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有3mm和2mm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2mm的好,可以更有利於找准像的位置 因為玻璃板過厚就會有兩個像,一個是玻璃板外側的面的成像,一個是光透過外側折射到內側後的成像
Ⅱ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
(1)因為平面鏡不透明,無法找到像的位置,所以,不能用平面鏡做實驗.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便於找到像的位置,可以達到預想的實驗效果; (2)薄玻璃板可以使兩個反射面成的像比較靠近,減小因成兩個像造成的像的位置確定不準; (3)實驗次數太少,僅一次,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實驗才具有普遍性; (4)用等大的蠟燭的位置來替代像的位置,這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為: (1)確定像的位置;(2)2;(3)不合理;一組數據太少了;(4)等效替代. |
Ⅲ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a為玻璃板,b為點燃的蠟燭,c是和b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則下列
A、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蠟燭c和蠟燭b的像不能完全重合.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蠟燭c射出的光線透過空氣-玻璃-空氣進入人的眼睛,光線斜射到空氣和玻璃的界面時會發生折射,眼睛透過玻璃板看到蠟燭c是光的折射現象.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D、厚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由於兩個反射面都能反射成像,實驗時會看到兩個像,使實驗復雜化,為了保證實驗效果,要盡量使用薄玻璃板.故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
故選D.
Ⅳ 做一個能使橡皮筋發出高低不同音調的實驗裝置實驗材料需要准備些什麼
做一個能使橡皮筋發出高低不同音調的實驗裝置實驗材料需要准備:
一塊木板,一把釘子,最好在有一個大小還是的塑料盒子或者金屬箱子。把釘子按照不同的距離釘成兩排,控制好距離,要使橡皮筋稍微緊一點,否則橡皮筋的振動頻率太低,聲音聽不到。把橡皮筋掛上去,然後箱子上邊開兩個孔,把裝好橡皮筋的木板插進去。
這樣,橡皮筋振動,箱子共鳴,就可以發出較大的聲音來。
Ⅳ 如圖1是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裝置.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問題.(1)M是一塊______(
(1)為了便於確定像的位置,應選擇較薄的平玻璃板來代替鏡面;
(2)為了比較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關系,實驗中要用到直尺;
(3)為了確定像和物體的大小關系,採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
(4)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蠟燭A慢慢靠近M,成的像不變;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若在M後面擋一張黑紙,通過M仍能看到蠟燭A的像,且所成的像更清晰;
由於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所以在黑紙不能成像;
(5)在實驗中,不能使A與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沒有與桌面垂直放置,像和物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6)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通過歸納處理即可得出如下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1)較薄平板玻璃;(2)到鏡面的距離;(3)大小;(4)相等;不變;仍能;不能;
(5)垂直;(6)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距和物距並進行比較.
Ⅵ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
(1)透明的玻璃制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故答案為:確定像的位置. (2)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故答案為:2.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答:有可能找不到像. |
Ⅶ 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的實驗裝置.(1)在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蠟燭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體和像關於平面鏡對稱,同時還可以確定像的位置.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4)本實驗是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他們下一步應該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通過歸納處理即可得出如下結論: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5)在像的位置放一張白紙,觀察白紙是否能接到像;因為白紙相當於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實驗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1)觀察並確定像的位置;2;(2)像和物大小相等;(3)後面的蠟燭無法和像重合;(4)將對應的像點和物點相連,判斷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測出像距和物距並進行比較;(5)在像的位置放一張白紙,觀察白紙是否能接到像;因為白紙相當於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實驗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Ⅷ 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
(1)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的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透過玻璃板也能觀察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盡量採用薄玻璃板,避免出現明顯的兩個像,簡化實驗.所以選擇2mm玻璃板進行實驗.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不能重合.
(4)只有一次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多測幾組數據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5)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玻璃板另一側沒有蠟燭,所以不會燒痛.
故答案為:(1)找到並確定像的位置;(2)2;(3)後面的蠟燭跟像不能完全重合;(4)不合理;數據太少,結論帶有偶然性;(5)不會;虛.
Ⅸ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便於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選填「較明亮」或「較黑
(1)在比較抄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為了分清燭焰和燭焰的像,實驗時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不應將c點燃.
(4)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5)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不是實際光線照到像點,所以鏡子背面放什麼物體都不會影響成像;
故答案為:(1)較黑暗;(2)1;(3)物;不應;(4)不論怎樣在水平桌面上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會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5)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