程式運動領域的前沿技術中建立起的全球名聲和美譽添磚加瓦。通過完全奉獻、優質和傑出的實施原則,邁凱倫集團已在英國工程和技術界名列前茅。
9、帕加尼
帕加尼(Pagani)pagani zonda堪稱超級跑車,敢與法拉利、保時捷、蘭博基尼等跑車界大腕一比高下,其完美的做工足以讓法拉利汗顏。每一輛交付客戶的zonda皆具有獨特的魅力、超強的動力性能,以及秉承自pagani手工製作的尊貴質感,這使得限量生產的pagani zonda超級跑車身價愈發不凡。
10、柯尼賽格
柯尼賽格(Koenigsegg)Koenigsegg一詞是「刀鋒」的意思,在國內曾被翻譯為「柯尼塞格」,是瑞典一家汽車公司。它的標志是瑞典皇家空軍的標志,為一幽靈圖!所以有「幽靈跑車」之稱。
㈧ 你最喜歡的跑車是什麼把它的圖片也弄上去
賓士的CLK-GTR,超級跑車,民間沒有幾輛的。幾輛布加迪威龍的錢還比不過它的價格呢!車重僅僅1000公斤,全碳纖維輕量化,卻用了6.0 V12 AMG 發動機!就算是法拉利恩佐跟它飆,CLK-GTR 也只要輕踩油門就可以了。
㈨ 汽車防死鎖剎車系統+循跡系統中的循跡是什麼意思
如果故障燈是常亮,並且沒有其他故障燈點亮的話,一般為車身穩定系統的部件信號丟失導致,常見的為轉角感測器、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或輪速感測器出現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