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cuso4的濃縮結晶的實驗裝置圖

cuso4的濃縮結晶的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4-22 01:59:27

① 實驗室用濃硫酸與銅的反應製取少量NaHSO3,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1)實驗中取一定量Cu片和一定量

(1)稀H2SO4與Cu不反應,隨著反應進行,H2SO4越來越稀,所以H2SO4一定有剩餘,加入NaNO3,可以形成稀硝酸繼續溶解銅,Fe2O3溶於酸生成三價鐵離子能溶解銅;
故答案為:稀H2SO4與Cu不反應,隨著反應進行,H2SO4越來越稀,所以H2SO4一定有剩餘;NaNO3,Fe2O3
(2))①實驗中為准確測定結晶水的值,應分別測定坩堝的質量、坩堝與晶體的總質量,以此測定晶體的質量,然後稱量加熱後坩堝與固體總質量,之後再加熱一次以判斷晶體是否完全分解,總共稱量4次,故答案為:4;
②該實驗晶體的質量為22.7g-11.7g=11g,硫酸銅的質量為18.9g-11.7g=7.2g,水的質量為22.7g-18.9g=3.8g,則n(CuSO4)=

7.2g
160g/mol
=0.045mol,n(H2O)=
3.8g
18g/mol
=0.21mol,所以x=
0.21
0.045
=4.7,小於5,硫酸銅晶體中含有不揮發的雜質,加熱失水後露置在空氣中冷卻等都會造成硫酸銅的質量偏大,水的質量偏小,而實驗前晶體表面有濕存水或加熱時有晶體飛濺出去,會造成質量差偏大,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偏大;
(3)裝置乙是安全瓶,可防止丙裝置中的液體倒吸入甲中;故答案為:防止丙中液體倒吸入甲中;
(4)a.甲裝置使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玻璃管、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故a錯誤;
b.KMnO4溶液用於尾氣處理,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氣體不能排放到大氣中,高錳酸鉀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故b正確;
c.當把品紅溶液滴入到錐形瓶中,溶液中如果溶有SO2則品紅褪色,若無SO2則不褪色,但並不能說明無NaHSO,3.故c錯誤;
d.當把品紅溶液滴入到錐形瓶中,若品紅褪色,說明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硫,過量的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全部反應,說明NaOH已完全轉化為NaHSO3,故d正確;
e.若把品紅溶液換成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並滴入到錐形瓶中,不顯紫紅色,高錳酸鉀發生反應,其中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二氧化硫都可以和高錳酸鉀反應,不能說明NaOH已完全轉化為NaHSO3,故e錯誤;
f.此裝置換上其它葯品後,若製取氯氣,氯氣比空氣重,裝置乙丙不能收集,無除雜裝置,不能製取和收集少量純凈的氯氣.故f正確;
故選:bdf;

② cuso4溶液的濃縮結晶實驗所用器材

濃縮結晶所有的儀器:
蒸發皿,鐵架台,酒精燈,玻璃棒,坩堝鉗。
或:蒸發皿,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燈,玻璃棒,坩堝鉗。

③ 某研究小組用粗銅(含雜質鐵)與一定體積濃硫酸反應進行實驗研究(如圖裝置),並按下述流程除雜制備硫酸

(1)加熱條件下,Cu和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SO4、SO2和H2O,反應方程式為Cu+2H2SO4

.

④ 怎麼工業提純硫酸銅晶體

不知道你生產硫酸銅使用的硫酸銅溶液,還是,硫酸的銅的混合物。
一般是將硫酸銅晶體重新溶解到清水裡,再用濃縮結晶的方式,讓硫酸銅再洗出,成本比較高的。

⑤ 怎樣做出大塊硫酸銅結晶

【原理】從飽和溶液製取晶體有兩種方法,對於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體溶質,常用蒸發溶劑的方法。而對於隨溫度升高溶解度顯著增大的固體溶質,如硫酸銅、明礬、硝酸鉀等,常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燒杯、表面皿、鐵架台、酒精燈、石棉網、漏斗、量筒、玻璃棒、鑷子、濾紙、細線、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操作】

1、製取小晶體 在盛100mL水的燒杯里,加入研細的硫酸銅粉末10g,同時加1mL稀硫酸(防止硫酸銅水解),加熱,使晶體完全溶解。繼續加熱到80—90℃,趁熱過濾,濾液流入一洗凈並用熱水加溫過的燒杯里,加蓋靜置。經幾小時或一夜,將會發現杯底有若干顆小晶體生成.
2、小晶體的長大 揀取一顆晶形比較完整的晶體,用細線系住,懸掛在盛飽和硫酸銅溶液的燒杯里,並加蓋靜置。每天再往燒杯里加入少量微熱的飽和硫酸銅溶液,小晶體會逐漸長大,成為一塊大晶體。
成敗關鍵

(1)所用試劑必須純凈,如含有雜質就很難獲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濃度,如果溶液過濃,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體;如超過飽和溶液濃度不大,結晶速率太慢,小晶體慢慢長大。制備小晶體時,用高於室溫20℃—30℃的飽和溶液;以後添加的飽和溶液應是高於室溫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約為原溶液的1/10,添加時要把晶體取出,等溶液溫度均勻後再把晶體浸入。
(3)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應使飽和溶液緩慢冷卻,可用布或棉花把燒杯包好。白天溫度較高時可把晶體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須潔凈,要加蓋以防灰塵落入。
3、小晶體的製取 一次結晶,析出的晶體如果太小,可揀取幾顆晶形完整的,用高於室溫的飽和溶液再進行培養,使其長大到可以用細線系住。也可以在濾液中掛入細線,當溶液冷卻時便在細線上析出小晶體,保留一顆晶形完整的(其餘剝掉)做晶種,按步驟2操作使其長大。

4、明礬、重鉻酸鉀、硫酸鎳等物質,都易培養成晶形完整的大晶體,可建議學生在家中採用蒸發溶劑的方法製取明礬大晶體。

⑥ 硫酸銅結晶實驗

把硫酸銅溶解在水裡,等至溶液飽和,然後把硫酸銅溶液放到蒸發皿里。然後等他蒸發,或者拿酒精燈加熱蒸發。晶體就析出了

⑦ 下面是一些實驗室制備硫酸銅的實驗設計。實驗一:用銅與濃硫酸反應製取硫酸銅。實驗二:將適量濃硝酸分多

(1)Cu+H 2 SO 4 (濃) CuSO 4 +H 2 ↑(2分,沒有電解條件不給分)

⑧ 急求硫酸銅結晶實的資料!!!

化學式CuSO4,白色粉末,相對密度為3.603,25℃時水中溶解度為23.05g,不溶於乙醇和乙醚,易溶於水,水溶液呈藍色,是強酸弱鹼鹽,由於水解溶液呈弱酸性。將硫酸銅溶液濃縮結晶,可得到五水硫酸銅藍色晶體,俗稱膽礬、銅礬或藍礬,相對密度為2.284。膽礬在常溫常壓下很穩定,不潮解,在乾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加熱至45℃時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15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而成無水物。無水物也易吸水轉變為膽礬。常利用這一特性來檢驗某些液態有機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將膽礬加熱至650℃高溫,可分解為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及氧氣。

硫酸銅是較重要的銅鹽之一,在電鍍、印染、顏料、農葯等方面有廣泛應用。無機農葯波爾多液就是硫酸銅和石灰乳混合液,它是一種良好的殺菌劑,可用來防治多種作物的病害。1878年在法國波爾多城,葡萄樹發生蟲病大部分死去,而大路兩邊的樹,怕行人摘吃,在樹幹上塗了生石灰與硫酸銅溶液,樹干弄得花白,行人看了難受不敢摘吃,這些樹卻沒有死,進一步研究才知此混合液具有殺菌能力,因而名為波爾多液。配製波爾多液,硫酸銅和生石灰(最好是塊狀新鮮石灰)比例一般是1∶1或1∶2不等,水的用量亦由不同作物、不用病害以及季節氣溫等因素來決定。配製時最好用「兩液法」,即先將硫酸銅和生石灰分別跟所需半量水混合,然後同時傾入另一容器中,不斷攪拌,便得天藍色的膠狀液。波爾多液要現配現用,因放置過久,膠狀粒子會逐漸變大下沉而降低葯效。硫酸銅也常用來制備其他銅的化合物和電解精煉銅時的電解液。五水硫酸銅可由銅或氧化銅與硫酸作用後,濃縮結晶而製得。在實驗室中可用濃硫酸氧化金屬銅來製取無水硫酸銅。

⑨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圖甲裝置進行有關實驗,請回答:(1)裝置D中試管口放

(1)二氧化硫氣體排放到大氣中污染環境,所以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應浸一種液體能與二氧化硫反應,可以浸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鹼性溶液,作用是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硫氣體,防止污染空氣,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鹼性溶液;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防止SO2擴散而造成污染體;
(2)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餘的氣體,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但由於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生,在密閉容器中隨著氣體的生成,廣口瓶內壓強增大,會使瓶內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終達到內外大氣壓相同,二氧化硫氣體是酸性氧化物,易溶於水,B中的試劑不能和二氧化硫發生反應,不能溶解二氧化硫,
a.水能溶解二氧化硫不能儲存氣體,故a錯誤;
b.酸性KMnO4 溶液能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不能儲存氣體,故b錯誤;
c.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儲存氣體,故c錯誤;
d.二氧化硫通入飽和NaHSO3溶液中,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溶解度,不反應,可以用來儲存氣體,故d正確;
故答案為:d,長頸漏斗導管中液柱升高;
(3)①加入硝酸的目的因為稀硫酸不與銅反應,而硝酸可以把銅氧化成銅離子,生成硫酸銅,濃硝酸分多次目的轉移電子數更多即生成一氧化氮,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②因二氧化氮易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要防止倒吸,
故答案為:使NOX充分被吸收.
(3)HNO3的還原產物全為NO,3Cu+8H++2NO3-=3Cu2++2NO↑+4H2O;則用1molCu來製取1molCuSO4,需要的硝酸物質的量為

2
3
mol,則所需12mol/L的硝酸體積=
2
3
mol
12mol/L
=0.0556L=55.6ml;
HNO3的還原產物全為NO,依據上述計算得到一氧化氮氣體物質的量為
2
3
mol,一氧化氮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全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有以下幾種吸收情況:
①NO+NO2+2NaOH=2NaNO2+H2O;
②2NO2+2NaOH=NaNO3+NaNO2+H2O,
完全吸收氣體一氧化氮,按照①反應,一氧化氮只有
1
3
mol被氧化,需要氧氣
1
6
mol,標准狀況下空氣的體積=
1
6
mol×5×22.4L/mol=18.7L;
故答案為:55.6mL,18.7L;

與cuso4的濃縮結晶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裝置都有什麼作用是什麼 瀏覽:625
驅動裝置的功能和作用是什麼情況 瀏覽:526
天然氣管道2個閥門 瀏覽:799
貴陽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67
小車儀表盤里的黃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554
預作用系統有無末端試水裝置 瀏覽:909
東莞中柯五金製品 瀏覽:308
空間裝置畢業設計感想 瀏覽:282
如何繞過qq設備鎖 瀏覽:226
來暖氣了打開閥門順序 瀏覽:262
五金件振動研磨拋光機廠家直銷 瀏覽:221
設備基礎垂直運輸怎麼計算 瀏覽:250
製冷站系統圖紙怎麼看 瀏覽:843
軸承外徑平均直徑怎麼算 瀏覽:860
全自動氮吹裝置自動升起樣品盤 瀏覽:456
斷橋鋁窗戶五金件什麼牌子好 瀏覽:822
gps工具箱導入電腦版 瀏覽:422
中國有哪些機械技術是借鑒日本 瀏覽:436
家用天然氣閥門在哪裡 瀏覽:94
儀器能量是什麼 瀏覽:27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