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卸荷繼電器的作用是什麼
當工作部件停止運動時,
系統壓力
升高,
壓力繼電器
發出信號,使二位二通電磁通電,
溢流閥
打開,
液壓泵
輸出的油液經濫流閥流回油箱,液壓泵卸荷.
B. 卸荷靜壓導軌原理是什麼
液體靜壓導軌
簡稱為液壓導軌,由於其導軌的工作面完全處於純液體摩擦下,因而工作時摩擦系數極低(f=0.0005);導軌的運動不受負載和速度的限制,且低速時移動均勻,無爬行現象;由於液體具有吸振作用,因而導軌的抗振性好;承載能力大、剛性好;摩擦發熱小,導軌溫升小。但液體靜壓導軌的結構復雜,多了一套液壓系統;成本高;油膜厚度難以保持恆定不變。故液體靜壓導軌主要用於大型、重型數控機床上。
液體靜壓導軌的結構型式可分為開式和閉式兩種。圖2-19為開式靜壓導軌工作原理圖。
對於閉式液體靜壓導軌,其導軌的各個方向導軌面上均開有油腔,所以閉式導軌具有承受各方向載荷的能力,且其導軌保持平衡性較好。
C. 齒輪液壓泵卸荷槽的作用是什麼
齒輪液壓泵卸荷槽的設計是外嚙合齒輪泵設計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卸荷槽的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齒輪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卸荷槽可以消除齒輪泵的困油現象,保證齒輪泵的平穩運行。
卸荷槽式:(1)相對齒輪中心連線對稱布置的雙矩形卸荷槽;(2)相對齒輪中心連線對稱布置的雙圓形卸荷槽;(3)相對齒輪中心連線不對稱布置的雙卸荷槽。
D. 卸荷閥有什麼作用
卸荷溢流閥的主要功能是自動控制泵的卸荷或載入。鑒於卸荷溢流閥的功用,要求卸荷壓力與載入壓力之間存在一定差別。差值過小,則泵的卸荷與載入動作過於頻繁;差值過大,則系統壓力變化太大。
載入壓力與卸荷壓力的差值是卸荷溢流閥的重要性能指標,一般載入壓力為卸荷壓力的85%左右。其性能與溢流閥相同。
卸荷溢流閥的主要用途:
a.蓄能器系統中泵的自動卸荷及載入;
b.高低壓泵組合中大流量低壓泵的卸荷。
E. ca6140車床的卸荷帶輪
它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開關杠的力量來擠壓離合器中的摩擦片,再依靠摩擦片擠壓在一起的力量來抱緊軸,這樣電機的力量就通過這根軸傳遞到下一級軸,在依次往下傳,直到帶動主軸轉動.當松開開關杠的時候,摩擦片就松開,跟電機相連的這根軸就會空轉,這樣主軸依靠與之相連的剎車裝置就會停轉.這樣就不必依靠頻繁的開關電機來控制主軸的正反轉.
F. 什麼情況下需要用帶輪卸荷裝置
通過卸荷帶輪,把皮帶的拉力傳遞到機架上面去了,軸不再受到皮帶的拉力作用.這就是原理,實際的結構是在軸的安裝的機架上會有一個凸出的筒狀結構(法蘭).軸從這個筒的內孔中穿過.皮帶輪浮動裝在軸上,只能傳遞扭矩到軸上.皮帶輪是要受到皮帶的拉力的,但皮帶輪是要通過滾動軸承裝在這個筒狀結構上的外圓上.將皮帶的拉力傳遞到機架上去了.
G. 卧式車床中的傳動中 採用卸荷式皮帶輪的結構目的是什麼
卧式車床中的傳動中,採用卸荷式皮帶輪的結構目的是:
皮帶輪傳動性能穩定,結構簡單,傳送的力比較大,抗沖擊能力比較強。
在車床啟動時,瞬間的力很大。一般齒輪傳送就會產生齒輪損傷,而皮帶輪傳送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皮帶輪和三角皮帶傳動中產生 的 磨損,便於更換方便,快捷。
所以在普通車床 及機床中 都採用卸荷式皮帶輪居多。
H. 在液壓系統中,為什麼要採納用卸荷迴路實現卸荷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液壓系統在工作循環中短時間間歇時,為減少功率損耗、降低系統發熱、避免因液壓泵頻繁啟、停影響液壓泵的壽命,多採用液壓泵卸荷迴路。所謂液壓泵的卸荷是指在泵以很小的輸出功率運轉(Pp—PPqP≈o),即或以很低的壓力(戶P≈o)運轉,或輸出很小的流量(qP≈0)的壓力油。實現卸荷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利用換向閥機能的卸荷迴路
利用M、H和K型等機能三位換向閥的中位,可使泵卸荷。例如M型卷揚機機能三位四通電液採用M型中位機能電液動換向閥的卸荷迴路。迴路中的單向閥3,可使系統在卸荷中保持0.3MPa左右的壓力,以供卸荷結束後控制油路換向之用。採用常開機能的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也可使泵直接卸荷。[註:1,5一液壓泵;2,7一溢流閥;3一單向閥;4一三位四通電液動換向閥;6一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
利用換向閥的機能直接卸荷特別適宜低壓小流量系統。但應注意,其中換向閥的額定流量必須與液泵的額定流量相符。
利用先導式溢流閥的卸荷迴路
先導式溢流閥遠程卸荷迴路為先導式溢流閥遠程卸荷迴路。在先導式溢流閥3的遙控口接,型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2。電磁閥2斷電處於圖示位置時,閥3的遙控口與油箱相通,液壓泵1輸出的液壓油以很低的壓力經溢流閥3返回油箱,實現卸荷。電磁閥2通電切換至右位時,噴射泵升壓。用先導式溢流閥與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合而為一的電磁溢流閥也可構成相同功能的卸荷迴路。
先導式溢流閥遠程旁通卸荷迴路為先導式溢流閥遠程旁通卸荷迴路,與圖3—19所示迴路不同的是,先導式溢流閥4的遙控口所接的小型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1經單向閥3和液壓缸5的無桿腔相通。電磁閥2斷電處於左位時,液壓源的壓力油經閥2進入缸5的有桿腔使活塞左移,到達終點時觸動行程開關6,使閥1通電切換至左位,溢流閥的先導油路經閥1、閥3、閥2與油箱接通,從而液壓泵排油通過溢流閥4卸荷。閥2通電切換至左位時,活塞右移,而閥1斷電。單向閥3可以在活塞前進時關閉,以減少換向閥的泄漏影響。
變數泵及高低壓雙泵卸荷迴路
壓力補償變數泵卸荷迴路為壓力補償變數泵卸荷迴路,捏合機。根據壓力補償變數泵1低壓時輸出大流量和高壓時輸出小流量的特性,當液壓缸4活塞運動到行程端點或換向閥3處於圖示玻璃管道中位時,泵1的壓力升高到補償裝置所需壓力時,泵的流量便自動減至補足液壓缸和換向閥的泄漏,此時盡管泵出口壓力很大,但由於泵輸出的流量很小,其耗費的功率大為降低,實現了泵的卸荷。迴路中的溢流閥2作安全閥使用。
液控順序閥雙泵卸荷迴路為液控順序閥雙泵卸荷迴路。系統在低壓大流量工況時,高低壓雙泵同時向系統供油。但當系統在低速重載運行時,油壓升高,液控順序閥3打開使低壓大流量泵1卸荷空載運轉,只由高壓小流量泵2向系統供油。壓力繼電器雙泵卸荷迴路為壓力繼電器雙泵卸荷迴路,液壓機,當系統在低壓大流量工況時,兩台泵同時供油;當系統要求高壓小流量或保壓時,壓力繼電器5使低壓大流量泵1卸荷,卷揚機。雙泵卸荷迴路適用於機床等機械設備中傳動快慢速交替工作的系統,有顯著的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