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綠色植物能捕獲光能。圖為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表中數據是在適宜溫度下,改變燈與燒杯
1、通過抄改變藻與光源距離來調襲節光強,從而影響光合作用強弱,導致生成氧氣量的變化。
結論是生成氧氣量在一定范圍和時間內隨光強的減弱而減少
2、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較長時間後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漸減少
3、黑暗中植物進行暗反應,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 ,各燒杯產生氣泡數量相等
4、所謂調節 即:消耗與產生,光反應消耗 暗反應生成
這題考點就是光反應和暗反應
② 如圖表示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強度的實驗密閉裝置,氧氣感測器可監測O2濃度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自復變數是不同單色制光,因變數是釋放的O2濃度(代表光合作用強度),故實目的探究不同單色光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A正確;
B、加入NaHCO3溶液是為了提供光合作用釋吸收的CO2,B錯誤;
C、相同條件下,白光下比單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強,因此拆去濾光片,單位時間內,氧氣感測器測到的O2濃度高於單色光下O2濃度,C正確;
D、若將此裝置放在黑暗處,可測定金魚藻的呼吸作用強度,D正確.
故選:B.
③ 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實驗
1.燈與燒杯距離越近,所產生的氣泡越多,反之則越少
2.因為,燒杯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內小,光合作用變慢
3.試管中將容不再產生氣泡
4.金魚藻所產生氧氣的速度與周圍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成反比,所以能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較穩定的范圍里
④ 如圖1所示是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表中數據是在適宜(恆定)溫度條件下,改變光源與燒杯距離測
(1)由實驗的結果可知,燈源與燒杯的距離越大,氣泡產生的數量越少,得出光合速率專隨光照強度的變屬化而變化.
(2)由於的溶液中CO2量有限,隨著光照較長時間的進行,溶液中CO2逐漸減少,導致[H]和ATP消耗減少,從而抑制了光反應,光合作用越來越弱,從而產生的氣泡數逐漸減少.
(3)圖2中光合效率等於呼吸效率,光合作用產生的O2正好供給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產生的CO2正好供給光合作用,即植物的凈光合作用為0,產生氣泡數為0,對應表中燈與燒杯間的距離為45cm.
(4)金魚藻細胞內合成蛋白質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質來自於呼吸作用產生的ATP,呼吸作用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故答案為:
(1)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2)溶液中CO2減少[H]ATP
(3)45
(4)細胞質基質 線粒體
⑤ 綠色植物能捕獲光能。圖為測定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表中數據是在適宜溫度下,改變燈與燒杯 2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中的二氧化碳被耗盡了。
⑥ 求詳細解答:下圖所示是測定金魚藻
B |
⑦ 七年級生物分析說明題
(1)光源越近,金魚藻每分鍾放出的氣泡越多。結論:光能越多,金魚藻放出的氧氣越多。
(2)缺少二氧化碳。
(3)金魚藻不產生氣泡。
(4)水生植物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儲存在有機物中,放出氧氣。
我自己回答的,希望採納,比復制的好吧
⑧ 探究金魚藻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要測定一種水生植物(金魚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否受二氧化碳的影響,所設計探究實驗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其變數就是二氧化碳,其他條件如光照、溫度、玻璃瓶的大小、金魚藻的大小、水質等應完全相同.取兩個相同的集氣瓶編號為甲、乙,在兩瓶中放入相同數量的河水和金魚藻,甲瓶中加入二氧化碳,乙瓶中不加入二氧化碳;將兩瓶置於25℃和光照條件下,觀察記錄兩瓶氣泡的產生情況.在作出實驗結論之前,需要做重復實驗,實驗必須做更多的對照實驗.
A、用更多的金魚藻植物,變數不唯一,A錯誤;
B、用同樣數量的金魚藻植物,不能體現變數只有一個,不符合對比實驗的設計,B錯誤;
C、此實驗的變數是水生植物,所以應用許多別的水生植物,C正確;
D、用各種不同量的金魚藻植物,變數不唯一,D錯誤.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