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熱硫酸銅晶體實驗裝置
(1)圖中①是試管;②是酒精燈;③是蒸發皿;④是鐵架台;
故答案為:專
試管;酒精燈;蒸屬發皿;鐵架台;
(2)給試管里的固體物質加熱時,試管口要略低於試管底部,防止反應生成的水或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部,引起熱的試管炸裂;
故答案為:
試管口高於試管底部;
(3)藍色的硫酸銅晶體受熱生成白色粉末硫酸銅;
故答案為:
試管中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
『貳』 加熱銅絲
如圖是採用加熱銅絲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後,請回答以下問題:(1)在此實驗中,觀察到
如圖是採用加熱銅絲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後,請回答以下問題:(1)在此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______、______;(2)為什麼加熱時,要同時緩慢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______;(3)如果在由兩個針筒組成的密閉系統內留有30mL空氣,停止加熱後冷卻至室溫,將氣體推至一注射器中,注射器內氣體體積為______mL,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4)某同學經實驗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誤差較大,你認為他造成誤差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回答兩點即可)展開
我來答共1條回答
血戰舞動丶鎪 LV.52017-10-09
(1)加熱過程中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所以可以看到紅色的銅絲逐漸變為黑色;氣體體積減少了約1/5.(2)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氣中的氧氣能充分與銅絲反應,在實驗加熱過程中,可以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3)通過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而使空氣中的氧氣全部與銅反應,氣體體積將減少1/5,即剩餘氣體體積=30ml×(1-1/5)=24mL;通過該實驗可以說明空氣中約含有1/5體積的氧氣;(4)分析測定的數據剩餘小於24mL氣體,本應剩餘24mL,主要原因:裝置的氣密性不好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時少量空氣排出等.分析測定的數據剩餘大於24mL氣體,本應剩餘24mL造成這種差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銅絲太少,反應時間不夠,加熱溫度不夠,未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加入的銅絲的量不足,沒有完全消耗掉氧氣,讀數時沒有冷卻至室溫等;都可以造成數據的差異;故答案為:(1)(每空1分)紅色的銅絲逐漸變為黑色;氣體體積減少了約1/5(2)(2分)使銅絲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3)(每空2分)24;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4)(每空1分)裝置的氣密性不好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時少量空氣排出,銅絲太少,反應時間不夠,加熱溫度不夠,未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加入的銅絲的量不足,沒有完全消耗掉氧氣,讀數時沒有冷卻至室溫等.
『叄』 如圖為加熱「銅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有關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由圖可知,①為鐵架台,②為試管,③為酒精燈,④為燒杯;
(2)鹼式碳酸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銅是黑色固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看到固體變成黑色,試管壁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不正確的操作方法都可能引起試管破裂,例如,試管口向上傾,會造成水倒流,炸裂試管;試管外壁有水,在加熱時會引起試管炸裂;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試管內氣壓變小,石灰水會沿導管倒流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試管與酒精燈的焰心接觸,會使試管受熱不均勻,也可能是食管破裂等.
故答案為:(1)①鐵架台,②試管,③酒精燈,④燒杯;
(2)固體變成黑色,試管壁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①試管口向上傾②試管外壁有水③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
『肆』 如圖為加熱「銅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有關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②______
(1)指出有關儀器的名稱:
①鐵架台;②試管;③酒精燈;④燒杯.
(2)試管口略向下回傾斜的目的是防答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
(3)鹼式碳酸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銅是黑色固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4)熄滅酒精燈後試管內氣壓變小,石灰水會沿導管倒流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故答案為:
(1)①鐵架台; ②試管;③酒精燈; ④燒杯.
(2)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
(3)綠色固體變為黑色、有水珠生成.
(4)導管,酒精燈
『伍』 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反應過程中試管B中的
(1)濃硫酸與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反應CuSO4、SO2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