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刷綜合水性廢水處理方式
印刷綜合水性廢水處理方式主要採用物理法+化學法的雙重結合處理工藝。
印刷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性油墨廢水,這些廢水具有水量雜、處理難度大、化學成分復雜等特點,其中COD(化學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PH值、色度、氨氮等指標偏高,且難以生物降解。直接排放這類廢水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需要採用有效的廢水處理方式,以確保廢水在排放前達到相關環保標准。
針對印刷綜合水性廢水的特點,可以採用以下處理方式:
物理法處理:
絮凝中和:通過添加絮凝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等形成絮體,同時調節廢水的PH值,使其達到中性或接近中性,為後續處理創造有利條件。
氣浮:利用空氣在水中形成微小氣泡,這些氣泡附著在廢水中的懸浮物、油脂等雜質上,形成浮渣,從而實現油水分離。氣浮處理可以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油脂、懸浮物等雜質,降低廢水的COD和SS(懸浮物)等指標。
過濾:通過過濾介質(如砂濾、活性炭濾等)截留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等雜質,進一步凈化廢水。過濾處理可以去除廢水中的細小顆粒和雜質,提高廢水的清澈度和透明度。
化學法處理:
化學氧化:利用強氧化劑(如臭氧、高錳酸鉀等)氧化廢水中的有機物,將其轉化為無機物或低毒物質,從而降低廢水的COD和BOD等指標。
混凝沉澱:通過添加混凝劑(如鐵鹽、鋁鹽等),使廢水中的膠體、懸浮物等雜質形成絮體並沉澱下來,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雜質和污染物。
微生物接觸氧化:將廢水引入微生物接觸氧化反應器中,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微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具有處理效率高、佔地面積小、運行穩定等優點,是處理印刷綜合水性廢水的重要工藝之一。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物理法和化學法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廢水處理工藝。例如,可以先通過絮凝中和、氣浮、過濾等物理法處理工藝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脂等雜質,然後通過化學氧化、混凝沉澱等化學法處理工藝進一步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最後,將處理後的廢水引入微生物接觸氧化反應器中進行生物降解,確保廢水在排放前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和處理效果,還可以採用以下措施:
以下是一張展示印刷綜合水性廢水處理流程的示意圖:
綜上所述,印刷綜合水性廢水的處理方式需要綜合考慮廢水的特點和處理要求,採用物理法+化學法的雙重結合處理工藝,並加強廢水處理設備的維護和管理,以確保廢水在排放前達到相關環保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