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學各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和裝置圖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② 化學中的微型實驗裝置有何好處
減少開支,適合普及。
由於微型化學實驗是以盡量少的試樣或試劑獲取盡可能多的版化學信息,實驗權試劑用量較常規實驗試劑用量降低1~3個數量級,這就大大降低了實驗試劑用量,節約了經費。微型化學實驗由於葯品用量減少,反應時間相應縮短,再加上微型實驗儀器在設計時力求簡單,裝拆清洗比常規儀器省時,所以微型化學實驗耗時相對少。
(2)化學中形成什麼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取用葯品遵守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能品嘗葯品的味道,不能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氣味。
葯品沒有具體說明取用量時,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取1mL~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
用剩的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隨便丟棄,不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固體葯品的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夾,粉末狀或細晶體用葯匙取,必要時可用紙槽取。
③ 初中化學中的發生裝置是什麼意思
製取氣體時放原料的儀器,制氣體一般分為這么幾個部分,發生裝置、除雜凈化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有的不同時用到。依據具體的氣體製法選擇需要哪個部分。有但都必須發生裝置。
④ 高中化學實驗陌生裝置作用
實驗裝置主要有3部分,發生裝置,凈化裝置,吸收裝置,視情況而定還會有尾氣處理裝置,防倒吸裝置等。其實裝置的作用從它們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哈哈哈哈…主要都是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和干擾,你明白實驗的原理的話,自然而然明白它每一個步驟的道理,平時上課時注意聽,勤記,基本沒什麼大問題。
(4)化學中形成什麼實驗裝置擴展閱讀: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並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並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2.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著。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5.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 27.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氯氣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退去。 29.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30.給氯化鈉(固)與硫酸(濃)的混合物加熱:有霧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氣味生成。 31. 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澱生成。 33.I2遇澱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發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5.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7.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紅色退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4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溶液冷卻後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呈天藍色。41.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42.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43.鈉投入水中:反應激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4.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 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7. 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8. 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49.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50.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51.銅片與稀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 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3.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膠體變渾濁。 54.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於集氣瓶內壁。 56.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物質。 57.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變為紅褐色沉澱。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產生。 61.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放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62.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並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 64.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5.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6.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並帶有黑煙。 67.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68.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69.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70. 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71.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盪:紫色褪色。 72.將金屬鈉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試管中:有氣體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振盪:溶液顯紫色。 75.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76.在加熱至沸騰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紅色沉澱生成。 77.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78.蛋白質遇到濃HNO3溶液:變成黃色。 79.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鹼:變成藍色。 80.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成紅色。 這些都是基礎的,也比較常考,裝置太麻煩了,不好意思啊,我搞不出來。現象比較簡單,我就不羅嗦了。
⑤ 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Ⅰ.這些裝置都有其優點,其中發生裝置的圖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Ⅰ、可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解答,如:發生裝置操作是否簡單,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節約葯品等;
(1)圖2可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圖3中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容器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漏斗,反應停止;
(3)圖4的優點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且可以節約葯品,操作方便;
(4)圖5的優點是可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使反應發生和停止;
(5)圖6的優點是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U型管內壓強增大,U型管左側液面上升,右邊的下降,與固體分離,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尾氣處理處置可從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進行分析;
(6)圖7中氣體通入液體,可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被充分吸收;
(7)圖8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圖9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9)圖10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故答案為:Ⅰ、(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通過控制液滴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容器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4)操作簡單,可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U型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6)使氣體充分吸收;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
(7)防止液體倒吸;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壓強減小,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9)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⑥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發生裝置抄和收集裝置襲: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⑦ 化學實驗中 怎樣判斷實驗的發生裝置或實驗裝置應選哪一套裝置(初三化學,請說的簡略點,通俗易懂點)
發生裝置:(初中的兩種類型)
1、如果題目是:反應物為固體,且需要加熱
則回答:發生裝置選用固固加熱型。
理由:反應物為固體,且需要加熱。
2、如果目是: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
則回答:發生裝置選用固液不加熱型。
理由: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
初中就兩種愛考
收集裝置:(只給出氣體)
1、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則回答:可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2、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則回答:可以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3、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略小
則回答:不能採用「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略大/略小。
4、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可/能/易溶於水
則回答:不能採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可/能/易溶於水。
5、如果題目是:該氣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則回答:可以採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氣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總結:綜合回答,記住字眼:「只能」「或」
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且可/能/易溶於水
則回答:只能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且可/能/易溶於水。
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則回答:可以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不懂的可以繼續問
⑧ 化學實驗裝置,誰能詳細解析一下這個裝置的原理
這個化學復實驗裝置中,制燒杯里的東西叫乾燥器
乾燥器的球形部分可以放置固體物質,
液體可以從乾燥器的小口中進入,
液體與固體接觸後可以發生化學反應,
所以這個裝置可以用作氣體發生裝置,
作氣體發生裝置時,
將乾燥器放入燒杯中的液體里,打開彈簧夾,就可以反應而生成氣體,
將乾燥器從燒杯中的液體里提起(或關閉彈簧夾),反應就停止了,
所以該裝置可以做得到: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原創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幫到了你,希望採納
【你的10分滿意,我們團隊的無限動力】
⑨ 高中所有重要化學實驗及裝置作用,現象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凈的氯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7.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並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並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2.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著。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5.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 27.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氯氣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退去。 29.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30.給氯化鈉(固)與硫酸(濃)的混合物加熱:有霧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氣味生成。 31. 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澱生成。 33.I2遇澱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發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5.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7.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紅色退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4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溶液冷卻後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呈天藍色。41.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42.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43.鈉投入水中:反應激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4.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 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7. 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8. 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49.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50.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51.銅片與稀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 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3.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膠體變渾濁。 54.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於集氣瓶內壁。 56.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物質。 57.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變為紅褐色沉澱。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產生。 61.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放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62.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並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 64.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5.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6.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並帶有黑煙。 67.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68.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69.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70. 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71.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盪:紫色褪色。 72.將金屬鈉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試管中:有氣體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振盪:溶液顯紫色。 75.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76.在加熱至沸騰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紅色沉澱生成。 77.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78.蛋白質遇到濃HNO3溶液:變成黃色。 79.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鹼:變成藍色。 80.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成紅色。 這些都是基礎的,也比較常考,裝置太麻煩了,不好意思啊,我搞不出來。現象比較簡單,我就不羅嗦了。
⑩ 化學氧氣實驗裝置是什麼
一般用的是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所用的實驗東西有道導管,集氣瓶,啟普發生器,水槽(因為氧氣一般用排水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