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各大煉廠的詳細介紹
⑴地處四川東部的南充煉油化工總廠是1999年從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煉油廠分離重組而成的,隸屬於國際上市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擁有常減壓蒸餾、重油催化裂化、酮苯脫蠟(油)、異丙醇脫瀝青等13套煉油裝置以及配套輔助設施,目前原油加工能力為60萬噸/年。
⑵擬在廣西再建大型煉廠
記者另悉,中石化在華南區域擴張成品油產能的並不限於廣州石化一家,事實上旗下第二大的茂名煉油廠同樣在實施擴建工程,茂名煉油廠的產量擬從年產1350萬噸增長至年產1750萬噸。業內人士透露,中石化還向國家發改委提交了在廣西興建年產800萬噸的煉油廠計劃。
中石化還從長遠考慮,正在建設一條1691公里的輸油管,將廣東煉油廠的剩餘產量送到西南地區,以便應對西南區可能的市場缺口。目前,輸油管正在鋪設中,計劃明年完工。
⑶廣州石化為中石化下屬煉廠,是華南地區重要煉廠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為770萬噸,全部加工進口原油。目前煉廠加工的原油品種多為中東原油,煉廠生產的汽柴油全部供應廣東市場。2003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准了廣州石化煉油1000萬噸改擴建項目可研報告。該項目在改造廣州石化現有5套裝置的基礎上再新建5套裝置,總投資超過30億元,使廣州石化的煉油年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噸。為了與煉油裝置擴建工程配套,廣州石化旗下的廣州乙烯新一輪80萬噸/年規模的擴產改造工程即將啟動。
目前煉廠正在進行千萬噸級改擴建,預計下半年竣工。屆時,廣州石化將繼浙江鎮海、廣東茂名、南京金陵等地之後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1000萬噸大煉廠。
⑷茂名石化
茂名石化隸屬中石化,位於廣東省茂名市,其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350萬噸,為華南地區第一大煉廠,主要加工進口中東高硫原油,成功首煉科威特原油,加工原油種類達到85種,居國內首位。其成品油主要銷往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茂名石化2005年原油的實際加工量排名全國第二。1#催化裝置(100萬噸/年),2號常減壓裝置(設計能力為25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設計能力為25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切換裝置的生產能力將從現在的17.5萬噸/年增加到27萬噸/年。23.1萬噸/年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BTX)、10萬噸/年苯乙烯單體(SM)、10萬噸/年乙二醇(MEG)、1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16萬噸/年聚丙烯(PP)、5萬噸/年丁苯橡膠(SBR)和5萬噸/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
⑸東興煉廠隸屬中石化,地處廣東湛江,前身是一家合資企業,2002年3月被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收購,成為其直屬管理的煉油企業。原有原油加工能力為200萬噸/年,於2005年初擴建後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達到500萬噸/年,幾乎全部加工進口原油。
中山天乙目前擁有一套120萬噸/年減壓蒸餾裝置和一套50萬噸/噸焦化裝置。該廠一套50萬噸/年的催化裂化裝置和一套8萬噸/年的氣體分離裝置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行管道吹掃,預計5月初有望開車投產。業內人士指出,中山天乙即將完工的催化裂化裝置在廣東小煉廠中尚屬首例。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國際直餾油原料價格上漲、燃料油消費稅新政等沖擊接踵而至,廣東部分小煉廠為增加出率和收益,不約而同地進行深加工裝置投資,如佛山華鴻、東莞華陽等已建成的焦化裝置,佛山瑞豐擬建加氫精製等等。
⑹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煉化)是由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和福建省石油化學工業公司各出資50%合資建設的石化企業,福建煉化目前的原油加工能力為400萬噸/年,以加工進口中東原油為主。150萬噸/年的催化裂化裝置是福建煉化唯一的一套催化裂化裝置。福建煉化隸屬中石化,是我國東南地區重要煉廠,目前正進行煉油乙烯一體化改擴建項目工程,建成以後綜合加工能力將達到1200萬噸/年。該一體化項目由福建煉化公司、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公司合資建設,總投資268.21億元。項目興建完成後,福建煉廠將把其煉油能力由目前的400萬噸/年擴至1200萬噸/年,並新建年產80萬噸乙烯工程,建成東南沿海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
⑺鎮海煉化
鎮海煉化隸屬中石化,位於浙江寧波鎮海區,目前其原油年綜合加工能力達到2000萬噸左右,原油綜合加工能力1850萬噸/年,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達到1200萬噸/年,為華東乃至全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煉廠,以加工進口原油為主。鎮海煉化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年設計能力為180萬噸/年。煉廠一號常減壓蒸餾裝置年設計能力為500萬噸/年。鎮海煉化的9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18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和15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
⑻高橋石化
高橋石化隸屬中石化,位於上海浦東,目前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130萬噸,為國內少數千萬噸煉廠之一,主要加工進口中輕質油,國內油主要加工大慶油和海洋油。高橋石化是目前中石化下屬煉廠中批量生產清潔柴油和98#汽油的少數幾家煉廠之一。高橋石化3號常減壓裝置設計生產能力為800萬噸/年。1號催化裝置的加工能力為90萬噸/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該煉廠2004年的液化氣產量為41萬噸,名列全國第七,在華東僅次於鎮海煉化和揚子石化。高橋石化擁有處理能力30萬噸/年的潤滑油加氫裝置,於2004年11月底建成投產。
⑼上海石化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石化)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於上海市西南部的金山區,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煉化一體型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集油、化、塑、纖為一體的綜合性石油化工企業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為1680萬噸,全部加工進口原油。該廠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乙烯生產商,乙烯年加工能力為95萬噸。上海石化是化工型煉廠,而且其合資的上海賽科乙烯項目已於今年6月29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其瀝青裝置生產能力為50萬噸/年。2號常減壓裝置設計能力為560萬噸/年。280萬噸/年的1號常減壓裝置。
⑽金陵石化隸屬中石化,位於江蘇省南京,目前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300萬噸(現綜合配套加工能力為800萬噸/年,其中含硫原油的加工能力為400萬噸/年)。進口原油占原油加工量的2/3,是國家指定的加工含硫原油的基地之一。3#常減壓裝置能力為800萬噸/年,1#加氫裂化裝置能力為100萬噸/年。
⑾揚子石化隸屬中石化,年原油綜合加工能力為800萬噸,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煉化一體型企業。
⑿江蘇泰州煉廠新建的150萬噸/年CDU因技術原因將推遲至9月份投產。該煉廠在泰州縣高港區投資建設年加工能力為300萬噸的燃料油生產項目,一期工程一套150萬噸/年的原油蒸餾裝置(CDU)原計劃今年8月份建成投產。新建的位於高港區的一套150萬噸/粘的重油加工裝置將於11月25日投入生產。
新裝置由中石化和中海油合資建設,主要以海洋原油為原料,投產以後該廠每個月的燃料油產量將有望增加大約7萬噸。泰州煉廠隸屬中石化,泰州石化全稱江蘇泰州石油化工總廠,屬於江蘇陵光集團。現有原油加工能力350萬噸/年,主產重交瀝青、燃料油和甲乙酮等,與中國海洋石油合作,成立中海瀝青(泰州)有限公司,加工中海油產自渤海灣的海洋重質原油,如秦皇島32-6、蓬萊19-3等,因海洋重質原油為低硫原油,因此利用其生產的燃料油質量較好,產出的燃料油含硫小於1.00%,密度在0.97-0.98之間,為低硫環保型燃料。
⒀位於江蘇淮安的清江石化隸屬於中石化集團,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10萬噸/年,二次加工能力60萬噸/年。
⒁荊門石化隸屬中石化,地處湖北中部的荊門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00萬噸/年,加工進口原油和國產原油,為長江沿線主要煉廠之一。國內煉廠液化氣產量排名第十五位。12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是在原先6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基礎上擴建而成,2005年10月中旬投產。
延遲焦化裝置是以重油為生產原料,進一步深加工,出產汽油、煤油和柴油,同時副產石油焦,延遲焦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輕油的收率。
⒂九江石化隸屬中石化,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華中地區重要煉廠,為中石化長江沿江主要煉廠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內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擁有500萬噸/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產10萬噸聚丙烯、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的生產能力,主要加工國內的勝利油和部分海洋油。國內主要煉廠液化氣產量排名第二十六位。
⒃長嶺煉廠隸屬中石化,位於湖南省岳陽市,為中石化華中地區主要煉廠之一。目前,其原油年加工能力為500萬噸,主要加工勝利油田原油和進口原油,同時具備聚丙烯生產能力7萬噸/年。
⒄目前,巴陵石化公司在建的國內首套年產萬噸級SEBS(氫化SBS)新裝置即將全線開車。這套裝置,是同時被列為國家「863」計劃和總部「十條龍」的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建設這項工程,是巴陵石化公司調整產業結構,做精做強鋰系聚合物、環氧有機氯等核心業務,構築核心競爭力的舉措之一。
由於歷史原因,過去巴陵石化公司可謂典型的「小而全」,共有各類裝置54套,能生產10大類48個產品,平均每套裝置年生產能力僅5000噸。裝置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生產「大路貨」、競爭力差、虧損嚴重。
通過縮短戰線,凸顯主業,形成了以一個基礎(化工原料型原油加工裝置)、三大拳頭(鋰系聚合物、商品環己酮、環氧有機氯系列產品)為核心的產品格局。巴陵石化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鋰系聚合物、最大的商品環己酮以及惟一成龍配套的環氧有機氯系列產品生產企業。
隔膜鹼裝置由於設備老化、工藝落後、安全隱患多,一度被列入停產「黑名單」。去年,他們籌資900萬元對裝置進行技術升級,全部採用DCS系統控制,減輕了操作勞動強度,提高了裝置安全系數,燒鹼年產能可達4萬噸。
年產過萬噸的環氧樹脂裝置是在消化和吸收國內外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優化和改進的「精品」。通過對關鍵部位進行重點優化和技術創新,實現了產能增加、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成本下降,贏利空間得到拓展,年增銷售收入近2億元,增效近1000萬元。
該公司全套引進的年產2.4萬噸環氧氯丙烷裝置含氯丙烷和氯丙烯兩個單元,其生產的氯丙烯占據國內同類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去年,通過對裝置進行改造,巴陵牌氯丙烯總產能超過5.3萬噸,產品質量能全面滿足農葯、有機化工、精細化工及醫葯等各行業的要求,裝置改造直接增效逾千萬元,企業在國內同行業的「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通過結構調整,巴陵石化公司的環氧樹脂專用化、系列化、功能化生產技術和環氧氯丙烷清潔生產技術等開發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開發出的光固化塗料專用環氧樹脂,可完全頂替同類進口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僅半年時間就新增利潤115萬元。同時,自主開發的高附加值的鄰甲酚醛環氧樹脂新產品質量達到進口同類產品水平,完全能頂替進口,市場前景看好,去年創效1000萬元。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BS裝置,近年在結構調整中,成功實現了產量「五級跳」:1萬噸、3萬噸、5萬噸、7萬噸、12萬噸。該公司每次對裝置的動態結構調整,都有自主開發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作為技術支持,技術進步對效益的貢獻率逐步增加。目前,他們已實現了5條生產線可同時生產不同牌號SBS的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不同用戶在不同的時段里對不同牌號產品的需求,裝置生產完全走上了市場化軌道。
巴陵石化把持續提高SBS質量的方向定位在與世界同類優質產品媲美上,對影響產品質量的「瓶頸」問題進行招標攻關,解決了產品「黃變」和熔融指數難以控制等國際性難題,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根據國內道路瀝青特點研製開發出針對性強、用量少、成本低的多個牌號的SBS專用道路瀝青改性料,在多個重點道路建設項目中得以成功應用,打破了國外產品壟斷。
在呈多元化、輻射式發展的產品結構調整中,巴陵牌SBS用途也得到廣泛拓展,至今已衍生出40多個牌號的混合粒料系列產品,產品應用覆蓋了製鞋行業、道路瀝青改性、塑料改性、防水卷材、黏合劑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巴陵石化公司還自主開發了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更高的SIS(苯乙烯—異戊二烯)新產品和更適宜聚合物改性的SEBS新產品工業化生產成套技術。
在持續創新這一巨大「引擎」的拉動下,巴陵石化已成為國內SBS生產線最多、能力最大、品種和牌號最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鋰系聚合物生產企業,擁有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鋰系聚合物及其催化劑綜合技術。去年,巴陵牌SBS總產量達14.4萬噸以上,生產能力僅次於美國科騰聚合物廠(18萬噸/年),位居世界第二。
⒅武漢石化隸屬於中國石化集團,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為沿江5家煉廠之一,目前原油加工能力500萬噸/年,擁有25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一套、150萬噸/年常壓和80萬噸/年催化裂化聯合裝置一套、1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一套,30萬噸/年的催化重整裝置一套,新建的15萬噸/年的芳烴抽提裝置已經竣工,目前進入油聯運測試階段。在2005年下班年啟動其800萬噸/年一次產能擴建項目和與之相配套的7套二次深加工設備建設。
⒆安慶石化提煉油種以中原、勝利油為主,進口油種約占原油總加工量的3成左右。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3年安慶石化實際加工原油330.96萬噸。
⒇洛陽石化是河南省內最大的煉廠,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直屬的國有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纖一體化的石化企業,是我國中部地區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企業始建於1978年,1984年開工投產之後,邊生產邊建設,最終於1993年全面完成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座單系列500萬噸/年的煉油工程建設。2000年9月,總投資64億元的洛陽化纖工程也全面建成投產。目前該煉廠現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800萬噸/年,以加工中原原油、塔里木原油、吐哈原油及進口原油為主,但之前因二次裝置配套不足,實際綜合加工能力僅約500萬噸/年左右。洛陽石化新建的一套延遲焦化裝置已於日前正式動工,該套裝置的年加工能力為140萬噸,預計在2007年第2季度將建成投產。
延遲焦化裝置是以常壓渣油為原料,深加工得到液化氣、汽油、柴油等輕質產品的一種煉廠常用生產裝置,可以大幅提高輕質油品的收率。
前不久,洛陽石化聚丙烯公司生產的「五層共擠雙向拉伸聚丙烯平膜(BOPP平膜)」被認定為河南省科學技術成果,榮獲了河南省科技廳頒發的「科學技術成果證書」。
洛陽石化2萬噸/年BOPP薄膜裝置主生產線全套工藝設備從法國DMT公司引進。該生產線採用「五層共擠」的先進生產工藝技術,可生產包裝膜、煙膜、電容膜等多種高檔薄膜產品,最高生產車速可達到450米/分鍾,薄膜厚度范圍為12微米~80微米。五層共擠雙向拉伸聚丙烯平膜是以該公司生產的聚丙烯薄膜JF300為原料,緊密結合市場需要而研發生產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
洛陽石化聚丙烯公司生產的BOPP平膜產品,現已銷往全國9個省、市,用戶反映良好。該產品的成功開發,填補了河南省薄膜市場同類產品空白,縮小了與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的差距,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提高了裝置國產化水平和產品檔次,產品結構得以改善,企業競爭能力不斷提升。
(21)濟南煉廠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隸屬於中石化,該廠始建於1971年,現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500萬噸/年;該煉廠主要加工勝利原油,而進口原油在其石油需求中的比例為20%左右。但其配套設施有所不足,二次加工能力只有350萬噸/年。
(21)中國藍星集團石化公司濟南長城煉油廠(簡稱長城煉油廠)原屬國家保留的82家地方煉油企業之一,始建於1972年,曾隸屬於濟南軍區以及濟南市石油化學工業局。後在2002年底被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下屬的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收購。現有主要生產裝置有:年加工能力30萬噸/年的常減壓裝置、15萬噸/年的催化裂化裝置、4萬噸/年的瀝青裝置。油庫方面,該廠有原油罐4萬立方米,成品油罐3.4萬立方米,以及500立方米的液化氣罐。從2月底開始,啟動為期一個月的計劃性停產檢修。據稱,此次檢修是為了配合裝置的改建,期間該廠將對原有15萬噸/年的催化裝置改擴建,加工能力提升至17萬噸/年。
② 中國石化在廣東省內有幾座煉油廠
主要有2個,湛江東興煉油廠和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湛江東興煉油廠
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湛江東興公司」)是一家原油加工能力為500萬噸/年的大型煉油化工企業,擁有常減壓、催化裂化、重整、加氫、聚丙烯、芳烴抽提、氣分、硫磺等28套生產裝置及配套公用輔助設施。
主要產品包括汽柴油、液化氣、石腦油、苯、二甲苯、聚丙烯、重油等。
2、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創建於1955年,位於廣東西部沿海,創建於1955年,是新中國自主建設的第一家煉化企業。目前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煉化企業。
是根據《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由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茂名石化分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合並改製成立的國有特大型企業。
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對外統稱茂名石化,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生產規模最大的煉油化工一體化企業之一。
(2)煉廠加裂裝置設計圖紙擴展閱讀
公司業務
油氣勘探開發
截止2011年末,中國石化是中國國內第二大油氣生產商。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區塊位於中國東部、西部和南部地區。截至2011年12月31日,擁有297個區塊勘探許可證,探礦權總面積96.68萬平方千米,持有192個區塊開采許可證,采礦權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
2011年,公司全年共新增油氣可采儲量410.73百萬桶油當量,其中新增原油可采儲量280.92百萬桶,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7788.19億立方英尺。全年共生產原油321.73百萬桶、天然氣5169.4億立方英尺。勝利油田是公司最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2011年共生產原油194.11百萬桶。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剩餘油氣可采儲量為3966.21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原油2848.10百萬桶,天然氣67086.80億立方英尺。
2011年底,公司啟動了勝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規油氣增儲上產五大會戰。
2016年1月6日,中石化集團宣布,其部署在北部灣海域的「潿四井」已於1月5日順利完成兩層含油層測試,並試獲高產油氣流,日產油氣超過千噸。其中對目的 層段第一層測試,獲得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458立方米(約等於1264噸)、天然氣7.18萬立方米。
第二層試獲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349立方米(約 等於1184噸)、天然氣7.6萬立方米,創中石化海域油氣勘探單井最高紀錄,也是近十年來國內罕見的高產測試探井,給北部灣海域未來的勘探突破帶來了新希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湛江東興煉油廠
網路-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網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③ 石油煉制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原油進入煉油廠後, 按沸點的不同在蒸餾裝置切割成沸點從低到高、 密度從 小到大的各類餾分油,依次為液化氣、直餾石腦油、直餾航煤餾分油、直餾柴油 餾分油、直餾蠟油、渣油。
常減壓裝置的液化氣和直餾石腦油主要作為乙烯原料使用, 少部分作為重整 原料; 直餾航煤餾分油至航煤加氫精製裝置處理, 生產航煤產品; 直餾柴油餾分 油至柴油加氫精製裝置處理,生產柴油產品。
直餾蠟油與焦化蠟油一起由加氫裂化裝置進行深加工, 得到液化氣、 加氫石 腦油、 加氫航煤、 加氫柴油和加氫尾油, 分別用於下游裝置的原料和直接用於產 品生產, 其中一部分蠟油經潤滑油系統和石蠟加氫裝置處理後生產潤滑油基礎油 和石蠟產品。
渣油由延遲焦化裝置或者催化裂化裝置進行深加工, 生產出液化氣、 焦化汽 油、焦化柴油、焦化蠟油、焦炭,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經柴油加氫精製處理得到 輕質乙烯原料和柴油產品; 焦化蠟油進加氫裂化裝置進一步深加工, 焦炭則作為 CFB 鍋爐的燃料。
石油煉制:
石油煉制工業是把原油通過石油煉制過程加工為各種石油產品的工業。包括石油煉廠、石油煉制的研究和設計機構等,石油煉廠中的主要生產裝置通常有:原油蒸餾(常、減壓蒸餾)、熱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催化重整以及煉廠氣加工、石油產品精製等,主要生產汽油、噴氣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潤滑油、石油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和各種石油化工原料。
④ 中石化鎮海煉化目前有幾套加氫裂化裝置
兩套。一套是15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還有一套是120萬噸/年靈活加氫裂化裝置。
⑤ 加氫裂化裝置的重點部位
(一)重點部位
1.加熱爐及反應器區
加氫裝置的加熱爐及反應器區布置有加氫反應加熱爐、分餾部分加熱爐、加氫反應加熱器、高壓換熱器等設備,其中大部分設備為高壓設備,介質溫度比較高,而且加熱爐又有明火,因此,該區域潛在的危險性比較大,主要危險為火災、爆炸是安全上重點防範的區域。
⒉高壓分離器及高壓空冷區
高壓分離器及高壓空冷區內有高壓分離器及高壓空冷器,若高壓分離器的液位控制不好,就會出現嚴重問題。主要危險為火災、爆炸和H2S中毒,因此該區域是安全上重點防範的區域。
3.加氫壓縮機廠房
加氫壓縮機廠房內布置有循環氫壓縮機、氫氣增壓機,該區域為臨氫環境,氫氣的壓力較高,而且壓縮機為動設備,出現故障的機率較大,因此,該區域潛在的危險性比較大,主要危險為火災、爆炸中毒,是安全上重點防範的區域。
4.分餾塔區
分餾塔區的設備數量較多,介質多為易燃、易爆物料,高溫熱油泵是應重點防範的設備,高溫熱油一旦發生泄漏,就可能引起火災事故,分餾塔區內有大量的燃料氣、液態烴及油品,如發生事故,後果將十分嚴重,此外,脫丁烷塔及其干氣、液化氣中H2S濃度高,有中毒危險,因此該區域也是安全上重點防範的區域。
(二)主要設備
⒈加氫反應器
加氫反應器多為固定床反應器,加氫反應屬於氣—液—固三相涓流床反應,加氫反應器分冷壁反應器和熱壁反應器兩種:冷壁反應器內有隔熱襯里,反應器材質等級較低;熱壁反應器沒有隔熱襯里,而是採用雙層堆焊襯里,材質多為2×1/4Cr—1M0。加氫反應器內的催化劑需分層裝填,中間使用急冷氫,因此加氫反應器的結構復雜,反應器人口設有擴散器,內有進料分配盤、集垢籃筐、催化劑支承盤、冷氫管、冷氫箱、再分配盤、出口集油器等內構件。
加氫反應器的操作條件為高溫、高壓、臨氫,操作條件苛刻,是加氫裝置最重要的設備之一。
2.高壓換熱器
反應器出料溫度較高,具有很高熱焓,應盡可能回收這部分熱量,因此加氫裝置都設有高壓換熱器,用於反應器出料與原料油及循環氫換熱。現在的高壓換熱器多為U型管式雙殼程換熱器,該種換熱器可以實現純逆流換熱,提高換熱效率,減小高壓換熱器的面積。管箱多用螺紋鎖緊式端蓋,其優點是結構緊湊、密封性好、便於拆裝。
高壓換熱器的操作條件為高溫、高壓、臨氫,靜密封點較多,易出現泄漏,是加氫裝置的重要設備。
3.高壓空冷
高壓空冷的操作條件為高壓、臨氫,是加氫裝置的重要設備,中國華北地區某煉油廠中壓加氫裂化裝置,高壓空冷兩次出現泄漏,使裝置被迫停工處理,因此,高壓空冷的設計、製造及使用也應引起重視。
4.高壓分離器
高壓分離器的工藝作用是進行氣—油—水三相分離,高壓分離器的操作條件為高壓、臨氫,操作溫度不高,在水和硫化氫存在的條件下,物料的腐蝕性增強,在使用時應引起足夠重視。另外,加氫裝置高壓分離器的液位非常重要,如控制不好將產生嚴重後果,液位過高,液體易帶進循環氫壓縮機,損壞壓縮機,液位過低,易發生高壓竄低壓事故,大量循環氫迅速進入低壓分離器,此時,如果低壓分離器的安全閥打不開或泄放量不夠,將發生嚴重事故。因此,從安全形度講高壓分離器是很重要的設備。
⒌反應加熱爐
加氫反應加熱爐的操作條件為高溫、高壓、臨氫,而且有明火,操作條件非常苛刻,是加氫裝置的重要設備。加氫反應加熱爐爐管材質一般為高Cr、Ni的合金鋼,如TP347。
加氫反應加熱爐的爐型多為純輻射室雙面輻射加熱爐,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輻射管的熱強度,減小爐管的長度和彎頭數,以減少爐管用量,降低系統壓降。為回收煙氣余熱,提高加熱爐熱效率,加氫反應加熱爐一般設余熱鍋爐系統。
6.新氫壓縮機
新氫壓縮機的作用就是將原料氫氣增壓送入反應系統,這種壓縮機一般進出口的壓差較大,流量相對較小,多採用往復式壓縮機。
往復式壓縮機的每級壓縮比一般為2—3.5,根據氫氣氣源壓力及反應系統壓力,一般採用2~3級壓縮。
往復式壓縮機的多數部件為往復運動部件,氣流流動有脈沖性,因此往復式壓縮機不能長周期運行,多設有備機。
往復式壓縮機一般用電動機驅動,通過剛性聯軸器連接,電動機的功率較大、轉速較低,多採用同步電機。
7.循環氫壓縮機
循環氫壓縮機的作用是為加氫反應提供循環氫。循環氫壓縮機是加氫裝置的「心臟」。如果循環氫壓縮機停運,加氫裝置只能緊急泄壓停工。
循環氫壓縮機在系統中是循環作功,其出人口壓差一般不大,流量相對較大,一般使用離心式壓縮機。由於循環氫的分子量較小,單級葉輪的能量頭較小,所以循環氫壓縮機一般轉速較高(8000—10000r/nfin),級數較多(6~8級)。
循環氫壓縮機除軸承和軸端密封外,幾乎無相對摩擦部件,而且壓縮機的密封多採用干氣式密封和浮環密封,再加上完善的儀表監測、診斷系統,所以,循環氫壓縮機一般能長周期運行,無需使用備機。
循環氫壓縮機多採用汽輪機驅動,這是因為蒸汽汽輪機的轉速較高,而且其轉速具有可調節性。
8.自動反沖洗過濾器
加氫原料中含有機械雜質,如不除去,就會沉積在反應器頂部,使反應器壓差過大而被迫停工,縮短裝置運行周期。因此,加氫原料需要進行過濾,現在多採用自動反沖洗過濾器。
自動反沖洗過濾器內設約翰遜過濾網,過濾網可以過濾掉≥25/1m的固體雜質顆粒,當過濾器進出口壓差大於設定值(0.1~0.18MPa)時,啟動反沖洗機構,進行反沖洗,沖洗掉過濾器上的雜質。
⑥ 煉廠的一、二、三次加工裝置
把原油蒸餾分為幾個不同的沸點范圍(即餾分)叫一次加工;將一次加工得到的餾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將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製取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的工藝叫三次加工。一次加工裝置;常壓蒸餾或常減壓蒸餾。二次加工裝置:催化、加氫裂化、延遲焦化、催化重整、烴基化、加氫精製等。三次加工裝置:裂解工藝製取乙烯、芳烴等化工原料。
⑦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科技英傑
陳俊武,男,中國科學院院士,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1927年3月出生,福建省長樂縣人。1948年北京大學化工系畢業。陳院士是我國煉油催化裂化工程技術的奠基人。六十年代,他擔任了我國第一套60萬噸/年流化催化裂化裝置設計師,指導設計了我國第一套120萬噸/年的催化裂化裝置,及時解決了催化劑損耗大的技術難題,並開創了國內首次大型流態化工業測試技術,因此他在1978年獲得科學大會獎。七十年代,他指導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同軸式催化裂化工業試驗裝置,並於1982年在蘭州煉油廠工業化放大成功,此項技術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2年,陳院士擔任中國石化總公司催化裂化技術攻關組組長,組織科研、設計、煉油等單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關,成功地開發了國家「六五」攻關重點項目「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技術, 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0多年來,他先後主持過多個煉油廠的總體設計,指導過上百套煉油裝置設計,尤其對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術的開發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陳院士一直是我國煉油工程技術的帶頭人之一,為我國煉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95年,陳俊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汪景礪,男,北京市人,1927年10月生,1949年北京大學化工系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設計大師。六十年代,汪景礪從事油母頁岩製取頁岩原油技術開發,對當時中國天然原油還未大力開發前的能源利用做出了貢獻,受到了當時東北人民政府的重獎。1965-1974年,他擔任工廠設計師,完成了長嶺煉廠國內第一套獨創設計的躉船式碼頭,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1972-1974年,擔任格爾木—拉薩輸油管線設計總負責人,受到西藏自治區政府和國家獎勵,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國家優秀設計銀獎。他負責過洛陽煉油廠總體規劃及設計,先後主持審定了廣西煉油廠、重慶煉油廠、東北南輸管線等一批項目的技術經濟論證,審定了洛陽、廣西等一批煉油廠環境評價,為煉油廠設計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負責的石油化工廠環保(雜訊)預評價方法及應用軟體開發獲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負責約旦頁岩油試驗,獲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葉杏園,男,浙江寧波人,1934年2月生。1956年浙江大學煤煉油設計專業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設計大師。 葉大師指導設計了我國當時國內單系列最大的洛陽石化總廠80萬噸/年加氫精製,擔任了我國第一套中壓加氫裂化裝置改造的項目負責人,在國內的煉油裝置首次實現了中壓加氫裂化,該項目分獲中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還負責參與過茂名石化公司、南京煉油廠加氫裂化裝置的引進工作,成功地將上海石化總廠9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改造為能生產航空煤油的裝置,將揚子石化公司12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改造成200萬噸/年油、化、纖相結合的加氫裝置,為我國煉油化工裝置國產化創造了條件。八十年代後期,葉大師負責國家「七. 五」攻關項目——鎮海煉化新建8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國產化的設計,該裝置成套技術,分獲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工程設計,被評為全國第七屆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九十年代初,葉大師擔任中石化總公司「八.五」十條龍攻關項目之一--大慶中壓加氫改質技術項目攻關組副組長,該項目1994年獲中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並被國際知名雜志譽為世界三大催化柴油改質技術之一。葉大師負責組織茂名渣油加氫處理(S-RHT) 「十條龍」攻關項目的設計與開發,2001年通過國家鑒定驗收,得到了集團公司及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在含硫原油加工技術領域的一項空白。此項目 2001年獲石化總公司技術進步一等獎。
郝希仁(1942- ),男,山西大同人,國家設計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郝大師1964年畢業於太原工學院。四十多年來,他曾參加過多項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發,主持完成了蠟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等海內外四十多個煉廠、五十餘套裝置的工程開發和設計。他主持完成的我國規模最大的300萬噸/年蠟油催化裂化裝置,於1999年在鎮海煉化投產,能耗、產品收率、操作性能均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獲得了第十屆全國優秀設計銀獎、中石化優秀設計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大連石化3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解決了世界級大型裝置處理重油的技術難題,於2002年投入工業運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該裝置榮獲中石化優秀設計一等獎。自2000年以來,他作為攻關組主要成員,參與開發了降低汽油烯烴的MIP催化裂化工程技術。2003年在鎮海煉化1#催化裂化裝置改造中又實現了MIP-CGP技術的成功應用。僅鎮海煉化一套裝置每年就增加效益3億元。該技術獲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工程技術開發中,他作為第一發明人提出的2項專利已獲授權。多年來,他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優秀設計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優秀設計獎5項,申請專利10項。為我國催化裂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裝置規模達到世界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注重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合著專著1部,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技術論文16篇。曾先後獲得中國石化總公司有突出貢獻的科技管理專家、國家勞動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勞動模範等稱號。1997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目前,他仍然奮戰在我國石化工程建設的一線,主持著多個催化裂化新建及改造項目的設計工作,正致力於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催化裂化技術推出國門,走向世界。
⑧ 石油的催化裂化
石油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把原油通過石油煉制過程加工為各種石油產品的工業。包括石油煉廠、石油煉制的研究和設計機構等,石油煉廠中的主要生產裝置通常有:原油蒸餾(常、減壓蒸餾)、熱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催化重整以及煉廠氣加工、石油產品精製等,主要生產汽油、噴氣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潤滑油、石油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和各種石油化工原料。
重要性 石油煉制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十分密切,無論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和國防建設都離不開石油產品。石油燃料是使用方便、較潔凈、能量利用效率較高的液體燃料。各種高速度、大功率的交通運輸工具和軍用機動設備,如飛機、汽車、內燃機車、拖拉機、坦克、船舶和艦艇,它們的燃料主要都是石油煉制工業提供的。一架波音707飛機飛行1000km要用噴氣燃料6t;一輛4t載重汽車百噸公里耗油約5kg;一輛 4t柴油汽車百噸公里耗柴油約3kg;一標准台拖拉機年耗柴油約4t以上。
處在運動中的機械,都需要一定數量的各種潤滑劑(潤滑油、潤滑脂),以減少機件的磨擦和延長使用壽命。當前,潤滑劑的品種達數百種,絕大多數是由石油煉制工業生產的。
石油煉制工業提供的石油化工原料,可用於生產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以及化肥、農葯等。
世界概況 1984年,世界原油總加工能力約 3.7Gt,煉廠數約 700餘座。年加工量在70Mt以上者有11個國家,其中最大的是美國,約佔世界總量的五分之一,其次是蘇聯、日本和西歐一些國家(見表1984年世界主要國家原油加工能力和煉廠數)。為了節省投資和降低生產費用,現代煉油廠的年加工原油量均在3.5Mt以上,有的已超過10Mt。
世界主要煉油國家油品消費結構中,以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的消費量最大。日本和西歐的一些國家因煤和天然氣短缺,電站鍋爐和工業窯爐大量使用原油常減壓蒸餾的渣油作為燃料油,因而煉油廠的加工深度較淺,催化裂化、石油焦化、加氫裂化等裝置所佔的比例較小。而美國等因煤和天然氣較多,可用作鍋爐燃料,還由於汽油需用量很大,故煉油廠多為深度加工,大部分渣油被加工轉化為汽油。
中國概況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見石油煉制工業發展史),但近代石油煉制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和原油產量的增長才得到迅速發展的。1983年原油加工能力已超過100kt,1984年居世界第7位。而且加工手段和石油產品品種比較齊全,裝置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技術水平,已成為一個能基本滿足國內需要,並有部分出口的加工行業。
1983年石油產品消費結構中,直接作為燃料的重油消耗量較大,正逐步加以調整。石油煉廠規模年產在 2.5Mt以上的有22個,煉廠主要分布在東北、華東、中南和華北地區。煉油廠裝置的組成是根據中國原油特點和產品需要而確定的。中國大多數原油含重餾分多、含蠟量高、含硫量低。因此,催化裂化、焦化、熱裂化、加氫裂化等二次加工裝置所佔的比例達三分之一以上,而加氫精製和催化重整所佔比例相對較低。
發展趨勢 從1973年開始,原油國際市場價格上漲,並由於世界很多油田開采已處於中後期,輕質原油開采量減少,重質原油產量相對增加。此外,國際上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對石油產品質量要求更高。這些因素促使近年來石油煉制工業發生以下重大變化:
①世界原油加工能力的增長速度減慢 發達國家的原油加工能力過剩,開工率降到60%~70%,在此期間,中東產油國的石油煉制工業則迅速發展。
②石油產品結構發生較大變化 燃料油需要量大幅度減少,噴氣燃料、柴油等中間餾分需要量增加,因而原油深度加工受到普遍重視,減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石油焦化等生產輕質油品的裝置增建較多。與此同時,還開發了很多加工重質餾分油和渣油的新工藝。
③節能技術有了很大發展 採取了整頓性措施,如對設備和管線進行保溫,消除泄漏,加強換熱,降低加熱爐排煙溫度等。並逐步實施節能新技術,如採用加熱爐新型燃燒火嘴和各種空氣預熱器,催化裂化裝置使用CO助燃劑、配備CO鍋爐和煙氣能量回收機組,採用新型填料和乾式減壓蒸餾、低溫熱量致冷和發電、熱泵、多效蒸發、液力透平等。從而使每噸原油的加工能耗明顯降低。例如:美國1981年比1972年減少20%;中國1983年比1978年降低30.7%。
⑨ 廣東今年新建的煉油廠有哪些
廣東主要三家煉廠
1、廣州石化
為中石化下屬煉廠,是華南地區重要煉廠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為770萬噸,全部加工進口原油。目前煉廠加工的原油品種多為中東原油,煉廠生產的汽柴油全部供應廣東市場。2003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准了廣州石化煉油1000萬噸改擴建項目可研報告。該項目在改造廣州石化現有5套裝置的基礎上再新建5套裝置,總投資超過30億元,使廣州石化的煉油年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噸。為了與煉油裝置擴建工程配套,廣州石化旗下的廣州乙烯新一輪80萬噸/年規模的擴產改造工程即將啟動。
目前煉廠正在進行千萬噸級改擴建,預計下半年竣工。屆時,廣州石化將繼浙江鎮海、廣東茂名、南京金陵等地之後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1000萬噸大煉廠。
2、茂名石化
茂名石化隸屬中石化,位於廣東省茂名市,其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350萬噸,為華南地區第一大煉廠,主要加工進口中東高硫原油,成功首煉科威特原油,加工原油種類達到85種,居國內首位。其成品油主要銷往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茂名石化2005年原油的實際加工量排名全國第二。1#催化裝置(100萬噸/年),2號常減壓裝置(設計能力為25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設計能力為25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切換裝置的生產能力將從現在的17.5萬噸/年增加到27萬噸/年。23.1萬噸/年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BTX)、10萬噸/年苯乙烯單體(SM)、10萬噸/年乙二醇(MEG)、1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16萬噸/年聚丙烯(PP)、5萬噸/年丁苯橡膠(SBR)和5萬噸/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
3、東興煉廠
隸屬中石化,地處廣東湛江,前身是一家合資企業,2002年3月被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收購,成為其直屬管理的煉油企業。原有原油加工能力為200萬噸/年,於2005年初擴建後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達到500萬噸/年,幾乎全部加工進口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