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選配曲軸軸承
1 根據軸頸選配曲軸軸承
根據曲軸的磨削尺寸,選用同一級別的軸承。 即標准軸頸第一次修磨,磨削去0.25mm,則應選用加厚0.25mm的軸承,依此類推。
2 選配曲軸軸承的長度應符合規定
將新軸承的瓦片裝入軸承座內,其長度應使瓦片的兩端高出軸承座剖切平面0.03~0.05mm。這樣,安裝後可使軸承與座孔緊密貼合。檢查軸承長度的經驗作法是:將瓦片安裝進軸承座後,扣上軸承蓋,按規定力矩擰緊軸承座上一側的緊固螺栓,將厚度為0.05mm的厚薄規插入沒有擰緊螺栓一側的座與蓋的接合面間,然後將該端緊固螺栓擰緊,當擰緊力矩達到10—20N.m時,試將墊片抽出。若不能抽出,說明軸承長度合適。若能抽出,說明軸承超長,可用銼刀將瓦片無定位突榫的一側銼低。若尚未擰到上述力矩,厚薄規即不能抽出,說明軸承長度不足,需重新選配軸承。
3 選配曲軸軸承背面光滑、突榫完好
曲軸軸承鋼帶的背面,應無斑點、毛刺、小凹坑等缺陷,其表面粗糙度不得低於Ra=0.8μm。鋼帶上的凸榫起定位作用,可防止軸承在軸承座內作橫向移動和周向旋動,故要求突榫不能過低。如果突榫過低,可用銃子沖出一個合理的高度。若突榫損壞,應選配新軸承。
4 選配曲軸軸承彈力合適、無沙啞聲
將曲軸軸承的新瓦片放人軸承座後,要求軸承的曲率半徑大於座孔的曲率半徑。這樣,當軸承裝好後,可借自身的彈力與軸承座緊密貼合,以利於熱的傳導和擴散。在安裝軸承前,應檢查瓦片上的合金層與鋼背結合得是否牢固,除用眼睛觀察合金層有無起泡和脫層之處外,可通過敲擊鋼背背面發出的聲音進行判斷。若發出沙啞音,說明合金層與鋼背結合不夠牢固,應重新選配。
5 曲軸軸承與軸頸的配合間隙要適當
選配曲軸軸承時,必須對其配合間隙進行檢查。可用儀表進行測量,方法是:用分厘卡量出軸頸尺寸,將軸承洗凈裝好並按規定力矩擰緊軸承螺栓後。用量缸表量其內徑,用軸承內徑尺寸減去軸頸尺寸的差值即為二者的配合間隙。也可用經驗法進行檢查:對於連桿軸承來說,在其軸承上塗一薄層機油後,將該連桿裝在對應的軸頸上,並按規定力矩擰緊連桿軸承的螺栓,然後用手甩動連桿,若連桿能轉動1~1/2圈,且沿軸線方向扳動連桿無晃動感,說明軸承間隙符合要求。對於主軸承來說,檢查方法與連桿軸承基本相同,在各軸頸和軸承表面塗上機油,裝上曲軸,由中間主軸頸向兩邊逐道按規定力矩擰緊主軸承螺栓,每擰緊一道,轉動一次曲軸,轉動應輕便、省力,無任何卡滯現象。當擰緊最後一道主軸承螺栓時,雙手用力扳動曲軸任一曲柄,曲軸旋轉不得小於1/2圈。達到上述要求,即可認定主軸承間隙適當。
6 選配曲軸軸承各道主軸承的中心線應在同一條軸線上
否則,曲軸受力不勻,不僅旋轉阻力增大,還容易產生斷曲軸等重大故障。主軸承的同軸度檢查方法是:在檢查各道主軸承間隙後,再轉動曲軸數圈,然後拆下各道主軸承蓋,抬下曲軸,擦去機油,察看各道主軸承與軸頸的接觸印跡。如各道軸承接觸不一致但相差不大時,可通過修刮軸承合金層來進行調整。若相差過大,甚至一側接觸過重,另一側稍有接觸或不接觸,則須重新選配主軸承,必要時需檢查主軸承座孔的同軸度和曲軸有無變形。一定要查明原因,不可馬虎從事,以免留下隱患。
㈡ 怎樣測量軸承間隙
測量軸承間隙,可用通用9具分別測出軸頸和軸承裝配 狀態下的內孔尺寸,二者的尺寸差即為軸承間隙。也可用一 片長25mm,寬12. 5mm,厚等於軸承間隙的銅片,將其邊緣 剪成圓角,並用油石磨光,塗以機油橫放在軸頸與軸承之間 裝合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扭緊軸承蓋螺栓(或螺母),然後緩 慢轉動曲軸(切不可過猛,以免擬壞軸承合金),以能轉動而 感覺有一定阻力為合適。如不能轉動,則表示間隙過小;如 轉動時感覺到毫無阻力.則表示間隙過大。另外也可用鋁絲 置一於軸與軸承之間,裝回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扭緊螺栓,然 後再拆開取出鋁條測量其厚度。即為軸承間隙。