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實驗裝置

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2-08 03:40:35

A. 如圖是在一定溫度下測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實驗裝置(呼吸底物為葡萄糖,不考慮裝置中微生物

A、種子無氧呼吸不消抄耗襲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條件下,燒杯中盛放NaOH溶液,不可用於測定種子無氧呼吸強度;但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條件下,燒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於測定種子有氧呼吸強度,A錯誤;
B、燒杯中盛放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氣量則為植物的凈光合速率,故能用於測定一定光強下植物的凈光合速率,B正確;
C、一定光照強度下,植物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故燒杯中盛放清水,不能用於測定一定光照強度下真光合速率,C錯誤;
D、在遮光條件下.植物能進行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等於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故燒杯中盛放清水,不能用於測定種子有氧呼吸的強度;但種子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但會產生二氧化碳,故可以測定種子無氧呼吸速率,D錯誤.
故選:B.

B. 如圖表示某校生物課題興趣小組在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探究實驗時使用的裝置.請分析

(1)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黑色塑料袋不透光,在黑暗環境中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因此,若A為黑色塑料袋,且C處閥門關閉,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一晝夜後,將玻璃導管的B端插入裝置丙中的石灰水中,再將閥門打開,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若將乙裝置放到陽光下,興趣小組的同學會看到試管中會出現小氣泡,當氣體超過試管l/2時,取出試管進行實驗.若該氣體能夠使快要熄滅的蠟燭復燃,可以得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的結論.
(3)在實驗過程中也能進行微弱的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出來,因此,塑料袋內壁出現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作用.
故答案為:(1)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2)快要熄滅的蠟燭復燃;植物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
(3)蒸騰.

C. 若要用如圖實驗裝置來測定一定溫度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強度(不考慮裝置中微生物的影響),相關敘述不

A、酵母菌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但會產生二氧化碳,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則為酵母菌的凈光合速率,故可以測定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強度,A正確;
B、乳酸菌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也不產生二氧化碳,故不能用於測定乳酸菌無氧呼吸的強度,B錯誤;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消耗的氧氣量則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的強度,C正確;
D、燒杯中盛放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氣量則為植物的凈光合速率,故能用於測定一定光強下植物的凈光合速率,D正確.
故選:B.

D. 如圖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根據相關知識回答問題.(1)裝置甲中所用的藻類植物結構簡單

(1)藻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除藻類植物外,還有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是用孢子繁殖後代的.
(2)該實驗的探究問題:光照強度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嗎?分析表中的結果,得出的結論是: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進行,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乙裝置研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擾,應對該裝置進行遮光處理,一段時間後,玻璃管中紅墨水向左(或左方)移動.
(4)農民給莊稼鬆土的目的是使土壤疏鬆,利於儲存空氣,促進根的呼吸.植物的根呼吸的是氧氣,淹沒在水中的農作物缺乏氧氣,導致減產甚至死亡.低溫、乾燥、增加二氧化碳濃度,能抑制種子的呼吸作用,延長種子壽命,使糧庫儲存的糧食可以保存更長時間

故答案為:(1)根莖葉;苔蘚;蕨類;
(2)光照強度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嗎?光照強度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強度.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回答成:試管與台燈的距離會影響藻類植物每分鍾產生氣泡的個數嗎?等類似答案均不給分)
(3)暗;左;
(4)保證植物根部有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淹沒在水中的農作物缺乏氧氣,導致減產甚至死亡;低溫保存(曬干水分保存低氧保存等)(答對即可).

E.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毫無疑問都要考慮,在一般的光照情況下,光合作用都會比呼吸作用大,而也是的裝置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讓空氣流入,測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F. 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題

吸收二氧化碳用的是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吸二氧化碳變碳酸鈉,碳酸鈉溶液吸過量的二氧化碳又變成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溶液是用來吸收氯化氫氣體的 並不能吸收CO2. 也談不上保持CO2量不變吧。

而且既然有氫氧化鈉這個選項, 你就不用糾結碳酸氫鈉了。

G. (2014鄭州一模)如圖是在一定溫度下測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實驗裝置(呼吸底物為葡萄糖,

A、燒杯中盛放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氣量則為植物的凈光合速率,故能用於測定一定光強下植物的凈光合速率,A正確;
B、種子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條件下,燒杯率盛放NaOH溶液,不可用於測定種子無氧呼吸強度;但有氧呼吸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條件下,燒杯率盛放NaOH溶液,可用於測定種子有氧呼吸強度,B錯誤;
C、一定光照強度下,植物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行呼吸作用,故燒杯中盛放清水,不能用於測定一定光照強度下真光合速率,C錯誤;
D、在遮光條件下.植物能進行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等於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故燒杯中盛放清水,不能用於測定種子有氧呼吸的強度;但種子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但會產生二氧化碳,故可以測定種子無氧呼吸速率,D錯誤.
故選:A.

H. 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請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

(1)甲和乙構成對復照試驗,變數是光制照,探究的是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甲和丙可構成一組對照試驗,實驗的變數是植物,可證明在有光條件下氧氣是有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
(2)氧氣有助燃的特性,甲裝置試管中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說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
(3)分析表中的結果,得出的結論是: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產量,可以採取的措施是適當增加光照強度.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進行,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裝置研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擾,應對該裝置進行遮光處理,一段時間後,玻璃管中紅墨水向右(或右方)移動.
(5)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的表達式是:有機物+氧氣

線粒體

I. 為d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某同學設計d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瓶中的植物是正常生長的活體生物).

(二)復在光照條件e,植物可以進行制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對測定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干擾,所以測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時,需要將植物放在黑暗無光的環境中,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二)黑暗環境中放置一段時間以後,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致瓶內的壓強減小,紅色液滴向左移動,但是不能確定的是此時植物有沒有進行無氧呼吸,液滴移動的距離表示的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的量.
(3)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應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碳酸氫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可以分解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參與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所以碳酸氫鈉溶液主要影響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暗反應.
(5)將廣口瓶放在較強光照e,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釋放氧氣,紅色液滴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
(二)光合&nb下p;
(二)左&nb下p;&nb下p;&nb下p;不能&nb下p;&nb下p;是&nb下p;&nb下p;
(3)NaHCO3 暗&nb下p;
(5)右

與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前置增速液力傳動裝置 瀏覽:796
免費高清片 瀏覽:434
量取液體需要用到哪些儀器 瀏覽:715
寧波甬光吹膜全自動補氣裝置 瀏覽:905
高壓閥門檢修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735
電動工具五金商行怎麼樣 瀏覽:926
紅米設備儲存在哪裡 瀏覽:350
與趕屍驚艷相似的影片 瀏覽:129
ktv燈光設備怎麼接線 瀏覽:608
增加鑄造基托是什麼 瀏覽:109
鑄造實習期間不準穿什麼 瀏覽:220
電腦免費電影網站 瀏覽:724
機械台鑽夾頭如何安裝上去 瀏覽:643
黑幫大佬我的365天相似的電影還有那些? 瀏覽:891
韓國愛電影2020 瀏覽:871
製冷劑注入量r600a什麼意思 瀏覽:410
脫水電機軸承壞了有什麼表現 瀏覽:204
管道閥門轉換接頭有方向嗎 瀏覽:215
日劇唯美景色真的電影 瀏覽:451
百搜視頻為什麼不能看全集了 瀏覽:46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