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傳熱裝置的實驗原理

傳熱裝置的實驗原理

發布時間:2022-03-09 06:07:32

⑴ 熱傳導的基本原理

熱傳導(thermal conction)是介質內無宏觀運動時的傳熱現象,其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均可發生,但嚴格而言,只有在固體中才是純粹的熱傳導,而流體即使處於靜止狀態,其中也會由於溫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產生自然對流,因此,在流體中熱對流與熱傳導同時發生。

物體或系統內的溫度差,是熱傳導的必要條件。或者說,只要介質內或者介質之間存在溫度差,就一定會發生傳熱。熱傳導速率決定於物體內溫度場的分布情況。
熱量從系統的一部分傳到另一部分或由一個系統傳到另一個系統的現象叫傳熱。熱傳導是三種傳熱模式(熱傳導、對流、輻射)之一。它是固體中傳熱的主要方式,在不流動的液體或氣體層中層層傳遞,在流動情況下往往與熱對流同時發生。

介紹什麼是熱傳導
4.4萬 31"
世界上導熱最快的管,熱傳導性是銅的200倍,用人的體溫切冰塊!
8915 1'23"
>
熱傳導 [rè chuán dǎo]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馮麗萍
熱傳導(thermal conction)是介質內無宏觀運動時的傳熱現象,其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均可發生,但嚴格而言,只有在固體中才是純粹的熱傳導,而流體即使處於靜止狀態,其中也會由於溫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產生自然對流,因此,在流體中熱對流與熱傳導同時發生。

中文名
熱傳導
外文名
thermal conction
簡介
熱能從高溫向低溫部分轉移的過程
類別
物理現象
數學表達
傅立葉定律 熱擴散方程
快速
導航
辭典中的定義

數學表達

工業應用

其他傳熱模式

熱的導體
簡介
物體或系統內的溫度差,是熱傳導的必要條件。或者說,只要介質內或者介質之間存在溫度差,就一定會發生傳熱。熱傳導速率決定於物體內溫度場的分布情況。
熱量從系統的一部分傳到另一部分或由一個系統傳到另一個系統的現象叫傳熱。熱傳導是三種傳熱模式(熱傳導、對流、輻射)之一。它是固體中傳熱的主要方式,在不流動的液體或氣體層中層層傳遞,在流動情況下往往與熱對流同時發生。

熱傳導
熱傳導實質是由物質中大量的分子熱運動互相撞擊,而使能量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至低溫部分,或由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的過程。[1] 在固體中,熱傳導的微觀過程是:在溫度高的部分,晶體中結點上的微粒振動動能較大。在低溫部分,微粒振動動能較小。因微粒的振動互相作用,所以在晶體內部熱能由動能大的部分向動能小的部分傳導。固體中熱的傳導,就是能量的遷移。
在導體中,因存在大量的自由電子,在不停地作無規則的熱運動。一般晶格震動的能量較小,自由電子在金屬晶體中對熱的傳導起主要作用。所以一般的電導體也是熱的良導體。在液體中熱傳導表現為:液體分子在溫度高的區域熱運動比較強,由於液體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熱運動的能量將逐漸向周圍層層傳遞,引起了熱傳導現象。由於熱傳導系數小,傳導的較慢,它與固體相似;不同於液體,氣體分子之間的間距比較大,氣體依靠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以及分子間的碰撞,在氣體內部發生能量遷移,從而形成宏觀上的熱量傳遞。
熱量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部分沿著物體傳到溫度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熱傳導

⑵ 不良導體的導熱系數的測定的實驗原理用了哪些近似條件

熱量在樣品內部的傳導過程為理想的由下表面至上表面的一維傳熱、不存在橫向熱流,外部測量環境則為理想的絕熱條件、不存在熱損耗

⑶ 傳熱學基本原理

用實驗法,數值法,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熱量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⑷ 鋁熱反應的實驗原理

鋁熱反應的原理,是鋁單質在高溫的條件下進行的一種氧化還原反應,體現出了鋁的強還原性。由於氧化鋁的生成焓(-1645kJ/mol) 極低,故反應會放出巨大的熱,甚至可以使生成的金屬以熔融態出現。另一方面,反應放出大量熱使鋁熔化,反應在液相中進行使反應速率極快,短時間放出極大量的熱。鋁熱反應的劇烈程度,由金屬離子氧化性所決定。據估計,500克鋁熱劑(成分是氧化鐵和鋁)會在30秒內燃燒殆盡。
表達式:2yAl+3MxOy=高溫=yAl₂O₃+3xM(M為金屬元素)
實驗反應化學方程式:
氧化鐵:2Al+Fe2O3==高溫==2Fe+Al₂O₃
四氧化三鐵:8Al+3Fe3O4==高溫==9Fe+4Al₂O₃
二氧化錳:4Al+3MnO2==高溫==3Mn+2Al₂O₃
五氧化二釩:10Al+3V2O5==高溫==6V+5Al₂O₃
氧化鉻:2Al+Cr2O3==高溫==2Cr+Al₂O₃
(鋁熱反應配平技巧:取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兩邊氧的最小公倍數,即可快速配平,如鋁熱法中,可取Fe₃O₄和Al₂O₃中氧的最小公倍數12,則Fe₃O₄前應為3,Al₂O₃前應為4,底下便可得到Al為8,Fe為9)

⑸ 換熱實驗 化工原理

換熱實驗中,抽氣速率管路特性泵的有效功率泵效率最大允許安裝高度風機全壓換算液體的攪拌攪拌目的均相液體的混合,多相物體 ( 液液,氣液,液固 ) 的分散和接觸,強化傳熱。攪拌器按工作原理分類攪拌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旋槳式,渦輪式兩大類。旋槳式大流量,低壓頭;渦輪式小流量,高壓頭。混合效果攪拌器的混合效果可以用調勻度、分隔尺度來度量。宏觀混合總體流動是大尺度的宏觀混合;強烈的湍動或強剪切力場是小尺度的宏觀混合。微觀混合只有分子擴散才能達到微觀混合。總體流動和強剪切力場雖然本身不是微觀混合,但是可以促進微觀混合,縮短分子擴散的時間。攪拌器的兩個功能產生總體流動;同時形成湍動或強剪切力場。改善攪拌效果的工程措施改善攪拌效果可採取增加攪拌轉速、加擋板、偏心安裝攪拌器、裝導流筒等措施。流體通過顆粒層的流動非球形顆粒的當量直徑球形顆粒與實際非球形顆粒在某一方面相等,該球形的直徑為非球形顆粒的當量直徑,如體積當量直徑、面積當量直徑、比表面積當量直徑等。形狀系數等體積球形的表面積與非球形顆粒的表面積之比。分布函數小於某一直徑的顆粒占總量的分率。頻率函數某一粒徑范圍內的顆粒占總量的分率與粒徑范圍之比。

⑹ 化工原理實驗傳熱

你說的這個公式Nu=0.023Re0.8Pr0.4 適用於流體在管槽內做強迫對流紊流對流換熱的情況,而要回歸試驗結果時,你首先要判斷是否符合上述應用范圍。

⑺ 化工原理的傳熱實驗,精餾實驗和吸收實驗

我只知道廁所便池的S形彎管就是液封裝置。

⑻ 傳熱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傳熱的基本原理

凡有溫差的地方就有熱量的傳遞。

熱量傳遞的兩個基本規律是:

---熱量從高溫區流向低溫區;

---高溫區發出的熱量必定等於低溫區吸收的熱量。

熱量的傳遞過程可區分為穩定過程和不穩定過程兩大類:

---凡是物體中各點溫度不隨時間而變化的熱傳遞過程稱為穩定熱傳遞過程;

---反之則稱為不穩定過程。

六、傳熱的基本方式

導熱、對流、輻射。它們可以單獨出現,也可能兩種或三種形式同時出現。

七、導熱機理

氣體導熱是由氣體分子不規則運動時相互碰撞的結果。

金屬導體中的導熱主要靠自由電子的運動來完成。

非導電固體中的導熱是通過晶格結構的振動實現的。

液體中的導熱機理主要靠彈性波的作用。

八、熱設計三個常用措施:降耗、導熱、布局

降耗是不讓熱量產生;導熱是把熱量導走不產生影響;布局是熱也沒散掉但通過措施隔離熱敏感器件;有點類似於電磁兼容方面針對發射源、傳播路徑、敏感設備的三個措施。

降耗是最原始最根本的解決方式,降額和低功耗的設計方案是兩個主要途徑,低功耗的方案需要結合具體的設計進行分析,不予贅述。器件選型時盡量選用發熱小的元器件,如片狀電阻、線繞電阻(少用碳膜電阻);獨石電容、鉭電容(少用紙介電容);MOS、CMOS電路(少用鍺管);指示燈採用發光二極體或液晶屏(少用白熾燈),表面安裝器件等。除了選擇低功耗器件外,對一些溫度敏感的特型元件進行溫度補償與控制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尤其是放大電路的電容電阻等定量測量關鍵器件。

降額是最需要考慮的降耗方式,假設一根細導線,標稱能通過10A的電流,電流在其上產生的熱量就較多,把導線加粗,增大餘量,標稱通過20A的電流,則同樣都是通過10A電流時,因為內阻產生的熱損耗就會減小,熱量就小。而且因為降額,在環境溫度升高時,器件性能下降情況下,但因為有餘量,即使性能下降,也能滿足要求,這是降額對於增強可靠性的另一個作用。

⑼ 溫度感測器的溫度特性測量涉及到的實驗原理在實驗裝置中是如何實現的

什麼都說話,氣的溫度,說話特性的回復,不揉急躁的實驗室原理的實驗中如何實現的方法也是很好的一個過程

閱讀全文

與傳熱裝置的實驗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找回設備 瀏覽:188
儀表內介質是什麼 瀏覽:472
儀表盤轉針響是怎麼回事 瀏覽:590
smart有沒有工具箱 瀏覽:406
低壓鑄造輪轂過程與普通輪轂有什麼區別 瀏覽:437
不是一體的地熱閥門怎麼換 瀏覽:904
暖氣包左右2個閥門的功能 瀏覽:969
什麼車儀表盤和urv一樣 瀏覽:298
安裝在灶台上的燃氣閥門 瀏覽:677
小型電動工具種類 瀏覽:884
自動加粉裝置 瀏覽:40
cef工具箱 瀏覽:254
車橋使用什麼軸承 瀏覽:286
天正電氣怎麼算消防設備 瀏覽:73
廢棄機械師怎麼進不去 瀏覽:781
義烏市哲誠五金製品廠 瀏覽:132
超聲儀器使用了哪些效應 瀏覽:941
天梭機械表一個月差多少 瀏覽:769
南京林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97
阿為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