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於51單片機的測速儀,小弟想diy一個測速儀,測高速移動的物體的速度。工作原理是當物體通過第一個
這個距離只有0.1米
如果按中高速100m/s來算的話
通過的時間只有1個毫秒
最高速500m/s的話只有200個us
51單片機回測低速的話應該問題不答大,測高速可能有誤差
P3.0和P3.1是串口使用的引腳
其實你這里用P3.2和P3.3兩個中斷引腳更合理
我給你提供下思路吧
首先,while中等待P3.0進入低電平時啟動定時器計數
然後再while等待P3.1進入低電平停止計數
while(P3.0==0)
{
cnt--;//用於防止沒有感測器時死機
if(cnt==0)
{
break;
}
}//等待回聲被拉低
TIM_ITConfig(TIM3, TIM_IT_Update, ENABLE);//啟動定時器
cnt=50000;//重新設定初值,防止沒有檢測到感測器死機
while(P3.1==0)
{
cnt--;
if(cnt==0)
{
break;
}
}//等待響應完畢
TIM_ITConfig(TIM3, TIM_IT_Update, DISABLE);//關閉定時器
❷ (2014浙江)某同學設計一個發電測速裝置,工作原理如圖.一個半徑為R=0.1m的圓形金屬導軌固定在豎直平
(1)根據右手定則,電動勢方向從O到A,故a連接著電壓表的正極;
(2)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專律,得到:
U=E=
△Φ屬 |
△t |
1 |
2 |
1 |
2 |
1 |
3 |
2U |
3BR |
1 |
2 |
1 |
2 |
❸ 子彈測速
槍口的初速即彈頭初速。彈頭初速是通過測試裝置測定,然後計算出來的。彈頭在彈道上任意點的速度通常是通過測試彈道上兩點間的飛行時間後,通過計算獲得的。因為,當彈道上兩點間的距離很小時,彈頭在其間運動速度的變化也很小,這時就可以按勻速運動處理,因此用彈頭通過這兩點間的平均速度代替區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目前,彈頭速度的測試普遍採用天幕靶、線圈靶、錫箔靶作為區截裝置,採用電子計時儀測量彈頭飛行時間。如錫箔靶,它是一種斷通靶,用彈頭來接通前後兩層錫箔紙,實現啟動和關閉計時儀。
彈頭在彈道上任意點的速度常用Vx表示,如V5即指彈頭在距離槍口5m彈道上那一點的速度。彈頭初速是指彈頭出槍口切面瞬時的速度,用V0表示。通常V0是通過測試槍口附近所規定距離上的彈頭速度Vx,井進行計算獲得的。
❹ 假設你只有天平和直尺,如何設計一個實驗測量從槍膛中射出的子彈速度,大學物理(用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
子彈的「初速度」取決於槍和子彈的類型,高速步槍發射子彈的速度比小型手槍要快得容多。但是,把子彈推出槍膛的爆炸裝填物通常會製造出相當於重力加速度萬倍以上的加速度。這意味著(在槍膛內)運動不到50毫米之後,子彈即可從靜止達到超音速。
子彈出膛後,仍受火葯爆破空氣膨脹的助推力而做加速運動,隨著彈頭的遠離,此助推力明顯減弱,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至助推力和空氣阻力相等時,彈頭達到最大速度。
由地心引力做拋物運動,拋物線的切線方向的運動速度逐漸增大,分解開來的話,垂直地面的速度,加速度為g,水平方向因受空氣阻力而做減速運動。其實在有效射程內,這些速度變化和運動方向變化可以忽略。
(4)設計一個子彈測速裝置擴展閱讀:
動能定理研究的對象是單一的物體,或者是可以看成單一物體的物體系。
動能定理的計算式是等式,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動能定理適用於物體的直線運動,也適應於曲線運動;適用於恆力做功,也適用於變力做功;力可以是分段作用,也可以是同時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個力的正負代數和即可,這就是動能定理的優越性。
❺ 用西門子PLC來設計一個測速系統的任務書怎麼寫
要看 具體 的要求 一般 用編碼器 就可以
❻ 大面積激光光幕立靶坐標測量系統,可用來測量子彈彈著點坐標及其子彈飛行速度。
IMS生產的光幕靶,可以測試子彈的速度,子彈測速系統。不過如果你是課程設計用的,估計成本太高了。
❼ 設計測速電路以及報警電路,實現對系統轉速的實時監控。
感測器,時間繼電器配??器或模數轉換配中央處理器,材料類型都給你選了,不會還要圖紙吧,要圖紙的把設備表達清楚的,先有工藝,再配機械,電器要根據機械來,水平的?旋轉的,流水線,固體還是流體
❽ 現有的子彈測速方式
有啊。比如讓它打一個靜止的木塊。木塊質量已知哈。
然後就是射入後他們一起運動直到靜止。
忽略空氣阻力。看看他們運行的距離,運用摩擦耗功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剛射入木塊時它們共有的速度。
最後根據動量定理得出子彈的速度。
❾ 一顆子彈設計一個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塊物塊被射中的時間准時會有能量損失嗎
在運動的過程中,子彈相對運動的位移x 1 =2cm,木塊向前運動的位移為x 2 =1cm,子彈的位移為3cm,根據動能定理得,對子彈有:-f(x 1 +x 2 )=△E k1 ,子彈損失的動能大小為f(x 1 +x 2 ).
對於木塊,有fx 2 =△E k2 ,則木塊獲得動能為fx 2 .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得,子彈和木塊共同損失的動能△E=fx 1 .
可知子彈損失的動能、木塊獲得的動能、子彈和木塊共同損失的動能三者之比為:(x 1 +x 2 ):x 2 :x 1 =3:1:2.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❿ 某同學設計一個發電測速裝置,工作原理如圖....第二小題△ψ為什麼等於那個△θ是什麼,而且我沒有理
本題作者是設想有一個如圖紅線組成的迴路,這樣在OA轉動時就有磁通量變化,與轉動求得的電動勢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