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幫忙設計一個簡易的紅外線報警器,就屬於那種有人經過,擋住紅外線就報警那種,課設要用,要求作為一個簡
兩塊小板。一個電源驅動紅外發射管。對面小板是個紅外接收管,若關斷則通過三極體驅動警報燈和蜂鳴器。
『貳』 人體感應紅外線報警器摘要
紅外探測器的原理及特點
人體都有恆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左右,會發出特定波長10μm左右的紅外線,被動紅外探測器就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10μm左右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人體發射的10μ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涅爾濾光片增強後聚集到紅外感應源上。紅外感應源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到人體紅外輻射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失去電荷平衡,向外釋放電荷,後續電路經檢測處理後就能產生報警信號。
被動紅外深測器優缺點
優點:本身不發任何類型輻射,器件功耗很小,隱蔽性較好,價格低廉。
缺點:容易受各種熱源、陽光源干擾;被動紅外穿透力差,人體的紅外輻射容易被遮擋,不易被探測器接收;易受射頻輻射的干擾;環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接近時,探測和靈敏度明顯下降,有時造成短時失靈。
如何正確安裝與使用被動紅外探測器
被動紅外探測器是一種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極為普遍的一類探測器。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報,又要減少誤報,主要是將誤報現象降到最低的限度。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要了解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術特點,這樣才能根據這些基本的技術特點,從安裝、調試、使用等各個環節,按照探測器的基本技術特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探測器的最大功效。
那麼首先要了解以下信息,對正確使用被動紅外探測器將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根據說明書確定安裝高度
探測器的安裝高度不是隨意的,會直接影響到探測器的靈敏度和防小動物的效果,一般壁掛型紅外探測器安裝高度為2.0-2.2米處。
不宜面對玻璃門窗
正對玻璃門窗會有兩個問題:一是白光干擾,雖然被動式紅外探測器(PIR)對白光具有很強的抑制功能,但畢竟不是100%的抑制,不要正對玻璃門窗,可以避免強光的干擾;二是避免門窗外復雜的環境干擾,比如太陽直射、人群、流動車輛等。 不宜正對冷熱通風口或冷熱源
被動紅外探測器感應作用是與溫度的變化具有密切的關系,冷熱通風口和冷熱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測器的誤報,對有些低性能的探測器,有時通過門窗的空氣對流也會造成誤報。
不宜正對易擺動的大型物體
大型物體大幅度擺動可瞬間引起探測區域的突然的氣流變化,同樣可能引起誤報;如室外探測器要避開大樹和較高的灌木。
合理的位置
應盡量探測范圍內不得有隔屏、傢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離物;在同一個空間最好不要安裝兩個無線紅外探測器,以避免發生因同時觸發而干擾的現象;紅外探測器應與室內的行走線呈一定的角度,探測器對於徑向移動反應最不敏感,而對於切向(即與半徑垂直的方向)移動則最為敏感。在現場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是避免紅外探測器誤報、求得最佳檢測靈敏度的極為重要的一環。
合理的選型
被動紅外探測器具有多種型號,從室內到室外,從有線到無線,從單紅外到三紅外,從壁掛式到吸頂式的都有,那麼所要安裝的探測器必須要考慮防範空間的大小,周邊的環境,出入口的特性等實際狀況。
將探測器安裝完中後,調試探測器是最後所要做的工作。被動紅外探測器的調試一般是步測,就是調試人員在警戒區內走S型的線路來感知警戒范圍的長度寬度等來測試整個報警系統是否達到要求。可查閱說明書來適當調節探測器的靈敏度,過高過低的靈敏度都將影響防範效果。
探測器的誤報因素及解決辦法
理想的入侵探測器僅僅響應人員的存在,而不響應如狗、貓及老鼠等動物的活動,也不響應室內環境的變化,如溫度、濕度的變化及風、雨聲音和振動等。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很容易,大多數裝置不但響應了人的存在,而且對一些無關因素的影響也產生響應。
沒有入侵行為時發出的報警叫做誤報。誤報可能由於元件故障或某些外界影響而造成,它所產生的惡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最輕的後果是因為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使人感到厭煩,從而大大降低報警器的可信度。最壞的後果是它使警察或保安人員毫無必要地火速趕到現場,這樣他們本身的安全和周圍人們的安全都會受到危害。因此,誤報警是報警器的致命弱點。
『叄』 聲光控開關的電子線路設計實驗報告如何寫
聲光控自動開關,型號:sgk-2(此款只需擰在普通燈座上即可使用)簡要說明:1,可負載白熾燈.節能燈2,此燈座在安有燈具情況下,當晚只要說話聲,手掌聲或則腳蹋聲等聲響,即可開啟燈具使其延時20- 40秒後自動關閉.3,在光亮處此開關處於關閉狀態,既使有聲音也不會開啟.4,此開關輸入電壓:ac220v±10%
/50hz
,
受控燈具功率:≤60w5,延時時長:20秒-40秒.
聲光控自動燈開關
為解決現時住宅樓道、走廊、衛生間、庫房鑄場所無適用電燈.造成到夜晚,樓道往往漆黑一片不見光明.既給住戶帶來不便,又給小偷可乘之機,使用戶深受困擾.頂新科技公司引進先進的國外先進技術,相繼開發出聲光控自動燈開關和路燈自動燈開關,並享有專利權.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
聲光控自動燈開關是集現代聲學、光學、自動控制技術為一體,同時具有高品位、優質的優勢。當晚間出現來人腳步或拍手等聲響時,開關將接通電源,從而實現了自動控制照明燈關/亮.而且還具有光控功能,白天電路自鎖,節電率達90%。
本開關集現代聲學,光學自動控制技術於一體。
白天控制電燈不亮,當夜晚需要照明時,只要有說話聲,手掌聲腳步聲等響,即可使燈亮延時20-40秒,無人自熄。其性能穩定,
靈敏度高,壽命長,安全省電。有效地解決了摸黑找開關的麻煩,又避免了燈光的常亮。
安裝此產品不需要增加線路,
新建樓房還可節省回頭線,節電率
達到90%,特別適用於樓梯過道,走廊,地下室及一切需自動照明的地方。技術性能及特點
輸入電壓:ac220v±10%
50hz
受控燈具功率:≤60w
開關壽命:一百萬次
延時時間:20s-40s
感應距離:<5m
聲光控延時開關
概述
聲光控延時開關
是集
聲學
、
光學
和
延時
技術為一體組成的自動照明開關,廣泛用於樓道、建築走廊、洗漱室、廁所、廠房、庭院等場所,是現代極理想的新穎綠色照明開關,並延長燈泡使用壽命。
聲光控延時開關
功能
白天或光線較強時,開關電路為
自鎖
狀態,燈不亮,當光線黑暗時或晚上來臨時,開關進入預備工作狀態,此時,當來人有腳步聲、說話聲、拍手聲等
聲源
時,開關自動打開,燈亮,延時一段時間後自動熄滅,從而實現了「人來燈亮,人去燈熄」,杜絕了長明燈,免去了在黑暗中尋找開關的麻煩,尤其是上下樓道帶來不便。
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熱釋電紅外感測無線電遙控報警電路設計它的原理及電路圖
時器及控制輸出等電路組成。紅外感測器BH 能在較遠的距離探測到由人體移動所發出
的微弱紅外線,當BH 檢測到人體移動所發出的7~14μm 的紅外信號後,BH 中的s 腳
便輸出極微弱的信號直接送到IC1a 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IC1a 對信號放大約2200 倍後,
再由電容C1 藕合到IC1b 作進一步放大。IC1C、IC1d 構成窗口式電壓比較器,當IC1d 輸
出電壓幅度在UA 和UB 之間時(小於UA,大與UB),IC1c、IC1d 的輸出端均無電平輸出;
當IC1b 輸出電壓幅度大於UA 或小於UB 時,IC1C、IC1d 的輸出端分別都會有高電平輸出,
經二極體VD1、VD2 相互隔離和「或」的作用從P 點輸出控制脈沖信號。RW 用於設定
窗口的閾值電平,調節RW 可調節檢測器的靈敏度。IC2a 和IC2C等原件是作開機延時電
路(剛開機時,電路各工作點尚還未被建立,P 點電壓處於不穩定狀態)。由於電容C3
的二端電壓不能突變,IC2C的正輸入端瞬間為1,故它的輸出也為1,通過二極體VD4 向
電容C4 充電,則IC2a 負端也為高電平,輸出為低電平,故P 點電平就被箝在低電平上,
保證了輸出為低電平。之後隨著電容C4 通過R4、R3 的放電,IC2a 的負輸入端電位變低
(小於1/2VCC),則輸出為高電平,二極體VD2 被截止,此時P 點電平就成了穩定狀
態。IC2b 為P 點電壓輸出比較器。IC2d 等器件構成輸出控制電路的積分延時器。改變電
容C5 的容量,則就可改變輸出延時的時間。
3. 安裝與調試:
在製作熱釋紅外線感測器中,可以邊安裝邊調試,當然也可以全部安裝完畢後再作
總調。總之,首先要掌握它的工作原理,然後就能迎刃而解。剛開始可以先不裝菲涅耳
透鏡進行調試,把手在BH 上作來回移動,IC1b 輸出否有較大電平變化,因為IC1a 和IC1b
是該電路前置放大器,增益過高信號會產生漂移,過低會使增益下降,被測距離變近。
所以在調試中一定要二者兼顧,缺一不可。然後再調節Rw,使檢測反應最為靈敏。開
機延時時間應略大於P 點電壓的穩定時間。輸出工作時間的長短要根據實際控制需要
而定。最後加上菲涅耳透鏡再作進一步的調整。對紅外感測來說不加透鏡探測半徑較近,
配上透鏡後,其探測距離將十倍的增加。
器件簡介:
適用製作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光敏材料很多,使用最多的有:陶瓷氧化物
(PbTiO3)鉭酸鋰(LiTaO3)、硫酸三甘肽(LATGS)及鈦鋯酸鉛(PZT)等。
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結構示意見圖(a)所示。感測器的敏感元件是PZT(或其
他材料),在它的上下兩面做上電極,並在表面加以一層黑色氧化膜以提高其轉換效率。
它的等效電路是一個在負載電阻Rg 上並聯一個電容的電壓發生器,它的輸出阻抗極高
而且輸出電壓也很微弱,故在器件內附有一個場效應管(FET)加以放大,並達到阻抗
變換的目的,見圖(b)
常見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外形見圖(c)所示,TO-5 封裝的透光鏡設在管殼頂部,樹
脂封裝的透光鏡則設在側面。
根據不同使用需要,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透光窗口使用不同的窗口材料,通常
它們在0.2~20μm 的光譜范圍內其敏感度是相當平坦的,且不受可見光的影響。表1
是幾種常見透光材料的用途。
不同透光材料的用途
根據熱釋電紅外感測器敏感元件的個數可分為單元件型和雙元件兩種,雙元件型傳
感器中有兩個反相串聯的敏感元件,見圖(d)所示。只有一個敏感元件的則稱為單元
件型。
雙元件型熱釋電紅外感測器具有如下特徵:
(1) 當入射的能量順序地到兩個元件時,由於兩個元件反相
串聯,故輸出比單元件型要高2 倍;
(2) 由於兩個敏感元件相連接,因此對於同時輸出的能量會
互相抵消。由於上述特徵,所以雙元件型感測器具有下述優點;
1)可以防止因太陽光等非控制紅外線所引起的誤差或誤動作;
2)PZT 元件同時又具有壓電效應,所以雙元件可消除因振動而引起的誤差;
3)可以防止因周圍環境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誤差。
菲涅耳透鏡:
為了提高熱釋電型紅外感測器的接收靈敏度,通常備需要在感測器上加裝菲涅耳透
鏡。實驗表明,感測器如不裝菲涅耳透鏡當檢測人體走時,檢測距離僅2m 左右,而加
菲涅耳透鏡後,其檢測距離可增加到10m 以上,甚至更遠。
菲涅耳透鏡的工作原理是將移動物體或人體發射的紅外線進入透鏡,產生一個交替
的「盲區」和「高靈敏度區」,這樣就產生光脈沖。透鏡有很多盲區和高靈敏度區組成,
則物體或人體的移動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光脈沖而進入感測器,從而提高接收靈敏度。
『伍』 我想要紅外對射報警器的電路圖,簡單點的,就是物體遮擋就報警,移開
說是紅外線報警,其實不然,這種報警器本質上還是光伏報警器,假如是紅外線報警,當外界溫度36攝氏度,人體也是36攝氏度,在這個溫度下我直接越過報警器,請問報警器響嗎?紅外線報警器工作原理實際是1個可見光發射器和1個接收器組成報警裝置,利用光伏發電的原理,發射器發射出一條準直的可見光,只是這個光非常的暗,暗到你很難能看見,為了避免外界光線影響,它通常還加上遮光罩,像一個大管子,安裝在發射和接收器上,然後,接收器發出一電信號,一般就是一個恆定的電壓值(5-50mV)之間,經放大,模數轉換裝置轉換成數碼「1」,並將這個信號經匯流排Bus發送給自動化系統(通常是控制計算機),當有非法入侵的時候,計算機監測到「0」信號超出一個掃描周期的時候,啟動警鈴。發出報警信號。無論是人或其他物體,只要擋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超過一個掃描周期(掃描周期一般很小,在毫秒級或微秒級),便發出報警信號。為避免因設備故障或停電造成的誤報警,一般還有一條數據線監測設備啟動情況或通電情況,發生故障時,盡通知計算機發出故障信息,而不啟動報警設備,同樣的,一個自動化區,常常有數十套報警系統同時運行,它們都是通過匯流排採集信號,分類並發出指令。我是做自動化設計的,盡管大學老師沒講過報警器具體原理吧,這些是我自己分析的,權當參考吧。
『陸』 遮擋式紅外聲光報警器原理
一、硬體電路
電路原理圖如圖1所示。可將該電路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電源電路。220V交流市電經變壓器T降壓。橋式整流器D1整流。電解電容C7濾波。三端穩壓器78L05穩壓,最後得到整機要求的+5V穩定直流電源。
2、單片機系統。U1為AT89C2051單片機。C1.R0,R1和復位按鈕RESET組成手動電平復位和上電自動復位電路;C2。C3以及晶振JT1組成時鍾電路iC4。C5為+5V電源濾波電容。U2為CM0S6反相器CC4069,起驅動作用。VD1~VD6為紅外發射管,其負極端接與P1口。P1口設置為輸出狀態,當P1口為「0」時,VD1~VD6發紅外光。VD7~VD12為紅外接收管。當接收到紅外光時導通,+5V電源通過VD7一VD12加到反相器CC4069的輸入端,經反相為低電平,這時P3.0-P3.5為低電平。發射管和接收管分別安裝在門和窗口的適當位置。當有人闖入時遮擋了紅外線,接收管截止。反相器輸入端為低電平,這時U1的P3.0-P3.5為高電平。當在一定時間內檢測到位於不同位置的光束被遮擋時,則由P3.7口輸出報警信號(高低電平間隔1S的脈沖信號)。驅動聲光報警電路,進行聲光報警。直至按復位按鈕RESET或電源開關S1。由於紅外收發管之間沒有遮擋時為正常。有遮擋時為異常,則當P1口輸出00H時。P3口的正常狀態數據為00H。......
『柒』 遮擋式紅外報警裝置遮擋後報警持續一會怎麼做
遮擋式紅外報警裝置,遮擋後就會報警,持續一會還是會報警的,只有復位以後才可以的,消掉的
『捌』 大學物理設計性實驗報告怎麼寫
摘要:熱敏電阻是阻值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的一種半導體電阻,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和用途,在自動控制、無線電子技術、遙控技術及測溫技術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本實驗通過用電橋法來研究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加深對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的了解。 關鍵詞:熱敏電阻、非平衡直流電橋、電阻溫度特性 1、引言 熱敏電阻是根據半導體材料的電導率與溫度有很強的依賴關系而製成的一種器件,其電阻溫度系數一般為(-0.003~+0.6)℃-1。因此,熱敏電阻一般可以分為: Ⅰ、負電阻溫度系數(簡稱NTC)的熱敏電阻元件 常由一些過渡金屬氧化物(主要用銅、鎳、鈷、鎘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燒結條件下形成的半導體金屬氧化物作為基本材料製成的,近年還有單晶半導體等材料製成。國產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導體熱敏電阻。由於組成這類熱敏電阻的上述過渡金屬氧化物在室溫范圍內基本已全部電離,即載流子濃度基本上與溫度無關,因此這類熱敏電阻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主要考慮遷移率與溫度的關系,隨著溫度的升高,遷移率增加,電阻率下降。大多應用於測溫控溫技術,還可以製成流量計、功率計等。 Ⅱ、正電阻溫度系數(簡稱PTC)的熱敏電阻元件 常用鈦酸鋇材料添加微量的鈦、鋇等或稀土元素採用陶瓷工藝,高溫燒制而成。這類熱敏電阻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主要依賴於載流子濃度,而遷移率隨溫度的變化相對可以忽略。載流子數目隨溫度的升高呈指數增加,載流子數目越多,電阻率越小。應用廣泛,除測溫、控溫,在電子線路中作溫度補償外,還製成各類加熱器,如電吹風等。 2、實驗裝置及原理 【實驗裝置】 FQJ—Ⅱ型教學用非平衡直流電橋,FQJ非平衡電橋加熱實驗裝置(加熱爐內置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以及控溫用的溫度感測器),連接線若干。 【實驗原理】 根據半導體理論,一般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 和絕對溫度 之間的關系為 (1—1) 式中a與b對於同一種半導體材料為常量,其數值與材料的物理性質有關。因而熱敏電阻的電阻值 可以根據電阻定律寫為 (1—2) 式中 為兩電極間距離, 為熱敏電阻的橫截面, 。 對某一特定電阻而言, 與b均為常數,用實驗方法可以測定。為了便於數據處理,將上式兩邊取對數,則有 (1—3) 上式表明 與 呈線性關系,在實驗中只要測得各個溫度 以及對應的電阻 的值, 以 為橫坐標, 為縱坐標作圖,則得到的圖線應為直線,可用圖解法、計演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參數 a、b的值。 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系數 下式給出 (1—4) 從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溫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溫時的電阻溫度系數。 熱敏電阻 在不同溫度時的電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電橋測得。非平衡直流電橋原理圖如右圖所示,B、D之間為一負載電阻 ,只要測出 ,就可以得到 值。 當負載電阻 → ,即電橋輸出處於開 路狀態時, =0,僅有電壓輸出,用 表示,當時,電橋輸出 =0,即電橋處於平衡狀態。為了測量的准確性,在測量之前,電橋必須預調平衡,這樣可使輸出電壓只與某一臂的電阻變化有關。 若R1、R2、R3固定,R4為待測電阻,R4 = RX,則當R4→R4+△R時,因電橋不平衡而產生的電壓輸出為: (1—5) 在測量MF51型熱敏電阻時,非平衡直流電橋所採用的是立式電橋 , ,且 ,則 (1—6) 式中R和 均為預調平衡後的電阻值,測得電壓輸出後,通過式(1—6)運算可得△R,從而求的 =R4+△R。 3、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研究 根據表一中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之電阻~溫度特性研究橋式電路,並設計各臂電阻R和 的值,以確保電壓輸出不會溢出(本實驗 =1000.0Ω, =4323.0Ω)。 根據橋式,預調平衡,將「功能轉換」開關旋至「電壓「位置,按下G、B開關,打開實驗加熱裝置升溫,每隔2℃測1個值,並將測量數據列表(表二)。 表一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之電阻~溫度特性 溫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電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表二 非平衡電橋電壓輸出形式(立式)測量MF51型熱敏電阻的數據 i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熱力學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1 2692.9 2507.6 2345.1 根據表二所得的數據作出 ~圖,如右圖所示。運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所得的線性方程為 ,即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的電阻~溫度特性的數學表達式為 。 4、實驗結果誤差 通過實驗所得的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的數學表達式為 。根據所得表達式計算出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的測量值,與表一所給出的參考值有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實驗結果比較 溫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參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測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1232 1074 939 823 相對誤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從上述結果來看,基本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但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隨著溫度的升高,電阻值變小,但是相對誤差卻在變大,這主要是由內熱效應而引起的。 5、內熱效應的影響 在實驗過程中,由於利用非平衡電橋測量熱敏電阻時總有一定的工作電流通過,熱敏電阻的電阻值大,體積小,熱容量小,因此焦耳熱將迅速使熱敏電阻產生穩定的高於外界溫度的附加內熱溫升,這就是所謂的內熱效應。在准確測量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時,必須考慮內熱效應的影響。本實驗不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6、實驗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發現熱敏電阻的阻值對溫度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隨著溫度上升,其電阻值呈指數關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電阻—溫度特性製成各類感測器,可使微小的溫度變化轉變為電阻的變化形成大的信號輸出,特別適於高精度測量。又由於元件的體積小,形狀和封裝材料選擇性廣,特別適於高溫、高濕、振動及熱沖擊等環境下作溫濕度感測器,可應用與各種生產作業,開發潛力非常大。 參考文獻: [1] 竺江峰,蘆立娟,魯曉東。 大學物理實驗[M] [2] 楊述武,楊介信,陳國英。普通物理實驗(二、電磁學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大學物理實驗》編寫組。 大學物理實驗[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 陸申龍,曹正東。 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實驗教與學[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