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製冷裝置設計教研論文申江

製冷裝置設計教研論文申江

發布時間:2022-04-13 06:37:50

1. 急求論文《製冷系統綜合試驗台設計》一篇。知道的直接發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

誰有《製冷系統綜合試驗台設計》這篇論文 有的話發到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2. 有關製冷技術的書籍要全面的!!!多謝!!!

《製冷技術及其應用——中國製冷學會製冷專業工程師繼續教育系列叢書》
作 者:彥啟森 主編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6月
《製冷技術及其應用》是「中國製冷學會製冷工程師繼續教育系列叢書」的基礎,內容包括熱工基礎、製冷技術、冷凍冷藏、空調與熱泵四個部分,基本涵蓋了普冷技術的各個方面。本書以蒸氣壓縮式製冷裝置為主,適當介紹了吸收式製冷裝置,突出製冷裝置的「原理、構造、特性」,重視產品的「實驗」、「規范、標准」的講解,以適應製冷工程技術人員的基本需求。
本書適用於從事製冷機械設備、冷藏冷凍、冷藏運輸以及空調熱泵專業的技術人員閱讀,亦可供相關專業的在校學生參考與自學使用。

《製冷工藝》
作 者:李少華 主編
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06月
本書闡述了冷庫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重點介紹了製冷系統的方案確定、冷負荷計算、機器設備選型及布置設計、管道設計等內容;較詳細地介紹了冷庫建築的平面設計、圍護結構的隔熱設計、隔汽防潮設計、冷間設計和冷庫的節能、製冰和空調系統冷凍站設計等內容。重點突出工程應用內容,適當介紹了新技術、新設備。
本書可供高職高專「製冷與空調」專業作為「製冷工藝設計」課程的專業教材,還可作為其他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及從事製冷空調設計、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系統管理操作人員的參考書。

《製冷與空調裝置》
作 者: 袁秀玲 編著
出 版 社: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1-3-1
本書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各種製冷與空調裝置的基本結構和特點。主要內容包括冷庫、生活及商業用冷藏裝置、運動用冷藏裝置、空調用製冷裝置、運輸用空調裝置、冷水機組、乾燥裝置、實驗用製冷裝置、製冰和制乾冰裝置等。對於國內外製冷空調行業的迅速發展而不斷涌現出來的新型製冷裝置,在本書中也進行了有關介紹。為了適合不同層次專業人員閱讀,本書花了不量篇幅介紹了製冷方法、熱力學基本原理、製冷循環及簡單理論熱力計算及CFCs工質替代技術等。
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製冷專業的學生作為專業課教材,在學習過「製冷原理與設備」和「製冷壓縮機」專業課程後使用,也可供從事製冷空調工作的技術人員、工程設計人員自學和參考。

3. 製冷裝置自動化控制調節過程中的質量指標有哪些

壓力,溫度,濕度,流量,液位等。
作為製冷設計技術的一種應用,製冷裝置主要是研究和選用性能匹配的主機與輔機,並有不同的管道連接組成不同特性的製冷系統,它是用於與建築、結構、給排水、採暖通風、機械傳送、電力電照以及自動控制等多個工種密切組合的一種裝置,是多學科研究的結晶。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製冷裝置在工業、農業、商業、科學技術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食品冷藏和空氣調節,直接關繫到很多部門的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4. 製冷循環的製冷效率對系統設計有何指導意義

可以根據製冷系統實時效率來確定所選用的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膨脹閥、風機電機等關鍵部件是否合適。

5. 申江的出版書籍

書名:製冷裝置設計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書號:31679
ISBN:9787111316794
內容簡介:本書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大中型氨、氟利昂製冷裝置及小型專用製冷裝置的設計理論。其內容包括製冷系統及其方案設計,製冷負荷計算,製冷壓縮機與設備的選型計算,管道設計,機房和庫房設計,製冰與冰庫,冷藏陳列櫃,預冷、快速凍結與冷藏運輸裝置。書中詳細闡明了製冷裝置的設計方法、設計方案比較、裝置的結構特點、機器設備選型的依據,以及機房和庫房設計、布置的方法等。本書內容詳盡並注重實際應用,附有大量的圖表,力圖使讀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掌握製冷裝置設計技術。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製冷技術方向專業課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製冷機械設備、冷藏冷凍、冷藏運輸以及空調熱泵專業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
章節目錄
前言
主要符號
緒論
第1章製冷系統及其方案設計
第2章製冷負荷計算
第3章製冷壓縮機與設備的選型
計算
第4章管道設計
第5章機房和庫房設計
第6章製冰與冰庫
第7章冷藏陳列櫃
第8章預冷、快速凍結與冷藏運輸裝置
參考文獻
出版書籍書名:低溫物流技術概論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392156 / 7111392159
內容簡介
本書以實用為立足點,重點介紹了食品整個低溫物流工程中製冷技術的應用。主要內容有食品低溫物流基礎,食品流通中的熱力學基礎,檢驗分選處理,冷卻、冷凍與解凍,食品包裝,冷庫儲藏技術,冷藏運輸,銷售,低溫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冷鏈中食品品質的控制,還介紹了常用設備的優缺點、適用范圍、安全操作方法以及運營過程中的節能環保措施等內容。

6. 製冷系統的蒸發壓力冷凝壓力(蒸發溫度,冷凝溫度)是怎樣控制在設計工況的。

冷凝壓力、蒸發壓力的控制是在系統設計時確定的;室外溫度-冷凝器散熱面積-冷凝溫度-;根據所需低溫-蒸發溫度-蒸發壓力-蒸發器面積-節流閥大小-

7. 我參加了一個製冷比賽,設計比較有創意的製冷設備,就是生活中用的,誰有好的想法分享一下,謝謝!

你可以用錫紙試試,應該不錯

8. 申江的主要業績

先後講授「製冷壓縮機」、「製冷系統熱動力學」、「壓縮機節能及優化設計」等課程。
先後發表《逆串聯TC式三效吸收式製冷循環分析》、《幾種蔬菜真空預冷的對比實驗研究》、《串聯式三效溴化鋰吸收式製冷循環熱力分析計算》等50篇論文,其中SCI、EI、ISTP收錄7篇。
曾主編、參編教材《商業用製冷裝置》、《製冷技術及應用》2部。
主持並完成《三效溴化鋰吸收式製冷循環性能的研究》、《低溫風幕櫃風幕的優化設計及節能》、《蔬菜產地預冷關鍵技術研究》等省部級科研課題5項。主持在研國家自然基金科研課題《傳熱傳質分離的蒸汽——溴化鋰水液吸收機理研究》1項。
201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3年獲天津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
1997年獲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回國人員
1993年獲天津市優秀教師稱號

9. 請教大家個問題:等溫壓縮或者等溫膨脹,等溫是如何保障的 加了吸熱或者冷卻裝置,就不會存在設計偏差么

1、實際設計與理想裝置肯定有差距,誤差一定存在,只是大小問題。你說的這個問題,如果只是從題目出發,那就是把它當作理想的狀態,整個過程中溫度完全恆定。
2、實際的恆溫系統有很多設計方案,也有產品問世,正如一樓所說,工程技術上的所謂恆溫是有范圍的,也就是允許在某個范圍內波動,這個范圍可以是1度,也可以是0.1度或者更小,根據數學中極限的概念,只要誤差小於某個范圍,就可以認為是恆定的。正如數學中,0.99(後面無數個9)與1是同一個值,但在我們直觀看來,這兩個數確實有差別。
另外還有一個恆溫的速度問題,也就是假設設定值與實際值有偏差,多少時間內可以達到恆定。差別在於波動范圍越小,恆溫速度越快,設計難度越大,設備成本越高,每小一個等級,成本可能要上升10倍都不止。
3、這個裝置設計的理論基礎除了物理基礎之外,更多的是自動控制原理課程的內容,進行控制的不是機械,而是電子電氣技術。完全由微控制器或者CPU控制,溫度信號從溫度感測器中過來,然後對它進行放大,再進行模數轉換,所得數據交控制器分析處理,然後在極短時間(微秒級或者更短)得到處理方案,通過脈沖寬度調制或者數模轉換,得到一個處理信號,推動加熱或製冷設備,從而達到恆溫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檢測、處理、執行的過程在不斷進行,而且間隔很短,因而恆溫是做得到的。當然你說的設計偏差是一定存在的,不過隨著技術進步,可以通過改進溫度控制演算法,改進電路,選用更好的控制器,感測器來實現,理論上可以無限縮小這個偏差范圍。 從我上面的描述中,你可能看出來,其實這種恆溫更接近一種動態平衡。二樓說的隔熱裝置肯定有,但任何隔熱轉置實際上還在向外輻射或者傳導熱量,也可能從外部吸熱,如果要恆溫,需要有外部加熱或者製冷裝置來補償這個熱量。那麼如何控制這個加熱或者製冷裝置,就是問題的關鍵了。我上面說的就是設計的思路。
PS:你是中學生吧?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來,已經很不錯了,說明你在不斷地思考。最後一段你可能看不懂,大概是大學電子或者電氣工程專業,大學二年級或者三年級的水平。
恆溫裝置我親手做過,用最普通的電子元器件和加熱設備,當時做到0.1度的水平,這里還沒有加復雜的控制演算法。

10. 製冷系統設計

製冷與空調設備原理與維修(第2版)/李佐周
這個基本上比較全了。

閱讀全文

與製冷裝置設計教研論文申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泵前泵後應該使用什麼閥門 瀏覽:226
所有的雲梯器材箱怎麼打開 瀏覽:109
裝置設計變數的壓力等級數 瀏覽:634
蘇州高中壓閥門廠有限公司銷售電話 瀏覽:529
自行車後軸軸承型號是什麼 瀏覽:530
重慶市渝北國際五金機電城 瀏覽:355
低溫檢測報警裝置 瀏覽:889
重力工具箱設置好了怎麼沒用 瀏覽:607
自來水管道閥門國家標准 瀏覽:95
天然氣閥門壞了怎麼開 瀏覽:108
電線收納裝置設計圖 瀏覽:276
不給錢什麼樣的設備可以拆回來 瀏覽:301
趙縣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如何辦理 瀏覽:248
自行車軸承跟滾珠有什麼區別 瀏覽:60
空調軸承臟了怎麼清洗 瀏覽:543
犬笛怎麼發出超聲波的 瀏覽:268
儀器箱是什麼材料製造的 瀏覽:218
五金市場布局v 瀏覽:827
機械能除以位移等於什麼 瀏覽:30
什麼事制葯設備的urs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