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光合作用實驗為什麼先進行暗處理實驗內為什麼要脫掉葉綠體
暗處理的目的是消耗掉植物葉片中原有的有機物(澱粉),防止其對後續實驗產生影響。
脫去葉綠素(不是葉綠體)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對觀察實驗結果(顏色變化)的影響。
② 暗處理的目的是什麼
耗盡葉肉細胞內的有機物,該步驟的學名叫「飢餓處理」,是為了防止葉肉細胞中原有的有機物干擾最終實驗結果.
因為在該實驗中,葉片有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時間,經脫色處理後用碘水檢驗是否產生澱粉.
如果在實驗前進行了暗處理,則曝光部分經碘水處理後變藍,未遮光部分經碘水處理後無變化.
但是如果在實驗前,沒有將原有的有機物耗盡,則所有部位均存在澱粉,碘水處理後均變藍,實驗失敗,得不出綠色植物在光照下產生有機物的結論.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
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製造澱粉、澱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
實驗過程中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通過呼吸作用消耗葉片中的澱粉.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③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暗處理的目的 為什麼用酒精
1、實驗前把植物放在暗處是為了讓植物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可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的.
2、把葉片放在酒精中並隔水加熱,是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熱,不僅酒精蒸發得太快,造成浪費,而且溶解葉綠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發生危險.這一步驟的目的是使葉片中的色素溶解於酒精中,起到脫色的作用,便於鑒定澱粉的顏色觀察.
④ 為什麼要暗處理
該實驗的方法步驟:暗處理→遮蓋後,光照射→幾小時後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液→沖洗觀察葉色現象.
(1)暗處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為了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2)這一個實驗還要驗證光是光合作用的一個條件,就要求對照試驗只有一個變數---光,其它條件都相同,所以必須選擇同一葉片來做實驗.確認光是唯一變數,最後結果經對照可證明光是葉片製造澱粉的條件.
(3)部分遮光: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因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照射的目的是讓未遮光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
(4)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脫色的目的是便於觀察.
(5)第一次漂洗的目的是洗掉葉片上存留的酒精,避免影響實驗效果.
(6)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葉片的見光(未遮蓋)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澱粉,進而說明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7)用清水漂洗脫色葉片後向葉片滴加碘液,是為了檢驗葉片中是否含有澱粉.實驗現象是:用黑紙遮蓋部位不變藍,沒有用黑紙遮蓋的部位變成藍色.
(8)葉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沒有變藍,說明遮光的部分沒有產生澱粉.葉片見光部分產生了澱粉,遮光部分沒有產生澱粉,說明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故答案為:(1)耗盡葉片內原有的澱粉.
(2)使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便於對照實驗.
(3)讓未遮光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
(4)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於觀察;
(5)洗掉葉片上存留的酒精,避免影響實驗效果;
(6)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7)為了檢驗葉片中是否含有澱粉;
(8)說明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⑤ 暗處理的目的
這樣提問太籠統了不太好解釋,一般需要暗處理是為了探究陽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比如說
研究天竺葵。它的方法步驟是: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首先,將植物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目的是為了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理論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暗處理就是消耗掉植物本身的澱粉。
⑥ 准備下圖實驗裝置(甲裝置的槽里盛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乙裝置的槽里盛的是清水),將兩裝置放在黑暗處48小
(1)實驗前要將甲、乙裝置放到黑暗片一晝夜,目的是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澱粉,如果葉片內殘留有以前光合作用製造的澱粉,實驗結果就會不明顯,為了排除原有澱粉的干擾,放到黑暗片一晝夜,植物葉片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澱粉,原來的澱粉消耗完後,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2)由於甲裝置葉片所處的環境沒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甲裝置葉片由於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而乙裝置葉片由於環境中有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製造了澱粉,故遇碘變藍色.該對照組證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由化學知識可知,氧氣具有助燃作用,如果空氣中沒有氧氣,燃燒的火柴就會熄滅.實驗中火柴放入乙裝置後繼續燃燒的話,說明有氧氣存在,故證明乙裝置產生了二氧化碳,也說明了乙裝置因為有二氧化碳的存在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將乙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由於沒有光,植物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正常進行,消耗掉了裝置內的氧氣,故再將燃燒的火柴放入,火柴會熄滅. 故答案為:(1)讓葉片內的澱粉運走耗盡 (2)二氧化碳 (3)繼續燃燒;釋放氧氣;熄滅;呼吸 |
⑦ 本實驗需要將裝置置於暗處的目的是
防止光合作用產生誤差
⑧ (9分)選取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如圖所示的光合作用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此裝
(1)隔水葉綠素(2)消耗掉葉片內的澱粉(或將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
(3)A、D、F(缺一不得分) (4)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有無)光和葉綠體(缺一不得分) (5)黑暗(或無光)光合作用(6)適當延長光照時間 ⑨ 為探究某環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藍藍設計了如下實驗.請分析:①將甲、乙兩裝置(如下圖)暗處理
(1)在實驗甲、乙兩裝置中,葉片甲的裝置內是清水,乙裝置內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最終葉片乙不變藍色,說明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比較甲和乙兩葉片的實驗現象,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據此可知,藍藍探究的問題是:二氧化碳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此設計甲、乙兩裝置的目的是進行對照實驗. ⑩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暗處理的目的是什麼
耗盡葉肉細胞內的有機物,該步驟的學名叫「飢餓處理」,是為了防止葉肉細胞中原有的有機物干擾最終實驗結果。 與甲裝置實驗前暗處理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帶卡槽軸承作用是什麼
瀏覽:169
啤機械手怎麼調試視頻
瀏覽:717
石墨電極自動接長裝置
瀏覽:555
重結晶與過濾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897
閥門銹死斷怎麼辦
瀏覽:366
高鐵動車上能帶電動工具嗎
瀏覽:110
三地畫怎麼加工設備
瀏覽:659
電動工具店鋪牌子圖片
瀏覽:566
計算機常見的輔助設備有哪些
瀏覽:189
機械雜質的危害有哪些
瀏覽:913
東莞市五金製品加工
瀏覽:373
甩手工具箱裂變寶貝
瀏覽:943
變電站保護及自動裝置
瀏覽:318
設計捕小魚的捕魚裝置
瀏覽:296
啤酒灌裝設備哪裡有
瀏覽:532
常紡機械怎麼樣
瀏覽:269
軸承基本額定負荷怎麼計算
瀏覽:901
回收軸承電話多少
瀏覽:311
暖氣進水閥門損壞歸誰管理
瀏覽:113
華為rru是什麼設備
瀏覽: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