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塑料模具設計的圖示信息2
書名:塑料模具設計(第2版)
書號:9787302151012
作者:朱光力、萬金保、李柏青等
定價:29元
出版日期:2007-6-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書主要介紹了注塑模具的基本結構和典型結構、標准零部件及選用、注塑成型工藝與設備、注塑模具設計,壓塑模具設計、擠出模具設計、吹塑模具設計、塑料模具材料的國內外牌號以及相關性能和選用、塑料製品的結構工藝性,同時本書還簡要介紹了模具CAD/CAM/CAE的知識,並以一個實例介紹了Mold Wizard軟體在模具設計中的應用。
本書除可作為高職、高專「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教材之外,也可作為該行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第1章概論1
1.1塑料模具基本概念1
1.2注塑模具基本結構1
1.3塑料模具分類6
思考題和習題6
第2章塑料概論7
2.1塑料組成及分類7
2.2塑料材料的使用性能8
2.3塑料成型工藝特性13
2.4塑料成型原理17
思考題和習題21
第3章注塑模具典型結構22
3.1概述22
3.2單分型面注塑模具23
3.3雙分型面注塑模具24
3.4斜導柱側向抽芯注塑模具26
3.5帶活動鑲件的注塑模具31
3.6齒輪齒條側向抽芯注塑模具31
3.7熱流道注塑模具34
3.8氣體輔助注塑模具39
思考題和習題42
第4章注塑模具的標准零部件44
4.1概述44
4.2注塑模具標准模架44
4.3注塑模具標准模架的選用48
4.4注塑模具其他標准件51
思考題和習題62
第5章注塑成型設備64
5.1注塑成型設備的分類64
5.2部分國產及外國注塑機技術參數67
5.3注塑機與注塑模具的關系73
思考題和習題81
第6章注塑模具設計82
6.1澆注系統設計82
6.2分型面的選擇與排氣系統的設計93
6.3成型零件設計97
6.4導向與定位機構設計108
6.5脫模機構設計108
6.6側向抽芯機構設計120
6.7加熱和冷卻裝置設計134
6.8注塑模具設計步驟及實例137
思考題和習題150
第7章壓塑模具設計151
7.1概述151
7.2典型壓塑模結構158
7.3壓塑模具設計160
思考題和習題172
第8章擠出模具設計173
8.1概述173
8.2典型擠出機頭及設計175
思考題和習題183
第9章吹塑模具設計185
9.1概述185
9.2吹塑模具的類型及典型結構190
9.3吹塑模具設計要點192
思考題和習題195
第10章塑料模具材料196
10.1鋼材196
10.2材料的選擇和熱處理200
10.3其他制模材料204
10.4國外模具材料概況207
思考題和習題209
第11章塑料製品的結構工藝性210
11.1塑料製品的尺寸、公差和表面質量210
11.2壁厚213
11.3脫模斜度214
11.4加強筋與凸台215
11.5圓角218
11.6孔219
11.7螺紋221
11.8嵌件222
11.9鉸鏈與搭扣224
11.10文字、圖案、標記符號及表面裝飾花紋225
11.11塑件結構設計示例226
思考題和習題229
第12章模具CAD/CAM/CAE簡介230
12.1概述23012.2CAD/CAM/CAE的基本概念230
12.3CAD/CAM/CAE常用軟體簡介232
第13章Mold Wizard注塑模具設計實例240
附錄A各種經驗數據表260
附錄B部分標准模架圖例269
附錄C注塑模具典型結構圖例287
參考文獻301
B. 如何為模具設計完美的冷卻系統
注塑成型工藝是成型塑料製品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工藝流程如圖1-1所示。 從以上工藝流程可以看出,注塑成型是一個循環過程,完成注塑成型需要經過預塑、注塑、冷卻定型3個階段。 (1)預塑階段。螺桿開始旋轉,然後將從料斗輸送過來的塑料向螺桿前端輸送,塑料在高溫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塑化均勻並逐步聚集在料筒的前端,隨著熔融塑料的聚集,壓力越來越大,最後克服螺桿背壓將螺桿逐步往後推,當料筒前部的塑料達到所需的注塑量時,螺桿停止後退和轉動,預塑階段結束。 (2)注塑階段。螺桿在注塑油缸的作用下向前移動,將儲存在料筒前部的塑料以多級速度和壓力向前推壓,經過流道和澆口注入已閉合的模具型腔中。 (3)冷卻定型階段。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經過保壓,防止塑料倒流直到塑料固化,型腔中壓力消失。一個生產周期中冷卻定型時間占的比例最大。 注塑過程是一個周期性循環過程,每個循環內要完成模具關閉、填充、保壓、冷卻、開模、頂出製品等操作。其中,注塑(熔體填充)、保壓和冷卻是關繫到能否順利成型的3個關鍵環節。然而熔體的流動行為和填充特性又和填充的壓力、速度以及熔體的溫度密切相關,了解熔體的流動行為等相關特性,對於設計整個注塑工藝意義重大。 1.1.1 注塑工藝參數 1.注塑壓力 注塑壓力是由注塑系統的液壓系統提供的。液壓缸的壓力通過注塑機螺桿傳遞到塑料熔體上,塑料熔體在壓力的推動下,經注塑機的噴嘴進入模具的豎流道(對於部分模具來說也是主流道)、主流道、分流道,並經澆口進入模具型腔,這個過程即為注塑過程,或者稱之為填充過程。壓力的存在是為了克服熔體流動過程中的阻力,或者反過來說,流動過程中存在的阻力需要注塑機的壓力來抵消,以保證填充過程順利進行。 在注塑過程中,注塑機噴嘴處的壓力最高,以克服熔體全程中的流動阻力。其後,壓力沿著流動長度往熔體最前端波前處逐步降低,如果模腔內部排氣良好,則熔體前端最後的壓力就是大氣壓。 影響熔體填充壓力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有3類:(1)材料因素,如塑料的類型、粘度等;(2)結構性因素,如澆注系統的類型、數目和位置,模具的型腔形狀以及製品的厚度等;(3)成型的工藝要素。 2.注塑時間 這里所說的注塑時間是指塑料熔體充滿型腔所需要的時間,不包括模具開、合等輔助時間。盡管注塑時間很短,對於成型周期的影響也很小,但是注塑時間的調整對於澆口、流道和型腔的壓力控制有著很大作用。合理的注塑時間有助於熔體理想填充,而且對於提高製品的表面質量以及減小尺寸公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注塑時間要遠遠低於冷卻時間,大約為冷卻時間的1/10~1/15,這個規律可以作為預測塑件全部成型時間的依據。在作模流分析時,只有當熔體完全是由螺桿旋轉推動注滿型腔的情況下,分析結果中的注塑時間才等於工藝條件中設定的注塑時間。如果在型腔充滿前發生螺桿的保壓切換,那麼分析結果將大於工藝條件的設定。 3.注塑溫度 注塑溫度是影響注塑壓力的重要因素。注塑機料筒有5~6個加熱段,每種原料都有其合適的加工溫度(詳細的加工溫度可以參閱材料供應商提供的數據)。注塑溫度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溫度太低,熔料塑化不良,影響成型件的質量,增加工藝難度;溫度太高,原料容易分解。在實際的注塑成型過程中,注塑溫度往往比料筒溫度高,高出的數值與注塑速率和材料的性能有關,最高可達30℃。這是由於熔料通過注料口時受到剪切而產生很高的熱量造成的。在作模流分析時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補償這種差值,一種是設法測量熔料對空注塑時的溫度,另一種是建模時將射嘴也包含進去。 4.保壓壓力與時間 在注塑過程將近結束時,螺桿停止旋轉,只是向前推進,此時注塑進入保壓階段。保壓過程中注塑機的噴嘴不斷向型腔補料,以填充由於製件收縮而空出的容積。如果型腔充滿後不進行保壓,製件大約會收縮25%左右,特別是筋處由於收縮過大而形成收縮痕跡。保壓壓力一般為充填最大壓力的85%左右,當然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5.背壓 背壓是指螺桿反轉後退儲料時所需要克服的壓力。採用高背壓有利於色料的分散和塑料的融化,但卻同時延長了螺桿回縮時間,降低了塑料纖維的長度,增加了注塑機的壓力,因此背壓應該低一些,一般不超過注塑壓力的20%。注塑泡沫塑料時,背壓應該比氣體形成的壓力高,否則螺桿會被推出料筒。有些注塑機可以將背壓編程,以補償熔化期間螺桿長度的縮減,這樣會降低輸入熱量,令溫度下降。不過由於這種變化的結果難以估計,故不易對機器作出相應的調整。
C. 塑膠模具為什麼要冷卻系統
提高生產力,保證一幅模具的有效利用,在熱塑性塑膠射出成型的周期中,模具的冷卻時間占整個周期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效的冷卻迴路設計可減少冷卻時間。
熱塑性塑件的射出成形中,模具的冷卻時間占整個周期的2/3以上,如圖6-43所示。效率好的冷卻迴路可以縮減冷卻時間,增加產能。再者,均勻的冷卻可以降低殘留應力,維持塑件尺寸的精度與穩定性,進而改良塑件質量。
結構
主要包括由凹模組合基板、凹模組件和凹模組合卡板組成的具有可變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組合基板、凸模組件、凸模組合卡板、型腔截斷組件和側截組合板組成的具有可變型芯的凸模。
為了改進塑料的性能,還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種輔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劑、潤滑劑、穩定劑、著色劑等,才能成為性能良好的塑料。
合成樹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由於含量大,而且樹脂的性質常常決定了塑料的性質,所以人們常把樹脂看成是塑料的同義詞。例如把聚氯乙烯樹脂與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樹脂與酚醛塑料混為一談。
其實樹脂與塑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樹脂是一種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它不僅用於製造塑料,而且還是塗料、膠粘劑以及合成纖維的原料。而塑料除了極少一部分含100%的樹脂外,絕大多數的塑料,除了主要組分樹脂外,還需要加入其他物質。
D. 塑料模具設計的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作者:劉元義 由於塑料原料豐富、成本低廉、製作方便,塑料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已成為一門新興工業。目前,在世界各國塑料製品產量排名中,中國已位居第二,成為世界塑料大國。塑料以其優異的性能,在某些領域已逐步替代鋼鐵、木材、水泥、陶瓷、玻璃、橡膠、皮革和布匹等,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材料之一,與鋼鐵、木材、水泥並稱為材料領域的四大支柱。
塑料成型的方法很多,有注塑、擠出、壓制、壓注、吹塑、真空成型等工藝,但應用最廣泛的還是注塑成型。據統計,世界注塑模具的產量占塑料模具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作者結合二十多年在塑模設計方面的教學、科研和設計經驗,本書在內容安排上,考慮模具專業的知識結構和學時限制,注重反映先進技術與最新成就,系統地敘述了注塑模具的設計原理和方法,扼要介紹了其他模具的設計原理,以使讀者對各種模具有一個完整的概念。編寫時力求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既結合國內外中小型企業的實際,又反映塑料成型技術的國際先進水平。
由於筆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4年5月 第1章緒論
1.1模具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1.2國內模具工業現狀
1.3塑料模具的分類
1.4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求
第2章塑料的基礎知識與塑件設計
2.1塑料的基礎知識
2.1.1塑料的組成
2.1.2塑料的分類
2.1.3塑料的特性
2.1.4幾種常用的塑料
2.2塑料製件設計
2.2.1塑件的尺寸和精度
2.2.2塑件的表面質量
2.2.3塑件的形狀設計
2.2.4塑件的脫模斜度
2.2.5塑件的壁厚
2.2.6加強筋與其他防變形的措施
2.2.7支承面
2.2.8圓角
2.2.9孔的設計
2.2.10螺紋的設計
2.2.11嵌件設計
2.2.12標記符號與表面彩飾設計
思考題
第3章注塑模具概述
3.1注塑模具的結構組成
3.2注塑模具的分類
3.2.1單分型面注塑模具
3.2.2雙分型面注塑模具
3.2.3特殊注塑模具
思考題
第4章注塑模具與注塑機的關系
4.1注塑機的分類
4.2注塑機有關工藝參數的校核
4.2.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4.2.2注塑壓力的校核
4.2.3鎖模力的校核
4.2.4模具與注塑機安裝部分相關尺寸校核
4.2.5開模行程的校核
4.2.6頂出裝置的校核
思考題
第5章注塑模具澆注系統設計
5.1普通澆注系統設計
5.1.1澆注系統的組成及設計原則
5.1.2普通澆注系統設計
5.2無流道澆注系統設計
5.2.1無流道澆注系統的結構及其分類
5.2.2無流道模具設計注意的問題
思考題
第6章注塑模具成型零部件設計
6.1型腔分型面的設計
6.1.1分型面
6.1.2選擇分型面應遵循的原則
6.2排氣系統設計
6.3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
6.3.1凹模設計
6.3.2型芯與成型桿設計
6.3.3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設計
6.4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6.4.1影響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
6.4.2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6.4.3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的尺寸計算
6.5成型腔壁厚計算
6.5.1型腔側壁厚度計算
6.5.2型腔底板厚度計算
思考題
第7章注塑模具的導向及脫模機構設計
7.1導向機構設計
7.1.1導柱導向機構
7.1.2錐面和合模銷定位機構
7.2脫模機構設計
7.2.1脫模機構的分類及設計原則
7.2.2一次推出脫模機構
7.2.3二次推出脫模機構
7.2.4澆注系統凝料的脫出及自動脫落機構
7.2.5螺紋塑件的脫模機構
思考題
第8章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8.1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的分類
8.2斜導柱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8.2.1工作原理
8.2.2斜導柱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主要參數的確定
8.2.3斜導柱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結構設計要點
8.3彎銷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8.4斜滑塊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8.4.1斜滑塊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結構形式
8.4.2斜滑塊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要點
8.5齒輪齒條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思考題
第9章注塑模溫度調節系統
9.1注塑模溫度調節的重要性
9.2模具冷卻系統的設計
9.2.1冷卻系統的設計原則
9.2.2冷卻管道傳熱面積及管道數目的確定
9.2.3冷卻迴路的形式
思考題
第10章熱固性塑料注塑模具與典型注塑模具設計
10.1熱固性塑料注塑模具
10.1.1普通熱固性塑料注塑模具
10.1.2熱固性塑料冷流道模具
10.2典型注塑模具的設計
10.2.1注塑模具的設計要點
10.2.2典型注塑模具的尺寸計算
思考題
第11章塑料壓製成型模具
11.1概述
11.1.1壓制模的結構組成
11.1.2壓制模具分類
11.1.3壓制模與壓力機的關系
11.2壓制模成型零部件設計
11.2.1塑件加壓方向的確定
11.2.2凸凹模的結構設計
11.2.3成型零部件設計
11.3壓制模結構零部件設計
11.3.1脫模機構
11.3.2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思考題
第12章塑料壓注成型模具
12.1概述
12.1.1壓注模的結構組成
12.1.2壓注模的分類
12.1.3壓注模與壓力機的關系
12.2壓注模結構設計
12.2.1加料腔設計
12.2.2澆注系統設計
思考題
第13章擠出模具
13.1擠出模概述
13.2管材擠出機頭設計
13.2.1機頭的典型結構
13.2.2管材機頭主要零件尺寸及其工藝參數設計
13.2.3定徑套設計
13.3異形材成型機頭設計
13.3.1異形材擠出成型機頭設計
13.3.2異形材定型模設計
13.4其他擠出機頭設計
13.4.1板材及片材擠出成型機頭設計
13.4.2線纜敷層擠出成型機頭設計
13.4.3薄膜擠出吹塑成型機頭設計
思考題
第14章塑料氣動成型模具設計
14.1中空吹塑成型模具
14.1.1中空吹塑模的典型結構
14.1.2中空吹塑模的設計要點
14.2氣壓成型模具
思考題
參考文獻
E. 塑料模具設計中冷卻系統與推出機構先設計哪個
模具冷卻系統得先行設計。
F. 塑料模具冷卻裝置設計要遵循什麼原則
塑料模具冷卻裝置設計要遵循
水路一進一出
sino模具上面需要配置集水塊
水路設計需要距離產品面需要7mm以上
水路不能串聯
G. 塑膠模具五大系統分別是那幾個
1、澆注系統
塑膠模具澆注系統是指塑料從射嘴進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澆口等。
2、成型系統
塑膠模具成型零件系統是指構成製品形狀的各種零件組合,包括動模、定模和型腔(凹模)、型芯(凸模)、成型桿等組成。型芯形成製品的內表面,型腔(凹模)形成製品的外表面形狀。合模後型芯和型腔便構成了模具的型腔。
3、導向系統
塑膠模具導向系統是為了確保動模和定模在合模時能准確對中而設立,在模具中必須設置導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採用四組導柱與導套來組成導向部件,有時還需在動模和定模上分別設置互相吻合的內、外錐面來輔助定位。
4、冷卻系統
為了滿足注射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需要有調溫系統對模具的溫度進行調節。對於熱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設計冷卻系統使模具冷卻,也可對模具進行加熱。
5、頂出系統
塑膠模具頂出系統一般包括:頂針、前後頂針板、頂針導桿、頂針復位彈簧、頂針板鎖緊螺絲等幾部分組成。當產品在模具內成型冷卻後,模具前後模分離打開,由推出機構、頂針在注塑機的頂桿推動下將塑料製品及其在流道內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模具開腔和流道位置,以便進行下一個注塑成型工作循環。
(7)塑料模具冷卻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根據澆注系統型制的不同可將模具分為三類:
1、大水口模具:流道及澆口在分模線上,與產品在開模時一起脫模,設計最簡單,容易加工,成本較低,所以較多人採用大水口系統作業。
2、細水口模具:流道及澆口不在分模線上,一般直接在產品上,所以要設計多一組水口分模線,設計較為復雜,加工較困難,一般要視產品要求而選用細水口系統。
3、熱流道模具:此類模具結構與細水口大體相同,其最大區別是流道處於一個或多個有恆溫的熱流道板及熱唧嘴裡,無冷料脫模,流道及澆口直接在產品上,所以流道不需要脫模,此系統又稱為無水口系統,可節省原材料,適用於原材料較貴、製品要求較高的情況,設計及加工困難,模具成本較高
H. 注塑模具一定要有冷卻裝置(水道)嗎
不一定一定要有,可以通過通入空氣的方式冷卻。小型模具有時可以不一定用冷卻水來冷卻
I. 塑料模具的設計步驟
1. 依產品和注塑機確定模具的外廓尺寸、型腔數。
2. 設計進料系統。
3. 計算型腔、型芯尺寸。
4. 設計頂出方式。
5. 設計加熱-冷卻系統。
J. 塑料模具設計的基本介紹
《JvMsdNet2008》引入模具設計部門管理理念,從基本的圖紙繪制規則到模具標准件的使用規范,讓模具設計部門的管理者輕松管理一個模具企業的設計標准化;增強的繪圖與標注功能,讓您的圖紙繪制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JvMsdNet2008》增加了網路通迅功能,在同一個區域網內,可以發送信息,可以直接在CAD的繪圖區內選擇圖形,發送給需要圖形的同事;增加了批量列印的功能,列印幾十張圖紙滑鼠只要點擊2次,就可以完成;繪圖增強功能,讓模具設計師設計模具更加輕松,提高工作效率; 1.圖層工具:主要對圖層的顯示、鎖定、凍結,進行操作;
2.隱藏工具:主要對圖形進行隱藏,方便大圖形的操作;
3.塊工具:主要對塊的相關操作,包括對群組的操作;
4.文字工具:常用的文字插入,技術要求的保存與插入;
5.修改工具:圖形的顏色、線型等操作,包括復制、移動、旋轉、鏡像等;
6.模具工具:頂針工具,標簽工具、局部視圖;
7.標准樣式:各種比例的標注樣式;
8.常規標註:與CAD的標注功能基本一致,增加了自動到圖層;
9.改良標註:智能標注、自動公差、粗糙度、特色坐標標注;
10.標注修改:標注的檢查與修改;
11.標注文字:在標注文字上增加各種常用的文字,包括尺寸序號的增減; 1.通過JvMsdNet插入的模具標准件的圖形與實際標准件實物的尺寸完全一樣, 一般插入模具標准件是用於模具結構設計,如果所插入的標准件與實物尺寸一樣,那麼就可以用插入的標准件圖形來做模具加工的圖形;在調用JvMsdNet的模具標准件時,需要選擇標准件的品牌,不同品牌的標准件,尺寸也有所不同,所以用戶使用哪種品牌的標准件,就需要購買那種品牌的標准件,目前JvMsdNet的資料庫內只有幾種品牌,但是用戶可以自行增加。
2.通過JvMsdNet插入的模具標准件圖形時,都帶有一個塊屬性,其塊屬性記錄了該模具標准件的采購信息,JvMsdNet的零件塊屬性一般有2種方式,如果插入的模具標准件是圖塊,那麼這個圖塊就會有塊屬性,如果插入的模具標准件是散圖,那麼在散圖的區域內會有一個存文本的塊屬性,雙擊塊屬性,可以查看該零件的采購信息。
塊屬性的用途:在模具結構設計完後,做模具零件標簽時,只要選擇塊屬性,就可以自動獲取該零件的信息作為標簽的屬性,所有標簽的屬性,可以自動生成明細欄,BOM表,稍做整理就可以直接采購了。 JvMsdNet公差的應用是根據國家規定《制圖手冊》的配合公差,其公差的級別對應《基孔制》《基軸制》;
根據模具常規的配合精度,可分為以下幾種配合類別:
可相對移動的零件 間隙配合 緩轉合:可以有大的問題或者需要間隙的活動部位,為了方便組裝可以有大間隙的部位,在高溫時需要有大間隙的部位。
輕轉合:可以有稍大的間隙或者需要間隙的活動部位。稍大的間隙,潤滑好的軸承部位。高溫、高速、高負載的軸承部位(高度的強制潤滑)。
轉合:有適當的間隙可以活動的配合(高精度的配合)。滑脂、油潤滑的一般常溫軸承部位。
精轉合:輕負載精密機械的連續旋轉部位。間隙小可活動配合(連結、定位)。精密的滑動部位。
不能相對移動的零件 過渡配合 滑合:使用潤滑劑可以用手活動的配合(高精度的定位)。特別精密的滑動部位。不重要的靜止部位。
壓入:可以有一點松動的安裝部位。用木錘、鉛錘可以組裝,拆卸的配合。
打入:組裝、拆卸時需要鐵錘和手壓設備的配合(為防止零件相互間的回轉需要固定鍵),高精度的定位,不允許有絲毫間隙的高精度定位。
輕壓入:組裝、拆卸時需要一定的力的配合。高精度的固定安裝(大扭矩的傳動需要固定鍵)。
過盈配合 壓入:組裝、拆卸時需要一定的力的配合(大扭矩傳動需要鍵等工具)。但非鐵部件之間的壓入力為輕壓入程度即可。鐵與鐵、青銅與銅之間為標准壓入固定。
強壓入、燒嵌、冷嵌:要使相互之間緊密固定,必須強壓入,冷嵌、燒嵌,一旦固定後就不再拆卸,變成永久的裝配。輕合金時為輕壓入。
JvMsdNet在公差使用方面,分為三種情況,便於用戶選擇:
用戶自行選擇公差級別,這種情況要求用戶對配合公差的應用較熟悉;
固定公差,可以根據用戶公差的應用習慣,公差級別或公差都可以修改,JvMsdNet將保留最後一次使用記錄;
固定公差級別,該公差的應用是根據作者多年的模具設計經驗而設定的,各種孔的公差級別按常規可以使用H7,需要配合緊點可以使用H6,軸的公差不變;
註:JvMsdNet的公差資料庫內只有在模具上常用的公差,但用戶可以自行增減資料庫; 發送信息:區域網內的計算機,只要運行了AutoCAD而且安裝了JvMsdNet,及打開了圖紙列表的窗口,就可以發送信息,發送信息以兩種方式,一種發送給所有人,類似聊天室的功能,另一種是發送給某一個人;接到信息後在CAD的右下角以氣泡的方式顯示;
圖形傳輸:JvMsdNet可以讓用戶選擇AutoCAD工作窗口中的CAD圖形,發送給鄰居列表上的同事,方便用戶共享CAD圖形;
一、 考核的知識、技能點
(一) 塑料的組成與性能
1、 知識點
(1) 塑料的基本知識:掌握樹脂、高分子聚合物、聚合物分子結構不同溫度時聚合物的三種狀態、聚合物的交聯、聚合物的降解。
(2) 塑料的基本組成與分類:掌握塑料的組成成分、塑料的分類。
(3) 塑料成型的工藝特性:掌握熱塑性塑料的工藝特性、熱固性塑料的工藝特性。
(4) 常用塑料介紹:掌握常用熱塑性塑料(PE、PVC、PS、PP、ABS、PMMA、PC、PSF、PA、POM)的主要用途、基本特性、成型特點,掌握常用熱固性塑料(PF、氨基塑料)的主要用途、基本特性、成型特點。
2、 看圖或作圖技能(無)
(二) 塑料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
1、 知識點
(1) 注射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掌握注射成型原理和特點、注射成型工藝過程、注射成型工藝條件的選擇。
(2) 壓縮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了解壓縮成型原理和特點、壓縮成型工藝過程、壓縮成型工藝條件的選擇。
(3) 壓注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了解壓注成型原理和特點、壓注成型工藝過程、壓注成型工藝條件的選擇。
(4) 擠出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了解擠出成型原理、擠出成型工藝過程、擠出成型工藝參數。
(5) 塑料成型工藝規程的制定:了解塑件的分析、塑件成型方法及工藝流程的確定、成型工藝條件的確定、設備和工具的選擇、工藝文件的制定。
2、 看圖或作圖技能(無)
(三) 塑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
1、 知識點
(1) 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掌握塑件的尺寸、塑件的尺寸精度、塑件的表面質量和表面粗糙度。
(2) 塑件幾何形狀設計:掌握塑件的形狀、塑件的壁厚、塑件的加強筋、塑件的支承面、塑件的脫模斜度、塑件的圓角、塑件上孔的設計、塑件上的花紋、標記、符號及文字、塑件的螺紋、齒輪。
(3) 帶嵌件塑件的設計:掌握嵌件的用途、嵌件俄形式、帶嵌件塑件的設計要點。
(4) 塑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根據塑件設計圖,進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表面質量分析、塑件的幾何形狀及結構分析、塑件上螺紋、齒輪、嵌件結構分析。
2、 看圖或作圖技能
(1) 根據塑料製件圖,分析判斷製件工藝性好壞、並進行改進。
(2) 根據塑件設計圖,進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表面質量分析、塑件的幾何形狀及結構分析、塑件上螺紋、齒輪、嵌件結構分析
(四) 注塑模具結構與設計
1、 知識點
(1) 注射模的分類:掌握注射模具根據結構特徵分類。
(2) 注射模的典型結構:掌握單分型面注射模具結構、典型單分型面注射模具工作原理、典型模具的主要組成系統、雙分型面注射模具結構、典型雙分型面注射模具工作原理、側抽芯模具結構、斜導柱滑塊側抽芯機構。
(3) 注射模具與注射機的關系:掌握注射機主要工藝參數的校核、注射機有關安裝尺寸的校核。
(4) 分型面選擇:掌握分型面及其基本形式、分型面選擇的一般原則、
(5) 澆注系統設計:掌握澆注系統組成及設計基本原則、普通澆注系統設計、排氣和引氣系統的設計。
(6) 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掌握模具材料的選用、成型零件(凹模、凸模)的結構設計、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計算、成型零部件的強度與剛度 計算。
(7) 推出機構設計:掌握推出機構的設計要求、一次推出機構、二次推出機構、點澆口的自動脫落形式。
(8) 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掌握斜導柱分型與抽芯機構分型抽芯原理及零部件設計、斜滑塊側向抽芯機構工作原理及結構、斜滑塊的組合與導滑形式。
(9) 注射模模架:掌握塑料注射模架結構、塑料注射模架分類與標記、各國主要標准模架、標准模架的選用。
(10) 脫螺紋機構:掌握螺紋塑件脫模對塑件的要求、螺紋塑件脫模方式。
(11) 模具溫度調節系統設計:主要掌握模具冷卻系統冷卻水道設計要點、冷卻裝置。
(12) 注射模設計步驟:掌握注射模具設計的一般步驟。
(13) 注射模設計實例:掌握注射模設計時塑料製品分析、注射機的確定、模具設計的有關計算、模具結構設計。
2、 看圖或作圖技能
(1) 根據塑料模具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組成。
(2) 根據塑料模具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在注射機上的方位及與注射機的關系。
(3) 根據塑料模具裝配圖,能分析模具開模動作原理。
(4) 根據塑料模具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特點。
(5) 根據塑料模具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稱、作用。
(6) 用CAD、Pro/E繪制塑料製件圖、典型注塑模具圖、2D、3D模架調用與設計。
(五) 壓縮模設計
1、 知識點
(1) 壓縮模的結構及分類:掌握壓縮模的結構組成、壓縮模的分類。
(2) 壓縮模與壓力機的關系:掌握成型總壓力的校核、開模力和鎖模力的校核、合模高度和總高度的校核、壓機工作台有關尺寸的校核、壓機頂出機構的校核。
(3) 壓縮模的設計:掌握壓縮模成型零部件設計、加料室尺寸的計算、壓縮模脫模機構設計
2、 看圖或作圖技能
(1) 根據壓縮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組成。
(2) 根據壓縮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在壓力機上的方位及與壓力機的關系。
(3) 根據壓縮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特點。
(4) 根據壓縮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稱、作用。
(六) 壓注模設計
1、 知識點
(1) 壓注模的結構及分類:掌握壓注模的類型、壓注模的結構、壓注模的特點。
(2) 壓注模與壓力機的關系:掌握普通液壓機上的壓注模、專用液壓機上的壓注模。
(3) 壓注模結構設計:掌握壓注模零部件設計、壓注模澆注系統與排溢系統設計。
2、 看圖或作圖技能
(1) 根據壓注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組成。
(2) 根據壓注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在壓力機上的方位及與壓力機的關系。
(3) 根據壓注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特點。
(4) 根據壓注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稱、作用。
(七) 擠出模設計
1、 知識點
(1) 擠出模的分類及結構組成:掌握擠出成型機頭的分類、擠出模的結構組成。
(2) 擠出模設計要點:掌握擠出成型機頭的作用、擠出成型機頭設計原則、擠出成型機頭與擠出機的關系。
(3) 管材擠出模:掌握管材擠出成型機頭的結構、管材擠出機頭的零件設計、管材的定徑和冷卻。
(4) 異型材擠出模:掌握異型材分類及異型材擠出成型機頭的結構形式、異型材擠出成型機頭的設計要點、異型材的定型模。
(5) 擠出模設計實例:了解擠出模設計要求、設計步驟。
2、 看圖或作圖技能
(1) 根據擠出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組成。
(2) 根據擠出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在擠出機上的方位及與擠出機的關系。
(3) 根據擠出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結構特點。
(4) 根據擠出模裝配圖,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稱、作用。
二、 題庫題型 題 型
章 節 填空 判斷題 選擇題 名詞解釋 簡答題 看圖並回答問題 塑料的組成與性能 有 有 有 有 有 塑料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 有 有 有 有 有 塑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注塑模具結構與設計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壓塑模設計 有 有 有 壓注模設計 有 有 有 擠出模設計 有 有 有 有 三、 章節與分數分布
第一學期試卷 序號 課題 總課時 分數分布 分數 其中看圖並回答問題 1 塑料的組成與性能 4 15 2 塑料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 8 15 3 塑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 8 20 10 4 注塑模具結構與設計 70 50 20 5 壓塑模設計 6 壓注模設計 7 擠出模設計 機動 8 合計 98 100 30 第二學期試卷 序號 課題 總課時 分數分布 分數 其中看圖並回答問題 1 塑料的組成與性能 2 塑料成型原理與工藝特性 3 塑件的結構工藝性設計 4 注塑模具結構與設計 30 50 5 壓塑模設計 5 15 6 壓注模設計 5 15 7 擠出模設計 5 15 機動 5 5 合計 5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