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的實驗裝置.(1)在圖示裝置中
(1)在圖示裝置中,①是固定在小車上位移感測器的發射部分.在該實驗中,應使鉤碼的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所以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使鉤碼質量盡量小些.
(2)①加速度與質量倒數的圖象可知,乙是不存在摩擦力;而丙有力仍沒有加速度,則說明存在摩擦力;而甲還沒有施加力,就有加速度,說明平衡摩擦力過度.
②據在某次實驗中測得的多組數據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2所示).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小車的質量一定,加速a與合力F成正比.
由於OA段a-F關系為一傾斜的直線,所以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由實驗原理:mg=Ma
得a=
mg |
M |
F |
M |
mg |
m+M |
Ⅱ (Ⅰ)如圖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
I、(1)因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關系」所以應保持小車的總質量不變,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外力; 故答案為:小車的總質量,小車所受外力. (2)①由於OA段a-F關系為一傾斜的直線,所以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 ②由實驗原理:mg=Ma,得: a=
而實際上是: a′=
故答案為:①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②C, II、Ⅱ、(1)①紅表筆和電表的「正」插孔相連,黑表筆和電表的「負」插孔相連. ②對歐姆表進行歐姆調零,具體操作是:將紅黑表筆對接,調節歐姆調零電阻,使指針指在最右端零刻度線處; ③由圖2(a)所示多用電表可知,歐姆表示數是4×1Ω=4Ω. 故答案為:①正,②將紅、黑表筆短接,調整調零旋鈕調零;③4. (2)為減小誤差,實驗多次測量,根據題目要求可知,實驗時應採用電流表的外接法,滑動變阻器應使用分壓接法,由圖2所是電路圖可知,符合要求的實驗電路是D. 故選D. (3)①使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檔位,接通電源,逐個測量各元件、導線上的電壓,若電壓等於電源電壓,說明該元件或導線斷路故障. ②使用多用電表的電阻檔位,斷開電路或拆下元件、導線,逐個測量各元件、導線上的電阻,若電阻為無窮大,說明該元件或導線斷路故障. 故答案為:①使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檔位,接通電源,逐個測量各元件、導線上的電壓,若電壓等於電源電壓,說明該元件或導線斷路故障; ②使用多用電表的電阻檔位,斷開電路或拆下元件、導線,逐個測量各元件、導線上的電阻,若電阻為無窮大,說明該元件或導線斷路故障. |
Ⅲ 如圖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1)圖1是本實驗的裝置圖,圖中①是位移感測器的_____
(1)圖1是本實驗的裝置圖,圖中①是位移感測器的發射器,接收器固定在軌道上;內
因為要探索「加速容度和力的關系」所以應保持小車的總質量不變,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外力;
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由實驗原理:mg=(M+m)a
得a=
mg |
M+m |
Mmg |
M+m |
mg | ||
1+
|
F |
m |
F |
a |
1 | ||
|
1 | ||
|
2 |
2.4 |
Ⅳ 如圖1所示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與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1)
(1)研究加速度和力與質量的關系,需先控制一個物理量不變,採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數法.
(2)①由圖線OA段可知,a與F的圖線是傾斜的直線,可知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
②因為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的質量,AB段明顯偏離直線,此時小車的質量不再遠大於鉤碼的質量,斜率為鉤碼和小車總質量的倒數.
(3)研究加速度與小車質量的關系,若作出a-M圖線,圖線是曲線,無法得出a與M的定量關系,應該作a-
1 |
M |
1 |
M |
Ⅳ 如圖1所示是運用DIS實驗的位移感測器測定小車運動規律的實驗裝置圖.(1)固定在小車上的發射器不斷地向
(1)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是一種機械波.
(2)由速度-時間圖象可知,切線表示加專速度,圖屬象是傾斜直線,即斜率(加速度)是定值,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根據 a=
△v |
△t |
2.4?0 |
2 |
Ⅵ 如圖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圖示裝置
小丙 C
Ⅶ (8分)如圖所示,為「用DIS(位移感測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