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實驗室製取氧氣,可供選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若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加熱製取氧氣,
(1 )試管 ;2KClO 3 2KCl+3O 2 ↑; 催化劑 (2 )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 )E ;集氣瓶底部要留少量水 |
『伍』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應用到的實驗裝置應該是什麼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應用到的實驗裝置:

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與高錳酸鉀製取氧氣裝置相同。
『陸』 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的裝置是什麼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注意事項
1、連接裝置。導管伸入試管內不宜過長,以稍微露出橡皮塞為宜,准備檢查裝置氣密性。
2、檢查裝置氣密性。可以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如果導管末段有氣泡產生,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裝葯品。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應平鋪在試管底部,有利於均勻受熱。
4、固定裝置。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因為過一會要加熱葯品,所以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滴倒流入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導管伸入試管內不宜過長,以稍微露出橡皮塞為宜,有利於空氣的排出和氧氣的導出。
5、點燃酒精燈。加熱葯品時請注意,如果直接進行加熱,試管底端有可能冷熱不均引起炸裂,所以首先要對試管底部加熱區域進行預熱,再用外焰直接加熱。
『柒』 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時,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是什麼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MnO2催化劑)設備:酒精燈,鐵架台,試管,導管若干,積氣瓶,水盆。此設備也可用於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我不會畫圖,因此,只有你自己去想怎樣安裝,初中化學書上有)
『捌』 二氧化錳和氯化鉀製取氧氣裝置圖

二氧化錳和氯化鉀製取氧氣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實驗注意:
①試管口略向下版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權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⑤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此時收集氣體不純);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走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進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玖』 以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的裝置和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裝置,是初中化學中的二個典型的氣體發生裝
(1)實驗室中常用固體硫化亞鐵和濃硫酸反應來製得,硫化氫氣體是一種易溶於水,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氯化亞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化氫,硫化氫氣體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故答案:①制二氧化碳;②向上排空氣法;③FeS+H2SO4═FeSO4+H2S↑;④2H2S+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