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更好地做好備品備件的管理
備件的儲備量一般是盡量的減少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安全儲備,我覺得你可以根據你的設備狀況,結合自己日常的設備備件消耗情況等數據來確定,具體的可以:設備備件的庫存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是備件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製造或采購的備件,入庫建賬後應當按照程序和有關制度認真保存、精心維護,保證備件庫存質量。通過對庫存備件的發放、使用動態信息的統計、分析,可以摸清備品配件使用期間的消耗規律,逐步修正儲備定額,合理儲備備件。同時,在及時處理備件積壓、加速資金周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備件入庫要求
入庫備件必須逐件進行核對與驗收。
①入庫備件必須符合申請計劃和生產計劃規定的數量、品種、規格;
②要查驗入庫零件的合格證明,並做適當的外觀等質量抽驗;
③備件入庫必須由入庫人填寫入庫單,並經保管員核查;
備件入庫上架時要做好塗油、防銹保養工作。備件入庫要及時登記,掛上標簽(或卡片),並按用途(使用對象)分類存放。
2.備件保管要求
①入庫備件要由庫管人員保存好、維護好,做到不丟失、不損壞、不變形變質、賬目清楚、碼放整齊(三清、兩齊、三一致、四號定位、五五碼放)。
②定期塗油、保管和檢查。
③定期進行盤點,隨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備件動態。
3.備件發放要求
①發放備件須憑領料票據。對不同的備件,廠內外要擬定相應的領用辦法和審批手續。
②領出備件要辦理相應的財務手續。
③備件發出後要及時登記和消賬、減卡。
④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備件,要以舊換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
4.備件處理要求
①由於設備外調、改造、報廢或其他客觀原因所造成的本企業已不需要的備件,要及時按要求加以銷售和處理;
②因圖紙、工藝技術錯誤或保管不善而造成的備件廢品,要查明原因,提出防範措施和處理意見,並報請主管領導審批;
③報廢或調出備件必須按要求辦理手續。
備件儲備量定額的計算
(1)備件儲備定額計算公式的意義
經常儲備哪些備件取決於備件的使用壽命,而儲備多少,則取決於備件的消耗量和本企業的機修能力和供應周期。確定備件儲備量定額時,應以滿足設備維修需要、保證生產和不積壓備件資金、縮短儲備周期為原則。一般可按下式計算。
由於零件的使用壽命(c)不易掌握,一般以實際消耗量(m)代替。
即: m= e/ c
這樣上述公式可變為: d=k•m•z
式中,備件平均使用壽命(c)是指同種單個備件從開始使用到不能使用為止的平均壽命時間,以月計算。計算c值需不斷積累備件的實際消耗情況並密切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備件擁有量(e)是指本企業所有生產設備上所裝同一種備件的數量(不是指庫存數量)。
自製備件的擁有量=單台設備裝有的相同自製備件數×同型設備台數
外購備件的擁有量=設備備件卡或說明書等資料中統計的單台數字×同型設備台數
備件消耗量(m)――指在一定時間內同種備件的實際消耗件數,可用一個大修周期的實際 平均消耗量來代替理論上的消耗量。
供應周期(z)――對自製備件是指從提出申請到成品入庫所需的時間;對外購備件則是指從提出申請至到貨入庫的時間。
系數(k)――根據企業的設備管理與維修水平,備件製造能力及製造水平,地區供應及協作條件等確定,條件好的用小數,條件差的用大數。
(2)自製備件最大、最小儲備量和訂貨點的確定
最小(低)件儲備量d min是備件的最低儲備限額,即備件供應周期內的因條件限制儲備量
d min=k•m•z
最大(高)儲備量(d max)是備件的最高儲備限額。它要求考慮到最經濟的加工循環期,經濟合理地組織生產批量。一般,最大儲備量不應超過一年半的消耗量
d max=k•m•g
式中 m――按月計算的備件消耗量;
z一按月計算的備件供應周期(製造周期);
g―按月計算的最經濟加工循環期(一般選用6、8、9、10、12等數字),g通常指第一次生產 某種備件到第二次生產同一種備件最經濟的時間。
最經濟的含意包括兩方面:從生產上為減少品種、增加批量;從資金上為減少資金,加速周轉,只有從這兩方面考慮,才可得到最經濟的加工循環期。
k-系數,一般取值為1~1.5,它隨管理、製造、維護水平、備件質量和地區協作等條件的優劣而定。
(3)外購備件儲備定額的確定
外購件儲備定額的計算公式 d=k•m•z
式中 d―外購備件合理儲備定額;
m一外購備件月平均消耗量;
z―供應周期(一年訂貨一次為12,半年一次為6,一季一次為3,進口備件為24);
k-系數(一般取1.1~1.4)。
凡是能修復使用的外購備件應按下式計算
合理儲備量=m×修復周期
3.確定備件儲備定額應考慮的其他因素
①備件生產、供應方式的轉變的影響。隨著備件管理逐步由集中生產、集中供應向市場化轉變,外購備件的數量必將增大,供應周期則會更趨縮短,因而在確定儲備定額時,企業應根據本地區備件貨源情況、質量信息、參考上述公式,確定合理經濟的儲備定額。
②設備使用連續性的影響。例如,兩班或三班生產,備件的使用壽命較一班制生產要縮短1.5~2年。
③關鍵設備的備件、不易購得的備件及有訂貨起點的特殊備件,可適當加大儲備定額。
儲備定額計算公式
N=A•K•a•T/P
式中N——儲備定額(件);
A——同類設備台數(台);
K——每台設備同種備件數(件);
a——不平均系數,由A、K的乘積而定:
A.K 1 2 - 5 5 -10 10 -20 20 -30
a 1 0.9 0.8 0.7 0.6
T——備件製造或訂貨周期(月)(本廠加工為6個月,外購為12個月;
P——備件使用期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