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數控機床設備有哪些特點
數控技術的應用不但給傳統製造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使製造業成為工業化的象徵,而且隨著數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擴大,對國際民生的一些重要行業國防、汽車等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行業裝備數字化已是現代發展的大趨勢。數控機床已經廣泛的應用於現代製造業,並且數控機床發揮是普通機床無法比擬的,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數控機床設備有哪些特點:
一、從數控機床的結構特點
(1)數控機床的傳動鏈短,與普通機床相比主軸驅動不再是電機---皮帶--齒輪的副機構變速,而是採用橫向和縱向進給,並且是分貝有兩台伺服電機驅動的運動完成,不使用掛輪、離合器傳動的部件,所以數控機床的傳動鏈短。
(2)數控機床的剛性高,為了與數控系統的高精度相匹配,數控機床的剛性特別高,這主要是為了使用高精度的加工要求,這是普通機床的精度無法比擬的。
(3)數控機床的輕拖動,刀架移動採用滾珠絲杠,他的摩擦力特別小,並且移動起來非常方便。絲杠兩端的支撐方式專用軸承,數控機床的壓力比普通軸承更加的大,潤滑部分採用油霧自動潤滑的方式進行數控機床潤滑的,這些措施都使得數控機床移動起來非常輕便。
二、數控機床加工有哪些特點
(1)具有高度柔性
在數控機床上加工零件,主要取決於加工程序,不必製造更換許多模具、夾具,不需要經常重新調整機床。因此,數控機床適用於所加工的零件頻繁更換的場合,亦即適合單件,小批量產品的生產及新產品的開發,從而縮短了生產准備周期,節省了大量工藝裝備的費用。
(2)加工精度高
數控機床是按數字信號形式控制的,數控裝置每輸出一脈沖信號,則機床移動部件移動一具脈沖當量,而且機床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與絲桿螺距平均誤差可由數控裝置進行曲補償,因此,數控機床定位精度比較高。
(3)加工質量穩定、可靠
加工同一批零件,在同一機床,在相同加工條件下,使用相同刀具和加工程序,刀具的走刀軌跡完全相同,零件的一致性好,質量穩定。
(4)生產率高
數控機床可有效地減少零件的加工時間和輔助時間,數控機床的主軸聲速和進給量的范圍大,允許機床進行大切削量的強力切削。數控機床正進入高速加工時代,數控機床移動部件的快速移動和定位及高速切削加工,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另外,與加工中心的刀庫配合使用,可實現在一台機床上進行多道工序的連續加工,減少了半成品的工序間周轉時間,提高了生產率。
(5)改善勞動條件
數控機床加工前是經調整好後,輸入程序並啟動,機床就能有自動連續地進行加工,直至加工結束。操作者要做的只是程序的輸入、編輯、零件裝卸、刀具准備、加工狀態的觀測、零件的檢驗等工作,勞動強度大降低,機床操作者的勞動趨於智力型工作。另外機床一般是結合起來,既清潔又安全。
(6)利用生產管理現代化
數控機床的加工,可預先精確估計加工時間,對所使用的刀具、夾具可進行規范化,現代化管理,易於實現加工信息的標准化,已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現代化集成製造技術的基礎。
以上就是數控機床一些特點,它具有廣泛的加工藝性能,可加工直線圓柱、斜線圓柱、圓弧和各種螺紋。具有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各種補償功能,並在復雜零件的批量生產中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果。
B. 簡述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包括加工程序載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機床主體和其他輔助裝置。
加工程序載體:
數控機床工作時,不需要工人直接去操作機床,要對數控機床進行控制,必須編制加工程序。零件加工程序中,包括機床上刀具和工件的相對運動軌跡、工藝參數(進給量主軸轉速等)和輔助運動等。將零件加工程序用一定的格式和代碼,存儲在一種程序載體上,如穿孔紙帶、盒式磁帶、軟磁碟等,通過數控機床的輸入裝置,將程序信息輸入到CNC單元。
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現代數控裝置均採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形式,這種CNC裝置一般使用多個微處理器,以程序化的軟體形式實現數控功能,因此又稱軟體數控(Software NC)。CNC系統是一種位置控制系統,它是根據輸入數據插補出理想的運動軌跡,然後輸出到執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因此,數控裝置主要由輸入、處理和輸出三個基本部分構成。而所有這些工作都由計算機的系統程序進行合理地組織,使整個系統協調地進行工作。
1)輸入裝置:將數控指令輸入給數控裝置,根據程序載體的不同,相應有不同的輸入裝置。主要有鍵盤輸入、磁碟輸入、CAD/CAM系統直接通信方式輸入和連接上級計算機的DNC(直接數控)輸入,現仍有不少系統還保留有光電閱讀機的紙帶輸入形式。
(1)紙帶輸入方式。可用紙帶光電閱讀機讀入零件程序,直接控制機床運動,也可以將紙帶內容讀入存儲器,用存儲器中儲存的零件程序控制機床運動。
(2)MDI手動數據輸入方式。操作者可利用操作面板上的鍵盤輸入加工程序的指令,它適用於比較短的程序。
在控制裝置編輯狀態(EDIT)下,用軟體輸入加工程序,並存入控制裝置的存儲器中,這種輸入方法可重復使用程序。一般手工編程均採用這種方法。
在具有會話編程功能的數控裝置上,可按照顯示器上提示的問題,選擇不同的菜單,用人機對話的方法,輸入有關的尺寸數字,就可自動生成加工程序。
(3)採用DNC直接數控輸入方式。把零件程序保存在上級計算機中,CNC系統一邊加工一邊接收來自計算機的後續程序段。DNC方式多用於採用CAD/CAM軟體設計的復雜工件並直接生成零件程序的情況。
2)信息處理:輸入裝置將加工信息傳給CNC單元,編譯成計算機能識別的信息,由信息處理部分按照控製程序的規定,逐步存儲並進行處理後,通過輸出單元發出位置和速度指令給伺服系統和主運動控制部分。CNC系統的輸入數據包括:零件的輪廓信息(起點、終點、直線、圓弧等)、加工速度及其他輔助加工信息(如換刀、變速、冷卻液開關等),數據處理的目的是完成插補運算前的准備工作。數據處理程序還包括刀具半徑補償、速度計算及輔助功能的處理等。
3)輸出裝置:輸出裝置與伺服機構相聯。輸出裝置根據控制器的命令接受運算器的輸出脈沖,並把它送到各坐標的伺服控制系統,經過功率放大,驅動伺服系統,從而控制機床按規定要求運動。
伺服與測量反饋系統:
伺服系統是數控機床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實現數控機床的進給伺服控制和主軸伺服控制。伺服系統的作用是把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整形處理後,轉換成機床執行部件的直線位移或角位移運動。由於伺服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最後環節,其性能將直接影響數控機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術指標,因此,對數控機床的伺服驅動裝置,要求具有良好的快速反應性能,准確而靈敏地跟蹤數控裝置發出的數字指令信號,並能忠實地執行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提高系統的動態跟隨特性和靜態跟蹤精度。
伺服系統包括驅動裝置和執行機構兩大部分。驅動裝置由主軸驅動單元、進給驅動單元和主軸伺服電動機、進給伺服電動機組成。步進電動機、直流伺服電動機和交流伺服電動機是常用的驅動裝置。
測量元件將數控機床各坐標軸的實際位移值檢測出來並經反饋系統輸入到機床的數控裝置中,數控裝置對反饋回來的實際位移值與指令值進行比較,並向伺服系統輸出達到設定值所需的位移量指令。
機床主體:
機床主機是數控機床的主體。它包括床身、底座、立柱、橫梁、滑座、工作台、主軸箱、進給機構、刀架及自動換刀裝置等機械部件。它是在數控機床上自動地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分。與傳統的機床相比,數控機床主體具有如下結構特點:
1)採用具有高剛度、高抗震性及較小熱變形的機床新結構。通常用提高結構系統的靜剛度、增加阻尼、調整結構件質量和固有頻率等方法來提高機床主機的剛度和抗震性,使機床主體能適應數控機床連續自動地進行切削加工的需要。採取改善機床結構布局、減少發熱、控制溫升及採用熱位移補償等措施,可減少熱變形對機床主機的影響。
2)廣泛採用高性能的主軸伺服驅動和進給伺服驅動裝置,使數控機床的傳動鏈縮短,簡化了機床機械傳動系統的結構。
3)採用高傳動效率、高精度、無間隙的傳動裝置和運動部件,如滾珠絲杠螺母副、塑料滑動導軌、直線滾動導軌、靜壓導軌等。
數控機床輔助裝置:
輔助裝置是保證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裝置,常用的輔助裝置包括:氣動、液壓裝置,排屑裝置,冷卻、潤滑裝置,回轉工作台和數控分度頭,防護,照明等各種輔助裝置。
C. 數控裝置的作用
它的核心是計算機及運行在其上的軟體,它在數控車床中起「指揮」作用。回數控莊子接收由加工程序送來答的各種信息,並經處理和調配後,向驅動機構發現執行命令。在執行過程中,其驅動、檢測等機構同時將有關信息反饋給數控裝置,以便經處理後發出新的執行命令。
轉載至技成培訓網,希望能幫到你!
D. 數控機床中數控裝置主要作用是
數控裝置是數控車床的核心。一般由輸入輸出裝置、控制器、運算器、各種接版口電路、CRT顯示器等硬體以及相權應的軟體組成。數控裝置作為數控機床「指揮系統」,能完成信息的輸入、存儲、變換、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數控裝置的功能是接受輸入裝置輸入的數控程序中的加工信息,經過數控裝置的系統軟體或邏輯電路進行解碼、運算和邏輯處理後,發出相應的脈沖送給伺服系統,使伺服系統帶動機床的各個運動部件按數控程序預定要求動作。
E. 數控機床分類及其各自主要功能特點,請詳細解答謝了
6月1日 23:16 世界機床擁有量約1400萬台,內數控機床約140萬台,佔10%。其中MC擁有量約40萬台,約占數控機床的28.5%,僅次於數控車床(約50萬台,佔35.7%)。世界機床產量約100萬台,內數控機床約25萬台,佔25%。MC約7萬台,占數控機床產量之28%,僅次於數控車床(8萬台,佔32%)。由於世界市場對MC需求增加,MC的產量在不斷增多(2003年日本、台灣省產量分別為10290、16794台)。
從1992~2004年12年間,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17.5%和17.7%,而1998~2004年6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卻分別達39.3%和34.9%。本世紀數控機床進口量占消費量的比例,也由上個世紀90年代的55%降至45%左右。 2004年,中國市場對MC的需求猛增,消費量達9543台,已躍居近年來的世界高位;僅次於美國2001年的MC消費量(約11500台)。
1998~2004年中國MC的產量、進出口量、消費量中,MC的消費量猛增。2002~2004年比上年分別增54.8%、51.4%、52.9%。2004年消費9543台,為當年產量1800台(估計,無數字報道)的5.3倍。在1998~2004年6年間,MC的消費量之和為27674台,是產量之和5766台的4.8倍,供不應需、形勢嚴峻。在2002~2004年三年間國產MC的佔有率(產004年中國MC進口量達8095台,已躍居世界首位(2001年美、德、日進口量分別為5183、4762、135台)。
2003、2004年進口台數分別比上年增54.6%、57.7%。進口金額分別比上年增74.6%、51.3%。另外,2004年MC進口8095台,為進口數控金屬切削機床3.01萬台之27%,超過1/4。在金額上,為34.3億美元之27.8%,也超過1/4。2004年MC的進口額9.55億美元,超過了數控特種加工機床(9.29億美元)和數控車床(4.56億美元),居首位。
量/消費量)分別為24.3%、20.8%、18.9%,在逐漸下降。
2002~2004年各種MC進口的台數、金額,量大面廣的立式MC為數最多,其次為卧式、龍門式。2004年進口立式MC 6004台,佔MC進口總數8095台之74%。其進口金額4.42億美元,佔MC進口總金額9.55億美元之46%。
2003、2004年中國MC進口的國家(地區)。以台數計,依次為:台灣省(2048、3517台)、日本(1821、2791台)、韓國(517、765台)等。以平均單價計,2004年,一般的在3.7~13.7萬美元之間,而德國、義大利、瑞士的單價較高,為30.9~49.9萬美元,屬高性能。2004年從德、意、瑞士進口的MC共485台,佔MC總進口量8095台之6%。金額共2.13億美元,佔9.55億美元之22.3%。大致表明:進口的MC,大部分為中檔,少數屬高檔。
中國MC大量進口,而出口量很少,從上述表1中可明顯看出,進口量迅速上升,而出口量則徘徊不前。2004年MC進口8095台,是出口量352台之23倍。
2003~2004年中國MC的出口量、金額。2004年出口352台,比2003年140台增151%。金額391萬美元,比2003年485萬美元減少24%,每台平均金額2004年為1.11萬美元,比2003年3.46萬美元減少112%。可能基本上是光機出口。為今後努力擴大出口,解決存在問題,有必要進一步分析研究出口單價下降的問題。
市場佔有率,2004年中國MC產量1800台、消費9543台,台數佔有率(產量/消費量)為18.9%。中國MC產值約1.26億美元(為估計、無報道、產量1800台,每台按7萬美元計),消費額10.77億美元,金額市場佔有率為11.7%
6月1日 23:16 世界機床擁有量約1400萬台,內數控機床約140萬台,佔10%。其中MC擁有量約40萬台,約占數控機床的28.5%,僅次於數控車床(約50萬台,佔35.7%)。世界機床產量約100萬台,內數控機床約25萬台,佔25%。MC約7萬台,占數控機床產量之28%,僅次於數控車床(8萬台,佔32%)。由於世界市場對MC需求增加,MC的產量在不斷增多(2003年日本、台灣省產量分別為10290、16794台)。
從1992~2004年12年間,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17.5%和17.7%,而1998~2004年6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卻分別達39.3%和34.9%。本世紀數控機床進口量占消費量的比例,也由上個世紀90年代的55%降至45%左右。 2004年,中國市場對MC的需求猛增,消費量達9543台,已躍居近年來的世界高位;僅次於美國2001年的MC消費量(約11500台)。
1998~2004年中國MC的產量、進出口量、消費量中,MC的消費量猛增。2002~2004年比上年分別增54.8%、51.4%、52.9%。2004年消費9543台,為當年產量1800台(估計,無數字報道)的5.3倍。在1998~2004年6年間,MC的消費量之和為27674台,是產量之和5766台的4.8倍,供不應需、形勢嚴峻。在2002~2004年三年間國產MC的佔有率(產004年中國MC進口量達8095台,已躍居世界首位(2001年美、德、日進口量分別為5183、4762、135台)。
2003、2004年進口台數分別比上年增54.6%、57.7%。進口金額分別比上年增74.6%、51.3%。另外,2004年MC進口8095台,為進口數控金屬切削機床3.01萬台之27%,超過1/4。在金額上,為34.3億美元之27.8%,也超過1/4。2004年MC的進口額9.55億美元,超過了數控特種加工機床(9.29億美元)和數控車床(4.56億美元),居首位。
量/消費量)分別為24.3%、20.8%、18.9%,在逐漸下降。
2002~2004年各種MC進口的台數、金額,量大面廣的立式MC為數最多,其次為卧式、龍門式。2004年進口立式MC 6004台,佔MC進口總數8095台之74%。其進口金額4.42億美元,佔MC進口總金額9.55億美元之46%。
2003、2004年中國MC進口的國家(地區)。以台數計,依次為:台灣省(2048、3517台)、日本(1821、2791台)、韓國(517、765台)等。以平均單價計,2004年,一般的在3.7~13.7萬美元之間,而德國、義大利、瑞士的單價較高,為30.9~49.9萬美元,屬高性能。2004年從德、意、瑞士進口的MC共485台,佔MC總進口量8095台之6%。金額共2.13億美元,佔9.55億美元之22.3%。大致表明:進口的MC,大部分為中檔,少數屬高檔。
中國MC大量進口,而出口量很少,從上述表1中可明顯看出,進口量迅速上升,而出口量則徘徊不前。2004年MC進口8095台,是出口量352台之23倍。
2003~2004年中國MC的出口量、金額。2004年出口352台,比2003年140台增151%。金額391萬美元,比2003年485萬美元減少24%,每台平均金額2004年為1.11萬美元,比2003年3.46萬美元減少112%。可能基本上是光機出口。為今後努力擴大出口,解決存在問題,有必要進一步分析研究出口單價下降的問題。
市場佔有率,2004年中國MC產量1800台、消費9543台,台數佔有率(產量/消費量)為18.9%。中國MC產值約1.26億美元(為估計、無報道、產量1800台,每台按7萬美元計),消費額10.77億美元,金額市場佔有率為11.7%
F. 數控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它的核心是計算機抄及運行在其上的軟體,它在數控車床中起「指揮」作用。數控莊子接收由加工程序送來的各種信息,並經處理和調配後,向驅動機構發現執行命令。在執行過程中,其驅動、檢測等機構同時將有關信息反饋給數控裝置,以便經處理後發出新的執行命令。
轉載至技成培訓網,希望能幫到你!
G. 數控機床主要用途和特點
數控機床有如下特點:
1、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強,適應模具等產品單件生產的特點,為模具的製造提供了合適的加工方法;
2、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
3、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4、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
5、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6、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7、有利於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數控機床使用數字信息與標准代碼處理、傳遞信息,使用了計算機控制方法,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管理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8、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9、可靠性高。
用途:
1、能夠根據已編好的程序,使機床動作並加工零件。它綜合了機械、自動化、計算機、測量、微電子等最新技術,使用了多種感測器,
2、在數控機床上應用的感測器主要有光電編碼器、直線光柵、接近開關、溫度感測器、霍爾感測器、電流感測器、電壓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液位感測器、旋轉變壓器、感應同步器、速度感測器等,主要用來檢測位置、直線位移和角位移、速度、壓力、溫度等。
(7)試簡述數控裝置的作用和特點擴展閱讀
感應同步器的應用:其功能是將角度或直線位移轉變成感應電動勢的相位或幅值,可用來測量直線或轉角位移。
直線式感應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兩部分組成,定尺安裝在機床床身上,滑尺安裝於移動部件上,隨工作台一起移動;旋轉式感應同步器定子為固定的圓盤,轉子為轉動的圓盤。
感應同步器具有較高的精度與分辨力、抗干擾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長距離位移測量、工藝性好、成本較低等優點。旋轉式感應同步器則被廣泛地用於機床和儀器的轉台以及各種回轉伺服控制系統中。
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包括加工程序載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機床主體和其他輔助裝置。下面分別對各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進行概要說明。
H. 數控機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及特點(答案要求1500字以上,條理清晰) 謝謝大家了
首先說明一點 功能即作用,至於特點,有時也是指功能特點,所以我認為都可以歸結到講述功能。
數控機床有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程序編制及程序載體
數控程序是數控機床自動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在對加工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零件坐標系在機床坐標繫上的相對位置,即零件在機床上的安裝位置;刀具與零件相對運動的尺寸參數;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切削加工的工藝參數以及輔助裝置的動作等。得到零件的所有運動、尺寸、工藝參數等加工信息後,用由文字、數字和符號組成的標准數控代碼,按規定的方法和格式,編制零件加工的數控程序單。編製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進行;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則要在專用的編程機或通用計算機上進行自動編程(APT)或CAD/CAM設計。
編好的數控程序,存放在便於輸入到數控裝置的一種存儲載體上,它可以是穿孔紙帶、磁帶和磁碟等,採用哪一種存儲載體,取決於數控裝置的設計類型。
二、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的作用是將程序載體(信息載體)上的數控代碼傳遞並存入數控系統內。根據控制存儲介質的不同,輸入裝置可以是光電閱讀機、磁帶機或軟盤驅動器等。數控機床加工程序也可通過鍵盤用手工方式直接輸入數控系統;數控加工程序還可由編程計算機用RS232C或採用網路通信方式傳送到數控系統中。
零件加工程序輸入過程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邊讀入邊加工(數控系統內存較小時),另一種是一次將零件加工程序全部讀入數控裝置內部的存儲器,加工時再從內部存儲器中逐段逐段調出進行加工。
三、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數控裝置從內部存儲器中取出或接受輸入裝置送來的一段或幾段數控加工程序,經過數控裝置的邏輯電路或系統軟體進行編譯、運算和邏輯處理後,輸出各種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機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進行規定的有序運動和動作。
零件的輪廓圖形往往由直線、圓弧或其他非圓弧曲線組成,刀具在加工過程中必須按零件形狀和尺寸的要求進行運動,即按圖形軌跡移動。但輸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是各線段軌跡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等數據,不能滿足要求,因此要進行軌跡插補,也就是在線段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之間進行「數據點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間點的坐標值,並向相應坐標輸出脈沖信號,控制各坐標軸(即進給運動的各執行元件)的進給速度、進給方向和進給位移量等。
四、驅動裝置和位置檢測裝置
驅動裝置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後,嚴格按照指令信息的要求驅動機床移動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零件。因此,它的伺服精度和動態響應性能是影響數控機床加工精度、表面質量和生產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驅動裝置包括控制器(含功率放大器)和執行機構兩大部分。目前大都採用直流或交流伺服電動機作為執行機構。
位置檢測裝置將數控機床各坐標軸的實際位移量檢測出來,經反饋系統輸入到機床的數控裝置之後,數控裝置將反饋回來的實際位移量值與設定值進行比較,控制驅動裝置按照指令設定值運動。
五、輔助控制裝置
輔助控制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數控裝置輸出的開關量指令信號,經過編譯、邏輯判別和運動,再經功率放大後驅動相應的電器,帶動機床的機械、液壓、氣動等輔助裝置完成指令規定的開關量動作。這些控制包括主軸運動部件的變速、換向和啟停指令,刀具的選擇和交換指令,冷卻、潤滑裝置的啟動停止,工件和機床部件的松開、夾緊,分度工作台轉位分度等開關輔助動作。
由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具有響應快,性能可靠,易於使用、編程和修改程序並可直接啟動機床開關等特點,現已廣泛用作數控機床的輔助控制裝置。
六、機床本體
數控機床的機床本體與傳統機床相似,由主軸傳動裝置、進給傳動裝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輔助運動裝置、液壓氣動系統、潤滑系統、冷卻裝置等組成。但數控機床在整體布局、外觀造型、傳動系統、刀具系統的結構以及操作機構等方面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數控機床的要求和充分發揮數控機床。
I. 簡述數控裝置和伺服系統的功能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主要是將輸入的數據信號進行處理運算,判斷。並發出執行命令分配給伺服系統,伺服系統根據命令信號發出執行信號給各個驅動電機,電機帶動工作台動作。
J. 數控機床中數控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數控裝置從內部存儲器中取出或接受輸入裝置送來的一段或幾段數控加工程序,經過數控裝置的邏輯電路或系統軟體進行編譯、運算和邏輯處理後,輸出各種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機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進行規定的有序運動和動作。
零件的輪廓圖形往往由直線、圓弧或其他非圓弧曲線組成,刀具在加工過程中必須按零件形狀和尺寸的要求進行運動,即按圖形軌跡移動。但輸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是各線段軌跡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等數據,不能滿足要求,因此要進行軌跡插補,也就是在線段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之間進行「數據點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間點的坐標值,並向相應坐標輸出脈沖信號,控制各坐標軸(即進給運動的各執行元件)的進給速度、進給方向和進給位移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