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瘋狂博士玩轉科學的幼兒課程介紹
鏈接:
stem科學
2. 什麼是實驗裝置流程敘述
執行機抄構有三相可控硅移相調壓裝置襲、電動調節閥、三相不銹鋼磁力泵、電磁閥、三菱變頻器及三相電加熱管組成,另外電加熱鍋爐帶有防干燒保護設備。並將各感測器檢測及執行器控制信號同面板上的插座相連,便於學生自己連線組成不同的控制系統。
3. 一套完整的實驗裝置包括哪幾個部分
完整的教案包括哪幾個部分
一、授課班級(專業)
二、授課人
三、授課題目
四、計劃課時(50分鍾)
五、課的類型
六、教學內容
七、教學目的
八、重點、難點
九、各部分內容時間分配
十、教學方法
十一、小結
十二、作業或思考題
教學過程:
這一部分是授課的重點,因課程和不同的教師教法各異。應包括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等環節。這一部分的編寫要做到步驟、綱要和教法相結合,使老師不僅能指導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也可使別人(甚至外行)亦能通過閱讀教案而了解到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情況和本堂課講授的內容要點。
4. 兒童科學實驗室是怎樣的在家能為孩子打造嗎
鏈接:
奇妙科學實驗室課程
5. 實驗裝置可以分為
(抄1)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右側導氣管插入到盛有水的燒杯中,對燒瓶外壁微微加熱,若燒杯中有氣泡產生,停止微熱冷卻後導氣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時間不下降,說明此裝置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右側導氣管插入到盛有水的燒杯中,對燒瓶外壁微微加熱,若燒杯中有氣泡產生,停止微熱冷卻後導氣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時間不下降,說明此裝置氣密性良好;
(2)反應物的狀態是固態和液態,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固-液不加熱型的發生裝置;氧化鈣與水反應放出熱量,使氨氣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逸出,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使平衡NH 3 +H 2 O
6. 兒童科學實踐課程哪裡有
1、忽視兒童的存在,忽視兒童的興趣
2、忽視兒童的個體差異,不承認人是有差異的
3、沒有把兒童看做真正的主體,個體發展缺乏創造力
7. 實驗裝置
白雲岩溶解實驗裝置與上一章介紹的石灰岩溶解實驗裝置相同,差別僅在於用白雲岩旋轉盤取代石灰岩旋轉盤,故此處不再重復。
同樣,白雲岩溶解過程通過電導儀測定溶液電導並由計算機記錄其變化來了解。本次實驗中,溶液總硬度與電導率存在如下線性關系:
TH(mmol·L-1)=5.56×10-3σ(μS·cm-1)-0.01 相關系數r=0.999
因此,由溶液電導的自動記錄,可獲得溶解過程中總硬度的變化,這樣,白雲岩溶解速率為
R=(V/A)(dTH/dt)/2
式中:V為溶液體積;A為旋轉盤表面積;因子2表示1mol白雲岩溶解產生2mol的硬度。
圖9.1(a),(b)分別是低CO2分壓和高CO2分壓時的典型實驗曲線。其中直線段表明在固定旋速和(或)固定碳酸酐酶濃度條件下,總硬度隨時間是近似線性增加的。
實驗時擴散邊界層厚度ε可由下述Levich(1962)公式給出:
ε=1.61(D/ν)1/3(ν/ω)1/2
式中:D是分子擴散系數;ν為水的運動黏滯系數;ω即旋轉角速度。
由此在本次實驗中當旋速最低100r·min-1時ε=5×10-3cm,而最高3200r·min-1時ε=8.84×10-4cm,因為所有的實驗雷諾數(Re=r2ω/ν,r旋轉盤半徑)低於2×105,所以保證了實驗是在層流的情況下進行的。
8. 科學實驗課程對幼兒的好處是什麼
科學實驗對孩子的好處:
1、可以培養動手能力,這個不用說太多,每個科學實驗都是需要動手來做的,不是純知識,也不用記公式,做了就懂。比如看到我文章的圖片,會思考自己如何動手做出來,並且即使做出來,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會尋找原因。
2、可以培養動腦能力,在做的過程中會有思考的過程。在大人看來非常簡單的實驗,小朋友們還會做失敗,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大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基本常識的,小孩子生下來可能第一次見過,第一次做,失敗是非常正常的。在不斷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思考過程,都是一點一滴嘗試摸索出來的。
3、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同樣一個實驗,孩子做出來的步驟肯定不一樣。在做的過程中,他們會不斷思索不同的做法,這個就是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反而大人們做的時候卻中規中矩,沒啥大的創新。與其買磁力片玩具、樂高玩具,還不如做點實驗實在。
4、可以作為學校課程的補充,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學校是純知識灌輸,然後拿考試來檢驗吸收消化情況,最終培養了一大批考試機器、啞巴英語。既然學校不開設科學課,作為家長也應該自己努力一點,讓孩子做做科學小實驗,放鬆心情。
科學實驗掌握理論:
應熟練掌握與實驗課題有關的理論和經驗。
實驗方法是在人為的控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一個過程,所以要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在設計實驗方案和進行具體實驗的過程中,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和前人經驗的積累。
實驗者只有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才能對實驗中出現的新事物有敏銳的觀察力,當事物表現超出原來的理論框架時,能夠及時加以捕捉,並發現其本質。
9. 推薦一個好點的兒童科學課程。
鏈接:
stem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