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何檢驗法應包括對節流件
幾何檢驗法是用量具、儀器、樣板等按一定方法對節流件、取壓裝置及測量管以及安裝情況等進行幾何測量,根據國家標准(GB/T 2624-93)或檢定規程(JJG 640-94)中規定的標准值判斷其合格性。新製造的標准節流裝置,可以用幾何檢驗法檢驗合格後直接投用,使用一段時間後,需進行周期檢驗,以確定是否有流體沖刷、積垢、腐蝕等使節流裝置幾何形狀及尺寸發生變化,因而影響其流出系數的准確度。對於檢驗出不能完全滿足標准規定的節流裝置,應進行更換或提供修正或增大測量誤差繼續使用。
1.檢驗的條件
(1)檢驗的環境條件
①節流件和取壓裝置的檢驗可在15~35℃下進行。當用工具顯微鏡時,要求環境溫度為(20±2)℃。
②室內相對濕度一般為45%~75%。當用儀器檢驗時為60%~70%。
(2)檢驗的工具檢驗用的量具、儀器應有有效的檢驗合格證,樣板和量具需經檢定合格,量具和儀器的測量誤差應在被測量允許誤差的1/3以內。
2.檢驗項目和方法
(1)外觀檢查用目測法。檢查節流裝置標志,節流件上游端面(或入口收縮部分)、圓筒形部分(或喉部)及邊緣應無明顯缺陷。檢查取壓裝置取壓口以及取壓口與阻流件的相對位置。檢查節流裝置上下游側的直管段長度等。
(2)孔板檢驗
①A面平面度的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和儀器:0級或1級樣板直尺及5等量塊(或塞尺),O.Olmm/m合像水平儀;當孔板外徑大於φ400時,可用O級平尺及千分表等。
檢驗方法:當使用樣板直尺時,可用通過直徑的直線度來檢驗孔板A面是否平整。將孔板放在平板上,A面朝上,用適當長度的樣板直尺輕靠A面,轉動孔板可尋找沿直徑方向的最大縫隙寬度,可用量塊(或塞尺)測出高度h, h<O.002(D-d)為合格。
②A面及開孔圓筒形C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及儀器: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輪廓法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等。
檢驗方法:使用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時,是以樣塊(最好用與被檢驗件相同材料做成的樣塊)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為標准,與孔板A、e面進行比較,用目測(或藉助放大鏡、比較顯微鏡)判斷孔板A面及e面的表面粗糙度Ra,亦可用儀器實測Ra。
③邊緣G、H、I的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及儀器:用目測(或者藉助放大鏡)及憑觸覺(如指甲,工具顯微鏡鉛片模壓法)。
檢驗方法:用目測法(或藉助2倍放大鏡)檢查。孔板入口邊緣圓弧半徑rk的檢驗方法如下。
(a)反射光法:當d≥25mm時,用2倍放大鏡將孔板傾斜45°角,使日光或人工光源射向直角入口邊緣;當d<25mm時,用4倍放大鏡觀察邊緣無反射光。
(b)模壓法:用鉛片模壓孔板入口邊緣,用工具顯微鏡實測rk。
(c)儀器測量法:用光學儀器直接測量入口邊緣圓弧半徑rk。
④厚度E及長度e的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及儀器:千分尺或板厚千分尺,工具顯微鏡(模壓法), e值檢驗儀等。
檢驗方法:E的檢驗,用量具分別在離內圓外及離外圓內各約lOmm處大致均布的位置上各測n個E值,記作Ei,按下式計算E的平均值
式中Ei為第i次測量的E值。
式中 eE—— E的最大偏差;
(Ei)max——Ei中的最大值;
(Ei)min——Ei中的最小值。
e的檢驗,在大致均布的3個位置上測量e值, e的平均值及最大偏差ee的計算式同上式。
⑤節流孔直徑d的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及儀器:工具顯微鏡,孔徑測量儀,內測千分尺,內徑千分尺,帶表卡尺,游標卡尺等。
檢驗方法:根據所測直徑d的數值大小,加工公差Δd,選擇合適的量具及儀器,在4個大致等角度的位置上,測量節流件的孔徑d的平均值,按式(1.5.3)計算。孔徑的相對誤差Edi按式(1.5.5)計算
式中di為第i次測量的孔徑。
在計算流量准確度Eq時,節流件孔徑的准確度Ed按下式計算
式中 Erd——d的重復性 .
tα——置信概率為95%的t分布系數;
Esd——測量d的量儀的准確度。
⑥斜角ψ的檢驗。檢驗用的量具:角度規,樣板角(專制),卡尺等。
檢驗方法:將孔板B面朝上放在平板上,用角度規或樣板角等在任一直徑方向測量兩個斜角,按式(1.5.3)計算平均值。
(3) ISA 1932噴嘴檢驗
①A及E的表面粗糙度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及方法與(2)②相同。
②入口收縮部分的廓形檢驗。檢驗用的量具及儀器;收縮部分圓弧曲面樣板,工具顯微鏡,百分表等。
檢驗方法:廓形用樣板檢查,允許有輕微均勻透光。在入口收縮段上垂直於軸線的同一平面上測量兩個直徑。為了找到垂直於軸線的同一平面的幾個直徑,可將噴嘴的出口(作基面)放在平板上,讓圓弧曲面朝上。對於D~200mm的噴嘴,可用工具顯微鏡的靈敏杠桿測頭法或透射法測量,或用其他儀器及方法測量。當D>200mm時,也可用安裝在水平兩維坐標的專用基座上的百分表測量。用式(1.5.5)計算任意兩個直徑的相對誤差。
③喉部直徑d的檢驗。檢驗用量具及儀器:工具顯微鏡,孔徑測量儀,孔徑千分尺,內徑表等。
檢驗方法:將噴嘴入口(作基面)放在平板上,出口朝上,在喉部長度b(b=O.3d)的范圍至少測量4個直徑,各直徑之間應有大致相等角度。平均直徑和直徑的相對誤差按式(1.5.3)和式(1.5.5)計算, Ed按式(1.5.6)計算。
④出口邊緣f的檢驗。用目測法(或藉助2倍放大鏡)檢查。
⑤噴嘴總長的檢驗。檢驗用量具:高度游標卡尺。
檢驗方法:將噴嘴放在平板上,用高度游標卡尺測量沿軸向的兩個長度,求平均值及偏差值。
(4)長徑噴嘴檢驗
①A、B面表面粗糙度檢驗。方法與(2)②相同。
②收縮段A的1/4橢圓曲面檢驗。方法與(3)②相同。
③喉部B的直徑d檢驗。檢驗的工具與(3)③相同。
檢驗方法:將長徑噴嘴入口(作基面)放在平板上,出口朝上,在喉部長度b的范圍內至少測量4個直徑值,分別位於出口處及入口處,各直徑之間有大致相等的角度。按式(1.5.3)計算直徑的平均值,按式(1.5.5)計算直徑的相對誤差。
(5)經典文丘里管的檢驗
①入口圓筒段A和直徑DA的檢驗。檢驗用量具:游標卡尺,內徑表,孔徑千分尺等。檢驗方法:用上述量具在每對取壓口附近各對取壓口之間及取壓口平面之外各測兩個直徑,共8個直徑,按式(1.5.3)求直徑平均值DA。
②收縮段B的檢驗。收縮角ψ的測量:用量具測出圓錐體上、下端面的直徑d1、d2及長度L,用式(1.5.7)計算ψ
錐體的任一截面上直徑的測量參照(3)②款。
③喉部直徑d的檢驗。用(5)①款的量具,在取壓口平面上,每對取壓口附近至少測4個直徑,測量喉部長度。
④A、B、C表面粗糙度檢驗。檢驗用量具及方法與(2)②相同。
⑤擴散段E的檢驗。用量具測量擴散段的上、下端面直徑,按(5)②款方法計算擴散段夾角。
⑥半徑Rl、R2、R3的檢驗。用日測及觸覺檢查, Rl最好為零,必要時可用內徑表測量R2、R3的實際尺寸。
上述各項檢驗應在焊接前分別進行,對使用中的經典文丘里管,如有爭議可進行系數檢驗。
(6)文丘里噴嘴檢驗參照噴嘴及經典文丘里管有關規定進行。
(7)取壓裝置檢驗檢驗用量具:游標卡尺,直角尺,刻度直角鋼尺,鋼直尺或鋼捲尺等。
檢驗方法:一般可用目測法或選用上述量具進行測量。
(8)測量管檢驗
①長度檢驗。檢驗用量具:鋼直尺,鋼捲尺,游標卡尺等。檢驗方法:節流件上、下游側測量管長度,用上述量具測量。
②測量管內壁表面粗糙度檢驗。檢驗可用查表法或實測法進行,可參照第四章第三節進行。
③管道圓度檢驗。檢驗用量具:內徑表,孔徑千分尺等。檢驗方法:檢驗位置見圖1.5.1。
a.管道直徑D的檢驗。D值應是在取壓口上游,分布於O.5D長度上垂直軸線至少3
個橫截面內測得的內徑值的平均值,其中兩個橫截面距上游取壓口分別為OD和0.5D,如有焊接頸部結構情況,其中一個橫截面必須在焊接平面內。如果有夾持環,該0.5D值從夾持環上游邊緣算起。在每個橫截面內至少測量4個直徑值,該4個直徑值彼此之間大致有相等的角度分布,也可以測12個值,它們分布在0.5D長度上不同角度位置(但必須有OD和0.5D截面上的D值)。管道內徑D的平均值按式(1.5.3)計算,管道直徑的相對誤差按式(1.5.5)計算。
b.鄰近節流件上游至少2D長度范圍內,任意測量兩個直徑D13、D14,應符合0.3%的要求。
c.如果測量管由幾段管道組成,應檢查2D之外的台階,如圖1.5.2所示。
d.離節流件上游端面至少2D的下游直管段上,測量任一直徑D15與D的相對誤差應符合3%的要求。
e.經典文丘里管測量管的檢驗。上游測量管直徑D,在上游2D的長度范圍內任意測量8個直徑,按式(1.5.3)和式(1.5.5)計算直徑平均值與直徑相對誤差。按式(1.5.5)計算D與平均直徑值DA的百分誤差。
2. 採用標准節流裝置測量流量時,必須滿足那些要求
標准節流孔板無論對氣體、液體的流體都可以檢測其流量,但由於這兩種所具有的,對檢測會正常影響的特點,對孔板差壓取樣的導壓管的取樣位置有所規定。對以檢測氣孩粻粉救莠嚼瘋楔弗盲體流量時,為了防止氣體可能含有的液體對檢測正常影響,其取樣點要求在管道水平中心上方45°角出取樣,或管道頂部取樣;對於液體流體,為防止液體可能含有的氣體進入導壓管,其取樣點在管道水平中心一下45°的位置取樣,為了防止液體可能存在沉澱的雜質堵塞導壓管,不可在管道的底部取樣。
3. 節流裝置的測量
尤其是第二個優點,使得節流式流量計在製造和使用上都非常方便.因為對一個流量計,特別是大流量測量用的流量計,在檢定時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節流式流量計通常由能將流體流量轉換成差壓信號的節流裝置及測量差壓並顯示流量的差壓計組成.安裝在流通管道中的節流裝置也稱「一次裝置」,它包括節流件、取壓裝置和前後直管段.顯示裝置也稱「二次裝置」,它包括差壓信號管路利測量中所需的儀表.
4. 節流裝置屬於什麼變壓差的一種測量方法
流體在有節流裝置的管道中流動時,在節流裝置前後管壁處,流體靜壓力發生差異的現象叫節流現象。流體在節流裝置(孔板)前,由於受到阻礙作用,流速下降,部分動壓能轉換靜壓能,在孔板前P1稍有增加,流經孔板時的束流作用,使流體流速增加,使部分靜壓能轉換成動壓能,加孔板阻力損失。所以在孔板後的靜壓力P2降低,由能量守恆的伯努利方程可知P1>P2,即△P=P1-P2,且△P是隨流量Q增加而增加的。
5. 空分精溜塔節流裝置導壓氣管堵塞了,請問為什麼會堵塞用氮氣瓶,2.5mpa去吹導壓氣管也吹不通。請
一般情況下會有幾種情況堵塞:1、機械雜質,這個原因很難判定;2、水的進入導致的冰堵,有可能是停車後的防護不好,有濕空氣進入,導致凍結;3、如果剛加溫過,由於加溫忽略了測壓管的吹掃,一定是冰堵;4、也可能是CO2的乾冰凍結。我認為是前兩種情況的可能性大一些,處理起來沒有太好的方式,你說的方式是大家都喜歡用的,如果還解決不了,說明凍結實了,不知道沖壓-釋放-沖壓-釋放是否可行?但你採用的壓力有些高,希望可以在1.2MPa以下。
6. 節流裝置至蒸發器段結霜怎麼回事
冷庫壓縮機回氣口結霜是製冷系統中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一般狀況下不會馬上形成系統問題,而且細微的結霜普通不用處理,隨著一些冷庫工況的改動會有所改善或加重現象。
假如結霜現象比較嚴重,那麼首先需要搞清結霜緣由。能造成這種情況的根結在於流經蒸發器的冷媒不能完全吸收自身膨脹到預定壓力溫度值所需要的熱量。
導致回氣的溫度壓力容積值都比較低,可以導致這種問題的有2個。
1、 蒸發器不能正常吸收熱量,或者是蒸發器產生的冷量無法被帶走。表象為回液溫度及壓力正常或略偏低,由壓縮機回氣口開始逐步向蒸發器方向結霜,時間長後自壓縮機回氣口至蒸發器和節流閥至蒸發器區段全部結冰,最後出現低壓。
2、由於冷媒量偏少,蒸發器蒸發壓力低導致蒸發溫度低,也會逐步導致蒸發器結露形成隔熱層而將膨脹點轉移到壓縮機回氣處導致壓縮機回氣結霜。如果氟量正常或是偏多,同時如果出現比如冷凝換熱過量之類的情況導致高壓壓力偏低,那麼同等容積下節流閥前端的冷媒將體現出壓力偏低和質量偏高的情況。
在初始節流閥開度下流經節流閥的冷媒液體質量會比正常多,所需要從蒸發器吸收的熱量也會偏多,如果從蒸發器不能完全吸收相應的熱量,將導致壓縮機回氣管溫度偏低。同時由於節流閥前端壓力偏低,節流閥後端壓力也會偏低。
最後,提醒各位如果蒸發器出口結冰並使回氣過熱度降低,才有可能是製冷劑過多,因為蒸發器結冰的必然條件之一是蒸發溫度必須低於0度!而製冷劑多恰恰會導致蒸發溫度升高。
如果這個冷庫安裝系統是用的膨脹閥,(檢測回氣管溫和壓力,管溫降低開度減小,壓力降低開度增加)相比正常狀態開度不會做出太大的調整,那麼將維持低壓情況直到壓縮機回氣結霜。這樣貌似缺氟現象(高壓低低壓也低)回氣管溫低導致結霜。
7. 工業儀表中節流裝置的取壓方式按我國國家標准規定,有( )。
正確答案為:A,B,D選項抄襲
答案解析:【解析】
標准節流裝置的取壓方式按我國圍家標准規定,有角接取壓和法蘭取壓兩種方式。角接取壓可以採用環室取壓或單獨鑽孔取壓。單獨帶孔取壓適用於不帶環室的板式孔板。法蘭取壓裝置是由一對帶有取孔的法蘭組成。
8. 節流裝置有幾種類型它的優缺點是什麼。介紹一下節流孔板的工作原理。
節流閥是通過改變節流截面或節流長度以控制流體流量的閥門。將節流閥和單向閥並聯則可組合成單向節流閥。節流閥和單向節流閥是簡易的流量控制閥,在定量泵液壓系統中,節流閥和溢流閥配合,可組成三種節流調速系統,即進油路節流調速系統、回油路節流調速系統和旁路節流調速系統。節流閥沒有流量負反饋功能,不能補償由負載變化所造成的速度不穩定,一般僅用於負載變化不大或對速度穩定性要求不高的場合。
對節流閥的性能要求是:
·流量調節范圍大,流量一壓差變化平滑;
·內泄漏量小,若有外泄漏油口,外泄漏量也要小;
·調節力矩小,動作靈敏。
節流閥(throttle valve)的外形結構與截止閥並無區別,只是它們啟閉件的形狀有所不同。節流閥的啟閉件大多為圓錐流線型,通過它改變通道截面積而達到調節流量和壓力。節流閥供在壓力降極大的情況下作降低介質壓力之用。
介質在節流閥瓣和閥座之間流速很大,以致使這些零件表面很快損壞-即所謂汽蝕現象。為了盡量減少汽蝕影響,閥瓣採用耐汽蝕材料(合金鋼製造)並製成頂尖角為140~180的流線型圓錐體,這還能使閥瓣能有較大的開啟高度,一般不推薦在小縫隙下節流。
節流閥具有以下特點:
1、構造較簡單,便於製造和維修,成本低。
2、調節精度不高,不能作調節使用。
3、密封面易沖蝕,不能作切斷介質用。
4、密封性好較差。
節流閥按通道方式可分為直通式和角式兩種;按啟閉件的形狀分,有針形、溝形和窗形三種。節流閥的安裝與維護應注意以下事項:
該閥經常需要操作,因此應安裝在易於方面便操作的位置上。
安裝時要注意介質方向與閥體所標箭頭方向保持一致。
節流口堵塞原因:
1、油液中的機械雜質或因氧化析出的膠質、瀝青、碳渣等污物堆積在節流縫隙處。
2、由於油液老化或受到擠壓後產生帶電的極化分子,而節流縫隙的金屬表面上存在電位差,故極化分子被吸附到縫隙表面,形成牢固的邊界吸附層,吸附層厚度一般為5~8微米,因而影響了節流縫隙的大小。以上堆積、吸附物增長到一定厚度時,會被液流沖刷掉,隨後又重新附在閥口上。這樣周而復始,就形成了流量的脈動。
3、閥口壓差較大時,因閥口溫度高,液體受擠壓的程度增強,金屬表面也更易受摩擦作用而形成電位差,因此壓差大時容易產生堵塞現象。
減輕節流口堵塞的措施:
1、選擇水力半徑大的薄刃節流口。
2、精密過濾並定期更換油液。
3、適當減小節流口前後的壓差。
4、採用電位差較小的金屬材料、選用抗氧化穩定性好的油液、減小節流口表面粗糙度。
節流閥的應用
由於節流閥的流量不僅取決於節流口面積的大小,還與節流口前後的壓差有關,閥的剛度小,故只適用於執行元件負載變化很小且速度穩定性要求不高的場合。
對於執行元件負載變化大及對速度穩定性要求高的節流調速系統,必須對節流閥進行壓力補償來保持節流閥前後壓差不變,從而達到流量穩定
9. 用節流裝置配合差壓變送器測定流量時,冷凝器起什麼作用對冷凝器有什麼要求
冷凝器的作用是保護變送器的,變送器對介質溫度是有要求的,一般高於85度的場合均需配冷凝器。安裝時需注意罐體安裝高度應一致,安裝後充液。
10. 節流裝置堵塞為什麼會結霜
形成了一個膨脹閥,從而多了一個膨脹閥,就結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