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圖是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的實驗裝置圖 A瓶內NaOH的作用是什麼
除去空氣中的CO2,防止對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產生干擾。(因為你說不清D中的沉澱是因為空氣中有CO2還是C中有氧呼吸產生的)
B瓶是為了檢驗CO2是否除盡,並不是用來吸收CO2的!
『貳』 怎樣證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實驗
1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滴試管中。2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並在水面處做好標記 看到的現象: 過幾天發現水面下降了。結論:說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的作用。
『叄』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
(1)暗處理:把盆栽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部分光照: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幾小時後,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
(2)開啟抽氣泵後,玻璃瓶內的空氣減少,外界空氣通過裝有濃氫氧化鈉的玻璃瓶再進入有葉片的玻璃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所吸收,玻璃瓶中的葉片就得不到二氧化碳;玻璃瓶外葉片可以正常的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玻璃瓶內外的葉片是一組對照實驗,瓶外的葉片是實驗組,瓶內的葉片是對照組,變數是二氧化碳.
(3)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於觀察到澱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
(4)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顏色變化.B葉片分沒有變藍色,A葉片變成藍色.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還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澱粉,該實驗還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黑暗(暗)有機物(澱粉)(2)對照二氧化碳
(3)水葉綠素(4)不變澱粉二氧化碳
『肆』 請你設計一個實驗,研究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作用,請寫出實驗需要的材料和實驗步驟。
實驗材料:試管、水、植物油、帶根的植物、記號筆
實驗步驟:
① 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
②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並在水面處做好標記。
④觀察試管中的水量有什麼變化。
實驗現象:我發現試管中的水在慢慢( 減少 )。
實驗結論:植物的根( 具有 )(填「具有」或「不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伍』 將某種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內,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實驗以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
A選項:由圖可知,20度時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證明可以生長。
B選項:應該是35度最有利於有機物積累,產出的有機物減去消耗的有機物(黑暗消耗的CO2表示呼吸強度)
關於C選項。。我和lz有點不同見解,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為3.5x12,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3.0x24,所以植物不斷消耗有機物,所以不能正常生長
D選項正確,按我上面的公式計算:產生的有機物:3.25x12,消耗的有機物:1.5x24,是積累有機物的過程,所以可以正常生長。
p.s此處大一狗,只是來裝逼的,高中的東西早就忘了不少,然後解釋錯了不要打我啊0.0其實可以去問問老師啊,堅決問,堅持問,問到老師煩0.0我當年就是這樣混過來的。。
還有我錯了的話求正確答案解釋,謝謝啦
『陸』 如圖是探究細胞呼吸作用的兩套實驗裝置,甲裝置瓶內和乙裝置A瓶內都是萌發的種子,乙裝置B瓶內是煮熟的種
(1)圖乙A、B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後,由於A瓶中的回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答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B瓶煮熟的種子溫度變化不大,因此A瓶中溫度明顯高於B瓶,乙裝置A、B屬於對照實驗.
(2)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3)乙裝置中由於A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則乙實驗的結果證明細胞呼吸作用會釋放能量(或種子萌發會產生熱量)
故答案為:
(1)乙;
(2)細胞的呼吸會產生二氧化碳(或種子萌發會產生二氧化碳)
(3)細胞呼吸作用會釋放能量(或種子萌發會產生熱量)
『柒』 吸收實驗液封裝置的作用是什麼,如何設計
液封裝置的作用是為了防止吸收過程中氣相短路,液封裝置又稱為π型管,即利用連通器原理設計。
另一種解答:(最後一題)http://www.docin.com/p-212984546.html
『捌』 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①實驗時,廣口瓶用不透光的黑
①實驗時,廣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紙包住,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瓶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對實驗產生干擾,故正確;
②經過一段時間後,在缺少光照的條件下,植物主要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所以瓶內壓強變小,可以看到細玻璃管中的紅墨水向左移動,故錯誤;
③實驗結束後,揭去廣口瓶外的黑紙,由於石灰水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鈣的沉澱,所以石灰水會變渾濁,故正確.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