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光伏檢測實驗室的光伏檢測實驗室組成
光伏產品按組成部分分為下列試驗標准和相應檢測設備:
l 組件質量檢測標准及相關設備
l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EVA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鋼化玻璃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TPT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鋁型材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塗錫焊帶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雙組分有機硅導熱封膠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l 有機硅橡膠密封檢驗標准及相關設備 一、適用標准
GB/T 9535-1998標准僅適用於晶體硅組件,有關薄膜組件和其他環境條件如海洋或赤道條件的標准正在考慮中。本標准不適用於帶聚光器的組件。本試驗程序的目的是在盡可能合理的時間內確定組件的電性能和熱性能,表明組件能夠在規定的氣候條件下長期使用。通過此試驗的組件的實際使用壽命期望值將取決於組件的設計以及他們使用的環境和條件。
與國際標准水平對比,國內光伏標準的水平與國際水平相當,除等同採用IEC標准外,還結合國慶自行起草了國標和行標。 序號 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 等效及引用標准 1 GB/T2296-2001 太陽電池型號命名方法 無相關國際標准 2 GBT2297-1989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術語 目前IEC1863正在修訂過程中,其ED2.0與ED1.0差別很大,GB的內容與ED1.0基本一致。 3 GB/T6492-1986 航天用標准電池 無相關國際標准 4 GB/T6494-1986 航天用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方法 無相關國際標准 5 GB/T6495.1-1996 光伏器件 第1部分:光伏電流-電壓特性的測量 等同採用IEC 60904-1(1987) 6 GB/T6495.2-1996 光伏器件 第2部分:標准太陽電池的要求 等同採用IEC 60904-2(1989) 7 GB/T6495.3-1996 光伏器件 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測量原理以及標准光譜輻照度數據 等同採用IEC 80904-3(1989),目前該標准正准備進行修訂 8 GB/T6495.4-1996 晶體硅光伏器件的I-V實測特性的溫度和輻照度修正方法 等同採用IEC 60891(1987) 9 GB/T6496-1986 光伏器件 第5部分:用開路電壓法確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電池溫度(ECT) 等同採用IEC 60904-5(1993) 10 GB/T6497-1986 航天用太陽電池標定的一般規定 無相關國際標准 11 GB/T6497-1986 地面用太陽電池標定的一般規定 GB/T6495.2-1996及GB/T6495.3-1996兩項國家標准中包含本標准內容,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本標准 12 GB/T9535-1998 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該標准等效採用IEC61215(1993),對IEC標准中錯誤已經前後矛盾的章節進行了修改,目前IEC/TC82正在對該標准進行修改,對元標准中的一些試驗方法進行了相應的增刪,並且更改了一些參數。 13 GB/T11009-1989 太陽電池光譜響應測試方法 本標准已被GB/T6495.8 2002代替,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本標准 14 GB/T11010-1989 光譜標准太陽電池 無相關國際標准 15 GB/T11011-1989 非晶硅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的一般規定 16 GB/T11012-1989 太陽電池電性能測試設備檢驗方法 無相關國際標准 17 GB/T12632-1990 單晶硅太陽電池總規范 無相關國際標准,鑒於國內存在單晶硅太陽電池的貿易,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修訂本標准。 18 GB/T12637-1990 太陽模擬器通用規范 在該標准中規定的AM1.5太陽模擬器已經被新的國家標准(等同採用IEC904-0)替代,AM0主要用於空間太陽電池的測量,在標准復審中建議應制定一個新標准或制定相應的GJB 19 GB/T14008-1992 海上用太陽電池組件總規范 本標准被融已被GB/T9535-1998以及鹽霧試驗兩項標准替代,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本標准 20 GB/T18210-2000 晶體硅光伏(PV)方針I-V特性的現場測量 等同採用IEC61829(1995) 21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發電系統-概述及導則 等同採用IEC61277(1995) 22 SJ/T9550.29-1993 地面用晶體硅太陽電池單體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3 SJ/T9550.30-1993 地面用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4 SJ/T9550.31-1993 航天用硅太陽電池單體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5 SJ/T9550.32-1993 航天用硅太陽電池單體質量分等標准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6 SJ/T10173-1991 TDA75單晶硅太陽電池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7 SJ/T10174-1991 AM1.5穩態太陽模擬器 無相關國際標准。該標准已經過時,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已經建議廢止該標准 28 SJ/T10459-1993 太陽電池溫度系數測試方法 GB/T9535(IEC1215)中包含了部分該標準的內容,在最近的標准復審中,優於空間太陽電池對溫度系數的測量有特殊的要求,建議修改該標准,分為空間、地面兩部分,空間應用部分制定相應的GJB。 29 SJ/T10460-1993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用圖形符號 無響應國際標准 30 SJ/T10698-1996 非晶硅標准太陽電池 無響應國際標准 31 SJ/T11127-1997 光伏(PV)發電系統的過壓保護導則 等同採用IEC 61173(1992) 32 SJ/T11209-1999 光伏器件 第6部分:標准太陽電池組件的要求 等同採用IEC 60904-6(1994) 33 GB/T 18912-2002 光伏組件鹽霧腐蝕試驗 等同採用IEC 61701(1995) 34 GB/T 18911-2002 地面用薄膜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等同採用IEC 61646(1996) 35 GB/T 6495.8-2002 光伏器件 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譜響應的測量 等同採用IEC 60904-8(1998) 36 GB/T 19393-2003 直接耦合光伏(PV)揚水系統的評估 等同採用IEC 61702(1995) 37 GB/T 19394-2003 光伏(PV)組件紫外試驗 等同採用IEC 61345(1998) 38 GB/T 2003年報批 光伏系統性能監測測量、數據轉換以及分析導則 等同採用IEC 61724(1998) 39 GB/T 2003年報批 光伏系統功率調節器效率測量程序 等同採用IEC 61683(1999) 40 GB/T 6495.7-2006 光伏器件 第7部分:光伏器件測量過程中引起的光譜失配誤差的計算 等同採用IEC 60904-7(1998) 41 GB/T 6495.9-2006 光伏器件 第9部分:太陽模擬器性能要求 等同採用IEC 60904-9(1995) 42 GB/T 2003年報批 獨立光伏系統技術規范 無相關國際標准 為與國際檢測標准接軌,同時也為我國光伏產品早日走向國際市場,質量檢測中心完全採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准進行各種校準和檢測。採用標准部分摘錄如下:
IEC61215--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GB/T 9535-1998)
IEC61646--低買能用薄膜型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IEC60904-1--光伏電流-電壓特性的測量(GB/T 6495.1-1996)
IEC60904-2--標准太陽電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
IEC60904-3--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測量原理及標准光譜輻照度數據(GB/T 6495.3-1996)
IEC60891--晶體硅光伏器件的I-V實測特性的溫度和輻照度修正方法(GB/T6495.4-1996)
IEC61194--獨立光伏系統的特性參數
IEC61829--晶體硅光伏方陣I-V特性的實地測量
二、適用設備
1、少子壽命測試儀
2、傅立葉紅外測試儀
3、數字式四探針測試儀
4、金相顯微鏡
5、動態圖像顆粒測試儀
6、激光粒度儀
7、低溫傅立葉紅外測試儀
8、輝光放電質譜儀
9、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
10、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普
11、C分析儀
12、O分析儀
13、矽片厚度測試儀
14、半自動無接觸矽片測試儀
15、太陽光模擬器
16、熱重熱差綜合分析儀
17、矽片強度測試儀
18、激光橢偏儀
19、太陽能電池量子效率測試系統
20、太陽能電池I-V特性測量系統
北京海瑞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全套檢測設備。 一、適用標准
光伏組件執行的最新標准為2005年頒布的IEC 61215-2005《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altaic (PV) mo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檢測項目如下:
1、外觀檢查
2、最大功率確定
3、絕緣試驗
4、溫度系數的測量
5、電池標稱工作溫度的測量
6、標准測試條件的標稱工作溫度下的性能
7、低輻照度下的性能
8、室外暴露試驗
9、熱斑耐久試驗
10、紫外預處理試驗
11、熱循環試驗
12、濕-凍試驗
13、濕-熱試驗
14、引出端強度試驗
15、濕漏電流試驗
16、機械載荷試驗
17、冰雹試驗
18、旁路二極體熱性能試驗
二、適用儀器
1、外觀鑒定:略
2、最大功率確定:I-V曲線測試儀
3、絕緣試驗:絕緣電阻測試儀
4、光老練試驗機
5、UV實驗箱
6、雨淋實驗箱
7、冰雹實驗箱
8、沙塵實驗箱
9、鹽霧實驗箱
10、冷凍濕熱循環實驗箱
11、高溫高濕實驗箱
北京海瑞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全套實驗檢測設備。 一、材料介紹
用作光伏組件封裝的EVA,主要對以下幾點性能提出要求:
1、熔融指數,影響EVA的融化速度
2、軟化點,影響EVA開始軟化的溫度點
3、透光率:對於不同的光譜分布有不同的透光率,這里主要指的是在AM1.5的光譜分布條件下的透光率
4、密度:膠聯後的密度
5、比熱:膠聯後的比熱,反映膠聯後的EVA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數值的大小
6、熱導率:膠聯後的熱導率,反映膠聯後的EVA的熱導性能
7、玻璃化溫度:反映EVA的抗低溫性能。
8、斷裂張力強度:膠聯後的EVA斷裂張力強度,放映了EVA膠聯後的抗斷裂機械強度
9、斷裂延長率:膠聯後的EVA斷裂延長率,反映了EVA膠聯後的延伸顯性能
10、張力系數:膠聯後的EVA張力系數,反映了EVA膠聯後的張力大小
11、吸水性:直接影響七對電池片的密封性能
12、膠聯率:EVA的膠聯度直接影響到他的抗滲水性
13、玻璃強度:反映了EVA與玻璃的粘接強度
14、耐紫外光老化:影響到組件的戶外使用壽命
15、耐熱老化:影響到組件的戶外使用壽命
16、耐低溫環境老化:影響到組件的戶外使用壽命
二、質量要求
1、外觀檢驗:EVA表面無摺痕、無污點、平整、半透明、無污跡、壓花清晰
2、用精度為0.01mm測厚儀測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測五點,取平均值,厚度符合協定厚度,允許工程為正負0.03mm。 用精度1mm的鋼尺測定,幅度符合協定厚度,允許公差為正負3.0mm。
3、透光率檢驗:(1)取膠膜尺寸為50mm*50mm,用50mm*50mm*1mm的載玻玻璃,以玻璃/膠膜/玻璃三層疊合。 (2)將上述樣品至於層壓機內,加熱到100℃,抽真空5min,然後加壓0.5Mpa,保持5min,再放入固化箱中,按產品要求的固化溫度和時間進行膠聯固化,然後取出冷卻至室溫。 (3)按GB2410規定進行檢驗。
4、膠聯度檢驗(1)儀器裝置及器具:容量為500ml到1000ml,24''磨口迴流冷凝管,賠溫度控制儀的電加熱套或電加熱油浴;真空烘箱;用0.125mm(120目)不銹鋼絲網,剪取80mm*40mm,對著成40mm正方形,兩側對折進6mm後固定,職稱頂端開口的袋。 (2)試劑 二甲苯 A.R級 (3)試樣制備 取膠膜一塊,將TPT/膠膜/膠膜/玻璃疊合後,按平時一次固化工藝固化膠聯,(或按照廠家工藝要求固化膠聯)將移交練好的膠膜剪成小碎片待用。
(4)檢驗步驟
將不銹鋼絲網袋洗凈、烘乾、承重W1(精確到0.01g)。
取試樣0.5g+-0.01g,放入不銹鋼絲網袋中,城中為W2(精確到0.01g)
封住袋口做成試樣包,並稱重為W3(精確到0.01g)
試樣包用細鐵絲懸吊在迴流冷凝管下的燒瓶中,燒瓶內加入1/2二甲苯溶劑,加熱到140℃左右,溶劑沸騰迴流5h~6h時,迴流速度保持在20滴/分~40滴/分。
冷卻取出試樣包,懸掛除去溶劑液滴,然後放入真空烘箱內,溫度控制在140℃,真空度為0.08Mpa,乾燥3h,完全出去溶劑。
將試樣包從真空烘箱內取出,放置乾燥器中冷卻20min後,取出承重為W4(精確到0.01g)
結果計算
C=[1-(W3-W4)/(W2-W1)]*100%
式中:
C-膠聯度(%)
W1-空袋重量
W2-裝有試樣的袋重
W3-試樣包重
W4-經容積萃取和乾燥後的試樣包中
5、剝離強度檢驗
(1)取兩塊尺寸為300mm*20mm膠膜作為試樣,分別按TPT/膠膜/膠膜/玻璃疊合。
(2)按平時一次固化工藝進行固化
(3)按GB/T2790規定進行檢驗
6、耐紫外光老化檢驗
將膠膜放置於老化箱內連續照射100h後,目測對比
7、均勻度檢驗
取相同尺寸的10張膠膜進行承重,然後對比每張膠膜的重量,最大與最小之間不得超過1.5%。
三、適用設備
1、熔融指數儀
2、維卡軟化點測試儀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4、密度天平
5、熱茶分析儀
6、低溫試驗箱
7、萬能材料試驗機(含大變形引伸計、拉伸夾具)
8、表面張力測定儀
9、膠聯度測試儀
10、剝離強度試驗機
11、標准紫外光老化試驗機
12、橢偏儀/反射膜厚儀
北京海瑞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全套檢測設備。 一、質量要求
1)鋼化玻璃標准厚度為3.2mm,允許偏差0.2mm
2)鋼化玻璃尺寸為1574*802mm,允許偏差為0.5mm,兩對角線允許偏差0.7mm
3)鋼化玻璃允許每米邊上有長度不超過10mm,自玻璃邊部想玻璃板表面延伸深度不超過過2mm,自板面向玻璃另一面延伸不超過玻璃厚度三分之一的爆邊。
4)鋼化玻璃內部不允許有長度小於1mm的集中的氣泡。對於長度大於1mm但是不大於6mm的旗袍每平方米不得超過6個。
5)不允許有結石、裂紋、缺覺的情況發生。
6)鋼化玻璃在可見光波段內透射比不小於90%
7)鋼化玻璃表面與un需每平方米內寬度小於0.1mm,長度小於50mm的劃傷數量不多於4調。每平方米寬度0.1-0.5媽媽長度小於50mm的劃傷不超過1條。
8)鋼化玻璃不允許有波形彎曲,弓形完全不允許超過過0.2%。根據GB/T9963-1998中4.4,4.5,4.6條款進行試驗,在50mm*50mm的區域內碎片數必須超過40個。
二、適用設備
1、沖擊試驗機
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一、質量要求
a)外觀檢驗:抽檢TPT表面無褶皺,無明顯劃傷。
b)用精度0.01mm測厚儀測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測五點,取平均值,厚度復合協定厚度,允許公差為±0.03mm。
用精度1mm的鋼尺測定,幅度復合協定厚度,允許公差為±3.0mm
c)抗拉強度,縱向≥170N/10mm,橫向≥170N/mm。
d)抗撕裂強度,縱向≥140N/mm,橫向≥140N/mm
e)層間剝落強度,縱向≥4N/cm,橫向≥4N/cm
f)EVA剝落強度,縱向≥20N/cm,橫向≥20N/cm
g)尺寸穩定性0.5h150℃,縱向≤2%,橫向≤1.25%
二、適用設備
1、測厚儀
2、萬能材料試驗機(含拉力、撕裂夾具) 一、質量要求
選用GB/T2059-2000標准TU1無氧銅帶。
1)外觀檢驗:抽檢塗錫帶表面光滑,色澤發亮,邊部不能有毛刺
2)厚度(mm):0.01≤單面≤0.045
3)電阻率(標准)≤0.01725Ω mm2/m
4)抗拉強度(軟)≥196;抗拉強度(半硬)≥245
5)伸長率(軟)≥30;伸長率(半硬)≥8
6)成品體積電阻系數:(2.02±0.08)*10-8mΩ
7)塗層融化溫度≤245℃
8)側邊彎曲度:每米長度自中心處測量不超過1.5mm
9)應具有增功率現象
10)使用壽命≥25年
二、適用設備
1、低電阻測試儀
2、萬能材料試驗機
3、熔點測定儀
㈡ 金屬材料物理性能測試機的機械性能
(一)應力的概念,物體內部單位截面積上承受的力稱為應力。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應力稱為工作應力,在無外力作用條件下平衡於物體內部的應力稱為內應力(例如組織應力、熱應力、加工過程結束後留存下來的殘余應力…等等)。
(二)機械性能,金屬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承受外力(載荷)作用時,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稱為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也稱為力學性能)。金屬材料承受的載荷有多種形式,它可以是靜態載荷,也可以是動態載荷,包括單獨或同時承受的拉伸應力、壓應力、彎曲應力、剪切應力、扭轉應力,以及摩擦、振動、沖擊等等,因此衡量金屬材料機械性能的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項:
1.強度
這是表徵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和破壞的最大能力,可分為抗拉強度極限(σb)、抗彎強度極限(σbb)、抗壓強度極限(σbc)等。由於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從變形到破壞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而通常採用拉伸試驗進行測定,即把金屬材料製成一定規格的試樣,在拉伸試驗機上進行拉伸,直至試樣斷裂,測定的強度指標主要有:
(1)強度極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抵抗斷裂的最大應力,一般指拉力作用下的抗拉強度極限,以σb表示,如拉伸試驗曲線圖中最高點b對應的強度極限,常用單位為兆帕(MPa),換算關系有:1MPa=1N/m2=(9.8)-1Kgf/mm2或1Kgf/mm2=9.8MPaσb=Pb/Fo式中:Pb?C至材料斷裂時的最大應力(或者說是試樣能承受的最大載荷);Fo?C拉伸試樣原來的橫截面積。
(2)屈服強度極限:金屬材料試樣承受的外力超過材料的彈性極限時,雖然應力不再增加,但是試樣仍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這種現象稱為屈服,即材料承受外力到一定程度時,其變形不再與外力成正比而產生明顯的塑性變形。產生屈服時的應力稱為屈服強度極限,用σs表示,相應於拉伸試驗曲線圖中的S點稱為屈服點。對於塑性高的材料,在拉伸曲線上會出現明顯的屈服點,而對於低塑性材料則沒有明顯的屈服點,從而難以根據屈服點的外力求出屈服極限。因此,在拉伸試驗方法中,通常規定試樣上的標距長度產生0.2%塑性變形時的應力作為條件屈服極限,用σ0.2表示。屈服極限指標可用於要求零件在工作中不產生明顯塑性變形的設計依據。但是對於一些重要零件還考慮要求屈強比(即σs/σb)要小,以提高其安全可靠性,不過此時材料的利用率也較低了。
(3)彈性極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將產生變形,但是去除外力後仍能恢復原狀的能力稱為彈性。金屬材料能保持彈性變形的最大應力即為彈性極限,相應於拉伸試驗曲線圖中的e點,以σe表示,單位為兆帕(MPa):σe=Pe/Fo式中Pe為保持彈性時的最大外力(或者說材料最大彈性變形時的載荷)。
(4)彈性模數:這是材料在彈性極限范圍內的應力σ與應變δ(與應力相對應的單位變形量)之比,用E表示,單位兆帕(MPa):E=σ/δ=tgα式中α為拉伸試驗曲線上o-e線與水平軸o-x的夾角。彈性模數是反映金屬材料剛性的指標(金屬材料受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稱為剛性)。
2.塑性,
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最大能力稱為塑性,通常以拉伸試驗時的試樣標距長度延伸率δ(%)和試樣斷面收縮率ψ(%)延伸率δ=[(L1-L0)/L0]x100%,這是拉伸試驗時試樣拉斷後將試樣斷口對合起來後的標距長度L1與試樣原始標距長度L0之差(增長量)與L0之比。在實際試驗時,同一材料但是不同規格(直徑、截面形狀-例如方形、圓形、矩形以及標距長度)的拉伸試樣測得的延伸率會有不同,因此一般需要特別加註,例如最常用的圓截面試樣,其初始標距長度為試樣直徑5倍時測得的延伸率表示為δ5,而初始標距長度為試樣直徑10倍時測得的延伸率則表示為δ10。斷面收縮率ψ=[(F0-F1)/F0]x100%,這是拉伸試驗時試樣拉斷後原橫截面積F0與斷口細頸處最小截面積F1之差(斷面縮減量)與F0之比。實用中對於最常用的圓截面試樣通常可通過直徑測量進行計算:ψ=[1-(D1/D0)2]x100%,式中:D0-試樣原直徑;D1-試樣拉斷後斷口細頸處最小直徑。δ與ψ值越大,表明材料的塑性越好。3.硬度,金屬材料抵抗其他更硬物體壓入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或者說是材料對局部塑性變形的抵抗能力。因此,硬度與強度有著一定的關系。根據硬度的測定方法,主要可以分為:
(1)布氏硬度(代號HB),用一定直徑D的淬硬鋼球在規定負荷P的作用下壓入試件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後卸去載荷,在試件表面將會留下表面積為F的壓痕,以試件的單位表面積上能承受負荷的大小表示該試件的硬度:HB=P/F。在實際應用中,通常直接測量壓坑的直徑,並根據負荷P和鋼球直徑D從布氏硬度數值表上查出布氏硬度值(顯然,壓坑直徑越大,硬度越低,表示的布氏硬度值越小)。布氏硬度與材料的抗拉強度之間存在一定關系:σb≈KHB,K為系數,例如對於低碳鋼有K≈0.36,對於高碳鋼有K≈0.34,對於調質合金鋼有K≈0.325,…等等。
(2)洛氏硬度(HR)用有一定頂角(例如120°)的金剛石圓錐體壓頭或一定直徑D的淬硬鋼球,在一定負荷P作用下壓入試件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後卸去載荷,在試件表面將會留下某個深度的壓痕。由洛氏硬度機自動測量壓坑深度並以硬度值讀數顯示(顯然,壓坑越深,硬度越低,表示的洛氏硬度值越小)。根據壓頭與負荷的不同,洛氏硬度還分為HRA、HRB、HRC三種,其中以HRC為最常用。洛氏硬度HRC與布氏硬度HB之間有如下換算關系:HRC≈0.1HB。除了最常用的洛氏硬度HRC與布氏硬度HB之外,還有維氏硬度(HV)、肖氏硬度(HS)、顯微硬度以及里氏硬度(HL)。這里特別要說明一下關於里氏硬度,這是目前最新穎的硬度表徵方法,利用里氏硬度計進行測量,其檢測原理是:里氏硬度計的沖擊裝置將沖頭從固定位置釋放,沖頭快速沖擊在試件表面上,通過線圈的電磁感應測量沖頭距離試件表面1毫米處的沖擊速度與反彈速度(感應為沖擊電壓和反彈電壓),里氏硬度值即以沖頭反彈速度和沖擊速度之比來表示:HL=(Vr/Vi)?1000式中:HL-里氏硬度值;Vr-沖頭反彈速度;Vi-沖頭沖擊速度(註:實際應用裝置中是以沖擊裝置中的閉合線圈感應的沖擊電壓和反彈電壓代表沖擊速度和反彈速度)。沖擊裝置的構造主要有內置彈簧(載入套管,不同型號的沖擊裝置有不同的沖擊能量)、導管、釋放按鈕、內置線圈與骨架、支撐環以及沖頭,沖頭主要採用金剛石、碳化鎢兩種極高硬度的球形(不同型號的沖擊裝置其沖頭直徑有不同)。優點:里氏硬度計的主機接收到沖擊裝置獲得的信號進行處理、計算,然後在屏幕上直接顯示出里氏硬度值,攜帶型里氏硬度計用里氏(HL)測量後可以轉化為:布氏(HB)、洛氏(HRC)、維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維氏(HV)、里氏(HL)、肖氏(HS)測量硬度值,同時可折算出材料的抗拉強度σb,還可以將測量結果儲存、直接列印輸出或傳送給計算機作進一步的數據處理。
3.應用范圍:
里氏硬度計是一種便攜袖珍裝置,可應用於各種金屬材料、工件的表面硬度測量,特別是大型鍛鑄件的測量,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任意方向檢測,免去了普通硬度計對工件大小、測量位置等的限制。
4.韌性
金屬材料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稱為韌性。通常採用沖擊試驗,即用一定尺寸和形狀的金屬試樣在規定類型的沖擊試驗機上承受沖擊載荷而折斷時,斷口上單位橫截面積上所消耗的沖擊功表徵材料的韌性:αk=Ak/F單位J/cm2或Kg·m/cm2,1Kg·m/cm2=9.8J/cm2αk稱作金屬材料的沖擊韌性,Ak為沖擊功,F為斷口的原始截面積。5.疲勞強度極限金屬材料在長期的反復應力作用或交變應力作用下(應力一般均小於屈服極限強度σs),未經顯著變形就發生斷裂的現象稱為疲勞破壞或疲勞斷裂,這是由於多種原因使得零件表面的局部造成大於σs甚至大於σb的應力(應力集中),使該局部發生塑性變形或微裂紋,隨著反復交變應力作用次數的增加,使裂紋逐漸擴展加深(裂紋尖端處應力集中)導致該局部處承受應力的實際截面積減小,直至局部應力大於σb而產生斷裂。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把試樣在重復或交變應力(拉應力、壓應力、彎曲或扭轉應力等)作用下,在規定的周期數內(一般對鋼取106~107次,對有色金屬取108次)不發生斷裂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作為疲勞強度極限,用σ-1表示,單位MPa。除了上述五種最常用的力學性能指標外,對一些要求特別嚴格的材料,例如航空航天以及核工業、電廠等使用的金屬材料,還會要求下述一些力學性能指標:蠕變極限:在一定溫度和恆定拉伸載荷下,材料隨時間緩慢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稱為蠕變。通常採用高溫拉伸蠕變試驗,即在恆定溫度和恆定拉伸載荷下,試樣在規定時間內的蠕變伸長率(總伸長或殘余伸長)或者在蠕變伸長速度相對恆定的階段,蠕變速度不超過某規定值時的最大應力,作為蠕變極限,以表示,單位MPa,式中τ為試驗持續時間,t為溫度,δ為伸長率,σ為應力;或者以表示,V為蠕變速度。高溫拉伸持久強度極限:試樣在恆定溫度和恆定拉伸載荷作用下,達到規定的持續時間而不斷裂的最大應力,以表示,單位MPa,式中τ為持續時間,t為溫度,σ為應力。金屬缺口敏感性系數:以Kτ表示在持續時間相同(高溫拉伸持久試驗)時,有缺口的試樣與無缺口的光滑試樣的應力之比:式中τ為試驗持續時間,為缺口試樣的應力,為光滑試樣的應力。或者用:表示,即在相同的應力σ作用下,缺口試樣持續時間與光滑試樣持續時間之比。抗熱性:在高溫下材料對機械載荷的抗力。
㈢ 誰知道哪裡有符合IEC6278的光伏組件動態機械載荷試驗機
可以把你的具體實驗要求發過來看看,也許能幫上你?
㈣ 起重機械超載保護裝置安全技術規范的試驗室試驗
6.1.1 一般規定
除6.1.6、6.1.7、6.1.8、6.1.9和6.1.13條試驗外,每項試驗後,均按6.1.2條檢測動作誤差,應符合5.10條規定。具有顯示功能的裝置,同時檢測顯示誤差,應符合5.9條規定。具有預警信號的裝置,同時檢測預警信號,應符合5.8.1條規定。
對每個測試點均應反復試驗三次。
6.1.1.2 開始試驗直至6.1.13條試驗結束,不得調整裝置設定點。
6.1.1.3 如果沒有特殊說明,試驗順序從6.1.2條至6.1.13條依次進行。蓄電池供電的裝置,可不做6.1.7、6.1.8和6.1.9條試驗。
6.1.2 動作誤差試驗
6.1.2.1 試驗方法
將裝置組成一個完整系統,模擬起重機工況進行試驗,對應每個測試點,載入使裝置動 作。
6.1.2.2 測試點的選擇
對額定起重量不變的起重機,測試點為裝置設定點。
對額定起重量不隨工作幅度變化的起重機,測試點為最大工作幅度點。
對額定起重量隨工作幅度變化的起重機,測試點應不少於起重機特性表(曲線)范圍內 所對應的五個點,並應盡可能包括最大、中間和最小三個點。
6.1.3 振動試驗
振動試驗過程中,裝置為非通電狀態。
6.1.3.1 按表1規定條件進行試驗。
表1
振動頻率Hz 加速度 振動時間(h)
上下 左右 前後
30 4g 4 2 2
6.1.3.2 振動試驗後,零部件不得松動、脫落、破損,導線不得斷開。
6.1.4 沖擊試驗
沖擊試驗過程中,裝置為非通電狀態。
6.1.4.1 按表2規定條件進行實驗。
沖擊加速度 沖擊時間ms 沖擊次數(h)
上下 左右 前後
30g <18 3 3 3
6.1.4.2 合格評定同6.1.3.2條。
6.1.5 溫度試驗
溫度試驗過程中,裝置為非通電狀態。
6.1.5.1 將裝置放人高溫試驗箱,待箱內溫度達到60℃後,歷時16h,取出後在30min
內完成測試。
6.1.5.2 將裝置放人低溫試驗箱,待箱內溫度達到-20℃後,歷時16h,取出後在
30min內完成測試。
6.1.6 電壓波動試驗
交流供電時,分別施加110%及85%額定電壓60min及10min;蓄電池供電時,分別施
加135%及85%的額定電壓60min及10min。在試驗過程中期和後期按6.1.2條檢測動作誤
差。
6.1.7 抗干擾試驗
在裝置的供電電源上迭加一個具有下述參數的尖脈沖電壓:
脈沖幅值:1000V;
脈沖寬度:0.1-2 ;
脈沖頻率:5-10Hz。
施加的時間不少於30min,在此期間裝置應工作正常,檢測動作誤差應符合5.10條規
定。
6.1.8 絕緣電阻試驗
按GB 998第6.2.2條選擇試驗用兆歐表,在裝置的電源進線端與外殼金屬部分之間進
行試驗,絕緣電阻值應符合5.14條相應規定。
6.1.9 耐壓試驗
按GB 998第6.3條進行試驗,在裝置的電源進線端與外殼金屬部分之間施加試驗電壓。
電壓等級按表3選擇。
表3
測定部分額定電壓 試驗電壓(v)
Uo≤60 500
60∠Uo≤125 1000
125∠Uo≤250 1500
250∠Uo≤500 2000
500∠Uo≤750 2500
6.1.10 濕熱試驗
濕熱試驗過程中,裝置為非通電狀態。
試驗前,裝置應先通過6.1.8和6.1.9條試驗。
試驗方法按GB 2423.3規定進行。試驗時間48h,試品取出恢復2h後,進行6.1.8和 6.1.9條規定的試驗。
6.1.11 防護等級試驗
防護等級按5.16條規定。
試驗方法和合格評定按GB 4942.2第6章和第7章相應規定進行。
6.1.12 過載能力試驗
對取力感測器施加相當於配用起重機規定的最大載荷試驗值,載入三次。
6.1.13 報警音響試驗
使裝置發出報警音響,用聲級計測量,音響強度應符合5.8.2條規定。
6.2 裝機試驗
6.2.1 試驗前的准備
試驗用起重機應按規定進行調整檢查和試運行。試驗場地、環境條件應符合有關規定。
試驗用重物精度不低於1%,並應滿足試驗范圍需要,裝置應預先標定。
6.2.2 額定起重能力試驗
按配用起重機有關標准中額定載荷試驗方法和程序,吊運相應的額定載荷進行試驗,起 重機應能正常工作。
6.2.3 綜合誤差試驗
6.2.3.1 試驗方法
對額定起重量不變的起重機,按本條a進行。
對額定起重量隨工作幅度變化的起重機,允許帶載變幅的按本條b進行;不允許帶載變 幅的按本條c進行。
對應每個測試點應反復試驗三次,綜合誤差應符合5.6條規定。
具有顯示功能的裝置,同時檢測顯示誤差,應符合5.9條相應規定。具有預警信號的裝 置,同時檢測預警信號。
a.吊起重物後停止起升,逐漸載入至裝置動作,實測起重量。
b.對應每個測試點准備試驗重物,以小於測試點的工作幅度起吊,逐漸增加工作幅度 使裝置動作,實測工作幅度後在起重特性表上查出對應的額定起重量。
如果實測工作幅度在起重特性表上不能直接查到相應額定起重量,應按起重機製造廠提 供的計算方法和其他規定的方法計算出額定起重量(以下同)。
c.對應每個測試點的工作幅度,吊起重物後停止起升,逐漸載入使裝置動作,實測起重量。實測工作幅度後,在起重特性表上查出對應的額定起重量。
6.2.3.2 注意事項
每次測試中,應監視所加試驗重物的總重量,如果超過了起重機當時狀態所對應額定起 重量的110%時,無論裝置動作與否,必須立即停止該次試驗。
6.2.4 最大超載防護能力
任選起重機一種狀態,緩慢起吊110%額定起重量,裝置應能執行4.1條規定功能。
6.3 疲勞強度試驗
試驗在疲勞試驗機上進行,試驗次數按5.18條規定,試驗載荷取起重機中級載荷狀態下的載荷譜,載入頻率為10-30Hz。試驗後裝置不得損壞並可調整,檢測動作誤差應符合 5.10條規定。
6.4 工業性運行試驗
試驗條件應符合配用起重機的正常使用條件,裝置連續無故障工作時間不得少於500h, 在試驗中期和後期按6.2.3條檢測綜合誤差,測試點按6.1.2.2條規定選擇。
工業性運行試驗應有試驗報告,並應包括裝置累積工作時間、起重機典型工況條件、環 境參數、綜合誤差、故障、維修及設計、工藝、製造、安裝等各方面改進措施。
㈤ 你好請較下,太陽能組件機械載荷試驗的判定標準是什麼
機械載荷試驗判定標准如下:(來自IEC 61215)
1、在試驗過程中無間歇斷路現象;
2、標准測試條件下最大輸出功率的衰減不超過試驗前的5%;
3、絕緣電阻應滿足初始試驗的同樣要求;
4、無以下規定的嚴重外觀缺陷;
a) 破損、開裂或損傷的外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邊框以及接線盒。
b) 彎曲或不規整的外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邊框以及接線盒,導致組件的安裝和/或工作都
受到影響。
c) 某個電池的一條裂紋,其延伸導致組件減少該電池面積10%以上。
d) 在組件的邊緣和任何一部分電路之間形成連續的氣泡或脫層通道。
e) 喪失機械完整性,導致組件的安裝和/或工作都受到影響。
以上望採納,感謝!
㈥ 太陽能熱水器檢測設備儀器裝備有哪些
機械載荷試驗機 冰雹沖擊試驗機等。東莞市宏圖公司生產相關檢測設備。
㈦ 江漢油田的科學技術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是國家批准注冊的甲級勘察、甲級設計、甲級測繪、甲級專項工程設計、甲級工程咨詢、甲級工程總承包和工程監理的大型綜合性設計、研究單位,持有國家勞動部批準的Ⅰ、Ⅱ、Ⅲ類壓力容器設計證書,能獨立承擔國內外大中型工程設計任務。於1997年3月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能承擔工程項目的設計→設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管理(質量控制、費用控制、進度控制)→裝置試運投產、交付使用等全過程服務。本院創建於1975年,現有職工336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80餘人,包括教授級高工3人,高級工程師119人,工程師164人;集團公司優秀設計師3人,省部級專家4人;注冊一級建築師4人,注冊二級建築師8人,注冊一級結構師11人,注冊監理工程師9人,注冊造價師4人,注冊質量工程師2人,執業律師1人。設有25個專業,重點從事油氣田地面建設、油氣長輸管道、油氣加工及利用、機械製造、電力、化工、建築、市政、道路與通信等工程的勘察、設計、咨詢、科研、監理總承包和軟體開發。
建院以來,我院先後完成了江漢、河南、廣西、青海、江蘇等油田共計年產1200多萬噸面建設工程及6000餘公里油、氣長輸管道工程及油氣加工與利用工程的設計、勘察、科研等任務。還先後在新疆、青海、遼河、廣西、河南、江蘇、長慶、鄯善、江漢等油田及廣東、海南、福建、浙江、上海、深圳、武漢等省市承擔了油氣加工、長輸管道、大中型油氣庫、城市液化氣管道輸送工程,完成了張家港四星級賓館、中國石油大廈(28層)等一批高層建築的。
設計與施工管理服務。在國際合作中,我院先後同美國、法國、日本、英國、加拿大、瑞士等公司在油氣集輸工藝、天然氣處理與加工工藝、鹽硝工藝、氯鹼工藝、漂粉精工藝、天然氣燃氣輪機發電、水質處理等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由最初的對西方石油工程的設計、采辦、建設、投運模式的初步了解,到熟悉且能完全獨立操作的程度。我院陸續從事的國外項目有:巴基斯坦PARCO(800km)管線、GNPOC聯合處理站改造工程、BAMBOO油田改擴建工程、UNITY電站、蘇丹6#/7#發電機組、蘇丹2#/4#泵站、喀土穆成品油庫、蘇丹FULA油田地面工程、伊拉克東巴油田產能方案等。在完成這些項目的過程中,我院不僅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更主要的是鍛煉了隊伍,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從事國外項目的技術人員。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工程測量專業具有國家建設部和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頒發的甲級勘察資格證書。並同時具備國家測繪局首批頒發的《甲級測繪單位資格證書》,於1997年通過國家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認證,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0多人,並配備有全球衛星定位儀(GPS)、全站試測距儀、紅外光電測距儀、自動定位水下測深儀以及高精度經緯儀和自動安平水準儀。測量專業主持完成了多項油近年來工程、氣田產能工程測量,大型長距離輸油、輸氣管道測量,沙漠公路測量,全球衛星定位儀(GPS)控制網測量,高精度水準控制網,高精度光電測距導線網測量以及建、構築沉降監測等大型項目。
工程測量專業在圓滿完成院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的前題下,在一批專業學科帶頭人感召影響下,專業技術人員努力加強知識更新,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由我院的總公司優秀青年勘察師、局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宋長松高級工程師主持研製的《數字化地形地籍測繪與管理系統》軟體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曾獲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他所主持研製的《工程測量線路制圖》軟體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聯合國TIPS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已延伸到油氣管道設計、輸電線路設計、高等級道路設計以及工業站場豎向設計,工程測量專業提供給設計人員的資料已全部為計算機數字與圖形文件,並已形成勘察設計一體化規模,該一體化軟體已在國內石油、煤炭、鐵路、城建以及土地等部門廣泛推廣應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工程測量專業除嚴格執行石油行業規范標准外,既可完全按國家規范標准進行運作,也可按國際標准制圖,形成一套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工程測量專業除以最滿意的水平和可靠的質量服務於國內客戶外,也已具備向國外客戶服務的實力。98年底至今,在CPECC組織蘇丹穆格蘭德油田地面建設項目中,設計院派出的21名工程師中有工程測量工程師4人,他們以嫻熟的專業技術和嚴謹、敬業的工作態度,受到了業主的好評,工程測量專業已獲得總公司級獎勵以及國家獎勵多項。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工程地質專業具有建設部頒發的甲級勘察資質證書。1997年通過中設質量中心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現有勘察人員30多人,其中,高級工程師5人,工程師9人,助理工程師12人,熟練技術工人10多人。擁有勘察設備主要有:車裝工程鑽機1台,車裝靜力觸探機2台,輕便工程鑽機5台,輕便靜力觸探機3台,平板載荷試驗機1套,同時擁有土工試驗室1個。能承擔常規岩土工程勘察任務及各種岩土參數的現場及室內試驗工作,滿足各類工程的需要。勘察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工程地質專業技術人員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研製開發了靜力觸探分析制圖軟體、鑽探及靜探工程地質剖面圖制圖軟體、線路工程地質勘察及穿跨越地質剖面制圖軟體、土工試驗資料整理及岩土參數的統計分析軟體等。我們單位使用這些軟體,做到了內業資料及成品圖件計算機化,確保提供給甲方的資料准確、快速、美觀。
十年來,工程地質專業先後承擔了江漢油田地面工程建設、山東清河油田地面工程建設、江漢鑽頭廠、沙市石油第四機械廠、沙市石油鋼管廠、天門石油第三機械廠、沙洋石油儀表廠等大中型廠礦建設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承擔了新疆塔里木油田英東公路、輪庫公路及輪庫、洪鍾、鍾荊、青海油田澀格、長慶油田靖-吳-華-馬、河南油田魏荊、川漢、西洛、建萬等長輸管道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共完成大中型勘察項目30多項,均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其中,沙市石油第四機械廠、沙市石油鋼管廠、江漢鑽頭廠的岩土工程勘察、江漢油田軟土地基承載力研究、石油行業靜力觸探技術標准研製等項目曾獲得石油部、湖北省優秀勘察獎或科技進步獎。 江漢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具備各類油氣田、鹵礦開發工藝研究、產品試制、性能測試、部分化工產品開發研製的能力。迄今為止,全院已累計完成330多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其中303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和局(分公司)級三等獎以上的獎勵,已形成適用於鹽湖盆地砂岩油藏、復雜斷塊油藏、疏鬆砂岩油藏、低滲透油藏、稠油油藏、敏感性特殊油藏及碳酸鹽岩氣藏開發的九大配套技術。其中,獲國家發明專利的「抽油井環空測試技術」在國內過環空測試領域獨占鰲頭,已在大慶等15個油田推廣應用;「環空保護與軟密封隔離技術」屬國內首創,並已在吐哈等油田推廣1000多井次;以高溫高壓壓分注、酸化、壓裂、解膏、堵水為核心的「油層改造與保護技術」,為油田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江漢採油工藝研究院在分層注水、分層壓裂、分層酸化、堵水配套工藝技術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深井、低滲透井和高溫高壓分層注水、壓裂研究方面,其配套技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與完善,已形成比較成熟的系列配套工藝技術。
該配套工藝技術已在江漢油田和國內的吐哈油田、玉門油田、長慶油田、中原油田、冀東油田、勝利油田、青海油田、廣西油田、江蘇油田、華北油田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累計推廣達2000餘井次。其中深井高溫高壓分層注水工藝配套技術在國內各油田的推廣應用中工藝成功率達99%,投撈測配成功率93%;下入的最大井深為4820m,適應套管5~7in,最高注水壓力38MPa,反洗排量為30m3/h,解封靈活可靠。在已實施的分注管柱中還進行了100餘井次的不動管柱酸化增注施工,最高施工壓力達到45MPa。這不僅擴大了應用范圍,而且還節省了大量的作業費用。可以說,分層注水工藝配套技術功能齊全、性能優良,且具有高密封效果,能適應深井高溫高壓分層注水的特點,已獲得了各油田的廣泛認可。
2002年三月份集團公司驗收的《高溫高壓注堵酸壓封隔器及管柱研究》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分層酸化、壓裂工藝配套技術在國內各油田的推廣應用中成功率達97%,下入的最大井深為3560m,適應套管5~7in,分層壓裂最高壓力81.3Mpa。在卡堵水方面,本院卡堵水工具與管柱在江漢、中原、江蘇、青海、冀東、南陽等油田已應用200多井次,卡堵水封隔器下入井深3840m,堵水層壓力為14-36Mpa,溫度為120-160℃,成功率100%。
經現場使用證明,該院研製的分層注水、壓裂、酸化、堵水等配套工藝技術,功能齊全,性能優良,且具有高密封效果,能適應各油田分層注水、壓裂、酸化的需要,並獲得了各油田的廣泛認可。我院承擔的中石化集團公司注冊的科研項目「高溫高壓注、堵、酸、壓封隔器及管柱研究」,2002年通過了中石化集團公司專家評委的技術鑒定驗收,專家評委評定該項目「整體技術國內領先」。
水力活塞泵 科學大會獎
油氣井壓裂酸化緩蝕劑 科學大會獎
水力活塞泵 科學大會獎
江漢Ⅴ型水力活塞泵抽油配套工藝 科學大會獎
7461-102油氣井酸化高效緩蝕劑 科學大會獎
深井壓裂工藝配套 科學大會獎
SW-140型雙金屬井下溫度計 科學大會獎
抽油機井不起泵測壓工藝配套技術 科學大會獎
756封隔器深井堵水選采工藝配套 科學大會獎
江752-6深井注水封隔器推廣 推廣優秀獎
抽油井環空測試儀器及工藝技術推廣 推廣優秀獎
φ22分測儀與地面系統研究 分公司一等獎
注水井環空保護與軟密封隔離技術和注水井流量溫度測試儀 集團公司三等獎
HCR環空測試軟體包總公司軟體開發獎
中區南部油水井綜合治理配套工藝技術 管理局一等獎
注水井流量溫度測試儀 管理局一等獎
㈧ 太陽能光伏鍍膜玻璃的產品外觀檢驗需要進行哪些記錄,急需
太陽能光伏產業主要的測試儀器;
1、太陽能光伏組件測試箱、2、晶體版型濕凍濕熱溫度循環試驗權箱、3、熱斑耐久試驗機、4、紫外預處理試驗、5、機械載荷試驗機(氣壓式、液壓供選擇)、6、冰雹沖擊試驗機、7、旁路二極體熱性能試驗機等。
補充:
參考資料; http://www.bangtest.net/s04/bangtest/yjml/20101126/2571044/1.html
㈨ 光伏組件機械載荷測試失效後應該怎麼分析
1、靜態機械載荷測試標准要求
IEC
61215、IEC
61646標准中給出了光伏組件機械載荷試驗測試方法,這兩份標准為靜態機械載荷測試。在光伏組件前表面和背表面上,逐步將負荷加到2400Pa,使其均勻分布。保持負荷1小時,測試完畢後,檢查試驗過程中有無間歇斷路現象,是否有嚴重外觀缺陷,對其進行標准測試條件下的zui大輸出功率試驗和絕緣電阻試驗
2、動態機械載荷測試標准要求
IEC
62782對光伏組件的動態機械載荷試驗給出了比較系統的測試方法:將光伏組件放置在動態載荷系統中,用直流源的正負極連接組件的正負極,並施加適當的電流。對光伏組件施加動態機械載荷,循環1000次,每分鍾完成1~3個循環,zui大壓力為±1000Pa,在極限壓力下保持的時間至少7±3秒,測試過程中監測組件的電路連續性。在動態機械載荷施加前後,還應對組件進行一系列測試如:IEC
61215或IEC
61646中的10.1、10.2、10.3、10.15以及電致發光測試和IR紅外成像測試等,來分析動態機械載荷對組件的影響。為更好模擬實際測試條件,動態機械載荷測試勢必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㈩ 沙袋做機械載荷如何做
做光伏組件的靜態載荷測試嗎?
型號:HTPV-08C
名稱:沙袋式機械載荷
目的:測試光伏組件在雪或覆冰等靜態的抗壓能力。加速組件材料疲勞,檢驗組件的真實可靠性。
滿足標准:IEC 61215-2-2016
設備介紹:
支架材質:鋁型材
施壓方式:沙袋
沙袋重量:10KG/只
沙袋數量:120 只
本設備用沙袋作為施壓重力源,操作方便快捷,壓力均勻,鋁型材支架,安裝方便。是最經濟的靜態
機械載荷方案。亦可根據客戶需要增加電流監控、環境溫度監控等功能。用沙袋做確實麻煩,每次做完需要搬下來,翻面後再把沙袋放上去。
我這里還有有電動控制沙袋載荷試驗機,經濟又節省時間。
需要的話私我發資料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