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木炭代替紅磷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該如何改進實驗方案
磷燃燒後產物是固體,而木炭燃燒就是CO2,是氣體,故改進措施是在集氣瓶里裝入適量NaOH等把CO2吸收掉!這樣氧氣體積就可以被檢測出了,當然集氣瓶最好標上刻度,做好標記。
『貳』 測定氣體體積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1.氣體體積的測定
(1)原理:對於難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或無法用試劑直接吸收)的氣體(如H2
、O2等)通常採用排水量氣法測定它們的體積,根據排出的水的體積來確定氣體的體積。
裝置(a):(1)集氣瓶至量筒之間的那段導管內液體無法讀出,使測定的氣體體積偏
小(改進方法:實驗前將導管注滿水)
(2)為保證量筒內氣體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相等,故量筒內外液面應相平,當量筒內液面高於量筒外液面時,應將量筒下移,反之,應上移。
裝置(b):測定氣體,應當使氣體冷卻到室溫,再調整液面使量筒內外液面相平,再讀書
裝置(c):實驗時水面要沒過漏斗頸部,量筒裝滿水,反應在漏斗中進行,生成的氣體為量筒內氣體體積
裝置(d):避免了(a)的不足,但它操作復雜。其實驗步驟:1.檢查裝置氣密性2.連接好裝置後,在量氣管內注滿水,上下移動乙管,使兩管液面相平並讀數3.反應完畢,再次上下移動乙管,使兩管液面相平並再次讀數(兩次讀數得出氣體體積)
裝置應用范圍:有氣體參與或有氣體生成的實驗。主要是測定某組分的質量分數、體積分數、確定某氣體(或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實驗關鍵:無論是直接測量法還是間接測量法,准確讀取液面是關鍵。在讀數之前,必須保證氣體的溫度、壓強均與外界相同。為此,應等所制備氣體的溫度與環境一致後,通過調節兩端液面,到兩端高度相同時再讀取體積
『叄』 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1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
(1)白磷過量能夠將集氣瓶中的氧氣盡可能的消耗掉,使實驗結果更准確;
(2)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開始燃燒到結束實驗,集氣瓶中的氣體受熱膨脹而是集氣瓶中液體進入燒杯中,然後集氣瓶冷卻後,氧氣被消耗而使集氣瓶中壓強減小,從而使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的容積為150mL,在加入50mL水後剩餘的容積為100mL,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反應完全並冷卻後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為20mL,故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為:50mL+20mL=70mL;
(3)根據進入的水的體積可以知道氮氣難溶於水,且其化學性質不活潑;
(4)炭粉和氧氣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產生集氣瓶內外的壓強差,所以實驗不能成功;
(5)在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加快集氣瓶冷卻、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並且能夠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故選ABC.
故答案為:(1)使集氣瓶內的氧氣消耗完全;
(2)先下降,後上升;70;
(3)難;不活潑;
(4)不成功;因為生成物是氣體;
(5)ABC.
『肆』 用紅磷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改進的方法 如題
注射器內加入來100ml水,然後自往廣口瓶塞上插注射器,把點燃的紅磷迅速放入廣口瓶中,並蓋上插著那根灌著100ml水的注射器的蓋子,待燃燒結束冷卻至室溫時把注射器內剩餘的水注入量筒,計算比100ml少了的體積.然後用這個體積比上250就是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
『伍』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可以採用圖甲乙兩種裝置,乙裝置在甲裝置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
根據實驗的原理,觀察裝置:(1)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版1/5,紅磷燃燒消耗瓶內氧權氣,所以瓶內氣壓減小,打開止水夾,會觀察到水進入瓶內,約佔A瓶容積的1/5,(2)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氣中的氧氣能充分與銅絲反應,在實驗加熱過程中,可以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
(3)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21%,分析小強測定的數據比實際數據偏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注射器的前端、玻璃管管比較細,不利於銅絲與注射器里的氧氣反應,應交替緩緩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②為了耗盡注射器里的空氣中的氧氣,加入的銅絲的量必須是足量的,③裝置的氣密性必須好等.(4)這套裝置比圖2的裝置更能減少某些方面的誤差,這是因為能夠減少燃燒匙伸入廣口瓶中時,空氣向外擴散引起的誤差;還能減少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對空氣的污染.
故答為:(1)水進入到A瓶,約佔A瓶容積的五分之一(2)使空氣里的氧氣充分反應; (3)<21%,①②③.(4)乙裝置刻度更精細,測量更精確;且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白煙,而銅絲反應生成氧化銅黑色固體,所以可以減少污染;
『陸』 右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
雖然沒圖我試著解答下
1.液面上升
50(原來的水量)+21(氧氣燃燒完吸入的水量)=51
2.B
『柒』 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l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
(1)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發生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發黃光,產生白煙,放熱;
(2)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開始燃燒到結束實驗,集氣瓶中的氣體受熱膨脹而是集氣瓶中液體進入燒杯中,然後集氣瓶冷卻後,氧氣被消耗而使集氣瓶中壓強減小,從而使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的容積為150mL,在加入50mL水後剩餘的容積為100mL,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反應完全並冷卻後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為20mL,故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為:50mL+20mL=70mL;
(3)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比預計的小了,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漏氣或磷少量.
根據進入的水的體積可以知道氮氣難溶於水,且其化學性質不活潑;
(4)在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加快集氣瓶冷卻、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並且能夠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故選abc.
故答案為:
劇烈燃燒,發黃光,產生白煙,放熱;70;漏氣或磷少量;無色氣體、不能燃燒(不助燃);abc
『捌』 右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右移進改進方式裝置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
(1)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發生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發黃光,產生白煙,放熱;
(2)白磷燃燒放出熱量,所以開始燃燒到結束實驗,集氣瓶中的氣體受熱膨脹而是集氣瓶中液體進入燒杯中,然後集氣瓶冷卻後,氧氣被消耗而使集氣瓶中壓強減小,從而使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的容積為150mL,在加入50mL水後剩餘的容積為100mL,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所以反應完全並冷卻後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為20mL,故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為:50mL+20mL=70mL;
(3)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比預計的小了,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漏氣或磷少量.
根據進入的水的體積可以知道氮氣難溶於水,且其化學性質不活潑;
(4)在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加快集氣瓶冷卻、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並且能夠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故選abc.
故答案為:
劇烈燃燒,發黃光,產生白煙,放熱;70;漏氣或磷少量;無色氣體、不能燃燒(不助燃);abc
『玖』 在」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探究中,若把燃燒匙中的紅磷換為木炭,實驗裝置應如何改進,實驗能成功.
把紅磷換成木炭其實是更麻煩的一種方法。
因為這樣就牽涉到木炭是否和足夠的氧氣回燃燒,這取決於你使用木炭量的答多少,而且還要注意,原來空氣中就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一,如果是氧氣過量,前將空氣通過鹼石灰,然後與木炭全部完全燃燒,所得氣體中是原來的空氣(除去氧氣和原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燃燒後生成的二氧化碳。
再一次通過鹼石灰,計算鹼石灰前後的質量差來算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然後再轉化成氧氣的量。
二,如果是木炭過量,則燃燒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將剩餘氣體通過氫氧化鈉,然後通過濃硫酸,剩餘氣體再灼熱的氧化銅,通過鹼石灰。
通過鹼石灰前後的質量差來算一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然後再轉化成氧氣的量。
三,如果木炭的量是間於上兩種情況之間,那麼要先將空氣通過鹼石灰,再燃燒,再通過鹼石灰,再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鹼石灰,計算出兩個鹼石灰的前後質量差,通過物質的量的運算,算出原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