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哪位專家一個字的讀音:「行波測距」中的「行」是叫「hang」還是「xing」
行波(xing)與駐波相對,表達行進中的波。
⑵ 山東山大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東山大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電力自動化研發、生產、銷售、工程服務的專業公司。產品體系和配套解決方案涉及電力、石油、煤炭、化工、公用事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作為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技術依託單位,是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國家稅務局、山東省地方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1999年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2002年8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
公司現有生產、研發、辦公場所9000平方米,員工300餘人,其中博士12人,碩士28人,本、專科以上學歷占員工總數的90%以上。公司先後承擔和參加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點項目,獲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省、部級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9項,山東省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項目3項,軟體著作權16項,2007年山東省電能質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公司掛牌成立。
「厚積薄發,聚勢謀遠」。經過二十年的技術沉澱和積累,公司研發了WDGL系列微機電力故障錄波監測裝置、SDL-9001智能變電站報文記錄分析及故障錄波裝置、SDL-7002電力故障行波測距裝置、TY系列微機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SDL-6008電力系統同步時鍾裝置、SDL-3002電能質量監測裝置、SDL-8003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子站和AVC自動電壓控制系統等多個自動化產品。
產品先後在1000kV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核電站、西電東送、高速鐵路牽引站等國家重點電力工程中投入運行;基於自主研發的開放式軟體平台(OSDP),先後開發完成故障錄波器聯網系統、電能質量監測綜合管理系統、視頻監控匯集平台系統、電網故障智能分析系統、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統等應用軟體產品。
公司秉承「真誠、嚴謹、創新、卓越」的經營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以服務作保證」,竭誠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
應聘人員一經錄用,公司將按照國家規定同員工簽定正式勞動合同。並辦理完善的五險一金、提供集體宿舍、有午餐補助等。
有意者請一周之內將個人簡歷發到公司郵箱。
法定代表人:梁軍
成立日期:2001-04-12
注冊資本:12216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山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700007275744940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穎秀路山大科技園內
經營范圍:普通貨運(有效期限以許可證為准)。電力、節能、機電一體化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儀器儀表、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的銷售;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轉讓、咨詢、培訓;房屋租賃;安全技術防範工程設計、施工(須憑資質證書經營);電動汽車充電設備、新能源電力設備的開發、生產、銷售,並提供相關設備運營、維護和技術服務;充電運營系統技術開發、服務;電力銷售、電力供應;承裝(修、試)電力設施;汽車租賃;出租汽車客運;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電氣設備、電子設備、監控設備、安防設備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⑶ SDL—7003行波測距裝置如何查操作系統版本
⑷ 架空線路的故障分析
1接地故障現象
線路的接地可分為:單相接地、兩相接地和三相接地。接地故障有永久性接地和瞬時性接地兩種。前者通常是絕緣擊穿導線落地等,後者通常為雷電閃絡和導線上落有異物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架空線路單相接地。
2接地故障的判斷
通過檢測線路的電壓,並根據表1判明接地故障。
3接地線路的查找
確定接地線路一般採用試拉各線路的方法。應按下列步驟處理單相接地故障:
(1)判明是否真正發生單相接地;
(2)判明是哪一相接地;
(3)尋找哪一條線路接地;
操作時按線路負荷的輕、重和線路的長、短或線路的故障率等實際情況確定拉開線路的順序,若拉開某一線路時,接地信號消失,說明接地就在該線路上。
4尋找接地點
對於較短的架空輸電線路尋找接地點時,可安排人員沿線進行全面檢查,但是對於較長的架空輸電線路尋找接地點時,宜採用優選法進行。首先在線路長度的1/2處的耐張桿進行分段,分別拆開線路三相的引流線,使整個線路分為兩段,然後用2500V兆歐表分別測量三相導線的絕緣電阻,根據測量結果可判明線路的某段接地或兩段均接地。其次根據判斷結果繼續分段查找,逐步縮小查找范圍。待接地范圍縮小到一定程度,可安排人員沿線進行全面檢查。這樣可節省時間,減少勞動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對高壓輸電線路而言,在變電所除了會裝有線路保護裝置外,還會裝有故障錄波儀、行波測距儀,有的還半裝有小波測距儀等,行波、小波測距裝置能很准確的判斷出接地點位置,精度可以達到5km,一般情況下的精度能達到1~2km。對故障查線非常有用。
5注意事項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在分段測量線路的絕緣電阻時必須拆開線路三相的引流線,然後分別測量各段三相導線的絕緣電阻?原因有:
(1)有的線路較長,導線在途中進行換位,在沒有標明A、B、C相的情況下,防止漏測故障相絕緣電阻,引起錯誤判斷;
(2)認為產生單相不完全接地時,對地電壓最低的一相必定是接地相,因此只測一相絕緣電阻,而實際上有可能漏測了故障相,易出差錯;
(3)線路有可能多點接地等。 因此,當發生架空線路接地時,必須認真檢測、判斷准確,工作中不能馬虎。 (1)在配電線路中,由於線路水平排列,而且線間距離較小,如果同一檔距內的導線弧垂不相同,刮大風時各導線的擺動也不相同,導致導線相互碰撞造成相間短路,所以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把關,注意導線的張力,使三相導線的馳度相等,並且在規定的標准范圍內。線路巡視時,發現上述問題,應及時安排處理。
(2)大風刮斷樹枝掉落在線路上,或向導線上拋擲金屬物體,也會引起導線的相間短路,甚至斷線。此外,超高的汽車通過線路下方或吊車在線路下面作業時,也可能會引起線路短路或斷線事故。因此在交叉、跨越的線路上應留有一定的間隔距離。
(3)導線由於長期受水分、大氣及有害氣體的侵蝕,氧化而損壞,鋼導線和避雷線最容易銹蝕,在巡視中發現導線嚴重腐蝕時,應予以及時更換。 (1)線路上的瓷質絕緣子由於受到空氣中有害成分的影響,使瓷質部分污穢,遇到潮濕天氣,污穢層吸收水分,使導電性能增強,既增加了電能損耗,又容易造成閃絡事故。
(2)線路上誤裝不合格的瓷絕緣子或因絕緣子老化,在工頻電壓作用下發生閃絡擊穿。對此在巡視時發現有閃絡痕跡的瓷絕緣子應予以及時地更換,而且更換的新瓷絕緣子必須經過耐壓試驗。
(3)瓷絕緣部分受外力破壞,發生裂紋或破損,打掉了大塊瓷裙或是從邊緣到頂部均有裂紋時,應予以更換,否則將會引起絕緣降低而發生閃絡事故。 (1)由於土質及水分的影響,使木桿腐朽,往往造成倒桿事故,因此如採用木桿時,木桿根應有防腐措施,如塗瀝青或加綁樁等。
(2)水泥桿遭受外力碰撞發生倒桿事故,如汽車或拖拉機碰撞等。
(3)導線受力不均,使得桿塔傾斜,此時應緊固電桿的拉線或調整線路。
(4)在導線振動的地方,金具螺絲易因受振動而自行脫落發生事故,因此在巡視與清掃時應仔細檢查金具各部件的接觸是否良好。
⑸ 直流系統行波測距裝置和交流是一台設備嗎
行波法的研究始於本世紀四十年代初,它是根據行波傳輸理論實現輸電線路故障測距的。現在行波法已經成為研究熱點。 (1)早期行波法按照故障測距原理可分為 A,B,C 三類:① A 型故障測距裝置是利用故障點產生的行波到達母線端後反射到故障點,再由故障點反射後到達母線端的時間差和行波波速來確定故障點距離的。但此種方法沒有解決對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加以區分的問題,所以實現起來比較困難。② B 型故障測距裝置是利用記錄故障點產生的行波到達線路兩端的時間,然後藉助於通訊聯系實現測距的。由於這種測距裝置是利用故障產生後到達母線端的第一次行波的信息,因此不存在區分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的問題。但是它要求在線路兩端有通訊聯系,而且兩邊時標要一致。這就要求利用 GPS 技術加以實現。③ C 型故障測距裝置是在故障發生後由裝置發射高壓高頻或直流脈沖,根據高頻脈沖由裝置到故障點往返一次的時間進行測距。這種測距裝置原理簡單,精度也高,但要附加高頻脈沖信號發生器等部件,比較昂貴復雜。另外,測距時故障點反射脈沖往往很難與干擾相區別,並且要求輸電線路三相均有高頻信號處理和載波通道設備。三種測距原理的比較:A 型和 C 型測距原理屬於單端測距,不需要線路兩端通信,因都需要根據裝置安裝處到故障點的往返時間來定位,故又稱回波定位法;而 B 型測距原理屬於雙端通訊, 需要雙端信息量。A 型測距原理和 B 型測距原理適用於瞬時性和持久性故障,而 C 型測距原理只適用於持久性故障。(2)現代行波法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行波法是早期A 型行波法的發展。60年代中期以來,人們對1926年提出的輸電線路行波傳輸理論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在相模變換、參數頻變和暫態數值計算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進一步加深了對行波法測距及諸多相關因素的認識。1)行波相關法行波相關法所依據的原理是向故障點運動的正向電壓行波與由故障點返回的反向電壓行波之間的波形相似,極性相反,時間延遲△ t對應行波在母線與故障點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對二者進行相關分析,把正向行波倒極性並延遲△ t時間後,相關函數出現極大值。這種方法也存在對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加以區分的問題。由於在一些故障情況下存在對側端過來的透射波,它們會與故障點發生的反射波發生重疊,從而給相關法測距帶來很大困難。2)高頻行波法高頻行波法與其他行波法不同的是,它提取電壓或電流的高頻行波分量,然後進行數字信號處理,再依據 A 型行波法進行故障測距。這種方法根據高頻下母線端的反射特性,成功的區分了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3)利用行波法測距需要解決的問題行波法測距的可靠性和精度在理論上不受線路類型、故障電阻及兩側系統的影響,但在實際中則受到許多工程因素的制約。1)行波信號的獲取數字模擬表明:故障時線路上的一次電壓與電流的行波現象很明顯,包含豐富的故障信息,但需要通過互感器進行測量。關鍵是如何用一種經濟、簡單的方式從互感器二次側測量到行波信號。一般來說,電壓和電流的互感器的截止頻率要不低於 10khz,才能保證信號不過分失真。用於高壓輸電線路的電容式電壓互感器(CVT)顯然不能滿足要求。利用故障產生的行波的測距裝置,最好能做到與其他的線路保護(如距離保護)共用測量互感器,否則難以應用推廣。為了達到一個桿塔(小於1km)的測距精度,二次側信號上升沿時間應該在幾個微秒之內。實驗研究表明,電流互感器(CT)的暫態響應特性能滿足如此高的響應速度。所以,行波測距裝置可以與其它保護裝置共用電流互感器,因而易於被推廣使用。2)故障產生的行波信號的不確定性故障產生的行波信號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故障的不確定性故障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故障發生角和故障類型上。故障發生的時刻是隨機的,它與故障原因和線路狀態等因素有關。同時,故障發生的類型也是不同的, 可以是金屬性故障,也可能是經過大小不一的過渡電阻的短路故障。②母線接線方式的不確定性行波測距理論基於行波的傳播及反射,母線上的接線是不固定的,這就引起行波到達母線的不確定性。然而行波測距要求在母線側有足夠強的反射才可能被測到。③線路及系統其它元件的非線性及依頻特性的影響由於集膚效應的關系,實際的三相線路存在損耗與參數隨頻率變化的現象。系統中地模參數損耗大且頻率依頻特性嚴重,使暫態行波信號的分析變得復雜和難以准確描述。所以一般使用線模分量進行行波測距。③故障點反射波的識別故障點反射波的正確識別是能否准確可靠的進行故障測距的關鍵技術問題。線路上存在大量特性與故障點的反射波極為相似的干擾。正常運行情況下較大的干擾主要來自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任何上述操作都會產生劇烈的電壓變化。在故障發生後,行波沿輸電線傳播時,也會出現干擾。例如線路的換位點和其它線路的交叉跨越點處都會因波阻抗的變化出現干擾,更增加了識別的難度。故障點反射波識別除了排除線路干擾外,關鍵還在於區分出反射波是來自故障點還是線路對端母線。早期行波法測距的終端設備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其結構與使用相當復雜,如B型法的同步裝置,C 型法中的高頻和直流脈沖發生裝置等等,這些終端設備和操作上的實時自動化要求增加了行波法測距的技術復雜性和成本,阻礙了行波法測距的更廣泛應用。④行波信號的記錄與處理故障產生的暫態行波信號只持續很短時間,經過多次反射後進入穩態,為此必須在故障產生後幾毫秒內記錄下有用的暫態行波信號。此外,為保證測距有足夠的精度,為了採集高頻暫態行波,采樣頻率不能太低,應在百千赫茲數量級。盡管如此,利用故障行波測距要比實現繼電保護要容易獲得推廣應用的多。使用行波保護的目的在於獲得很高的動作速度( 小於10ms),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區分故障與其它原因,比如雷擊、系統操作等引起的擾動。而對測距來說不存在這個區分問題。因為它只要做到系統故障後,准確的給出故障距離就行了。通過檢查保護是否動作,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系統是否出現故障。總之, 行波法在理論上有許多獨到的優點,可以相信,隨著新型行波測距方法研究的深入,這些問題終將被解決,新型行波法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⑹ 什麼是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統
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統的主用作用是採集二次設備(俗稱保護裝置)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保護的四遙信息,定值信息,定值區信息,保護觸發動作時生成的分散錄播,以及集中錄波器的錄波文件與錄波器定值。有些地區還需要接入行波測距。採集完成後轉發給主站的工作。解釋:四遙信息(開關量,保護動作,保護告警,遙測信息).
⑺ 輸電線路故障行波測距分析與處理系統有什麼主要
行波法的研究始於本世紀四十年代初,它是根據行波傳輸理論實現輸電線路故障測距的。現在行波法已經成為研究熱點。
(1)早期行波法按照故障測距原理可分為 A,B,C 三類:① A 型故障測距裝置是利用故障點產生的行波到達母線端後反射到故障點,再由故障點反射後到達母線端的時間差和行波波速來確定故障點距離的。但此種方法沒有解決對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加以區分的問題,所以實現起來比較困難。② B 型故障測距裝置是利用記錄故障點產生的行波到達線路兩端的時間,然後藉助於通訊聯系實現測距的。由於這種測距裝置是利用故障產生後到達母線端的第一次行波的信息,因此不存在區分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的問題。但是它要求在線路兩端有通訊聯系,而且兩邊時標要一致。這就要求利用 GPS 技術加以實現。③ C 型故障測距裝置是在故障發生後由裝置發射高壓高頻或直流脈沖,根據高頻脈沖由裝置到故障點往返一次的時間進行測距。這種測距裝置原理簡單,精度也高,但要附加高頻脈沖信號發生器等部件,比較昂貴復雜。另外,測距時故障點反射脈沖往往很難與干擾相區別,並且要求輸電線路三相均有高頻信號處理和載波通道設備。三種測距原理的比較:A 型和 C 型測距原理屬於單端測距,不需要線路兩端通信,因都需要根據裝置安裝處到故障點的往返時間來定位,故又稱回波定位法;而 B 型測距原理屬於雙端通訊, 需要雙端信息量。A 型測距原理和 B 型測距原理適用於瞬時性和持久性故障,而 C 型測距原理只適用於持久性故障。(2)現代行波法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行波法是早期A 型行波法的發展。60年代中期以來,人們對1926年提出的輸電線路行波傳輸理論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在相模變換、參數頻變和暫態數值計算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進一步加深了對行波法測距及諸多相關因素的認識。1)行波相關法行波相關法所依據的原理是向故障點運動的正向電壓行波與由故障點返回的反向電壓行波之間的波形相似,極性相反,時間延遲△ t對應行波在母線與故障點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對二者進行相關分析,把正向行波倒極性並延遲△ t時間後,相關函數出現極大值。這種方法也存在對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加以區分的問題。由於在一些故障情況下存在對側端過來的透射波,它們會與故障點發生的反射波發生重疊,從而給相關法測距帶來很大困難。2)高頻行波法高頻行波法與其他行波法不同的是,它提取電壓或電流的高頻行波分量,然後進行數字信號處理,再依據 A 型行波法進行故障測距。這種方法根據高頻下母線端的反射特性,成功的區分了故障點的反射波和對側母線端反射波在故障點的透射波。(3)利用行波法測距需要解決的問題行波法測距的可靠性和精度在理論上不受線路類型、故障電阻及兩側系統的影響,但在實際中則受到許多工程因素的制約。1)行波信號的獲取數字模擬表明:故障時線路上的一次電壓與電流的行波現象很明顯,包含豐富的故障信息,但需要通過互感器進行測量。關鍵是如何用一種經濟、簡單的方式從互感器二次側測量到行波信號。一般來說,電壓和電流的互感器的截止頻率要不低於 10khz,才能保證信號不過分失真。用於高壓輸電線路的電容式電壓互感器(CVT)顯然不能滿足要求。利用故障產生的行波的測距裝置,最好能做到與其他的線路保護(如距離保護)共用測量互感器,否則難以應用推廣。為了達到一個桿塔(小於1km)的測距精度,二次側信號上升沿時間應該在幾個微秒之內。實驗研究表明,電流互感器(CT)的暫態響應特性能滿足如此高的響應速度。所以,行波測距裝置可以與其它保護裝置共用電流互感器,因而易於被推廣使用。2)故障產生的行波信號的不確定性故障產生的行波信號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故障的不確定性故障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故障發生角和故障類型上。故障發生的時刻是隨機的,它與故障原因和線路狀態等因素有關。同時,故障發生的類型也是不同的, 可以是金屬性故障,也可能是經過大小不一的過渡電阻的短路故障。②母線接線方式的不確定性行波測距理論基於行波的傳播及反射,母線上的接線是不固定的,這就引起行波到達母線的不確定性。然而行波測距要求在母線側有足夠強的反射才可能被測到。③線路及系統其它元件的非線性及依頻特性的影響由於集膚效應的關系,實際的三相線路存在損耗與參數隨頻率變化的現象。系統中地模參數損耗大且頻率依頻特性嚴重,使暫態行波信號的分析變得復雜和難以准確描述。所以一般使用線模分量進行行波測距。③故障點反射波的識別故障點反射波的正確識別是能否准確可靠的進行故障測距的關鍵技術問題。線路上存在大量特性與故障點的反射波極為相似的干擾。正常運行情況下較大的干擾主要來自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任何上述操作都會產生劇烈的電壓變化。在故障發生後,行波沿輸電線傳播時,也會出現干擾。例如線路的換位點和其它線路的交叉跨越點處都會因波阻抗的變化出現干擾,更增加了識別的難度。故障點反射波識別除了排除線路干擾外,關鍵還在於區分出反射波是來自故障點還是線路對端母線。早期行波法測距的終端設備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其結構與使用相當復雜,如B型法的同步裝置,C 型法中的高頻和直流脈沖發生裝置等等,這些終端設備和操作上的實時自動化要求增加了行波法測距的技術復雜性和成本,阻礙了行波法測距的更廣泛應用。④行波信號的記錄與處理故障產生的暫態行波信號只持續很短時間,經過多次反射後進入穩態,為此必須在故障產生後幾毫秒內記錄下有用的暫態行波信號。此外,為保證測距有足夠的精度,為了採集高頻暫態行波,采樣頻率不能太低,應在百千赫茲數量級。盡管如此,利用故障行波測距要比實現繼電保護要容易獲得推廣應用的多。使用行波保護的目的在於獲得很高的動作速度( 小於10ms),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區分故障與其它原因,比如雷擊、系統操作等引起的擾動。而對測距來說不存在這個區分問題。因為它只要做到系統故障後,准確的給出故障距離就行了。通過檢查保護是否動作,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系統是否出現故障。總之, 行波法在理論上有許多獨到的優點,可以相信,隨著新型行波測距方法研究的深入,這些問題終將被解決,新型行波法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⑻ 你好,電流互感器除了保護迴路,測量電路外還有什麼作用呢
電流互感器就是測量電路用的,沒有別的用處
⑼ 行波測距的簡介
行波測距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A型行波測距,
B型行波測距,C型行波測距.C型行波測距利用
在故障發生後在線路始端注入脈沖信號,根據脈沖
信號由檢測裝置到故障點往返時間進行測距.
輸電線路行波故障測距原理:
選用最具魯棒性的單端阻抗演算法確定故障發生區段,然後再利用精確的基於小波變換的電流行波法得出故障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