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開國大典自動升國旗裝置製作者

開國大典自動升國旗裝置製作者

發布時間:2022-06-02 00:52:17

① 開國大典上,設計自動升旗的人是誰

林治遠

② 《開國大典》

本課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

課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敘述。先講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然後講典禮的主體部分——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國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講閱兵式的盛況;最後講群眾遊行。

本課重在表現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成立感到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而要體會到這一點,對今天的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

在記敘大會開會前這一部分,課文先交代了舉行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和參加典禮的人員和人數,然後描述了會場的布置和群眾隊伍的場面。雖然典禮還沒開始,但我們從參加會議的人員、人數,主席台的布置,會場上群眾隊伍的場面,分明感受到了這個典禮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參加典禮的人們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那些從「老遠」的長辛店等地坐火車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的鐵路工人,那些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趕」來的郊區農民,顯然就是參加典禮的三十萬人的縮影。就是會場上「挺立」的電動旗桿,似乎也是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象徵。

從記敘大會開始,這種激動、興奮、自豪的感情表達得更加強烈。

當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時,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這顯然表達了對領袖的無限熱愛,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

當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後,課文用了「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壯的聲音……」這樣兩個長句子,表達了全場三十萬人以及全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歡欣鼓舞的心情。

當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時候,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五星紅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激動、自豪的感情溢於言表。

如果說,敘述典禮的部分主要表達的是熱愛新中國,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興奮的心情的話,那麼,記敘閱兵式的部分,除表達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外,更側重於表達為人民軍隊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你看,「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戰士們挺著胸膛」「像鋼鐵巨人一樣」,「『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這些描述,無不滲透著對人民軍隊的贊美,和為人民軍隊感到自豪的感情.

③ 誰在開國大典上,親自按動升旗按鈕

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自按動升旗電鈕,從此,五星紅旗就高高飄揚在。。

④ 開國大典中第一面新國旗在首都徐徐上升,這標志著什麼

開國大典中第一面新國旗在首都徐徐上升,這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回正式誕生了,中國人民站立答起來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開動電鈕,啟動電動升旗裝置,象徵新中國誕生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廣場中央旗桿上冉冉升起。
這面國旗由北京市政府撥交中國革命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旗面用5幅紅綢子拼接軋制而成,5顆黃星是用黃緞子做的,旗面長460、寬338厘米,邊角略有殘破。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象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國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四顆小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其間的位置關系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星採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也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

⑤ 在開國大典上,是誰親自按動升旗電鈕

當然是偉大領袖毛主席

⑥ 我國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資料

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 開國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務院尚未成立,籌備工作主要由剛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擔。事亦湊巧,市長兼軍管會主任葉劍英8月就被內定調華南工作,准備解放廣東,9月初就到江西贛州去了。中央任命時任副總參謀長、華北局第三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京津衛戍司令員的聶榮臻接任。當中央決定在開國大典上要進行閱兵時,中央軍委又任命他擔任閱兵總指揮。雖然北平市各機關團體、各民主黨派共25個單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會成立籌委會,並公推聶榮臻為主任委員,但實際籌備工作早已開始。從整修天安門會場、樹立旗桿、組織群眾、准備鳴放禮炮焰火,特別是訓練受閱部隊,以及布置保衛會場安全等,都要在一個多月時間中完成。 開國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內潛伏特務難以一下肅清,而且國民黨飛機還會來襲擾。當年5月4日,國民黨就從青島派出6架B-24型轟炸機轟炸南苑,投彈30枚,毀傷我飛機4架,房屋196間,死傷24人,因此聶榮臻一直十分重視防空問題。我們空軍還未正式組建。軍委有一個航空局,專門在南苑機場組建了一個飛行中隊,擔任北平防空。聶榮臻考慮很細,下令萬一敵機前來,在場人員一定要原地不動,不能亂跑,聽從指揮;對受閱的1978匹戰馬也都作了安排。當然這一切是在中央領導之下進行的,周恩來常常具體過問。如10月1日中央領導人的車隊如何從中南海開到天安門下,周恩來帶羅瑞卿都曾親去檢查。 慶典前中央人民政府舉行首次會議 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選出的。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委員有陳毅、賀龍、李立三、林伯渠、葉劍英、何香凝等56人。當日下午6時,全體代表利用統計選票時間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爾後回到會場才宣布上述結果。簡短隆重的閉幕式,由毛澤東主持,朱德致閉幕詞,奏義勇軍進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懸掛了五星紅旗。散會時天已經很晚了。 習慣晚上辦公批閱文件的毛澤東,這一天夜以繼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點多(見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於10月1日下午二時在勤政殿召開。全體宣布就職,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隨即,選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從速組成各項政府機關。會議還宣布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並通知各外國政府只有這個政府才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並願與各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 會議開完,全體領導人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到天安門後下車登樓,下午三時慶典准時開始。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會場 舉行開國大典時天安門修葺一新,城樓上橫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毛主席的巨幅畫像(40年代著冠照)。兩旁的標語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沒有國徽,因為9月25日、26日政協的座談會及審查委員會上認為還要修改,所以27日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紀年4個決議。 那時,東西三座門(正式名稱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及南面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長長的紅牆,正南門即磚石結構的中華門都還存在,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封閉的會場。與8個月前北平剛解放時的天安門前比較,可說是煥然一新,寬廣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現在國旗旗桿的地方已豎了一根當時看來已很高的旗桿,旗桿上有一個金色的頂。中華門外正陽門、前門箭樓兩旁的許多建築物上都張燈掛旗。「北平東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間都改成「北京東站」、「北京西站」了。會場里的工人、學生、幹部、市民、城防部隊都舉了臨時趕制的五星紅旗及其他紅旗、紅燈和彩色小旗,特別是用紅絹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燈,真是成了紅旗紅燈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舉著綠底白色的星月旗,顯得分外不同。會場上的群眾共達30萬人,分區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橋北沒有現在的觀禮台,但搭了兩個簡單的檯子,一個供大會指揮用,一個給惟一的外賓觀禮團,這就是前一天剛到的以法捷耶夫為首的蘇聯文化藝術科學工作者代表團。受檢閱部隊則站在東長安街。 那時交通工具少,群眾近則列隊步行來,遠的坐火車來。我當時所在的單位,臨時編為華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迤邐一里許要步行到清華園車站。天未亮起床,到車站已7點,乘裝煤的黑敞篷車,走了兩小時才到前門車站。經過西直門車站時還見到門頭溝工人也坐火車來。雖然「旅途」這樣艱苦,但大家情緒高漲。在前門席地而坐等到下午兩點才安排進入會場,午飯是饅頭涼水,每人領到三塊糖、兩個梨,是節日優待。 毛主席在天安門上講話 庄嚴隆重的開國大典終於在10月1日下午3時開始。那天早晨是陰天,上午和中午還下了一點小雨,但下午卻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萬民同慶。典禮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宣布開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員就位;奏義勇軍進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升國旗(同時鳴禮炮,禮炮畢);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閱兵;遊行。毛澤東主席宣讀的公告,約九百字,雖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澤東文集》,但收入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及《共和國檔案1949-1996》。 提到開國大典,人們很容易想到毛澤東主席那句震古鑠今的名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然而這句話,並不是毛澤東在天安門樓上講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協開幕詞中講的。原文是「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篇文章已收入《毛澤東文集》。 還可提及的是升國旗、鳴禮炮。鳴禮炮從北平解放後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門20萬群眾紀念抗戰12周年及政協籌委會召開時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協開幕時鳴了禮炮54響。這次開國大典則以54門禮炮鳴28響,54門禮炮象徵全國54個民族(當時還未有現在56個民族之說),28響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經歷28年艱苦奮斗才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正在禮炮轟鳴時,毛主席按動電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場群眾都把紅旗紅燈高高舉起,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朱總司令下達總部命令 毛主席宣讀完公告後,閱兵開始。檢閱司令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閱兵總指揮是聶榮臻。 首先由聶榮臻陪同朱總司令坐敞篷車開始檢閱。檢閱畢,朱總司令回到城樓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內容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因為當時華南的兩廣海南、華東的福建一部分、西南全部(四川、西康、貴州、雲南、西藏)均未解放,新疆雖宣布和平起義,解放軍尚未到達迪化(烏魯木齊),更不要說還有台灣,所以朱總司令的命令是有針對性的。命令宣布後,進行分列式。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一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戰車師、一個騎兵師相繼跟進。空軍包括戰斗機、蚊式機、教練機共14架在全場上空自東向西飛行受閱。前後歷時3小時。 難忘的群眾大遊行 整個閱兵結束後,群眾遊行開始。一批批群眾隊伍,無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樓前,看到衷心敬愛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來,天安門樓上的燈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紅橙色的燈,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電虹燈,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燈光射向全場,燈光閃閃,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門附近三處施放,五彩繽紛,此起彼落。群眾手裡舉的紙燈、紗燈也都點亮了,廣場上是燈的海洋。 等到八點多鍾,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才在華北大學之後行動。隊伍慢慢走近金水橋,只聽見城樓上擴音器傳出「萬歲」、「萬歲」的聲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應華大同學的歡呼。我們緊跟著走過金水橋,大聲高呼「毛主席萬歲」,這時才見到城樓上大宮燈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軀,他不戴帽子,揮動著手用湖南口音高呼「萬歲」,有時還喊「同志們萬歲」,這時我們都感到毛主席看見我們了,口號喊得更為起勁,血都要沸騰了。我們還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們猜一定是宋慶齡副主席。我們把手舉到頭頂鼓掌,主席台的領導人也鼓掌,人民的領袖們真是和我們心連心。

⑦ 在開國大典上是誰按動按鈕把第一面五星紅旗高高升起

當然是毛澤東了,按當時的說法是跟著毛主席的路線走,不會錯的,所以毛主席是第一個升國旗的人

⑧ 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毛澤東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首都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全體出席會議,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施政綱領。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迅速組成政府機關,推行各項工作。

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們在天安門城樓上就位。

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本日成立了。」在國歌聲中,毛澤東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54門禮炮齊鳴28響。毛澤東又宣讀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接著,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朱德總司令檢閱了陸海空三軍,並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對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晚上,北京市民舉行提紅燈遊行,直到9時許結束。

⑨ 五星紅旗的由來

五星紅旗的由來

1949年9月27日,五星紅旗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為了讓新中國的旗幟在開國大典上升起,1949分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將擬定國旗的工作提到了議事日程,並決定成立第六小組專門負責。

全國政協辦公廳退休幹部彭光回憶說:「第六小組1949年7月4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發布《國旗徵集啟事》,報籌備會的常委主任、副主任批准後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各大報紙同時發表。」

在短短的30天里,海內外3000多幅國旗設計圖案寄到籌備會。無論是開國元勛還是普通職員,無論是9歲學童還是耄耋老人,人們在對共和國未來旗幟的描繪中,傾訴著從奴隸至主人的豪情。其中第32號方案咐起了代表們的重視。

五星紅旗圖案設計者曾聯松說:「1949年7月份,我在報紙上看到徵稿啟事後,我的心情就很激動。考慮到中國的茫茫長夜從此一去不復返了,朝霞滿天啊,新中國就要誕生了,山迴路轉,祖國的前程就非常遠大光明,因此就決心響應號召,設計了國旗。」

第六小組同意採用這個方案,並對象徵意義作了修改:第一項紅色代表革命;第二項五星代表革命人民大團結。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協形成決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

第一面五星紅旗縫制任務交給了這些普通人。

原北京工藝美術社工人趙文瑞說:「綢子買的時候可麻煩了,瑞玞祥跑去說沒有寬的料。都是小窄料啊,那時候沒寬的。我讓他改,他說這可沒法改,不會織寬的,做的那窄。完了我在地上爬(著縫)吧。」

北京有色金民總公司離休幹部宋樹信說:「製作國旗的任務是北京市下達的,我當時在北京市直接領導下的永茂實業公司供銷科。我們做國旗時發動了北京市所有的縫紉社、裁縫鑄。當時做了多少萬面。到了29號,我們經理曾樹德同志他跟我談,說毛主席親自升的第一面國旗(的縫制)就是10月1號,這個任務、政治任務就交給咱們了,一定要完成,跟我講。我說行,保證,保證完成。」

第六個組精心設計了開國大典上升旗的具體方案。時任新政協籌委會第六小組秘書彭光涵說:「這個國旗是主席升的,不能夠其他人都拿著國旗,那樣的話就不好了。就講大家要把所有的國旗都包起來,就是各個遊行隊伍,各個群眾,都把國旗要包起來,等主席把這面旗子升上去時,然後大家都拔旗子一下嘩地展開。所以那個場面就變成都是國旗了。

閱讀全文

與開國大典自動升國旗裝置製作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前輪羊頭裡面軸承怎麼拆 瀏覽:979
機械制圖100j7什麼意思 瀏覽:510
河北油墨廢水處理設備哪裡賣 瀏覽:707
集分水器上面帶什麼閥門 瀏覽:937
承德市五金機電 瀏覽:874
達爾優機械師驅動怎麼調最正確 瀏覽:503
浙江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961
電力傳動內燃機車的傳動裝置 瀏覽:396
軸承取不下來用什麼方法 瀏覽:772
機械設備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瀏覽:132
汽車儀表盤遮光墊怎麼固定香水 瀏覽:689
南岸茶園消防器材專賣店在哪裡 瀏覽:709
長虹洗衣機滾筒軸承怎麼拆卸 瀏覽:951
西安廣場健身器材哪裡能買到 瀏覽:329
壁櫥需要多少五金件 瀏覽:660
冰箱倒置後不製冷了怎麼辦 瀏覽:892
暖氣有自家閥門嗎 瀏覽:704
180博大電動工具價格表 瀏覽:533
深圳市高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6
機械效率什麼時候要乘以繩子段數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