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麥聯合收割機如何操作
1.起步起步要平穩加大油門,使收割機達到額定轉速後,再進行切割。遇到障礙物轉彎和倒車時,必須升起割台,減小油門,停止切割。
2.作業速度在通常情況下,採用Ⅱ擋作業。當小麥稠密、植株大、產量高時,可採用Ⅰ擋作業;小麥生長稀疏、矮小、產量低時,可採用Ⅲ擋作業。在早晚有霧露和雨後作業時,因小麥秸稈潮濕,速度應低些,中午前後,小麥秸稈乾燥,速度可高些。
3.撥禾輪轉速在一般情況下,其圓周速度應是機組前進速度的1.5倍,既要保證撥禾輪能有效地將小麥撥向切割器切割,又要避免因撥禾輪轉速太高而打掉麥粒造成損失。
4.切割幅度在負荷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滿幅或接近滿幅工作,此時的作業效率最高,但不要產生漏割,以減少收割損失。
5.割台高度為方便割後耕作和播種作業,割茬應盡量低,這也是收割倒伏小麥、減少切穗、漏穗的重要措施,但割台高度最低不得小於6cm,以免切割泥土,加速切割器磨損。根據作業質量標准收要求,割茬最高不得超過15cm。
6.行走路線一是採用順時針向心回轉收割;二是採取逆時針向心回轉收割。為便於左側卸糧減少空行,多採取順時針向心回轉收割。對倒伏小麥,應逆向或側向收割,以減少小麥收割損失。
『貳』 收割機的歷史沿革
1799年英國最早出現馬拉的圓盤割刀收割機;1822年在割刀上方增加了撥禾裝置。1826年出現採用往復式切割器和撥禾輪的現代收割機雛型,用多匹馬牽引並通過地輪的轉動驅動切割器。1831~1835年,類似的畜力小麥收割機在美國成為商品;1851年出現能將割倒的禾稈集放成堆的搖臂收割機;1920年以後由於拖拉機的普遍使用,同拖拉機配套的收割機開始取代畜力收割機。中國於1952年開始生產畜力搖臂收割機和其他類型的畜力收割機;1962年開始發展機力卧式割台收割機和機側放鋪禾稈的立式割台收割機。為適應北方小麥、玉米間套作地區收獲小麥的需要,於1977年研製成機後放鋪禾稈的立式割台收割機。
『叄』 小麥收割機前撥禾輪總一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4
『肆』 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原理
收割機是由塞勒斯·麥考密克發明的。 收割機它是一體化收割農作物的機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脫粒,並將穀粒集中到儲藏倉,然後在通過傳送帶將糧食輸送到運輸車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將稻、麥等作物的禾稈鋪放在田間,然後再用穀物收獲機械進行撿拾脫粒。收獲稻、麥等谷類作物子粒和秸稈的作物收獲機械。包括收割機、割曬機、割捆機、穀物聯合收割機和穀物脫粒機等。穀物收獲機械是在各種收割、脫粒工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側掛式
採用硬軸傳動, 主要由發動機、 傳動系統、離合器、工作部件、操縱裝置和側掛皮帶等組成。在傳動軸的一端配置0.75~ 2千瓦的單缸二沖程風冷汽油機和離心式摩擦離合器;另一端安裝由減速器和切割刀具組成的工作部件。工作部件的類型很多,常用得為圓鋸片、刀片或尼龍絲。作業時,將傳動軸的鋁合金套管上的鉤環掛在操作者肩下的背帶上,握住手把,橫向擺動硬軸,即可完成切割雜草、灌木等作業。機具重約6~12千克,轉速約4500~5000轉/分。
背負式
用軟軸傳動,一般構造與側掛式割灌機相似,不同的是其發動機背在操作者背上,切割部件由軟軸傳動,發動機功率一般為0.75~1.2千瓦。 發動機與背架之間以兩點聯接並裝有特製橡膠件以隔振。軟軸為套裝在軟管內的鋼絲撓性軸,用以傳遞扭矩。軟管為敷有橡膠保護套的金屬編織網包住的鋼帶纏卷的螺紋管,以防塵土侵入軸內並保持軸表面的潤滑油。割幅一般在1.5~2米之間。
手扶式
由行走輪支承機具重量,由人推動機器前進,由發動機驅動工作部件進行切割灌作業。其構造和工作原理同攜帶型割灌機相似。 懸掛式收割機懸掛在拖拉機後面,由動力輸出軸驅動工作部件旋轉,適用於大面積割灌作業。主要由機架、鋸片、傳動裝置、懸掛裝置和推板等組成。割灌作業時,拖拉機後退行駛,工作速度為5公里/小時,可鋸直徑為10厘米的灌木。
卧式
卧式割台收割機
由撥禾輪、一條或前、後兩條帆布輸送帶、分禾器、切割器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圖 1)。作業時,往復式切割器在撥禾輪壓板的配合下,將作物割斷並向後撥倒在帆布輸送帶上,輸送帶將作物送向機器的左側。雙條輸送帶由於後輸送帶較前輸送帶長,使穗頭部分落地較晚,而使排出的禾稈在地面鋪成同機器行進方向成一偏角的整齊禾條,便於由人工撿拾打捆。卧式割台收割機對稻、麥不同的生長密度、株高、倒伏程度、產量等的適應性較好,結構簡單;但縱向尺寸較大,作業時機組靈活性較差,多同15千瓦以下的輪式或手扶拖拉機配套,割幅小於2.0米,每米割幅每小時可收小麥4~5畝。
立式
立式割台收割機
被割斷的作物直立在切割器平面上,緊貼輸送器被輸出機外鋪放成條。有側鋪放和後鋪放兩種:側鋪放型收割機由分禾器和撥禾星輪(或撥禾指輪)、切割器、橫向立式齒帶輸送器等組成。割下的作物被撥禾星輪撥向輸送器上下齒帶,輸送器將其橫向輸送到機器一側鋪放。後鋪放型收割機(圖 2)在兩分禾器間每30厘米增設一組帶撥齒的撥禾三角帶、星輪和壓禾彈條,使禾稈在橫向輸送過程中保持穩定的直立狀態,到達機器右側後由一對縱向輸送帶向後輸送,禾稈在壓禾板的配合下在機器後方鋪放成條。這種機型在套種玉米的情況下可不致將禾條壓在玉米苗上,其割幅等於兩行玉米間的小麥畦寬。立式割台收割機結構緊湊,縱向尺寸小,輕便靈活,操縱性能好,適於在小塊地上收割稻、麥。多同7~9千瓦的手扶拖拉機或15千瓦左右的輪式拖拉機配套,割幅1.1~1.2米;還有同2~3千瓦手扶專用底盤配套的小型自走式收割機,割幅1米左右。
『伍』 我的小麥收割機收麥不幹凈什麼原因
應該是麥子的問題,麥子太濕了,或者太粘了,要不就是人為。
還有的麥子你根本脫粒不凈的,一般都是品種問題,或是麥子的成熟度,
如果10家有3家出現這個問題就要考慮如機子的前進速度,小麥的成熟度和風箱以及尾篩。和篩片的角度了,收麥子上篩片開口一般在10—15MM,下篩一般在6—10mm(約翰迪爾收割機)
『陸』 如何調整稻麥聯合收割機的撥禾輪
撥禾輪的調整有高低位置調整、前後位置調整、彈齒(壓板)角度調整和撥禾輪轉速調整等,要根據作物的不同高度、倒伏程度等情況,調整撥禾輪至正確位置。撥禾輪的撥禾板在扶、撥作物時,一般應作用在作物切割線上方的2/3處,即打在作物的重心以上。通過操縱駕駛台上的液壓分配手柄,使撥禾輪兩側的液壓油缸動作,即可調節撥禾輪的高低位置。在油缸落到最低位置時,撥禾輪的彈齒與切割器之間的間隙應不小於20毫米。
『柒』 富浪小麥聯合收割機子么提高工作效率
聯合收割機作業時的前進速度是影響生產率和作業質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前進速度應使收割機全幅工作,達到額定喂入量,並保證收割質量,獲得較高的生產率。
一.前進速度對聯合收割機作業質量的影響
1.對拔禾輪工作的影響
拔禾裝置的功用是把穀物拔向切割器,扶持莖桿配合割刀進行切割,並及時將割下的穀物推送到輸送裝置上。這就要求拔禾輪的壓板轉到底部位置時,相對割台應有向後運動,因此拔禾輪的圓周速度要大於機器的前進速度,或者說λ=V拔/V機>1,二者比值λ稱為拔禾輪的速度比。一般穀物收割機的λ值約在1.5—1.7的范圍內。當機器速度隨地塊條件和作物生長狀況而改變時,為保證拔禾輪的正常工作,拔禾輪轉速應作相應調整。
2.對切割器切割質量的影響
割刀走過一個行程時機器前進的距離稱為進距。當進距過大時易產生漏割,進距過小時發生重割。
割刀的進距取決於割刀的平均速度與機器前進速度的比值β,β稱為刀機速比。為了獲得較好的切割質量,割刀平均速度與機器前進速度應配合恰當。實踐證明,一般收割機刀機速比為0.8—1.2時工作質量較好。
3.對脫粒、分離和清選質量的影響
機器的前進速度直接影響喂入量的大小,進而影響脫粒、分離和清選質量。①脫粒:喂入量過大,通過脫粒間隙的谷層較厚,穀粒損傷小,但穀粒通過凹板的分離率降低;②分離:喂入量過大,莖桿層厚度增大,分離損失增加;③清選:喂入量過大,物粒層較厚,不易抖動,穀粒通過篩孔困難,清選損失增加。
4.對生產效率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前進速度降低,喂入量減少,生產效率降低;反之,前進速度增加,喂入量加大,生產效率提高。但是,喂入量過大除了引起作業質量下降,還可能會造成聯合收割機堵塞故障,影響聯合收割機的效率,甚至引起收割機運動零部件的變形損壞,使機具停止作業,給用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5.對發動機功率及工作部件功率的影響
多數聯合收割機的行走裝置與工作部件共用一個發動機,行走裝置和各工作部件的耗用功率之和就是聯收機耗費的總功率——發動機功率。良好的工作狀況是:聯收機全幅工作達到額定喂入量,並保證作業質量,同時發動機功率能充分利用。
在一定的土壤和作物條件下,行走裝置和工作部件功率耗費均與機器前進速度成正比;當在作物狀況差異較大的不同地塊上作業時,二者耗費的功率不成比例。當作物產量過低時,要保證機器的額定喂入量,必須提高作業速度,這時行走功率耗費過大,可能出現發動機剩餘的功率已經不能使聯合收割機保持額定喂入量而不能正常工作。當作物的產量很高時,為避免超負荷,機器的前進速度降的很低,發動機的功率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聯合收割前進速度的確定
由以上分析可知,機器的行駛速度對作業質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前進速度,確保機組良好的工作狀態。使用聯合收割機時,其前進速度與喂入量和割副應滿足如下關系:
前進速度*工作幅寬*割下單位面積穀物重=喂入量
即:前進速度=喂入量/(工作幅寬*割下單位面積穀物重)
由此可見,對於特定機組而言,聯合收割機的前進速度主要受穀物的高矮、疏密等狀況影響。作業時,操作人員應首先經驗選定某一前進速度,試割50米——100米,停車檢查作業質量,必要時進行調整,質量復合要求後投入正常工作。
三.操作注意事項
1.在機組進入切割區前,低速平穩地結合工作離合器,割台降落至要求割茬高度,然後加大油門,在額定轉速下進入割區作業。
2.作業中不許用減小油門來降低前進速度。
3.轉彎時應降低前進速度,避免急轉彎,以防壓倒作物或損壞機器。
4.收割低矮或產量低的作物時應適當提高前進速度,並相應提高拔禾輪轉速和割刀速度。
5.地表不平時,應適當降低前進速度,以免機器變形或損壞。
最後祝你今年麥季多賺點人民幣!
『捌』 半喂入式水稻聯合收割機的結構特點與全喂入式相比有什麼不同
在結構上,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技術含量顯著高於全喂入式,它主要由立式割台內、夾持鏈輸送裝置、容脫粒分離裝置、履帶行走底盤裝置、液壓電器系統、操縱系統等組成。割台主要由側分草桿、分禾器、輔助撥禾裝置、割刀、上下輸送鏈、縱輸送鏈、輔助輸送鏈、脫粒深度調節裝置等組成。割台的作用是將穀物梳整扶直、切割,輸送並以合適的脫粒深度整齊地輸送給脫粒部分。脫粒清選系統包括脫粒、清選、莖稈處理裝置。脫粒裝置主要包括主副滾筒總成、凹板篩總成、壓草板、喂入鏈及脫粒室蓋等,其功用是將穀粒從穗頭脫下,並使盡可能多的穀粒從凹板篩孔漏下,以減輕清選裝置的負荷。清選裝置主要包括主風扇、吸引風扇、振動篩、各種攪龍、糧箱等,其功用是將脫粒後的穀物籽粒從雜余中分離出來。莖稈處理裝置主要包括排草鏈、切草機等,其功用是對脫粒完的莖稈進行切碎、成條鋪放。行走裝置主要包括皮帶、皮帶輪、變速箱、驅動輪、履帶、支重輪、托皮帶輪和導向張緊輪等。其功用是將發動機部分動力通過傳遞變為收割機行駛驅動力。
『玖』 小麥收割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主要有割桿裝置、輸送裝置、液壓升降器等組成。作業時,機器沿小麥壟方向前進,割刀將小麥秸稈割掉,秸稈通過上、中、下三條輸送鏈條右側方向輸出,並自然擺放,完成收割。
小麥收割機動力的分離是駕駛員操作拖拉機的液壓升降系統,把主機往上提升到所停留的位置後,兩根B型三角帶就會停止轉動,切斷柴油機的動力輸入,實現動力的分離,割刀和輸送帶就會停止轉動。反之就會處於工作旋轉狀態。
(9)收割機切割及拔禾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小麥收割機有多種類型.有割曬機(分為人工輔助簡易型.拖拉機前置型)和聯合收割機(收割脫粒清選)一次完成.本文重點介紹人工輔助簡易型割曬機.
小麥收割機是依靠汽油機為動力,通過傳動軸帶動鋸齒片高速度旋轉,從而起到了收割的作用,而刀片上面的扶稻器和擋板起到了收割的小麥條鋪堆放的功能。
特點:
斜掛式整機重量輕、動力強勁、外形美觀、操作舒適、勞動強度低。
收割干凈,鋪放整齊,可條鋪或堆放。
適應平原、丘陵、梯田、三角地等大小田塊及爛泥田。
操作簡單,維修方便。
刀片規格:三牙片,40鋸齒片,60鋸齒片,80鋸齒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麥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