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領先的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熱核聚變裝置EAST28(俗稱「人造太陽」)首次成功完成了放電實驗
(1)210kg汽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Q放=m汽油q=4.6×107J/kg×210kg=9.66×109J;
(2)∵lL海水提取的氫的同位素,在完全聚變反應中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10kg汽油完全燃燒所釋放的熱量,
∴產生9×1010J的熱量,所需海水的體積:
V=
9×1010J |
9.66×109J/L |
W |
t |
W |
P |
4.5×1010J |
2000W |
❷ 中國「人造太陽」裝置取得了什麼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我國的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EAST在全球首次實現了上百秒的穩態高約束運行模式,為人類開發利用核聚變清潔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作為國際重要的長脈沖核聚變實驗平台,EAST超導托卡馬克高約束放電時間實現百秒量級的突破,將為我國下一代核聚變裝置的建設和國際核聚變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太陽的光和熱,來源於氫的兩個同胞兄弟——同位素氘和氚,在聚變成一個氦原子的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人造太陽」就是「模仿」這一過程。
目前,人類核電站有序利用的核能都是核裂變過程——由較重的原子核裂變成較輕的原子核,從中獲得釋放的能量。單位質量釋放的能量輕核聚變比重核裂變要大數倍。
❸ 據報08年9月28日,世界領先的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熱核聚變裝置EAST 首次成功完成了放電實驗.預
(1)200kg汽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放=m汽油q=5×107J/kg×200kg=1010J;
(2)1010J的熱量轉化成的電能:W=1010J×50%=5×109J,
根據P=
W |
t |
W |
P |
5×109J |
1000W |
❹ 2012年4月22日,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熱核聚變反應堆完成了放電實驗:實驗中反應堆放電
①∵P=3×10 4 W,I=40A, ∴輸出電壓為:U=
②∵t=0.5s, ∴釋放的電能為:W=Pt=3×10 4 W×0.5s=15000J, 而釋放的電能全部為照明電路供電, 又∵P 燈 =100W, ∴燈泡的工作時間為:t 燈 =
故答案為:750;0.042. |
❺ 人造小太陽的我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
繼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電後,我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位於合肥的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14日23時01分至15日1時連續放電四次,單次時間長約50毫秒,從而標志著第二輪物理實驗的開始。專家認為,全超導核聚變裝置再次成功放電,標志著我國在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領域進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雖然稍縱即逝,但是放電的可重復性,表明我們的裝置在工程上是非常可靠的。」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武松濤介紹,這輪實驗是從去年12月開始對裝置進行調試的,實驗計劃將進行到今年2月10日左右。 「這輪實驗的主要目標不是追求放電時間的長短,而是旨在去年獲得圓形截面等離子體的基礎上獲得非圓截面等離子體,這具有重要意義。」武松濤說,隨著進一步調試和各系統的磨合,「人造太陽」有可能綻放出更為璀璨的光芒。
根據設計,EAST產生等離子體最長時間可達1000秒,溫度將超過1億攝氏度。「我們將通過一次次調試和實驗,獲得時間更長、溫度更高、參數更好的等離子體。」武松濤說。2006年9月28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首次建成並投入運行,在第一輪實驗中,獲得了電流超過500千安、時間近5秒的高溫等離子體。
這個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研製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是世界上第一個同時具有全超導磁體和主動冷卻結構的托卡馬克。它的建成,使我國邁入磁約束核聚變領域先進國家行列。穩態運行的核聚變堆產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陽相同,都是在超高溫條件下氫(或氫的同位素)的原子核聚變產生巨大能量,因此相關的研究被比作「人造太陽」。
❻ 新華社合肥2006年9月28日電,世界領先水平的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28日在安徽合肥首次放電
A、與裂變相比輕核聚變輻射極少,更為安全、清潔,故A正確;
B、世界上已經有利用核裂變能來發電的核電站,故B錯誤;
C、要使輕核發生聚變,必須使它們的距離達到10-15m以內,核力才能起作用,故C正確;
D、地球上聚變燃料的儲量十分豐富,從海水中可以提煉出大量核聚變所需的氘核,故D正確;
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B;
❼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中國人造太陽的原理是什麼
今年“中國製造”又迎來新的重大突破!中國“人造太陽”裝置建後才能,成功完成首次放電!12月4日,中國的核聚變實驗迎來新的重大突破,研發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其建造時間約為10年,耗費50億元美金巨資,最終在四川成都成功完成首次放電!它是我國一個成功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電影鋼鐵俠裡面的人造太陽),也被叫做“人造太陽”。
我國的太陽能發電贏得新的突破,這是值得慶祝的事情,現在的所有產業都和電離不開關系,我們的生活起居,平常使用的工具,以及出行如果沒有電的供應,將會是毀滅性的災難,很多人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而電腦沒有電是不可能運行的,像這樣的工作太多太多,乃至於在未來幾個世紀店都是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但點的供應主要來源於煤炭,而煤炭是幾億年才慢慢形成的,一個循環都需要幾千萬年,對於我們來說幾乎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這一次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發電是有歷史性意義的,他和太陽能發電有所不同,人造太陽幾乎是模擬太陽內部的核反應,100%還原,為以後更大的工程墊下基礎。
造太陽也是近幾年才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其實人們對這一個概念的實際根本不是很了解。簡單來說,人造太陽就是一個可以暫時替代太陽,給予世界萬物能量的一個東西。但是在實際上,人造太陽的功能實現的范圍是很小的,它僅僅可以照耀幾個城市的食物和人類而已。所以人造太陽並不能這從根本上解決太陽衰老而導致的一系列嚴重的問題,它僅僅是暫時的緩解一下而已。
然而我國製造人造太陽不是一蹴而就的。從蘇聯人手中用400萬人民幣的羽絨、瓷器、中國傢具換來了一個1800萬盧布的裝置。當時這個裝置還是比較好的。為什麼?因為在那時候,一個盧布相當於3.6美元,我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把它全部拆掉,又花了兩年的時間把它裝起來,在這上面做了大量的實驗。在其他國家在這個裝置上面都只能做幾秒鍾高溫的情況下,我們最多能做到60秒鍾一千萬度,因此成為了全國的十大新聞。
❽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是什麼時候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志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托卡馬克裝置,是我國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採用更先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
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是實現我國核聚變能開發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依託裝置,也是我國消化吸收ITER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8)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算力全球領先
200秒只是短短一瞬,6億年早已是滄海桑田。昨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演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量子優越性像個門檻,是指當新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其未來有多方超越的可能。」中科大教授陸朝陽說,多年來國際學界高度關注、期待這個里程碑式轉折點到來。
去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推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演算法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2天,實現了「量子優越性」。
❾ 世界領先的中國新一代入造太陽實驗裝置--熱核聚變裝置EAST28日(俗稱「人造太陽」)首次成功完成了放電實
已知汽油的體積v 汽油 =300l,ρ 汽油 =0.7×10 3 kg/m 3 (1)m 汽油 =ρ 汽油 v 汽油 =0.7×10 3 kg/m 3 ×0.3m 3 =210kg 答:回300L汽油的質量是210kg.答 (2)Q=m 汽油 q=5×10 7 J/kg×210kg=1.05×10 10 J 答:300L汽油完全燃燒能釋放的熱量1.05×10 10 J. (3)V=9×10 10 J÷(1.05×10 10 J/L)=8.57L, 熱量轉化成電能為W=9×10 10 J×50%=4.5×10 10 J, 由於1kw=3.6×10 6 J/s,w=1.25×10 3 kw/h 由w=pt得t=
答:需要從8.57L升海水中提取氫的同位素,在聚變時才能產生9×10 10 J的熱量.可以供給一台功率是2kW的空調正常工作6.25×10 3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