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寫出用氯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步驟
A:
1)葯品及其反應原理:
氯酸鉀(白色晶體) 2)實驗裝置:
排水法:
發生裝置: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
收集裝置:導管,集氣瓶,水槽.
向上排氣法:
發生裝置: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
收集裝置:導管,集氣瓶.
a.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以防止濕存水在反應過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試管破裂.
②導管不可伸入試管太長,以利於氧氣排出,防止葯品堵塞導管.
③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適合於製取較多的氧氣,但要注意二氧化錳一定要純凈,二氧化如果混有炭粉,製取氧氣時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因此,使用二氧化錳時最好燒灼一下.
④葯品要平鋪在試管底均勻受熱.
⑤加熱時要使試管均勻受熱(預熱).
⑥鐵夾夾在試管中上部.
⑦停止加熱,先把導管撤出,在撤離酒精燈,否則水槽內水會倒流,導致試管爆裂.
b.適用范圍:此裝置適用於固體加熱製取氣體的反應.
(不適合於過氧化氫)
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為氧氣難溶於水。
b.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導氣管應伸入瓶底,盡量排凈空氣)
4)驗滿方法: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復燃,則已收滿.
5)集滿放置:充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片口向上正放.
6)操作步驟(主要有七步):
口訣:"茶莊定點收利息"
1.查:查裝置的氣密性.
具體為:先把導管放入水中,染手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放出,如果放出,說明裝置不漏氣.
原理:手握住,試管內氣溫高,氣體壓強大,氣體體積大,如果不漏氣,則氣體從導管口排出,看見氣泡.
2.裝:裝葯品.用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3.定:固定試管在鐵架台上.
4.點:點燃酒精燈,均勻加熱.
5.收:收集氣體.
6.離:先讓導管撤離水槽.
7.熄:熄滅酒精燈.
2)實驗裝置:試管
參考資料:<<中學教材全解>>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個人頭腦 + 網路資料
E. 用氯酸鉀分解氧氣的裝置是什麼

就這種裝置就行,和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一樣的
F.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什麼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1、發生裝置內導管不宜伸人過長,以剛露出膠塞為宜,以使氣體順利導出。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導管要伸人集氣瓶底部,以便使集氣瓶中空氣排盡,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剛產生氣泡時不宜立即收集,因此時的氧氣不夠純;當均勻並連續產生氣泡時開始收集.導氣管伸人集氣瓶中不宜過長。
當瓶口有氣泡逸出時,證明集氣瓶內氧氣已收集滿.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6)氯酸鉀分解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總結成幾個字:連查裝定點收移熄。
1、連接裝置。導管伸入試管內不宜過長,以稍微露出橡皮塞為宜,准備檢查裝置氣密性。
2、檢查裝置氣密性。可以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如果導管末段有氣泡產生,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裝葯品。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應平鋪在試管底部,有利於均勻受熱。
4、固定裝置。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因為過一會要加熱葯品,所以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滴倒流入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導管伸入試管內不宜過長,以稍微露出橡皮塞為宜,有利於空氣的排出和氧氣的導出。
5、點燃酒精燈。加熱葯品時請注意,如果直接進行加熱,試管底端有可能冷熱不均引起炸裂,所以首先要對試管底部加熱區域進行預熱,再用外焰直接加熱。
6、收集氣體。剛開始加熱產生的氣體,主要是試管中原有的空氣,因為我們的實驗的目的是收集高純度的氧氣,所以需要等待導管末端有均勻穩定的氣泡產生的時候,再進行收集。
7、將導管移出水槽。
8、熄滅酒精燈。再將集氣瓶用玻璃片蓋好,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的大,所以集氣瓶要正放在桌面。
G.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注意事項
實驗室氧氣製取除了讓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製取氧氣的方法外。氯酸鉀製取氧氣也是氧氣製取中重要的一項實驗。
【實驗目的】實驗室用氯酸鉀製取氧氣
【實驗儀器及葯品】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導管,集氣瓶,水槽.
【實驗原理】2KClO3=加熱=2KCl+3O2↑(Mno2為催化劑)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 裝(裝入固體葯品)
3. 定(搭配裝置)
4. 點(用火柴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
5. 收(收集氧氣)
6. 移(把導管移出水面)
7. 熄(停止加熱)
8. 整理、清潔儀器
【實驗注意事項】
1、為使葯品均勻受熱,葯品應平鋪在試管底部。
2、為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遇冷液化迴流到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3、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距離試管口1/3處)。
4、為便於氣體排出,試管內的導管只要露出膠塞即可。
5、集氣瓶先集滿水,倒置在水槽中。
6、為防止試管炸裂,應先預熱再加熱。加熱時不要觸及酒精燈的燈芯。
7、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8、停止加熱時,應先把導管從水裡移出,再熄滅酒精燈。如果先熄滅酒精燈,試管內溫度降低,壓強減少,水槽內的水就會被吸入熱的試管內,使試管炸裂。
9、用氯酸鉀製取氧氣時,試管口要放一小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10、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住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正放氧氣不易逃散。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確保氣密性良好
2、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
3、鐵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4、導管伸入試管不易太長,剛透過橡皮塞即可
5、先給試管勻熱,後在葯品下方固定加熱
6、使用酒精燈外焰加熱
7、剛開始有氣泡冒出時不易立即收集,氣泡冒出均勻時再收集
8、收集完畢後,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後停止加熱。
H. 加熱分解氯酸鉀反應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二氧化錳 氯酸鉀 → 氯化鉀 + 氧氣 加熱 2)實驗裝置: 排水法: 發生裝置: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 收集裝置:導管,集氣瓶,水槽. http://..com/question/14774492.html?fr=qrl
I. 如圖所示是常見氣體的實驗裝置圖.(1)若用氯酸鉀製取氧氣時,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收集裝置是_____
(復1)氯酸鉀在加熱的條製件下分解為氯化鉀和氧氣,該實驗應該選擇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此發生裝置的優點是:通過長頸漏斗可隨時添加液體;
(3)長頸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是為了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逸出;
(4)排水法 收集氣體要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再開始收集,因為開始出來 的氣體中混有試管內的空氣,防止收集的氣體不純;
故答案為:(1)A;C;E;
(2)B;可隨時添加過氧化氫溶液;
(3)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逸出;
(4)當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
J. 氯酸鉀制氧氣的實驗裝置還可以支取哪種氣體
(1)用氯酸鉀製取氧氣需要加熱,發生裝置應該用A裝置;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D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於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
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方法為:將裝置連接好後,先把導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試管,觀察導管口若有氣泡冒出,即可證明裝置不漏氣.
故填:A;C或D;將裝置連接好後,先把導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試管,觀察導管口若有氣泡冒出,即可證明裝置不漏氣.
(2)裝置A中,若試管內的固體葯品是高錳酸鉀,則需要將一團棉花放在靠近試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故填:一團棉花;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3)若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用排水法收集,當氣泡均勻、連續地冒出時,說明已經是純凈的氧氣,可以開始收集氣體.
當氣泡從集氣瓶口處向外逸出時,表明集氣瓶內已充滿氧氣,此時應先把導管移出說明,後熄滅酒精燈,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把試管炸裂.
故填:氣泡均勻、連續地冒出時;氣泡從集氣瓶口處向外逸出;把導管移出水面;熄滅酒精燈;水倒流入試管,把試管炸裂.
(4)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製取氧氣不需要加熱,發生裝置應該用B裝置;
檢驗氧氣的方法是: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故填:B;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