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第一種:在做「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實驗的時候用來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燒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燒瓶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試管或燒瓶里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然後把手移開,過一會兒,待試管或燒瓶冷卻後,水就從燒杯或水槽中升到導氣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表明裝置不漏氣。【注意:如果是在家做實驗,自製的試管或燒瓶的管壁太厚了那就杯具了...】
第二種(啟普發生器):在做「製取二氧化碳氣體」實驗時用來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適用於 液-固 反應一類的實驗】
第三種(外接導管):在裝置的尾端導氣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第四種: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橡皮塞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滴定管是用來准確放出液體的容量儀器,可精確到0.01mL,細長且下端有活塞】
第五種: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滴定管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過裝置尾端導管30cm高度,否則,壓強太大,空氣有可壓縮性,水有可能流入裝置里。
㈡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檢驗裝置氣密星了,密封性了一些,性能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你可以用大氣壓的形式檢驗。
㈢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有幾種方法它們是那些
一、空氣
法 這是教材上介紹的常用的一種方法,操作簡便行,但有四個缺點:①如果儀器玻璃較厚、裝置較大,或者手掌溫度與空氣溫度相差不大時,都不會產生氣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檢查一次用時間偏長;③
的尾端被水浸濕,不適宜做避免水參與的實驗(如制
、制
等);④若裝置內已經裝入了試劑就不能再行檢查。
二、注
適用於檢查
或類似於
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
口注水,當
下端被
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
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
差。此法有兩個缺點:①裝置內部被水浸濕;②如果已裝入了固體試劑則不能再行檢查。 為了消除上述兩種方法中的缺點,現設計了以下三種
檢查方法。 三、外接導管浸
在裝置的尾端
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四、
壓氣法 取一支25mL
,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
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過裝置尾端導管30cm高度,否則,壓強太大,空氣有可壓縮性,水有可能流入裝置里。
五、滴定管抽氣法 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
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㈣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哪幾種啊請說明具體一點~~!
答: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版會兒,導權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㈤ 幾種常見的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化學上面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1.將封好的儀器放入水中,看有沒有氣泡產生,有就表示不好,適合檢查,試管類的氣密性;
2.將儀器的最終氣體導出口,浸入水中,手捂住反應發生容器,看有否有氣泡出來,出來就是好的
㈥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簡單的有手握法
加熱法
等
基本原理就是讓裝置中的大氣壓減小,接入水中的導管會發生倒吸而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
㈦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
檢查實驗裝置氣密性是安裝儀器後的重要步驟。在裝入試劑或調整儀器前,連接處常會松動,所以裝入試劑前對裝置整體再次作氣密性檢查很有必要。
一般說來,無論採用那種裝置製取氣體,在成套裝置組裝完畢裝入反應物之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
裝置氣密性檢驗採用的一般方法是:通過氣體發生器與附設的液體構成封閉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內壓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在實際檢驗過程中,由於氣體發生器結構不同,因此檢驗方法也有一定的差異。現就一些常見裝置的檢驗方法總結如下,以供同學們參考。
點擊查看源網頁
點擊查看源網頁
1.如右圖,此裝置為最簡易的製取氣體裝置,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
把導管的一端插到水裡,用手緊握(必要時可雙手同時用)試管的外壁。如果水中的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松開手,水在導管里形成了一段水柱,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只有氣密性良好的裝置才能進行有關實驗。
2. 對下圖A所示的裝置,要先向左邊試管里加水封閉長頸漏斗的下口後再檢查;對下圖B所示的裝置,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閉漏斗頸後再檢查;對下圖C所示的裝置,關閉導氣管活塞,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後使之出現液面差,通過觀察液面的變化,判斷裝置的氣密性是否良好。
點擊查看源網頁
A的具體方法為:通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夾緊彈簧夾,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後,漏斗中與試管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3. 如圖檢查氣密性方法: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打開a,用酒精燈微熱B,若導氣管口有氣泡產生,移開酒精燈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4. 如圖為啟普發生器。該裝置的原理與2圖A的原理是一樣,但主要是該裝置中彈簧夾被活塞代替。具體方法為: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從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現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不漏氣。
5. 如上圖為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的實驗室裝置。
具體方法是:關閉分液漏鬥上的活塞,塞緊燒瓶瓶塞,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燒瓶底部。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而且在松開手後,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則證明裝置氣密性好。
6. 帶有刻度的注射器類
答案:關閉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熱燒瓶,若注射器活塞外移,鬆手後又回到原來位置,說明氣密性良好。或關閉滴定管活塞,記下注射器活塞刻度,然後輕拉(推)活塞, 松開手後假如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來位置,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7. 可以利用右圖所示的裝置測定不同濃度的硫酸與鋅的反應速率。檢查氣密性方法為: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後把注射的活栓外拉一段距離,然後鬆手,如果注射器的活栓能恢復原狀(「0」位置處),則表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8. 關閉活塞m,n,把裝置中右側的量氣管下移一段距離,使裝置左右兩管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時間後液面差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不漏氣;反之,則表明裝置漏氣(或往右側量氣管中加適量的水,使裝置左右兩管中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時間後液面差保持不變,則說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反之,則說明該裝置漏氣)
9. 如圖所示是一個製取氯氣並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裝置,多餘的氯氣可以貯存在b瓶中,其中各試劑瓶中所裝試劑為:B(氫硫酸)、C(碘化鉀澱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試液)。
怎樣檢驗裝置G的氣密性?
方法為:關閉A中分液漏斗旋塞和G中活塞K,從c中向容器內加液體,當c的下端浸入液面且c中液面高於b瓶內液面,並保持長時間不下降,則說明氣密性好。
10. 實驗前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
答:在E中加入水,導管沒入水中,在A中放入水,使水面浸沒分液漏斗頸下端,打開旋塞a和分液漏斗活塞,在圓底燒瓶底部微熱,若A中漏斗頸內水面上升且E中導管口有氣泡逸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也可關閉a,在燒瓶底部加熱和D下部加熱,檢查前後兩部分氣密性)。
㈧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那些
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內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容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㈨ 檢驗裝置氣密性的不同方法
各種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歸納
一、基本方法:
①受熱法:將裝置只留下1個出口,並先將該出口的導管插入水中,後採用微熱(手捂、熱毛巾捂、酒精燈微熱等),使裝置內的氣體膨脹。觀察插入水中的導管是否有氣泡。停止微熱後,導管是否出現水柱。
②壓水法:如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
③吹氣法(不常用,略)
二、基本步驟:
①觀察氣體出口數目,若有多個出口,則通過關閉止水夾、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裝置只剩一個氣體出口。
②採用加熱法、水壓法、吹氣法等進行檢查
③觀察氣泡、水柱等現象得出結論。
註:若連接的儀器很多,應分段檢查。
三、實例
【例1】如何檢查圖A裝置的氣密性
圖A 圖B
方法:如圖B將導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熱毛巾焐容積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氣泡逸出, 過一會兒移開焐的手掌或毛巾,觀察浸入水中的導管末端有無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時有氣泡溢出,移開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說明裝置不漏氣。
【例2】請檢查下面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將導氣管插入燒杯中水中,用酒精燈微熱園底燒瓶,若導管末端產生氣泡,停止微熱,有水柱形成,說明裝置不漏氣。
【例3】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的方法,
圖A 圖B 圖C
方法:如圖所示。關閉導氣管活塞,從球形漏鬥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沒於水中後,繼續加入適量水到球形漏斗球體高度約1/2處,做好水位記號 靜置幾分鍾,水位下降的說明漏氣,不下降的說明不漏氣。
【例4】檢查下面有長頸漏斗的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1:同啟普發生器。…若頸中形成水柱,靜置數分鍾頸中液柱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否則說明有漏氣現象。
方法2:向導管口吹氣,漏斗頸端是否有水柱上升 用橡皮管夾夾緊橡皮管,靜置片刻,觀察長頸漏斗頸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氣時有水柱上升,夾緊橡皮管後水柱不下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例5】檢查圖A所示簡易氣體發生器的氣密性。
圖A 圖B
方法:關閉K,把乾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圖B所示),使乾燥管內液體面低於燒杯中水的液面,靜置一段時間,若液面差不變小,表明氣密性良好。
【例6】
圖A 圖B
方法:如圖所示。關閉導氣管活塞,從U型管的一側注入水,待U型管兩側出現較大的高度差為止, 靜置幾分鍾,兩側高度差縮小的說明漏氣,不縮小的說明不漏氣。
【例】如下圖所示為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盛放葯品前,怎樣檢驗此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向B、D中加水使導管口浸沒在水面下,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打開活塞K,微熱A中的圓底燒瓶,D中導管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關閉活塞K片刻後,D中導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沒入液面的導管口會產生氣泡。有這些現象說明氣密性良好。儲氣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
【例7】如何檢查下面裝置的氣密性?
分析:較復雜的實驗裝置,一次性檢查效果不好,可以分段檢查氣密性。如用止水夾夾住b、C裝置間的導管的橡皮管,並關閉分液漏用酒精燈在a裝置下微熱,若b裝置中的導管產生一段水柱,表明止水夾前面的裝置氣密性良好。再在C處的錐形瓶中用酒精燈微熱,若e處出現氣泡,停止微熱,插在e處液面下的導管產生一段液柱,表明這部分裝置的氣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