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自動水表檢定裝置有容積法和稱重法兩種,這兩種有什麼區別啊。求詳細解釋。。
容積法應該是流過水表的標准體積與水表測量的水的體積相比較來鑒定水表的誤差。稱重法應該是將稱重的重量轉換成水的體積,再用水的體積來鑒定水表,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㈡ 水表檢定裝置如何使用。。就自來水公司用來校表的那個機器請問怎麼使用以及如何通過它來檢定水表
看是手動的還是自動的。一般的步驟,現將水表夾在裝置上,水表前後應有直管段,直管段長回度大約答10倍的水表口徑。然後放氣,放氣時要先開大轉子,但不要超過水表的最大流量(Q4),依次放氣,最小轉子時要慢開,以免將轉子或玻璃損壞。待沒有氣泡了,就可以檢測水表了。
檢測水表基本步驟:水表讀數,關閉底閥,打開轉子的流量調節閥,分別到Q3、Q2、Q1流量點,待水進入標准罐至指定位置,關閉轉子的流量調節閥,讀水表數和標准罐的體積,做相對誤差,看是否合格。
㈢ 按使用用途,對廚房,衛生間,等用水分別設置用水計量裝置,統計用水量;怎麼實現
在上水部位安裝水表啊,現在的水表都是電子式的,可以詳細記錄每個水龍頭的用水量啊,很精確的。
㈣ 水表的工作原理
水表原理——旋翼式水表
旋翼式單流束水表的工作原理是:水流從表殼進水口切向沖擊葉輪使之旋轉,然後通過齒輪減速機構連續記錄葉輪的轉數,從而記錄流經水表的累積流量。
旋翼式多流束水表的工作原理與單流束水表基本相同,它是通過葉輪盒的分配作用,將多束水流從葉輪盒的進水口切向沖擊葉輪,使水流對葉輪的軸向沖擊力得到平衡,減少了葉輪支承部分的磨損,並從結構上減少水表安裝、結垢對水表誤差的影響,總體性能明顯高於單流束水表。
水表原理——旋轉活塞式水表
旋轉活塞式水表是利用水表計量室二端(進水口、出水口)的壓力差,進水口進入的水流推動活塞旋轉,將計量室內的水擠壓到出水口。隨著活塞的旋轉,在低壓端(通出水口)容積逐漸縮小的同時,高壓端(通進水口)容積不斷增大。活塞每旋轉1周,即把一個計量室容積的水擠出出水口,同時通過活塞軸推動撥叉旋轉1周以記錄用水量。
活塞每旋轉1周即記錄一個計量室容積的用水量,這是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出來的,而且水表計量腔內的零件材料磨擦系數小,幾何尺寸精度高,因此水表的計量精度很高,可以達到ISO4064C級、D級水平,對水費回收十分有利。其缺點是對水質要求比較高。活塞沿計量室壁運動是滾動加滑動過程,且活塞置於計量室中的間隙只有0.02~0.1mm,因此雜質和細砂將嚴重影響水表的計量性能和使用壽命。
水表原理——智能水表
目前國內製造的智能水表,可分為預付費水表、遠傳水表兩大類,其共同特點是測量水流的感測器仍採用普通水表,通過在水表的讀數盤指針或齒輪組的某個位置安裝感測元件,將原水表的機械讀數轉換成電信號數據,然後進行採集、傳輸和儲存,按結算交易方式的要求自動或人工進行控制。因為它們的基表都是採用的速度式水表,所以按照水表的原理分類他們還都屬於速度式水表一類,只是在讀數方式、指示機構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增加了預付費、遠傳讀數等自動化抄表系統功能,而計量機構、傳動方式還是機械式的,水表的准確度(精度)等級和普通機械水表一樣,都是2.0級。
㈤ 經檢測水表計量正常,但重新安回後,並檢查確實沒有滴漏,但水表像是有自動裝置,每天跑水一百升
你好!存懷疑的話可以找計量局撿測,他們跟自來水不是一家單位。
㈥ 水表上這個是什麼裝置
自我安慰吧!現在的水表都不是30年前的鐵芯,這傢伙想用強磁把水表轉速減慢是可笑的
㈦ 智能水表工作的原理,它是怎麼工作的
1、智能水表工作的原理
通過在水表的讀數盤指針或齒輪組的某個位置安裝感測元件,將原水表的機械讀數轉換成電信號數據,然後進行採集、傳輸和儲存,按結算交易方式的要求自動或人工進行控制。
2、工作方式
將含有金額的IC卡片插入水表中的IC卡讀寫器,經微機模塊識別和下載金額後,閥門開啟,用戶可以正常用水。當用戶用水時,水量採集裝置開始對用水量進行採集,並轉換成所需的電子信號供給微機模塊進行計量,並在LCD顯示模塊上顯示出來。
當用戶的用水金額下降到一定數值時,微機模塊進行聲音報警,提示用戶應該去持卡交費購水。如超過用水金額,則微機模塊會自動將電控閥門關閉,切斷供水。直至用戶插入已經交費的IC卡片重新開始開啟閥門進行供水。
(7)水表自動計量裝置擴展閱讀:
智能水表的設計
智能水表因其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抄表方式,實行買卡用水的收費模式,在節省大量人力的基礎上,同時解決了長期困擾供水行業的水費拖欠問題,因而將直接給供水行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所以,它的可實施性正被日益看好。而如何對水表在技術上、性能上、價格上實行優化設計,將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組成部分
發訊基表就是在普通的機械式水表中安裝發訊裝置以提供計量信號給水表電子主控電路以實現用水自動計量。水表的發訊裝置由一小磁鋼與一磁敏元件以一定的位置關系構成,當一個計量單位(一般是0.01m3或0.1m3)的水流經過後,磁敏元件就發出一脈沖信號給主控電路用以計數。
普遍採用的磁敏元件有干簧管和霍爾元件兩種。干簧管因其靜態時的零功耗性能在電池供電的微功耗智能水表中佔有明顯的優勢,而優質干簧管100萬次以上的工作壽命也完全能滿足水表的使用周期。
霍爾元件的功耗普遍在mA級,雖然也出現了微功耗的新品,(如Allegro公司的開關型霍爾元件A3210,它的靜態功耗只有1μA。)但是其價格相對比較昂貴。
㈧ 全自動水表檢定裝置與手動檢定裝置區別在哪
你好,個人理解全自動的機械化水平更高一些,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成本,而手動的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
㈨ 水表檢定裝置的計量等級0.2級的出處,數字後面需加百分號嗎
新標准確實已經取消了以前的ABC級水表的等級區分,沒有了所謂的版A級表B級表之稱呼,現權在主要關注Q3/Q1的比值,在水表表盤上標示為R-,例如R80,表示Q3/Q1為80。然後以此可推算去Q2、Q4等值,具體見新標,不再多說了。
總的來說:新標與舊標的區別就是分界流量變小了,常用流量變大了。
㈩ 水表檢定裝置可以改成流量計檢定裝置嗎
可以的 水標檢定裝置就是流量計檢定裝置的一種。
水表的檢定裝置一般性是有光電發訊專裝置將機屬械式水表的葉輪轉動轉化為電信號給計算機計數並檢測精度的。
而流量計檢定裝置不光是檢測脈沖信號,有的還需要接收電流信號,電壓信號等。
你的工控機要支持採集這種信號才可以。
另外:有的流量計需要檢定瞬時流量,如差壓式的流量計,浮子流量計,這就需要裝置的瞬時流量非常穩定,這個和穩壓方式,以及標定方式有關,是靜態容積法?動態容積法?靜態稱重法?動態稱重法還是標准表法等標定方式有關。
一般來說,普通的水表檢定裝置包含了某一種檢定方法,但不一定適合所有流量計的檢定。
並且,常規的水表檢定裝置流量很小,只適用檢定口徑不大的流量計,如DN25以內的渦輪流量計就不需要做很多的改動就能檢定。
你可以參考一下「全自動水表檢定裝置的改進意見」這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