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勵磁系統起勵實驗中起勵的名詞解釋,什麼叫起勵謝謝
我們不妨顧名思義的認為他是「啟動勵磁」的意思。即給發電機轉子一個初始版的額外的勵磁電壓權,使其建立(產生)一定的發電機機端電壓,使勵磁系統正常工作
一般的勵磁系統中都設有外部起勵的裝置或者電源迴路---- 即給發電機轉子一個初始的額外的勵磁電壓,使其建立(產生)一定的發電機機端電壓,使勵磁系統正常工作,起勵部分隨之退出。
還有一中是不需要外加電源的----殘壓起勵。是通過發電機轉子被部分磁化,從而產生的感應電壓來讓勵磁系統正常工作。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再問我。
B. 發電機勵磁調節的原理
發電機勵磁裝置的運行
圖8.91把圖7.23調整無功功率的U形曲線再畫了一次。,從U形曲線可以得到並網運行的發電機(發電機電壓與公網電壓6.3kV非常接近,只有很小差異;
圖8.91. 發電機無功功率的調整——U形曲線
f=50Hz保持不變),在負荷為電感性(φ>0)時,調節轉子勵磁電流有四個原則:
(1)如果發電機輸出的有功功率(電磁功率——轉子傳遞到定子繞組的功率)PM不變,增加勵磁電流If,將會使發電機的輸出的無功功率Q和電流I增加;如果發電機輸出的有功功率不變,減小勵磁電流If,將會使發電機的輸出的無功功率Q和電流I減小,功率因數增大;如果發電機勵磁電流過小,會造成進相運行,即發電機電壓相位會滯後於電流的相位,發電機吸收電網的無功功率,這種情況稱為「欠勵磁」,甚至會影響到系統穩定,是不允許的,會造成發電機跳閘。
(2)如果發電機輸出的有功功率PM增加了,為保持發電機cosφ不變,應當增加勵磁電流If,此時將會使發電機的輸出的無功功率Q和電流I增加。
(3)強行勵磁(強勵):當發電機電壓突然降低到額定電壓的80~85%時,勵磁裝置會自動起動強勵,使控制角α=0,勵磁電壓升到最大值,勵磁電流很快升到額定值的1.8~2倍,如果強勵成功,發電機輸出電壓將被恢復,強勵自動停止,勵磁電流也恢復正常;如果發電機電壓未因強勵而恢復,則向發電機保護測控屏發出「強勵失敗」信號。
(4)已經並網的發電機,只要與電網連接的發電機出口斷路器沒有跳閘,即使無汽輪機驅動,也會繼續同步運行,此時PM=0,發電機為維持轉速,要向電網吸收一點有功功率。要是發電機轉子的勵磁電流足夠大,發電機向電網輸出無功功率,稱為同步調相機運行狀態,If越大,輸出的無功功率越大。這種狀態在正常運行時是不允許的,只有在汽輪機組出現某些小故障,在不需較長修復時間的前提下,才允許短時使用。
C. 勵磁系統的原理是什麼
發電機勵磁系統 發電機勵磁系統
供給同步發電機勵磁電流的電源及其附屬設備統稱為勵磁系統。它一般由勵磁功率單元和勵磁調節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勵磁功率單元向同步發電機轉子提供勵磁電流;而勵磁調節器則根據輸入信號和給定的調節准則控制勵磁功率單元的輸出。勵磁系統的自動勵磁調節器對提高電力系統並聯機組的穩定性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尤其是現代電力系統的發展導致機組穩定極限降低的趨勢,也促使勵磁技術不斷發展。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系統主要由功率單元和調節器(裝置)兩大部分組成。如圖所示:
其中勵磁功率單元是指向同步發電機轉子繞組提供直流勵磁電流的勵磁電源部分,而勵磁調節器則是根據控制要求的輸入信號和給定的調節准則控制勵磁功率單元輸出的裝置。由勵磁調節器、勵磁功率單元和發電機本身一起組成的整個系統稱為勵磁系統控制系統。勵磁系統是發電機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對電力系統及發電機本身的安全穩定運行有很大的影響。勵磁系統的主要作用有:1)根據發電機負荷的變化相應的調節勵磁電流,以維持機端電壓為給定值;2)控制並列運行各發電機間無功功率分配;3)提高發電機並列運行的靜態穩定性;4)提高發電機並列運行的暫態穩定性;5)在發電機內部出現故障時,進行滅磁,以減小故障損失程度;6)根據運行要求對發電機實行最大勵磁限制及最小勵磁限制。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按照供電方式可以劃分為他勵式和自勵式兩大類。
一、發電機獲得勵磁電流的幾種方式
1、直流發電機供電的勵磁方式:這種勵磁方式的發電機具有專用的直流發電機,這種專用的直流發電機稱為直流勵磁機,勵磁機一般與發電機同軸,發電機的勵磁繞組通過裝在大軸上的滑環及固定電刷從勵磁機獲得直流電流。這種勵磁方式具有勵磁電流獨立,工作比較可靠和減少自用電消耗量等優點,是過去幾十年間發電機主要勵磁方式,具有較成熟的運行經驗。缺點是勵磁調節速度較慢,維護工作量大,故在10MW以上的機組中很少採用。
2、交流勵磁機供電的勵磁方式,現代大容量發電機有的採用交流勵磁機提供勵磁電流。交流勵磁機也裝在發電機大軸上,它輸出的交流電流經整流後供給發電機轉子勵磁,此時,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屬他勵磁方式,又由於採用靜止的整流裝置,故又稱為他勵靜止勵磁,交流副勵磁機提供勵磁電流。交流副勵磁機可以是永磁機或是具有自勵恆壓裝置的交流發電機。為了提高勵磁調節速度,交流勵磁機通常採用100——200HZ的中頻發電機,而交流副勵磁機則採用400——500HZ的中頻發電機。這種發電機的直流勵磁繞組和三相交流繞組都繞在定子槽內,轉子只有齒與槽而沒有繞組,像個齒輪,因此,它沒有電刷,滑環等轉動接觸部件,具有工作可靠,結構簡單,製造工藝方便等優點。缺點是噪音較大,交流電勢的諧波分量也較大。
3、無勵磁機的勵磁方式:
在勵磁方式中不設置專門的勵磁機,而從發電機本身取得勵磁電源,經整流後再供給發電機本身勵磁,稱自勵式靜止勵磁。自勵式靜止勵磁可分為自並勵和自復勵兩種方式。自並勵方式它通過接在發電機出口的整流變壓器取得勵磁電流,經整流後供給發電機勵磁,這種
勵磁方式具有結簡單,設備少,投資省和維護工作量少等優點。自復勵磁方式除沒有整流變壓外,還設有串聯在發電機定子迴路的大功率電流互感器。這種互感器的作用是在發生短路時,給發電機提供較大的勵磁電流,以彌補整流變壓器輸出的不足。這種勵磁方式具有兩種勵磁電源,通過整流變壓器獲得的電壓電源和通過串聯變壓器獲得的電流源。
二、發電機與勵磁電流的有關特性
1、電壓的調節
自動調節勵磁系統可以看成為一個以電壓為被調量的負反饋控制系統。無功負荷電流是造成發電機端電壓下降的主要原因,當勵磁電流不變時,發電機的端電壓將隨無功電流的增大而降低。但是為了滿足用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發電機的端電壓應基本保持不變,實現這一要求的辦法是隨無功電流的變化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
2、無功功率的調節:
發電機與系統並聯運行時,可以認為是與無限大容量電源的母線運行,要改變發電機勵磁電流,感應電勢和定子電流也跟著變化,此時發電機的無功電流也跟著變化。當發電機與無限大容量系統並聯運行時,為了改變發電機的無功功率,必須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此時改變的發電機勵磁電流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調壓」,而是只是改變了送入系統的無功功率。
3、無功負荷的分配:
並聯運行的發電機根據各自的額定容量,按比例進行無功電流的分配。大容量發電機應負擔較多無功負荷,而容量較小的則負提供較少的無功負荷。為了實現無功負荷能自動分配,可以通過自動高壓調節的勵磁裝置,改變發電機勵磁電流維持其端電壓不變,還可對發電機電壓調節特性的傾斜度進行調整,以實現並聯運行發電機無功負荷的合理分配。
三、自動調節勵磁電流的方法
在改變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中,一般不直接在其轉子迴路中進行,因為該迴路中電流很大,不便於進行直接調節,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改變勵磁機的勵磁電流,以達到調節發電機轉子電流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改變勵磁機勵磁迴路的電阻,改變勵磁機的附加勵磁電流,改變
可控硅的導通角等。這里主要講改變可控硅導通角的方法,它是根據發電機電壓、電流或功率因數的變化,相應地改變可控硅整流器的導通角,於是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便跟著改變。這套裝置一般由晶體管,可控硅電子元件構成,具有靈敏、快速、無失靈區、輸出功率大、體積小和重量輕等優點。在事故情況下能有效地抑制發電機的過電壓和實現快速滅磁。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通常由測量單元、同步單元、放大單元、調差單元、穩定單元、限制單元及一些輔助單元構成。被測量信號(如電壓、電流等),經測量單元變換後與給定值相比較,然後將比較結果(偏差)經前置放大單元和功率放大單元放大,並用於控制可控硅的導通角,以達到調節發電機勵磁電流的目的。同步單元的作用是使移相部分輸出的觸發脈沖與可控硅整流器的交流勵磁電源同步,以保證控硅的正確觸發。調差單元的作用是為了使並聯運行的發電機能穩定和合理地分配無功負荷。穩定單元是為了改善電力系統的穩定而引進的單元 。勵磁系統穩定單元 用於改善勵磁系統的穩定性。限制單元是為了使發電機不致在過勵磁或欠勵磁的條件下運行而設置的。必須指出並不是每一種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都具有上述各種單元,一種調節器裝置所具有的單元與其擔負的具體任務有關。
四、自動調節勵磁的組成部件及輔助設備
自動調節勵磁的組成部件有機端電壓互感器、機端電流互感器、勵磁變壓器;勵磁裝置需要提供以下電流,廠用AC380v、廠用DC220v控制電源.廠用DC220v合閘電源;需要提供以下空接點,自動開機.自動停機.並網(一常開,一常閉)增,減;需要提供以下模擬信號,發電機機端電壓100V,發電機機端電流5A,母線電壓100V,勵磁裝置輸出以下繼電器接點信號;勵磁變過流,失磁,勵磁裝置異常等。
勵磁控制、保護及信號迴路由滅磁開關,助磁電路、風機、滅磁開關偷跳、勵磁變過流、調節器故障、發電機工況異常、電量變送器等組成。在同步發電機發生內部故障時除了必須解列外,還必須滅磁,把轉子磁場盡快地減弱到最小程度,保證轉子不過的情況下,使滅磁時間盡可能縮短,是滅磁裝置的主要功能。根據額定勵磁電壓的大小可分為線性電阻滅磁和非線性電阻滅磁。
近十多年來,由於新技術,新工藝和新器件的涌現和使用,使得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在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方面,也不斷研製和推廣使用了許多新型的調節裝置。由於採用微機計算機用軟體實現的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有顯著優點,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研製和試驗用微型機計算機配以相應的外部設備構成的數字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這種調節裝置將能實現自適應最佳調節。
D. 什麼是可控硅勵磁裝置
勵磁裝置一般用於同步電動機和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繞組電能的裝置。
勵磁系統是電站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勵磁系統包括勵磁電源和勵磁裝置,其中勵磁電源的主體是勵磁機或勵磁變壓器;勵磁裝置則根據不同的規格、型號和使用要求,分別由調節屏、控制屏、滅磁屏和整流屏幾部分組合而成。
勵磁裝置的使用,是當電力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維持同步發電機機端電壓於一給定的水平上,同時,還具有強行增磁、減磁和滅磁功能。對於採用勵磁變壓器作為勵磁電源的還具有整流功能。勵磁裝置可以單獨提供,亦可作為發電設備配套供應。
(4)勵磁裝置階躍實驗擴展閱讀:
應用領域
隨著發電機容量及電網的不斷增大,電力系統及發電機組要求勵磁系統有更好控制調節性能,更多和更靈活的控制、限制、報警等附加功能。
為滿足上述要求,微機控制的數字式勵磁調節器應運而生。微機勵磁調節器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電廠生產的安全可靠性和經濟效益。廣大中小型機組用戶也迫切需要一種價格便宜,性能優良,結構簡單,易掌握,可靠性高的勵磁調節器。
由於勵磁裝置的設計參數與同步發電機、勵磁電源的參數密切相關,所以單獨訂購勵磁裝置的用戶,應提供或填寫與勵磁裝置配套使用的發電設備,如同步發電機、勵磁電源等的技術參數,以保證產品的統一配套性和使用性能。
勵磁裝置,按規定應裝在室內,所以它的使用環境溫度,相對濕度、海拔高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在運輸、保存和使用時應予以注意。對於性能及使用條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用戶應在簽約時明確提出。
E. 電力系統穩定器PSS
英文:power system stabilization
電力系統穩定器(pps)就是為抑制低頻振盪而研究的一種附加勵磁控制技術。它在勵磁電壓調節器中,引入領先於軸速度的附加信號,產生一個正阻尼轉矩,去克服原勵磁電壓調節器中產生的負阻尼轉矩作用。用於提高電力系統阻尼、解決低頻振盪問題,是提高電力系統動態穩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抽取與此振盪有關的信號,如發電機有功功率、轉速或頻率,加以處理,產生的附加信號加到勵磁調節器中,使發電機產生阻尼低頻振盪的附加力矩。
由試驗可見:
(1)勵磁控制系統滯後特性基本分為兩種:自並勵系統(約-40°~90°):勵磁機勵磁系統(約-40°~-150°)。
(2)同一頻率角度范圍,表示同一發電機勵磁系統在不同的系統工況和發電機工況下有不同的滯後角度,從幾度到十幾度,其中也包含了測量誤差。
(3)溫州電廠與台州電廠雖採用同一勵磁控制系統,因轉子電壓反饋和調節器放大倍數不同,勵磁系統滯後特性發生明顯變化。
(4)勵磁調節器的PSS迭加點位置不同,勵磁控制系統滯後特性也不同。
2.有補償頻率特性的測量
有補償頻率特性,由無補償頻率特性與PSS單元相頻特性相加得到,用來反映經PSS相位補償後的附加力矩相位。DL/T650-1998《大型汽輪發電機自並勵靜止勵磁系統技術條件》提山,有補償頻率特性在該電力系統低頻振盪區內要滿足-80°~-135°的要求,此角度以機械功率方向為零度。根據試驗的方便情況,可採用兩種方法:(1)斷開PSS信號輸入端,在PSS輸入端加雜訊信號,測量機端電壓相對PSS輸入信號的相角:(2)PSS環節的相角加上勵磁控制系統滯後相角。
由試驗可見:
(1)通過調整PSS參數,可以使有補償頻率特性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滿足要求。
(2)ALSTHOM機組PSS低頻段相位補償特性未能滿足要求。
(3)北侖電廠1號機PSS在小於0.4Hz范圍增大隔直環節時間常數,使之低頻段有良好的相位補償特性,而且提升放大倍數(0.2Hz處提高1.76倍)。
3.PSS放大倍數和輸出限幅
PSS放大倍數都以標幺值表示。輸入值按PSS信號是哪一種,取機組額定有功功率、額定轉速或額定頻率為基值。輸出值以PSS迭加點額定機端電壓為基值。當PSS迭加點與電壓迭加點不一致時,要按低頻振盪頻率下的環節放大倍數折算額定機端電壓值。因PSS中的超前滯後環節影響放大倍數,本文以1Hz下的放大倍數進行比較.
4.PSS開環頻率特性
開環頻率特性用於測量增益裕量及相角裕量,判斷閉環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判斷PSS放大倍數是否適當。可在PSS輸入端或PSS輸出端解開閉環進行測量。
由表5可見,除台州電廠7、8號機和北侖電廠2號機以外,開環頻率特性的增益裕量及相角裕量均符合DL/T650-1998標準的要求,增益裕量大於6dB、相角裕量大於40°。
5.負載電壓給定階躍響應
負載電壓給定階躍響應作為為驗證試驗項目,可以直接觀察PSS投入引起地區內與本機有關振盪模式阻尼比的提高,從表6中可見振盪頻率均在1.18Hz以上。階躍響應不能檢驗區域間與本機有關振盪模式阻尼比的提高。試驗結果表明,以上機組PSS的作用均有效。有的機組對負載電壓階躍反映遲鈍,以至難以測量,這可能是調節器的一些環節濾去了階躍信號中的高頻分量,也可能是在試驗工況下系統組尼比較大。
二、對PSS工作的幾點看法
1、關於相位補償的頻率范鬧
DL/T650-1998《大型汽輪發機自並勵靜止勵磁系統技術條仆》提出了PSS應滿足該機各振盪模式下的相位補償要求,其振盪頻率一般在0.2Hz~2.0Hz范圍內。相位補償可按分析計算得出該系統振盪模式的實際頻率范圍設計,也可按0.2Hz~2.0Hz頻率范圍設計。
後者因頻帶寬,不易在全范圍滿足要求,如果有一定的經驗,也可以經初步分析後進行現場試驗整定。以上所列浙江電網PSS整定I作均為不依靠系統計算分析,僅由現場試驗整定。除ALSTHOM機組PSS因沒有可調整點無法擴大相位補償的頻率范圍之外,其它機組在0.5Hz~1.6Hz內滿足-60°~-135°有補償頻率特性的要求。這里要指出,在DL/T650—1998發布之前,採用有補償頻率特性-60°~-135°的要求:DL/T650-1998提出了有補償頻率特性-80°~-135°的要求。
ALSTHOM機組PSS的相位補償僅滿足0.75Hz以上低頻振盪范圍的要求。其原因是PSS僅設計一個隔直環節,沒有超前滯後環節。建議:(1)對電力系統進行小干擾穩定性分析後,判斷ALSTHOM機組PSS是否需要重新設計。(2)應在供貨前提供勵磁系統數學模型參數,得到確認後再發貨。
現場試驗整定的條件為,勵磁調節器可以進行勵磁系統滯後特性的測量,即可以在PSS迭加點加入測量川的雜訊信號。但有些微機勵磁調節器做不到。對此,DL/T650-1998柄;准中明確要求,勵磁調節器應具備測量勵磁控制系統滯後特性的功能。
將PSS計算分析得到不同運行方式利事故狀況下的勵磁系統滯後特性,結合現場試驗實測勵磁系統滯後特性,從而合理而准確地整定PSS參數。
2、關於振盪模式的分析
通過振盪模式的分析,了解各振盪模式的振頻和阻尼比。
PSS首先應保證在大小運行方式下阻尼比均滿足要求。於是要分析無PSS時大小運行方式下的阻尼比,確定必須投入PSS的電廠和機組。
電力系統故障以後阻尼往往被削弱,所以要進行故障預測和故障後動態穩定性分析,以判斷在故障情況FPSS是否仍可為系統動態穩定提供足夠的正阻尼。如存在問題,需進行進一步研究。
各振盪模式的振頻應包括在PSS頻帶范圍內。
由於振盪模式分析需要電力系統和勵磁系統的參數,需要運行狀態和分析經驗的積累,建議在開展分析工作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通過現場試驗將大型汽輪發電機組PSS投入運」。
通過投入試驗來驗證和改進分析工作,用計算分析來指導和簡化PSS投入試驗。
3、關於PSS放人倍數
PSS放大倍數可按臨界放大倍數的1/3~1/5整定。浙江電網PSS試驗均採用測量開環頻率特性穩定裕量的方法測量調整PSS放大倍數。其原因有三個:一是測量開環頻率特性穩定裕量採用加白雜訊到勵磁系統的方法,試驗簡單,且對發電機的擾動較小,試驗安全:二二是有的裝置PSS放大倍數調整困難,臨界放大倍數不易達到:三是有的裝置PSS放大倍數做死了,沒法調整。在已進行的9處PSS試驗中,只有台州電廠7、8號機ALSTHOM機組的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都小於標准規定值,說明採用測量開環頻率特性穩定裕量的方法來測量調整PSS放大倍數是可行的。
台州電廠7、8號機ALSTHOM機組的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小於標准規定值,但是其PSS放大倍數卻只有0.27和0.48,在9台機的PSS放大倍數中偏小。北侖電廠1號機PSS計入PSS迭加點到勵磁電壓的放大倍數後,從PSS信號輸入點到勵磁電壓的總放大倍數看,與穩定裕量的關系是明確的.
台州電廠7、8號機和北侖電廠2號機總放大倍數人於其它機組一倍以上,它們的穩定裕量明顯低於其它機組。
台州電廠5號機組和溫州電廠1、2號機組有著相近的總放大倍數,但是它們的穩定裕量有差別,這說明放大倍數與機組在系統中的位置有 關,放大倍數需要由試驗或計算的穩定裕量來決定。
對一些原動機穩定性不是很好、平時有功功率就有波動的機組,若PSS僅採用有功功率信號,會增加機組有功功率的波動。因為僅採用有功功率信號的PSS有反調作用。對此,首先應減小原動機的擾動,其次PSS取較小的放大倍數。
4.關於PSS輸出限幅
放大倍數大,PSS輸出就容易限幅。比如取有功功率為信號的PSS放大倍數為1,輸出限幅為5%,當有功功率波動大於5%就限幅,即使有功功率波動人到無窮,PSS輸出只使基波幅值增加到5%的1.27倍。一般認為,PSS輸出限幅可以按5%~10%考慮。
不同的振盪模式和強度對系統的破壞是不同的。故障發生可能伴隨幾種振盪模式,限幅是不加區別的削弱PSS信號對各種振盪模式的控制。智能式的PSS有可能判別嚴重後果的振盪模式並加大對其的控制力度。
5.核實振盪模式分析結果
可以通過勵磁系統加入階躍信號給系統一個激勵,分析該響應,得到與本機有關的振盪模式,從而核實振盪模式計算分析結果。
6.制訂PSS整定計算規范和現場試驗大綱
上述問題涉及PSS計算分析研究。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所早年進行過振盪模式的分析(小干擾穩定性分析)和PSS參數設計,但未與PSS現場投運結合起來。希望滾動地進行振盪模式的分析,相應制訂協調一致的PSS整定計算規范和現場試驗大綱。1999年6月全國電力系統勵磁研討會也提出了這個要求。
F. 勵磁的勵磁裝置
⒈概述
勵磁裝置是指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系統中除勵磁電源以外的對勵磁電流能起控制和調節作用的電氣調控裝置。勵磁系統是電站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勵磁系統包括勵磁電源和勵磁裝置,其中勵磁電源的主體是勵磁機或勵磁變壓器;勵磁裝置則根據不同的規格、型號和使用要求,分別由調節屏、控制屏、滅磁屏和整流屏幾部分組合而成。
勵磁裝置的使用,是當電力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維持同步發電機機端電壓於一給定的水平上,同時,還具有強行增磁、減磁和滅磁功能。對於採用勵磁變壓器作為勵磁電源的還具有整流功能。勵磁裝置可以單獨提供,亦可作為發電設備配套供應。
中小型水利發電設備已實施出口產品質量許可制度,未取得出口質量許可證的產品不準出口。
⒉種類和規格
勵磁裝置主要分為電磁型和半導體型兩大類。電磁型勵磁裝置主要用於以直流或交流勵磁機為勵磁電源的勵磁系統中,半導體型勵磁裝置既可以與勵磁機一起組成靜止(或旋轉)整流器勵磁系統,也可以與勵磁變壓器組成靜止勵磁系統。
G. 發電機勵磁迴路實驗包括什麼內容
發電機的自動勵磁調節系統調節發電機勵磁繞組兩端的勵磁電壓,因而影響發電機的電動勢回。
自動調節勵磁系統答包括主勵磁系統和自動調節勵磁裝置。
主勵磁系統是從勵磁電源到發電機勵磁繞組的勵磁主迴路;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是根據發電機的運行參數,如端電壓、電流等、自動地調節主勵磁系統的參數。
H. 請教:勵磁系統SCR故障
IGBT開關式自並激微機勵磁系統的原理及應用 中國電器工業經濟信息網添加時間:2006-4-1223:49:09 [摘要]本文以HWKT—09型微機勵磁調節器為例,詳盡地闡述了IGBT開關式自並激微機勵磁系統的基本原理,並重點討論了IGBT在開關勵磁中的應用。給出了開關勵磁系統中勵磁裝置的基本輸入輸出關系,為更深入地掌握和理解該系統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IGBT占空比開關勵磁自並激系統微機勵磁調節器 1.概述 HWKT—09型微機勵磁調節器是武漢洪山電工技術研究所研製的新型的由IGBT作為功率輸出器件的自並激微機勵磁調節器。它的最大特點是結構簡單,主控迴路只需一塊面積為25×20(cm2)的印製電路板,以Intel公司准16位單片機(8098)為核心,加上外圍介面晶元組成的控制系統。該裝置於2000年12月在我站#1、#5機上成功投運,目前運行良好。 2.IGBT自並激勵磁系統的組成及主迴路原理 2.1勵磁系統組成及接線方式 自並激勵磁系統也就是直接勵磁系統或稱靜態勵磁系統。我站的HWKT—09型IGBT自並激勵磁系統由勵磁變壓器、三相不可控整流橋及IGBT功率單元、滅磁單元、控制單元四部分組成。交流勵磁電源取自發電機端(也稱機端變壓器)勵磁變壓器,勵磁變壓器的付方輸出經三相不可控全波整流橋整流輸出的直流電壓給發電機勵磁繞組勵磁,勵磁電流的調節經串接於發電機勵磁迴路的IGBT以直流斬波的方式實現。IGBT如同一隻電子開關,在自動勵磁調節器AVR的控制下,連續處於導通或截止狀態,以達到調節勵磁電流的目的。 我站#1、#5機勵磁系統由控制部分和功率部分構成。控制部分由兩台HWKT-09型微機勵磁調節器及各種信號輸入、輸出轉換控制環節構成一個勵磁調節器櫃(標准屏);功率部分三相不可控全波整流橋加一組IGBT開關控制單元及相應濾波和保護迴路構成功率櫃(標准屏),此外系統另包括發電機滅磁櫃。 因此整個發電機勵磁系統由機端勵磁變壓器、勵磁調節器HWKT-09、HKL-02功率櫃、HMC-02滅磁櫃及其它單元組成。 開關式自並激勵磁系統接線方式如圖一所示。 2.2功率單元的組成和原理 IGBT器件結合了雙極型晶體管的功率特性和場效應管控制簡單的優點,將其應用於勵磁領域可使功率部分簡化,也消除了SCR晶閘管可控整流方式的一些弊病。使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功率單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整流、濾波裝置和功率開關。前者將交流勵磁電源變換為直流電源後供功率開關使用,並濾除大的紋波、毛刺和均衡三相電源的負載。後者受控於調節器,調節功率開關的閉合時間即可控制勵磁電流的大小。也就是說,調整功率管的導通時間即可對發電機的勵磁輸入功率進行控制。 2.3勵磁調節器主迴路 IGBT勵磁系統主迴路原理圖如圖二所示。 把IGBT作為一隻電子開關,跨接在發電機勵磁繞組兩端。VIN為來自勵磁變壓器的三相交流電壓,L1為轉子繞組,當1K閉合後,三相交流勵磁電源通過D1~D6三相整流及電容C1濾波,得到直流電壓UE,當1K閉合IGBT導通時,二極體D7截止,UE通過繞組L1、IGBT使L1中電流增加;當IGBT截止時,L1中電流減小,產生的感應電壓使D7導通,給L1續流。當IGBT導通期間,L1中的電流增加量大於在截止期間電流的減小量時,L1中的平均電流增加,反之L1中的平均電流減小。當增加量等於減小量時,L1中的平均電流不變,達到穩定運行工作狀態。 2.4勵磁電壓、勵磁電流的計算 設三相整流濾波後的直流電壓為UE,IGBT導通時間為TON,截止時間為TOFF。導通時,轉子兩端壓降為UE;截止時,轉子電壓等於續流二極體D7管壓降,忽略為零。如圖三所示。 由此可見,我們根據發電機機端電壓、轉子電流或無功負荷等因素的變化改變KC,亦即改變IGBT驅動方波的占空比,即可改變勵磁繞兩端的電壓,從而達到調節發電機輸出電壓、無功的目的。 2.5IGBT的驅動條件及方法 2.5.1IGBT的輸入特性要求其驅動電路滿足以下條件: (1)IGBT導通時提供12V——18V柵極電壓; (2)IGBT截止時提供0V——(-18V)柵極電壓(為保證可靠截止,一般為-5V); (3)IGBT開關瞬間提供足夠大的電容充放電電流; (4)和控制電路隔離; (5)完成IGBT過流保護。 2.5.2驅動方法 到目前為止,IGBT有多種驅動方法,基本上是由混合集成電路組成。日本富士電機公司生產的厚膜集成電路如EXB840/841、EXB850/851是專為IGBT設計的驅動模塊,符合上述所有驅動條件,是理想的驅動電路模塊。HWKT—09型微機IGBT開關式勵磁裝置採用了這種專用晶元。驅動模塊的原理框圖如圖四所示。 VCC、VEE為(±20V供電電源,光耦PC1提供控制電路和IGBT的隔離。Dz為5V穩壓管,在IGBT截止時提供-5V反向偏壓。當15腳到14腳有4mA電流通過時,光耦PC1導通,通過放大器G使輸出三極體T1導通、T2截止,VCC通過T1、R8、IGBT的柵極G、射極E,穩壓管Dz給IGBT柵極提供+15V正向偏置,IGBT導通;當15腳到14腳無電流時,PC1不通,T1截止、T2導通,穩壓管DZ上+5V電壓通過IGBT的射極E、柵極G、R8、T2使IGBT柵極電壓為-5V,保證其可靠截止。當IGBT過電流時,VCE增加,通過檢測二極體D使過流保護動作,關閉放大器G,起到護作用。 2.6滅磁及轉子過電壓保護 該迴路由高能氧化鋅壓敏電阻組件和專用快速直流開關為主組成。滅磁及轉子過電壓保護原理接線圖如圖五所示。圖中YMR表示氧化鋅壓敏電阻,它是一種非常優良的非線性元件,其電壓與電流關系可用下式描述: 與此相對應的伏安特性如圖六所示。可以將伏安特性劃分為兩個工作區域:I是小電流區,II是大電流區,A稱為轉折點。 由於YMR與FLQ是並聯連接,當正常工作時,FLQ兩端電壓較低,YMR工作在小電流I區,流過它的電流較小,僅為數百微安,稱為泄露電流。它既不能消耗能量,也不影響被保護對象的工作狀況。一旦有過電壓發生,氧化鋅壓敏電阻本身無任何延時,其響應時間大約為100毫秒,因此,它立即過渡到大電流II區工作,使得過電壓得到限制並被吸收,保護了發電機轉子免受過電壓侵襲。 當需要滅磁時,指令快速直流開關FMK分斷,它很快切斷轉子繞組與勵磁電源的聯系。轉子作為一個大電感,使di/dt上升,即勵磁繞組兩端電壓急劇增加,當超過氧化鋅壓敏電阻件的轉折電壓時,YMR立即工作在II區而呈現低阻狀態,轉子電流從FMK轉移到壓敏電阻上,迅速完成換流過程。轉子能量得以通過壓敏電阻釋放,實現滅磁。在滅磁過程中,YMR兩端亦即轉子電壓幾乎為一恆定值。因此,這種滅磁方式接近於理想滅磁狀態。從FMK開斷到安全建壓僅需要數毫秒,而整個滅磁過程經歷的時間大約為400毫秒。可見,這種新型的滅磁方式確實具有操作簡單,滅磁速度快,開關容量大,過電壓保護水平可控等獨特優點。 3.IGBT勵磁系統控制單元 3.1硬體控制電路 HWKT-09型微機勵磁調節器的控制迴路由主控電路、鍵盤顯示電路、測量電路、同步電路、開關量輸入電路、調寬脈沖輸出電路、信號輸出電路、電源等部分組成。 在設計HWKT-09的主控電路時,充分利用該單片機的一些獨特之處,使得這樣一塊小小晶元能充分、合理的控制一套復雜的勵磁系統。運行經驗表明,它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現舉幾例說明HWKT-09如何充分應用單片機所擁有的資源。 ◆四通道10位模數轉換器(A/D),可以十分方便地用於數據採集系統。在裝置中,直接採集四路模擬信號:發電機勵磁PT電壓UFL、發動機儀表PT電壓UFY、發電機定子電流IF及勵磁電流IL。 ◆四路高速輸入通道HSI.0、HSI.1、HSI.2、HSI.3,可用以記錄外部事件。在本裝置中,利用HSI.1通道測量同步脈沖信號,利用HSI.0通道測量功率脈沖信號。 ◆六路高速輸出通道HSO.0、HSO.1、HSO.2、HSO.3、HSO.4、HSO.5。在本裝置中利用這些輸出通道輸出IGBT器件的觸發信號。 ◆WATCHDOG功能,使得系統在故障情況下能夠自動恢復正常工作。 ◆數據通訊功能,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增加與電廠監控系統的通訊。 另外,該單片機指令系統極其豐富,採用寄存器-寄存器結構,增設了乘、除法指令,使編程簡潔方便。另外,CPU能接收17個中斷源信號,使中斷系統簡練適用。一隻CPU晶元幾乎包含了一台計算機的所有部件。再經過有針對性的設計,使HWKT-09系列微機勵磁調節器較國內其它廠家常用的八位Z80CPU、Intel8031以及8086CPU等,在用於實時控制方面,功能更強,性能更優,抗干擾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 由於全部採用了進口大規模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及其它工業級器件,可靠性得到保證。由於硬體極其簡單,給調試及維護帶來極大的方便。另外輸入、輸出信號經過多重全隔離,採用了高質量的雙套開關電源電路,又採取了有效的抗干擾措施以及嚴格的製造工藝,使得本裝置不僅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且性能優良。 3.1.1主控電路的組成 由單片微機(8098)CPU、程序存儲器(EPROM)、工作參數存儲器(E2PROM)、石英晶體等組成。 3.1.2鍵盤顯示電路 該電路由鍵盤顯示控制晶元、8位數碼管、數碼管解碼驅動晶元、16位鍵盤、鍵盤解碼晶元等組成。通過特殊按鈕的開關信息和鍵盤中斷來實現調節器參數設置、顯示切換、(10%階躍試驗等功能。 3.1.3測量電路 發電機電壓UFY、系統電壓UFL、發電機電流IF、勵磁電流IL四路模擬量經降壓(或變流)整流,再經運放緩沖放大、送入單片機的A/D轉換器。通過對電壓、電流相位的檢測來計算功率因數角及有功、無功。 3.1.4同步電路 直流勵磁系統中,通過單片機內部電路產生一組同步信號,分別發送到另一套調節器,經過邏輯判斷,形成脈寬調制脈沖的同步信號。 3.1.5開關量輸入電路 共有八路開關量輸入,均經抗干擾處理及光電隔離,再送到相應的檢測晶元。八路開關量分別是:增加勵磁接點、減少勵磁接點、風機位置接點、手動接點、油開關位置接點、滅磁接點、關機接點、開機接點。 調節器面板配設相應的按鈕,能“就地”、“單套”調節以及模擬發電機的運行狀態。 3.1.6調寬脈沖輸出電路 由CPU的高速輸出口HSO輸出單相脈寬調制矩形波,經光電隔離、功率放大輸出,可以直接驅動IGBT功率器件。矩形波上升沿小於5us,幅值約15V,瞬態輸出電流500mA。 3.1.7信號輸出電路 共有14路信號輸出,調節器面板上有對應的14隻發光二極體指示,共用4個光字牌信號輸出,並可接至中央控制室。這14路輸出信號分別是:+12V電源、-12V電源、+5V電源、24V電源、風機故障、手動運行、油開關狀態、滅磁、低頻、過勵、低勵、PT斷線、試驗及開機;其中過勵限制、頂值限制、過勵保護共用過勵指示信號,另還有正組脈沖指示、反組脈沖指示。 當過勵保護、PT斷線保護動作,調節器輸出設備故障信號節點,同時在調節器面板上驅動相應指示信號;當風機故障(功率單元溫度過高)、手動、滅磁、低勵限制、過勵限制、頂值限制等動作,調節器輸出設備異常信號,同時在調節器面板上驅動相應指示信號;另設正組脈沖、反組脈沖兩路信號指示。 3.1.8電源 電源採用雙路輸入雙路開關電源並聯工作方式。輸入電源採用交流220V整流後與直流220V並聯,輸入到兩套獨立的開關電源,開關電源的輸出並聯。 此設計方式充分考慮了設備工作的基礎--供電電源的可靠性和冗餘度,為整個設備的正常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輸入:DC220V±20%;AC220V±10%~20%, 輸出:+5V/10A;+12V/2A;-12V/2A;+24V/1A;24V與其它三路電源電氣隔離,用作開關信號輸入、輸出和脈沖功放電源。 3.2控制軟體主程序原理流程圖 控制軟體程序包含各功能子模塊程序、顯示、給定調節、開關量保護判斷、採集、功率計算、自動PID、手動PID、低勵PID、控制方式選擇、手動跟蹤自動、自動跟蹤手動、PSS、恆無功等、鍵盤處理子程序、高速輸入中斷、高速輸出中斷等。 主程序原理流程圖如圖七所示。 3.3勵磁調節器基本功能 ◆保持發電機端電壓恆定 ◆正負調差率可以選擇 ◆發電機恆勵磁電流運行 ◆PID及PI控制調節,附加PSS或EOC調節(可選),可變參數自適應調節及非線性最優調節 ◆強勵頂值限制 ◆過勵反時限限制 ◆低勵限制 ◆V/F限制 ◆八位數碼管十進制顯示多種參量,循環或定點顯示 ◆勵磁/儀表電壓互感器斷線檢測及保護 ◆全數字調節 ◆電源、硬體、軟體故障信號以及其它各種 故障信號輸出 ◆與其它自動化儀器儀表及計算機監控系統的通信介面 ◆空載過壓保護 ◆零起升壓可跟蹤系統電壓 ◆正常運行時鍵盤封鎖 ◆兩套完全獨立的並列運行方式 ◆雙套電源供電,面板測量及指示 ◆模塊化軟體結構 ◆全部參數均用十進制數字顯示 ◆十六隻薄膜鍵盤在線修改控制參數 ◆完備的硬、軟體自診斷功能 ◆開機電壓自動置位,關機電壓自動清零 ◆狀態信號顯示 ◆正反組脈沖輸出雙層隔離,面板測量及指示 ◆掉電數據保護 3.4勵磁控制系統方框圖 IGBT開關式自並激微機勵磁控制系統方框圖如圖八所示。 圖中A1、A2、A3分別是控制迴路、勵磁功率迴路及發電機的輸入輸出特性。其中UKZ是控制環節A1的輸出,它的大小和占空比KC成正比。為了方便分析,假設: UKZ=KC Ugl是功率環節A2的輸出(平均值)。我們由圖二及分析知:在IGBT開關勵磁中,輸入、輸出及占空比的關系為: Ugl=1.35UINKC 由此可知,Ugl及KC是線性關系,因而系統具有很好的線性度和穩定性,降低了控制的復雜性。 4.結束語 IGBT開關式勵磁調節器成功地將新型功率復合電子器件——絕緣柵雙極性晶體管IGBT運用於勵磁控制領域。由於IGBT同時具備承受高電壓、大電流和工作速度快、控制功率低的特點,使得開關式勵磁調節器結構簡單、性能價格比大大提高。我們相信,隨著大功率規格的IGBT的出現,以IGBT作為功率器件的開關式勵磁系統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I. 勵磁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供給同步發電機勵磁電流的電源及其附屬設備統稱為勵磁系統。它一般由勵磁功率單元和勵磁調節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勵磁功率單元向同步發電機轉子提供勵磁電流;而勵磁調節器則根據輸入信號和給定的調節准則控制勵磁功率單元的輸出。勵磁系統的自動勵磁調節器對提高電力系統並聯機組的穩定性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尤其是現代電力系統的發展導致機組穩定極限降低的趨勢,也促使勵磁技術不斷發展。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系統主要由功率單元和調節器(裝置)兩大部分組成。如圖所示:
其中勵磁功率單元是指向同步發電機轉子繞組提供直流勵磁電流的勵磁電源部分,而勵磁調節器則是根據控制要求的輸入信號和給定的調節准則控制勵磁功率單元輸出的裝置。由勵磁調節器、勵磁功率單元和發電機本身一起組成的整個系統稱為勵磁系統控制系統。勵磁系統是發電機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對電力系統及發電機本身的安全穩定運行有很大的影響。勵磁系統的主要作用有:1)根據發電機負荷的變化相應的調節勵磁電流,以維持機端電壓為給定值;2)控制並列運行各發電機間無功功率分配;3)提高發電機並列運行的靜態穩定性;4)提高發電機並列運行的暫態穩定性;5)在發電機內部出現故障時,進行滅磁,以減小故障損失程度;6)根據運行要求對發電機實行最大勵磁限制及最小勵磁限制。
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按照供電方式可以劃分為他勵式和自勵式兩大類。
一、發電機獲得勵磁電流的幾種方式
1、直流發電機供電的勵磁方式:這種勵磁方式的發電機具有專用的直流發電機,這種專用的直流發電機稱為直流勵磁機,勵磁機一般與發電機同軸,發電機的勵磁繞組通過裝在大軸上的滑環及固定電刷從勵磁機獲得直流電流。這種勵磁方式具有勵磁電流獨立,工作比較可靠和減少自用電消耗量等優點,是過去幾十年間發電機主要勵磁方式,具有較成熟的運行經驗。缺點是勵磁調節速度較慢,維護工作量大,故在10MW以上的機組中很少採用。
2、交流勵磁機供電的勵磁方式,現代大容量發電機有的採用交流勵磁機提供勵磁電流。交流勵磁機也裝在發電機大軸上,它輸出的交流電流經整流後供給發電機轉子勵磁,此時,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屬他勵磁方式,又由於採用靜止的整流裝置,故又稱為他勵靜止勵磁,交流副勵磁機提供勵磁電流。交流副勵磁機可以是永磁機或是具有自勵恆壓裝置的交流發電機。為了提高勵磁調節速度,交流勵磁機通常採用100——200HZ的中頻發電機,而交流副勵磁機則採用400——500HZ的中頻發電機。這種發電機的直流勵磁繞組和三相交流繞組都繞在定子槽內,轉子只有齒與槽而沒有繞組,像個齒輪,因此,它沒有電刷,滑環等轉動接觸部件,具有工作可靠,結構簡單,製造工藝方便等優點。缺點是噪音較大,交流電勢的諧波分量也較大。
3、無勵磁機的勵磁方式:
在勵磁方式中不設置專門的勵磁機,而從發電機本身取得勵磁電源,經整流後再供給發電機本身勵磁,稱自勵式靜止勵磁。自勵式靜止勵磁可分為自並勵和自復勵兩種方式。自並勵方式它通過接在發電機出口的整流變壓器取得勵磁電流,經整流後供給發電機勵磁,這種
勵磁方式具有結簡單,設備少,投資省和維護工作量少等優點。自復勵磁方式除沒有整流變壓外,還設有串聯在發電機定子迴路的大功率電流互感器。這種互感器的作用是在發生短路時,給發電機提供較大的勵磁電流,以彌補整流變壓器輸出的不足。這種勵磁方式具有兩種勵磁電源,通過整流變壓器獲得的電壓電源和通過串聯變壓器獲得的電流源。
二、發電機與勵磁電流的有關特性
1、電壓的調節
自動調節勵磁系統可以看成為一個以電壓為被調量的負反饋控制系統。無功負荷電流是造成發電機端電壓下降的主要原因,當勵磁電流不變時,發電機的端電壓將隨無功電流的增大而降低。但是為了滿足用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發電機的端電壓應基本保持不變,實現這一要求的辦法是隨無功電流的變化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
2、無功功率的調節:
發電機與系統並聯運行時,可以認為是與無限大容量電源的母線運行,要改變發電機勵磁電流,感應電勢和定子電流也跟著變化,此時發電機的無功電流也跟著變化。當發電機與無限大容量系統並聯運行時,為了改變發電機的無功功率,必須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此時改變的發電機勵磁電流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調壓」,而是只是改變了送入系統的無功功率。
3、無功負荷的分配:
並聯運行的發電機根據各自的額定容量,按比例進行無功電流的分配。大容量發電機應負擔較多無功負荷,而容量較小的則負提供較少的無功負荷。為了實現無功負荷能自動分配,可以通過自動高壓調節的勵磁裝置,改變發電機勵磁電流維持其端電壓不變,還可對發電機電壓調節特性的傾斜度進行調整,以實現並聯運行發電機無功負荷的合理分配。
三、自動調節勵磁電流的方法
在改變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中,一般不直接在其轉子迴路中進行,因為該迴路中電流很大,不便於進行直接調節,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改變勵磁機的勵磁電流,以達到調節發電機轉子電流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改變勵磁機勵磁迴路的電阻,改變勵磁機的附加勵磁電流,改變
可控硅的導通角等。這里主要講改變可控硅導通角的方法,它是根據發電機電壓、電流或功率因數的變化,相應地改變可控硅整流器的導通角,於是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便跟著改變。這套裝置一般由晶體管,可控硅電子元件構成,具有靈敏、快速、無失靈區、輸出功率大、體積小和重量輕等優點。在事故情況下能有效地抑制發電機的過電壓和實現快速滅磁。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通常由測量單元、同步單元、放大單元、調差單元、穩定單元、限制單元及一些輔助單元構成。被測量信號(如電壓、電流等),經測量單元變換後與給定值相比較,然後將比較結果(偏差)經前置放大單元和功率放大單元放大,並用於控制可控硅的導通角,以達到調節發電機勵磁電流的目的。同步單元的作用是使移相部分輸出的觸發脈沖與可控硅整流器的交流勵磁電源同步,以保證控硅的正確觸發。調差單元的作用是為了使並聯運行的發電機能穩定和合理地分配無功負荷。穩定單元是為了改善電力系統的穩定而引進的單元 。勵磁系統穩定單元 用於改善勵磁系統的穩定性。限制單元是為了使發電機不致在過勵磁或欠勵磁的條件下運行而設置的。必須指出並不是每一種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都具有上述各種單元,一種調節器裝置所具有的單元與其擔負的具體任務有關。
四、自動調節勵磁的組成部件及輔助設備
自動調節勵磁的組成部件有機端電壓互感器、機端電流互感器、勵磁變壓器;勵磁裝置需要提供以下電流,廠用AC380v、廠用DC220v控制電源.廠用DC220v合閘電源;需要提供以下空接點,自動開機.自動停機.並網(一常開,一常閉)增,減;需要提供以下模擬信號,發電機機端電壓100V,發電機機端電流5A,母線電壓100V,勵磁裝置輸出以下繼電器接點信號;勵磁變過流,失磁,勵磁裝置異常等。
勵磁控制、保護及信號迴路由滅磁開關,助磁電路、風機、滅磁開關偷跳、勵磁變過流、調節器故障、發電機工況異常、電量變送器等組成。在同步發電機發生內部故障時除了必須解列外,還必須滅磁,把轉子磁場盡快地減弱到最小程度,保證轉子不過的情況下,使滅磁時間盡可能縮短,是滅磁裝置的主要功能。根據額定勵磁電壓的大小可分為線性電阻滅磁和非線性電阻滅磁。
近十多年來,由於新技術,新工藝和新器件的涌現和使用,使得發電機的勵磁方式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在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方面,也不斷研製和推廣使用了許多新型的調節裝置。由於採用微機計算機用軟體實現的自動調節勵磁裝置有顯著優點,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研製和試驗用微型機計算機配以相應的外部設備構成的數字自動調節勵磁裝置,這種調節裝置將能實現自適應最佳調節。
J. 勵磁的檢驗項目
勵磁裝置檢驗項目
⑴出廠檢驗項目:
①耐電壓試驗;
②操作、保護和控制迴路動作試驗;
③勵磁系統開環試驗,並初步整定自動電壓調節器各工作點;
④外觀質量檢查;
⑤包裝質量檢驗;
⑥合同或技術附件規定的其他項目。
⑵型式試驗項目:對於新試制的或對已定型產品的工藝或關鍵元器件改型,有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需進行有關項目的型式試驗。
A.勵磁系統頂值電壓倍數、響應比、及響應時間的測定;
B.同步發電機端電壓整定范圍的測定;
C.穩態電壓調整率的測定;
D.電壓調差率的測定;
E.手動控制單元調整范圍的測定;
F.突加或突用負荷試驗;
G.自動/手動切換試驗;
H.建立額定電壓試驗;
I.控制用直流、交流電壓,頻率在規定范圍內變化時,勵磁系統操作及運行可靠性的試驗;
J.滅磁試驗;
K.整流設備額定電流試驗;
L.勵磁設備雜訊的測定;
M.最高和最低環境溫度試驗;
N.試運行試驗;
O.全部出廠試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