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煤制烯烴裝置主要承包商有那幾家
中石化下屬:
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中石化寧波工程公司
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
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下屬:
五環科技
華陸科技
天辰工程
賽鼎工程
……
Ⅱ 什麼是煤制烯烴的用途
煤制烯烴即煤基甲醇制烯烴,是指以煤為原料合成甲醇後再通過甲醇製取乙烯、丙烯等烯烴的技術。其用途就是用來製取乙烯、丙烯等烯烴用於化工及燃料。
Ⅲ 煤制烯烴的過程
通過煤氣化制合成氣,然後將合成氣凈化,接著將凈化合成氣製成甲醇,甲醇轉化制烯烴,烯烴聚合工藝路線生產聚烯烴。簡單來說可分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這兩個過程。而將煤製成凈化合成氣後,除了甲醇還能生產出氫氣、一氧化碳、合成氣、硫磺等產品,而甲醇除了製成烯烴化學品外,還能製成如醇類、醚類、胺類、脂類、有機酸類等化學品。因此大部分煤化工企業都會維持產品的多樣性,比如惠生南京就以煤為原料,採用潔凈煤生產技術,年產一氧化碳30萬噸及甲醇20萬噸,同時還生產氫氣、合成氣、硫磺等清潔能源產品。
Ⅳ 煤制烯烴的工藝流程
通過煤氣化制合成氣,然後將合成氣凈化,接著將凈化合成氣製成甲醇,甲醇轉化制烯烴,烯烴聚合工藝路線生產聚烯烴。簡單來說可分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這兩個過程。而將煤製成凈化合成氣後,除了甲醇還能生產出氫氣、一氧化碳、合成氣、硫磺等產品,而甲醇除了製成烯烴化學品外,還能製成如醇類、醚類、胺類、脂類、有機酸類等化學品,因此大部分煤化工企業都會維持產品的多樣性。
Ⅳ 60萬噸/年煤制烯烴裝置需呀壓縮機多少台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Ⅵ 煤制烯烴的核心技術
煤制烯烴包括煤氣化、合成氣凈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烴四項核心技術。主要分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這兩個過程。而其中煤制甲醇的過程佔了煤氣化、合成氣凈化、甲醇合成這三項核心技術。
煤制烯烴首先要把煤製成甲醇,煤制甲醇技術也就是煤制烯烴技術上的核心。而煤制甲醇的過程主要有4個步驟:首先將煤氣化製成合成氣;接著將合成氣變換;然後將轉換後的合成氣凈化;最後將凈化合成氣製成粗甲醇並精餾,最終產出合格的甲醇。 a)主要問題
就整個煤制烯烴行業自身所面臨的經濟性問題來講主要有:投資大,融資難度大。原材料及能耗大,水耗高。
b)問題核心
煤制甲醇作為媒制烯烴的主要環節以及技術核心,主要面對的也是這2個難題。總結下來就是:1、縮小前期投資規模。2、節能降耗。同時在整個煤制甲醇流程的所有單元中能耗最高的是甲醇精餾單元,甲醇精餾技術的革新對於縮小投資規模、降低全廠能耗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煤制甲醇節能降耗的技術核心。 煤制甲醇工藝成套節能降耗技術
針對縮小前期投資規模及節能降耗的問題,目前國內已有的煤氣化工業示範裝置主要有,惠生-殼牌新型混合氣化爐示範裝置。
裝置採用煤制甲醇工藝成套節能降耗技術,針對目前的甲醇雙效精餾中,常壓塔塔頂甲醇蒸汽需要用大量冷公用工程來冷卻,與此同時必須消耗大量的熱公用工程來加熱高壓塔塔釜液體,造成了冷、熱公用工程的雙重消耗。隨著甲醇裝置規模不斷擴大,即使採用雙效精餾工藝,能耗總量非常巨大的情況。
惠生採用另一種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工藝——甲醇熱泵精餾工藝。熱泵精餾工藝不設加壓塔,而是直接壓縮精餾塔(常壓)塔頂精甲醇氣體,提高塔頂精甲醇氣體的壓力和冷凝溫度,作為精餾塔塔釜再沸器或中間再沸器的熱源,從而極大節省了塔釜熱公用工程和塔頂冷公用工程消耗。
採用甲醇熱泵精餾工藝的裝置因為不設加壓塔,直接省去了這部分的投資規模,與廢鍋流程相比投資幅度降低了40-45%。
以年產45萬噸甲醇的煤制甲醇裝置為例,與典型的甲醇雙效精餾、水冷余熱發電工藝相比,採用煤制甲醇工藝成套節能降耗技術:噸甲醇水耗降低30%,每年可以節水167萬噸,運行能耗降低17%。
Ⅶ 煤制烯烴的可行性
甲醇是煤制烯烴工藝的中間產品,如果甲醇成本過高,將導致煤制烯烴路線在經濟上與石腦油路線和天然氣路線缺乏競爭力,此外,MTO需要有數量巨大且供應穩定的甲醇原料,只有煤制甲醇裝置與甲醇制烯烴裝置一體化建設才能規避原料風險。因此,在煤炭產地附近建設工廠,以廉價的煤炭為原料,通過大規模裝置生產低成本的甲醇,使煤制烯烴工藝路線具有了經濟上的可行性。
目前中國煤氣化技術和合成氣制甲醇技術的應用都已經比較成熟,而甲醇制烯烴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理論上和實驗裝置上也已經比較完善。
最早提出MTO工藝的是美孚石油公司(Mobil),隨後巴斯夫(BASF)、埃克森石油公司(Exxon)、環球石油公司(UOP)及海德魯公司(Hydro)等相繼投入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MTO的工業化。1998年建成投產採用UOP/Hydro工藝的20萬噸/年乙烯工業裝置,截止2006年已實現50萬噸/年乙烯裝置的工業設計,並表示可對設計的50萬噸/年大型乙烯裝置做出承諾和保證。
截止2006年已經獲得批准,在建和將要建設的甲醇能力超過500萬噸/年,處於規劃中的項目能力接近3000萬噸/年。發展甲醇制烯烴,可以延伸甲醇下游深加工,提高產品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甲醇產業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2009年2月,神華包頭180 萬噸/年煤基甲醇制 60萬噸/年烯烴項目被列入中國石化振興規劃。神華包頭、大唐多倫和神華寧煤的煤制烯烴項目預計將於2009 和2010 年相繼建成試車。煤制烯烴同樣吸引了跨國石化企業的關注,陶氏與神華共同推進的陝西榆林煤制烯烴項目將在2009 年完成調研,道達爾宣布將成為中國煤制聚烯烴項目的長期合作夥伴。
Ⅷ 煤制烯烴項目到底用了多少煤生產多少甲醇有資料說是180萬噸MTO級甲醇和60萬噸精甲醇,不是很明白。
煤制烯烴項目一般是2-3噸煤可以生產1噸甲醇,3噸甲醇出1噸低碳烯烴。180萬噸MTO級甲醇和60萬噸精甲醇的意思是,裝置規模:MTO級甲醇,180萬噸/年;精甲醇,60萬噸/年。
MTO級甲醇制烯烴(Methanol To Olefin,MTO)是煤制烯烴工藝路線的核心技術,是將甲醇轉化為乙烯、丙烯的工藝。MTO工藝開辟了由煤炭或天然氣生產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的新工藝路線,是最有希望取代傳統的以石腦油為原料製取烯烴的路線,也是實現煤化工向石油化工延伸發展的有效途徑。
精甲醇(CH3OH) ,分子量32.04,有類似乙醇氣味的無色透明,易揮發性液體。 精甲醇是最常用的有機溶劑之一。與水互溶且體積縮小,能與乙醇、乙酸等多種有機溶劑互溶。 精甲醇為有毒化工產品。有顯著的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危害最為嚴重。 精甲醇在工業上的用途十分廣泛,除可作許多有機物的良好溶劑外,主要用於合成纖維、甲醛、塑料、醫葯、農葯、染料、合成蛋白質等工業生產,是一種基本的有機化工原料。精甲醇和汽油(柴油)或其它物質可混合成各種不同用途的工業用或民用的新型燃料,精甲醇和汽油混合可作為燃料用於運輸業 。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
項目總投資180億元,採用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技術,建設規模:年產中間產品甲醇180萬噸、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30萬噸,同時副產硫磺2.2萬噸、混合碳四及碳五12.5萬噸。主要裝置包括4台60000Nm3/h制氧空分裝置、7台(5開2備)1500噸/日投煤量煤氣化裝置、180萬噸/年甲醇裝置、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3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等。 項目於2010年8月第一次試車成功,2011年1月1日,全面進入商業化運營。
神華寧煤煤制烯烴項目
項目總投資200億元,採用魯奇MTP技術,建設規模:年產中間產品甲醇167萬噸、聚丙烯50萬噸,副產汽油18.48萬噸、液態燃料4.12萬噸、硫磺1.38萬噸。煤氣化裝置採用GSP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水冷壁激冷爐型,單爐日投煤量2000噸,配置五台氣化爐,四開一備,有效氣(CO+H2)產能52萬Nm3/h。甲醇制丙烯裝置採用德國魯奇甲醇制丙烯工藝。 項目於2010年9月竣工並正式進入全面試車狀態,2011年4月氣化爐實現穩定運行;4月底,丙烯、聚丙烯及包裝裝置試車成功,產出最終產品。
大唐多倫煤制烯烴項目
項目總投資190億元,採用魯奇MTP技術,建設規模:年產中間產品甲醇167萬噸、聚丙烯50萬噸,副產汽油18萬噸, LP G3.6萬噸,硫磺3.8萬噸等。主要裝置包括4×135兆瓦自備電廠,3套單系列60000Nm3/h 的空分裝置,3套單系列日處理乾燥褐煤 2800 噸,產有效合成氣 15.7萬 Nm3/h的殼牌粉煤加壓氣裝置,單套低溫甲醇洗裝置,單套日產5000噸甲醇裝置,單套MTP 裝置,雙系列聚丙烯裝置。 項目於2012年3月16日正式轉入試生產。
中石化中原石化甲醇制烯烴項目
項目採用SMTO技術,於2010年8月開工建設,2011年7月聚丙烯裝置建成,8月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建成。2011年10月10日,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S-MTO)裝置產出合格乙烯、丙烯,實現裝置開車一次成功。
寧波禾元化學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烴項目
項目採用DMTO技術,外購甲醇制烯烴,主要裝置包括18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聚丙烯裝置和乙烯制乙二醇裝置,最終產品為聚丙烯30萬噸/年、乙二醇50萬噸/年。
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_-MTpKyOGTbP0xK
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
Ⅸ 煤制烯烴的工藝
截止2008年底,煤氣化、合成氣凈化和甲醇合成技術均已實現商業化,有多套大規模裝置在運行,甲醇制烯烴技術已日趨成熟,具備工業化條件。甲醇轉化制烯烴單元除反應段的熱傳遞方向不同之外,其他都與目前煉油過程中成熟的催化裂化工藝過程非常類似,且由於原料是單一組分,更易把握物性,具有操作條件更溫和、產物分布窄等特點,更有利於實現過程化。輕烯烴回收單元與傳統的石腦油裂解制烯烴工藝中的裂解氣分離單元基本相同,且產物組成更為簡單,雜質種類和含量更少,更易於實現產品的分離回收。因此在工程實施上都可以借鑒現有的成熟工藝,技術風險處於可控范圍。
在工藝技術路線上,煤制烯烴與煉油行業的催化裂化差不多,中國國內是有把握解決的。煤制烯烴問題不在工藝上,而在催化劑上。目前催化劑的長周期運轉的數據並沒有出來,催化劑的單程轉化率、收率、副產物的組成,催化劑、原材料和公用工程的消耗定額、催化劑衰減的特性曲線、廢催化劑的毒性和處理、催化劑制備的污水組成和數量、整個裝置單程和年連續運行的時間、廢液廢氣的排放等多項重要數據目前沒有公布,因此,大規模工業化可能還要過段時間。
Ⅹ 煤制烯烴為什麼能摘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5-01-12 09:08:43 科技日報
甲醇制烯烴技術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甲醇、烯烴等名詞真是陌生,但如果說甲醇製成的是烯烴是塑料等生活用品的原料,則大多數人會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用長鏡頭聚焦今年的技術發明一等獎,我們會看到這樣一些畫面。
人物:走上主席台領獎的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中民,他代表研究團隊和已經退休的老前輩受此殊榮。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這些科研人員終於將一項實驗室技術變成了工業生產流程;工廠:從甲醇制烯烴技術在內蒙古包頭成功投產以來,已先後在國內建成或開工建設了十幾套大型工業裝置,總共能解決17000人的就業問題;效益:預計將為國家新增產值1200億元,可拉動上下游投資約2500億元;戰略布局:以前我們的烯烴主要從石油中提煉製取,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的劇增,國際形勢的變化都會直接或潛在地對我國石化工業產生影響。而依靠我國相對富有的煤炭資源製取烯烴,將使我國在石化工業發展和能源安全戰略上有一定的保障。
可以說,甲醇制烯烴技術獲取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是實至名歸。
技術路線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也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其傳統生產技術嚴重地依賴石油資源,而我國石油資源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石油及石化產品的需求迅速增長。
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院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3年,我國原油產量2.08億噸,消費量則達到近5億噸,供求矛盾日漸突出,嚴重製約著我國經濟和相關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發展以煤為原料製取石油類產品的煤化工技術,實施石油替代戰略,是關繫到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課題。而煤制烯烴技術就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技術途徑和戰略發展方向。
在煤制烯烴的技術鏈條中,只有甲醇→乙烯丙烯在國際上沒有實現工業生產。
今天,我們能夠明顯地看出煤制烯烴是我國的戰略發展方向,但是在30多年前,在國際石油價格每桶不足10美元時,並非所有人都能看清這一方向。大連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烴研究就是在那種大背景下起步的。
經濟效益
甲醇制烯烴是實現煤制烯烴的核心技術,屬於世界性難題,必須解決與反應原理、催化劑、反應工藝相關的一系列科學和技術難題。
本次技術發明獎的第一獲獎人劉中民回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連化物所就圍繞甲醇制烯烴催化劑和工藝技術開展創新研發工作。
在走通實驗室技術的基礎上,2004年,大連化物所、XXNY公司和ZSHLYYX公司合作,進行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成套工業技術開發(工藝名稱:DMTO),建成了世界第一套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裝置,於2006年完成了試驗,裝置規模和技術指標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4年後,DMTO技術又完成了從工業性試驗到工業化的跨越。2010年8月8日,在內蒙古包頭,利用DMTO技術,我國建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
DMTO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利潤是豐厚的。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裝置運行到2014年底,新增利潤43.4億元;NBHY裝置在運行了不到十個月時,全廠凈利潤就達到4.3億元。
2014年,DMTO工業裝置進入開工的高潮期,全年有5套工業裝相繼投產運行,新增烯烴產能280萬噸/年,新增經濟效益超過60億元。已投產的7套DMTO裝置的烯烴總產能已經達到400萬噸烯烴/年,帶動了我國甲醇制烯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形成。
30年堅守
在煤制烯烴技術30多年的研發過程中,石油價格一直牽動著大連化物所研究人員的神經。當油價較低時,煤制烯烴技術研究是否必要的質疑就會產生。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連化物所在完成「合成氣經由二甲醚製取烯烴工藝」技術年產60噸烯烴的中試試驗後,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每桶最低時不到10美元。劉中民說,那時,我們的技術發展進入了困難期。但是團隊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念,克服困難,最終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4年,國際油價開始回升。陝西省計劃建設煤制烯烴項目,並為此成立了XXNY公司。大連化物所結合甲醇制烯烴的技術特點,聯合該公司以及ZSHLYGCYX公司,成立了優勢互補的創新團隊,為最終取得DMTO技術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技術超前的部署,堅持不懈的追求,優勢互補的合作,這是DMTO技術走向成功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