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星紅旗是誰創造的
曾聯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來自浙江瑞安。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在299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1)五星紅旗自動裝置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1949年7月4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六小組決定發出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的啟事。經過毛澤東和周恩來的修改審定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於7月15日到26日間在《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新民報》、《大眾日報》、《光明日報》、《進步日報》和《天津日報》等各大報紙連續刊登。
㈡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呢﹖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1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剛剛解放的勝利的喜悅之中。曾聯松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工作,當曾老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刊登的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中,得知要設計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曾聯松反復閱讀,認真思索,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應是偉大祖國的象徵、中華兒女的寄託、炎黃子的驕傲。他想自己雖然不是專業畫家,但有美術愛好的基礎,決定投身到這一具有偉大意義的設計工作中去。
1949年秋季,政協收到國旗應征圖案3012幅。從中篩選了38幅作候選圖案,並編輯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發給政協與會人員閱評。其中有一幅大星嵌鐮刀斧頭五星紅旗,正是曾聯松的作品。政協特地在北京飯店設立國旗圖案臨時選閱室,將候選旗幟陳列展覽。
曾老設計的紅旗引人注目。首先被田漢、郭沫若等名家看中,定為惟一中選的國旗。由田漢送呈毛澤東主席審閱。毛主席同意選為國旗,但建議刪去「鐮刀斧頭」,成為一幅純潔亮麗的五星紅旗;交由政協會議討論。毛主席說:五星紅旗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在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為長方形,紅色的旗幟象徵著革命。左上方綴有5顆黃色的五角星,一星較大居左,四星較小環拱在大星之右,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2)五星紅旗自動裝置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規定: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
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外交部、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對各自管轄范圍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國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業製作。
第五條 下列場所或者機構所在地,應當每日升掛國旗:
(一)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機場、港口、火車站和其他邊境口岸,邊防海防哨所。
㈢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剛剛解放的勝利的喜悅之中。曾聯松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工作,當曾老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刊登的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中,得知要設計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1949年秋季,政協收到國旗應征圖案3012幅。從中篩選了38幅作候選圖案,並編輯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發給政協與會人員閱評。其中有一副大星嵌鐮刀斧頭五星紅旗,正是曾聯松的作品。政協特地在北京飯店設立國旗圖案臨時選閱室,將候選旗幟陳列展覽。
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曾聯松由此成為五星紅旗設計者。
㈣ 五星紅旗是誰發明的
1949年7月,32歲的曾聯松在上海設計了國旗圖案,如果我的答案對您有幫助,望採納,左下角採納最佳答案,謝謝
㈤ 開國大典的電動國旗是誰做的
開國大典電動旗桿設計師林治遠做的。
林治遠,號裕民。1913年2月9日出生於天津,廣內東潮容陽人。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天安門廣場開國大典旗桿設計者。
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所用的旗桿,由林治遠親手設計施工完成。
(5)五星紅旗自動裝置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對旗桿製作進行了具體分工,自動升旗方案由林治遠來具體落實。
林治遠接到任務後,與有關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自動升降的開關設施。他們首先設計出這樣一個方案:國旗自動升降,升降速度與國歌演奏時間一致,國歌奏完後,國旗升到頂端並自動停止。
根據這個方案,技術人員設計出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設施來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鋼絲繩兩端各焊了一個鋼球來控制升降開關,只要升降速度設施碰到兩端的鋼球,便會自動停止升降並自動斷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治遠
㈥ 中國國旗是誰發明的
中國國旗是曾聯松發明的。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
(6)五星紅旗自動裝置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曾聯松對國旗設想
1949年7月,曾聯松仰望群星閃爍的太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從人們常說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啟發:中國共產黨——難道不正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么!
於是,他設想:以一顆大星導引於前,幾顆小星環繞於後,象眾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徵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小星象徵廣大人民。人民緊緊地環繞在黨的周圍,團結戰斗,從勝利走向勝利。
他還把五角星設計為黃色,這不僅與象徵革命的紅色相協調,象紅霞一片,金光燦燦,色簡而庄嚴,且也表達了中華兒女黃色人種的民族特徵。
五顆金星的結合圖形,大小呼應,疏密相間,形成了一個橢圓形,這恰恰和我國疆土的幾何圖形類似,既表現了中國地理特徵,也顯得平穩和諧,明朗而有氣勢。
㈦ 旗幟飄揚器是誰發明的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當奧運的五環旗幟和中國的五星紅旗在「無風」時高高飄揚,讓全世界無數人歡欣鼓舞時,有一個人的心中卻打翻了五味瓶,這個人就是 「旗幟飄揚器」的專利人韓頤和。
早在1992年,《北京科技報》就曾報道過此發明。
http://cache..com/c?m=1765ce788411&p=882a955f85cc41b718f5cb244f&user=
韓頤和,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理事。2003年,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工人日報社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策劃大會中評選為中國十大傑出策劃人之一。22年前,舉家來北京謀生,賣過服裝、擺過眼鏡攤。1992年,他開始了自己關於「旗幟飄揚器」的索權之路。
㈧ 誰發明了自動升旗裝置
一種自動升旗裝置,它是在蝸輪蝸桿減速器箱體上面垂直地安裝固定鋼管,版鋼管沿其外圓的母線方向權開有長槽條孔,鋼管內設置有螺旋鋼絲,螺旋鋼絲的底部與蝸輪蝸桿減速器的輸出軸聯結固定在一起,螺旋鋼絲上設有絲母,吊掛架經過長槽孔與絲母固定在一起,在鋼管的內部上下兩端各安裝一隻形成開關。本發明能有效地克服現有自動升旗裝置所存在的
㈨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32歲的曾聯松正在上海的一家通訊社工作。作為美術的愛好者,他練就了扎實的繪畫功底,當看到鋪天蓋地徵集國旗的消息時,曾聯松動心了。
接著,曾聯松開始連續數日冥思苦想,可一直都沒有靈感,直到他突然聽到《東方紅》中「他是人民大救星」時,開竅了!難道星星不是最好的寓意嗎?
有了構思後,曾聯松開始著手設計和繪畫。他使用一顆大五角星內嵌鐮刀和斧頭圖案代表黨,使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緊密團結在黨周圍的人民群眾。之後,他將設計好的國旗圖案寄往了北京。
人物生平
1917年,曾聯松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瑞安縣(現瑞安市)。
1936年,考入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經濟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他的故事。
㈩ 五星紅旗和蒸汽機分別是誰發明的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連松。
單就蒸汽機三個字而言,發明人應是德尼斯·帕潘。
蒸汽機發明人不是瓦特,瓦特是蒸汽機的發明者之一,是在對紐科門蒸汽機改進的基礎上於1796年製成了有分離冷凝器的單動式蒸汽機。
1688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個圓筒和活塞製造出第一台簡單的蒸汽機,帕潘的發明沒有實際運用到工業生產上。十年後,英國人托易斯·塞維利發明了蒸汽抽水機,主要用於礦井抽水。1705年,紐科門(Newcomen,Thomas)經過長期研究,綜合帕潘和塞維利發明的優點,創造了空氣蒸汽機。
單就蒸汽機三個字而言,發明人應是德尼斯·帕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