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水稻自動加秧裝置

水稻自動加秧裝置

發布時間:2022-03-09 08:26:54

1. 水稻自動化

我國早已實現了自動化了。機械化設施主要有:水稻生產的耕整機械、播種育秧與栽插機械、植保機械、聯合收獲機械、乾燥機械等。

2. 水稻機械育秧需要哪些機具和設備

全套水稻機械育秧機具和設備應包括:①種子處理設備:包括重力式回種子精選機、脫答芒機、浸種容器、催芽器和脫水機等;②苗床准備機具:育秧盤、襯套、碎土篩土機、肥土攪拌機、床土運輸機;③播種流水線機組:由機架、種子箱、排種裝置、鋪土箱、鋪土裝置、噴水箱、噴水裝置、動力傳動機構和調節制動離合器等組成;④出芽室設備:由保溫、控溫、加濕(噴水)裝置、秧盤架等組成;⑤綠化煉苗設備:指可以控制光、溫的溫室,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泥磚玻璃結構綠化溫室,另一種是塑料大棚;⑥加溫設備:可因地制宜,採用適當的加溫設備。目前機械育秧的加溫方法有以下幾種:小型煤爐加溫、電熱空氣加溫、電熱蒸汽加溫、低壓蒸汽鍋爐加溫。

3. 水稻機械化插秧有什麼優點

直播水稻的主要優點是:(1)省工、省力,勞動生產率高:直播水稻省去了育苗移栽用工,尤其有利於機械化操作和飛機播種,更能節省大量人工和減輕勞動強度,把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繁重插秧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與人工手插秧相比,勞動效率可提高1.5倍以上,更適於規模經營。(2)不佔用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由於直播稻直接在大田中播種,無需育秧和專用秧田,在一年一熟不存在前後茬矛盾的地區,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多熟制季節矛盾不突出的地區,可減少前茬作物的因預留秧田而不能種植的產量損失。但在茬口季節緊張的地區,一般不採用,以免影響周年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3)縮短水稻生育期:直播稻沒有拔秧斷根和移栽後返青活棵過程,能提早分櫱,加快生長發育,同時因直播稻分櫱早,有效穗數多,每穗總粒數減少,其灌漿結實成熟時間也相應縮短,因而直播稻的全生育期縮短。一般直播稻的生育期比同品種(組合)同期播種的移栽稻生育期縮短10天左右。對多熟制生產有利,只要品種搭配適當,也有利於季季增產和全年高產。(4)經濟效益好:直播稻由於其省工、不佔用秧田、大田生長期縮短和機械化作業程度高等原因,使得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投入產出率增高。一般每公頃可節省用工60個左右,減少施用尿素約60千克左右,節省生產成本750元左右,單位投入產出率比移栽稻高20%〜25%,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若大規模經營採用機械化生產,則經濟效益會更高。

4. 現代水稻種植設備有哪些

朋友你好,現在水稻種植設備有哪些?有自動插秧機,自動收割機,自動灌裝機等等。

5. 聽說這個水稻直播機這個機械真的不用育苗不用插秧,直接在水稻里播種長稻子,是這么回事嗎

水稻直播機確實不用育秧,直接將催芽好的谷種利用直播機器播種到田裡,不用插內秧。
優點容:第一,省人工及減輕勞動量。第二,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控制密度控制播種量。
缺點:第一,對田塊要求高,主要是田塊整理平整,無積水無水坑。第二,機器效率低。對密度及株距行距無法有效控制,最容易出現稀得稀,密得密。這是由於水稻種子顆粒太小,無法精準分顆粒播種。第三,如果水田深度不一,很容易行走不利,造成機械陷入。
常用的水稻直播機有半機械式,和全自動兩種類型,兩種類型基本無法克服這些缺點,實際應用效果差。
目前,有無人機撒播,效果也不理想,最後可能比較省力的方式就是人工撒播。

6. 水稻插秧機的原理和構造

插秧機的工作過程,因結構不同而各有差異,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群體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原理為:秧苗以群體狀態整齊放入秧箱,隨秧箱作橫向移動,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數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按農藝要求將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軌跡回至秧箱取秧。
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船板)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 是水稻插秧機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及其驅動機構和軌跡控制機構組成。取秧器在驅動機構的驅動和軌跡控制機構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軌跡從秧箱中分取一定數量的秧苗並將其插入土中,然後返回原始位置開始下一次循環動作。按分秧動作,有橫分和縱分兩種。①橫分取秧器有適於拔取苗栽插的秧夾和適於帶土苗栽插的切扒式秧爪,兩者根據需要可互換使用。秧夾由活動夾片和固定夾片構成,其張開度根據秧苗的粗細和秧苗數量進行調節;切扒式秧爪帶有脫秧片,使帶土秧苗從秧爪上順利脫出。②縱分取秧器有適於拔取苗栽插的梳式秧爪,適於帶土苗栽插的有裝上脫秧器的梳式秧爪,或採用筷子式秧爪。梳式秧爪在分秧過程中對秧苗有分理作用;筷子式秧爪在插入帶土秧苗中取秧時,由推秧片把帶土苗強制推出。
一定數量的秧夾或秧爪按規定行距配置在秧夾(或秧爪)排上。在滾動直插式插秧機上,一般有2~4個秧爪排與作圓周運動的分插輪轉臂鉸接相連;在擺動直插式插秧機上。一般是一個秧爪排同作往復擺動的搖臂鉸接相連,也可將一個取秧器直接裝在一組曲柄連桿機構的連桿上,進行分組驅動。在多數插秧機上,取秧器的運動軌跡除由驅動機構控制外,還受軌跡控制機構的控制。常用的軌跡控制機構有導槽、滑道、凸輪、行星齒輪和四桿機構等,與各種驅動機構配合組成各種類型的分插秧機構。 人力插秧機以船板為承載浮體,支承機器的全部重量,一般不設行走裝置,作業時由人力牽引,使船板在泥面滑行。自走式機動插秧機的行走裝置包括驅動輪、導向輪和陸地運輸輪等。驅動輪多採用葉片式鐵輪,並有獨輪驅動、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等類型,其承載浮體有整式船板和間隔配置的浮板兩種類型,支承機器的部分重量。中國的乘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多採用前面一個驅動輪、後面為整體式船板的獨輪驅動方式,陸地運輸時加裝2個尾輪,具有結構簡單、行駛阻力小、操縱輕便、行駛直線性和轉彎靠行性能好等特點。日本則採用前面兩個導向輪、後面兩個驅動輪加3~4塊浮板的驅動方式,或前、後4個驅動輪加浮板的驅動方式。日本的手扶自走式機動插秧機多採用兩個驅動輪加浮板的驅動方式。 動力驅動部分及其他 自走式機動插秧機的動力驅動部分包括發動機、 變速傳動裝置,以及轉向、換檔、離合等操縱機構。此外還有各種調節裝置、監測訊號裝置、牽引架、插秧手座位、秧籃及遮陽裝置等輔助部分。

7. 水稻插秧機取秧原理

插秧機的工作過程,因結構不同而各有差異,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內群體逐次分格取秧容直接栽插」原理為:秧苗以群體狀態整齊放入秧箱,隨秧箱作橫向移動,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數量的秧苗,在插秧軌跡控制機構作用下,按農藝要求將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軌跡回至秧箱取秧。
各種插秧機栽插部分的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機由秧箱、分插秧機構、機架和浮體(船板)等組成,自走式機動插秧機還設有動力驅動、行走裝置、送秧機構等部分。
水稻插秧機是將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種植機械。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質量,實現合理密植,有利於後續作業的機械化。

8. 水稻插秧機必須有種塑料秧盤才能使用

需要育秧盤,才能利於規范育苗用於機插秧。

育秧盤是水稻插秧回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件,其主要答功能是實現稻秧的育苗過程。育秧盤是以聚氯乙烯為原料,經過特殊工藝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輕、易搬運、便於貯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點。不同的插秧機配備不同規格的育秧盤,通常分硬育秧盤和軟育秧盤。

育秧盤撒種:

9. 水稻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如何計算

日本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農業也很發達的國家。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積少,全國人均耕地只有0.044公頃,按農業人中計算人均佔有耕地僅0.274公頃,產值占種植業(水稻、小麥、蔬菜、水果等總產值)的47%,田間作業從耕整地、插秧、植保、收獲等全部實現了機械化。1996年,日本的水稻聯合收割機收獲達到了機收的85%(其餘為割捆機收)。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聯合收獲機械居世界領先水平。能在水稻育秧、移栽方面很快實現機械化,有賴於高度重視農藝和農機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發達的工業所提供的高質量設備。

除水稻生產外,奶牛飼養、肉牛和養雞、養豬業也都實現了集約化與機械化。設施農業如日光溫室也很發達,溫室內溫度、濕度、通風等自動控制,花卉、蔬菜、養菇等廣泛採用溫室栽培,室內作業小型機械齊全,機械化程度也較高。日本對漁業非常重視,在大力發展遠洋捕撈與加工的同時,特別重視開發和利用沿海水域資源。再次實行「沿海漁業構造改善事業計劃」,1976—1982年共投資2000億日元,設置漁礁、建造養殖和保護沿海漁場,這些措施有力地保護了近海漁場和沿海漁業資源,使沿海漁產品和遠洋捕撈得到了同時發展,在海洋漁業方面居世界前列。日本的農業,特點是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水平高,產品質量好,對小規模經營適應力強,此外,每公頃農用地拖拉機功率比美國、英國、法國等高度機械化國家投入多(每公頃農用地拖拉機功率:日本8.0kw、美國0.4kw、英國1kw、法國1.6kw、義大利1.5kw)。

日本的農機生產企業有近千家,但小企業多,農業機械主要生產供應集中在久保田、洋馬、井關、三菱四大農機公司。久保田和洋馬等公司生產水稻從育秧到拖拉機、插秧機、植保機械、水稻收獲、脫粒、乾燥、運輸等各類農業機械。其中如久保田的SR—331KH溫室育苗播種設備、KS—560C/84C育苗器、SPA65型高速插秧機、S1—6HD兩輪步行式插秧機及PRO481半喂入水稻聯合收割機和洋馬農機公司的輪式拖拉機系列、GP6乘座式插秧機、AP600步行式插秧機、機動噴霧機、CA160、CA215、CA355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及CA600、CA700、CA1200 自走式全喂入聯合收割機。此外洋馬公司還成批生產1行與2行割捆機和自走式脫粒機,也生產成套乾燥與碾米、計量、檢查設備。洋馬公司還特為中國開發了Ce —1人民號聯合收割機。井關公司的拖拉機、育秧設備、水稻插秧機、半喂入收割機和收獲後加工設備如烘乾機、碾米機、計量分選機也較齊全。此外還生產蔬菜栽培用機械如自動育苗播種裝置、蔬菜插秧機、自動嫁接裝置和乘座式田間管理機等。這些都代表了日本現代農業裝備水平。

10. 水稻機械化插秧是將怎麼樣的秧苗用機械移栽到大田中去的水稻種植方式

插秧機的主要技術特點: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標可以量化調節。插秧機所插基本苗由每畝所插的穴數(密度)及每穴株數所決定。根據水稻群體質量栽培擴行減苗等要求,插秧機行距固定為30cm,株距有多檔或無級調整,達到每畝1~2萬穴的栽插密度。通過調節橫向移動手柄(多檔或無級)與縱向送秧調節手柄(多檔)來調整所取小秧塊面積(每穴苗數),達到適宜基本苗要求,同時插深也可以通過手柄方便地精確調節,能充分滿足農藝技術要求。二是具有液壓仿形系統,提高水田作業穩定性。它可以隨著大田表面及硬底層的起伏,不斷調整機器狀態,保證機器平衡和插深一致。同時隨著土壤表面因整田方式而造成的土質硬軟不同的差異,保持船板一定的接地壓力,避免產生強烈的壅泥排水而影響已插秧苗。三是機電一體化程度高,操作靈活自如。高性能插秧機具有世界先進機械技術水平,自動化控制和機電一體化程度高,充分保證了機具的可靠性、適應性和操作靈活性。 四是作業效率高,省工節本增效。步行式插秧機的作業效率最高可達4畝/小時,乘坐式高速插秧機7畝/小時。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步行式插秧機的作業效率一般為2.5畝/小時,乘坐式高速插秧機為5畝/小時,遠遠高於人工栽插的效率。

閱讀全文

與水稻自動加秧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找回設備 瀏覽:188
儀表內介質是什麼 瀏覽:472
儀表盤轉針響是怎麼回事 瀏覽:590
smart有沒有工具箱 瀏覽:406
低壓鑄造輪轂過程與普通輪轂有什麼區別 瀏覽:437
不是一體的地熱閥門怎麼換 瀏覽:904
暖氣包左右2個閥門的功能 瀏覽:969
什麼車儀表盤和urv一樣 瀏覽:298
安裝在灶台上的燃氣閥門 瀏覽:677
小型電動工具種類 瀏覽:884
自動加粉裝置 瀏覽:40
cef工具箱 瀏覽:254
車橋使用什麼軸承 瀏覽:286
天正電氣怎麼算消防設備 瀏覽:73
廢棄機械師怎麼進不去 瀏覽:781
義烏市哲誠五金製品廠 瀏覽:132
超聲儀器使用了哪些效應 瀏覽:941
天梭機械表一個月差多少 瀏覽:769
南京林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97
阿為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